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3/14 15:57:58瀏覽1806|回應0|推薦3 | |
對國內政黨政治,某些人最順口的批評是,民進黨講主權、講防阿共仔,是政治100分、經濟0分,是在玩弄意識形態;潛語言自然是「禍國殃民」般一無可取。 實則,回想一下常見的財經新聞,例如,「某企業公司派和市場派(或惡意併購方)上演股權大戰」,它不正表現出,似乎有某件事是比企業或經營者眼前利潤更重要的事,也就是「確保經營權」;為了確保經營權,動用一切人脈財脈,阻止己方股東股票被對方「利誘蒐購」,量變導致質變,「全家」招牌變成「小七」。 在許多時候,一旦失去經營權,對當事方,這家企業變成無價值無意義的存在,因此,為了確保經營權,向銀行借款、變賣祖產等,窮一切力量,甚至以更高的價格(犠牲利益)也要保住足額股份。亦即,經營權優先於利益算計,是常見的經濟社會現實。 在企業層次,確保經營權,就如同在國家層次,確保主權。它們意謂: l 涉及政治:和權力分配和運作有關,我某某某說了算,而不是張三李四。 l 涉及意識形態:和主體認同有關,祖傳三代的「林商號」而不是「全聯」;掛「台灣」這塊招牌而不是「中國」。 l 在前二點的前提下,經營權或主權優先於利益:因此變賣祖產也要保護股份,而不是告訴股東或員工,對方正以高價蒐購股票「機會難得,快賣、快賣」;國家層次則願意避免國內或國際宣傳上的混淆,忍痛犠牲附帶政治條件的陸客和水果採購利益。企業以股權決勝負,國家層次則以選票分布呈現「公司派、市場派大戰局勢」,而被進行中國併吞台灣的風險評估。 再從另一個陳腔爛調來看:二十年來,台灣和韓國經濟成長率還算維持一路向上趨勢,雖然程度稍差,但國民所得來看,韓國一路向上,台灣則一路躺平,這就是台灣「天天在拼政治、講意識形態造成的惡果」。 我也同意關鍵字是「意識形態」,不過論理相反:韓國國民所得隨經濟發展向上,台灣則分離躺平,是因為韓國普遍拼意識形態,台灣在藍系黨國政商勢力洗腦下,不拼意識形態。 韓國人怎麼拼意識形態?就是做生意時「韓國是韓國、中國是中國」清楚的區別意識,所以企業集團在海外投資前,會有把領先技術留在韓國、核心製造基地留在韓國的常情常理,當公司獲利時,員工分紅或加薪,會帶動韓國國民所得。 台灣呢?不講「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所以中國勞工正便宜、地租正優惠,台灣的工廠就關掉,到中國去孤注一擲。當企業成長獲利,促進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所得,而不是中華民國國民所得,即所謂產業空洞化之議,於是經濟成長無法明確帶動國民所得。試想,若非二十年前李登輝和陳水扁政治操作下,台積電留在台灣,現在半導體上下游產業,許多高薪工作機會恐怕開在中國,台灣國民所得只會更差。 藍營販賣的兩岸經濟整合,不是無的放矢。然而它面對的正是一個根本的意識形態問題,在企業和國家層次都一樣:林商號確定要改掛小七的集團招牌了嗎?也就是只有在確認善意合併的前提下,那些不防東防西的經濟開放、整合策略,才是適格選擇。(講得極端,台灣和香港一樣,必要時會接受中國中央政府財政抑注去發展或彌補什麼嗎?) 反之,只要確認在未來可預期階段,林商號仍要做為林商號在地經營,小公司對大集團,自然要充滿防範意識,去下每一步棋,保留優勢體質和談判籌碼,即使是在所謂經濟100分的企業領域,何況國家領域。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