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3/30 07:14:40瀏覽1219|回應0|推薦10 | |
《你能原諒我嗎》是一部根據七八零年代傳記作家的回憶錄改編而成的電影。片中窮極潦倒的同性戀作家李伊斯瑞爾(由瑪莉莎麥卡錫飾演)曾經為凱薩琳赫本、太魯拉班克希德及雅詩蘭黛等名人寫傳記,但是個性孤僻,不願配合也不善行銷自己的她,在默默無聞中被出版商打入冷宮,不但欠下一身的房租,連心愛的貓生病了,都籌不出醫藥費為牠治病。在現實逼迫情急之下,偶發的一個念頭,讓她停滯不前的寫作生涯突然出現「轉機」,得以繼續地躲在名人背後,為他們代筆,偽造了將近400 封名人書信,並將之轉售給古董收集商,賺取不法之財。偽造書信事件最後東窗事發,被聯邦調查局盯上的作家終於願意面對真實的自己,從名人背後走出來,勇敢地揭露並書寫自己犯罪的過程
「就像大多數邪惡的事情一樣,這一切都是慢慢發生的,」作者本人李.依斯瑞爾一次在電台接受採訪時這樣回答。
她說當時急需40 塊錢美金為老貓咪朵瑞斯治病,從圖書館偷了幾封當時正計劃寫書的名人Fanny Brice 的書信,轉手賣給紐約市東區的一家名人真跡店舖。交易商透露,如果書信的內容勁爆一些,他們願意付更高的價錢收購。
伊斯瑞爾靈機一動,買了一台舊打字機,在書信空白部分用PS的俏皮口吻添加了幾行幽默逗趣的句子,使得這封原本平淡無奇的信,在她的另類創作之下賣了個好價錢。
「我利用自己的寫作天份,加上獨特的聲音,開始模仿一些名人的聲音(說話的口吻),偽造書信。」
片中的伊斯瑞爾是一個愛貓勝過愛人的怪胎,在一副自傲又自卑的面具下,外人極難與他親近。唯一能接受她的朋友是同樣寂寞孤獨、淪落天涯的男同志傑克(理查葛蘭特飾演)。相對於伊斯瑞爾刁鑽帶刺的個性,吊兒啷噹的傑克雖然不負責任,但是對伊斯瑞爾也算是真心付出。兩人後來聯手詐騙紐約文藝界,成為患難之交,最後受到法律的制裁。兩人之間直來直往的調侃與對話,讓人會心一笑之餘,也不由得對兩個角色心生憐憫。
《你能原諒我嗎?》探討失意的作家面對事業瓶頸的內心掙扎,對寫作者提供了許多反思的角度。一個創作者為什麼要寫?為誰而寫?寫作的身份與自我之間又存什麼樣的關係?
電影中伊斯瑞爾原本是一名暢銷的傳記作者,乏人問津之後,終日以酒精麻醉自己。個性上的缺失使她在職場與人際關係上處處碰壁,在一副自以為是的態度下,似乎全世界都欠了她,我懷疑她自己是否也成為一個厭惡自己的人?如果在生活中,一位創作者無法面對與接受真實的自己,如何期待筆下的文字能夠忠實地反映人生呢?
失去了自我的伊斯瑞爾,在現實壓迫下,出賣自己的靈魂,用模仿死去名人口吻的方式,持續她的創作生涯。雖然作品中沒有出現李.伊斯瑞爾的名字,但她替名人發聲的一封封偽造信件,受到人們的接納與讚賞時,滿足了內心長久以來的渴望。而這種虛榮心逐漸形成導致她無法走出的牢籠。
直到聯邦當局盯上她的「作品」,她才恍然從夢中驚醒,看清自身的困境。影片最後有一個溫馨的結局,雖然一時之錯毀了伊斯瑞爾文壇上曾經的盛名,但是人生裡的這趟繞道而行讓她重新思考創作的動機,終於願意放下驕傲及自尊,面對真實的自己,勇敢將過去犯下的錯誤,忠實地記錄下來並公諸於世。
創作者必須忠實於筆下的文字,在創作的路上,工人必須先於工作,作者重於作品本身,真誠勝於一切。創作過程中最大的充實,應該來自生命的充實。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靈魂,有什麼益處呢?
李. 伊斯瑞爾的故事發人深省,尤其在現今這個充斥假新聞的自媒體時代,文字工作者實在要隨時惕勵自己,創作的初衷是為何而寫?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