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丁松筠神父安息主懷,永遠懷念
2017/05/31 16:22:56瀏覽771|回應0|推薦8
丁松筠神父於拿到台灣身分證的前一天因心臟病離世,安息主懷。記得小時候看到這樣一位能流利講國語、永遠帶著笑容、喜歡說笑話的他,那是對外國人的美好第一印象。後來知道他們兄弟是來台奉獻的天主教教士,就更佩服他們了。

神父有三願,服從願,貧窮願和貞潔願。他們捨棄了一般人一生中追求的,轉而將一切奉獻給基督,對我們來說,則是感受到他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愛。

謝謝丁松筠神父這一生的奉獻,也謝謝他曾帶給我童年的美好回憶。

Blackjack 2017/5/31



原訂明獲頒台灣身分證 丁松筠神父今傳辭世享年75歲
2017-05-31 14:42中央社 台北31日電
光啟社副社長丁松筠神父今天傳出辭世,享壽75歲。程若石神父稍早在他的臉書貼文表示,丁松筠在端午連假期間病逝,「明天移民署本來要頒贈台灣身分證給予神父。」
丁松筠民國56年來到臺灣,在新竹地區學習華語,從此與台灣結下不解之緣。他的大弟丁松青,也選擇跟隨哥哥成為天主教神父,落腳新竹五峰清泉部落為原住民服務,兄弟倆被暱稱為「大丁、小丁」。

早年丁松筠以「傑瑞叔叔」之名,主持英語教學節目。多才多藝的他,時常也在戲劇、廣告領域擔任要角。

喜歡製作節目及拍攝記錄片的他,曾攝製有關泰北難民報導的「殺戮戰場的邊緣」,榮獲民國75年金馬獎最佳記錄片及76年亞太影展「最佳短片」獎項肯定(片長58分鐘)。報導大陸教會概況之記錄片「勁草」,也獲得民國79年金帶獎。

他平日時常參與公益活動及座談會,於104年獲得內政部績優外籍人士表揚,今年已獲得歸化許可。

******

丁松筠、丁松青 神父兄弟將成台灣人
2017-03-16 23:55聯合報 記者郭宣彣/新竹報導


不少外籍神父在台長年貢獻。神父丁松筠和丁松青兄弟,來台服務超過40年,一人拍台灣紀錄片、一人創辦第一所山地托兒所,兄弟兩對台灣奉獻,感動台灣人民。最近他們獲得內政部歸化許可,待兩人取得定居證,就可辦中華民國身分證,成為「正港台灣人」,一圓兩人的心願。

兩兄弟是美國加州人,從小因父親病逝,由母親獨自撫養長大,3人相依為命,家庭關係也更緊密。後來,兄弟決定就讀神學院,40年前先後被耶穌會派到台灣服務,開始在台灣的故事。

神父丁松筠演戲也主持節目,他還自拍台灣紀錄片,見證台灣的變化;弟弟丁松青為新竹原住民創辦第一所山地托兒所,教導原住民學生繪畫、美語等,成了最親民的老師。

丁松青40年前到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他發現不少部落孩子,因父母繳不起費用,無法上托兒所;他創辦聖心托兒所,幫家長照顧孩子。後來,再創桃山青年文化中心,教英文、美術,讓當地青年也加入照護行列。

丁松青還在教堂後方的牆上,彩繪原住民的壁畫,就連十字架也都以泰雅圖騰設計,將教堂融入原住民元素。他也持續在清泉部落牆面進行繪畫,融入原住民圖騰,讓部落更有特色。他說,「這裡就是我的家」。

最近,丁松青將取得台灣身分證消息傳出,不少部落朋友問「神父,現在才有嗎?我們早認為您就是台灣人」,但大家都很高興。丁松青笑說,「我是台灣原住民」,成為台灣的一份子是他的榮幸,與台灣更親近。

兩兄弟神父用實際行動奉獻,將一生時光都給了台灣,令人感動。丁松青上月通過獲准殊勳歸化,移民署新竹縣服務站宣布丁松青神父將取得台灣國籍及身分證。

原住民﹒托兒﹒神父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