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野人獻曝」挖樹刨根 鋸箭法
2006/10/31 18:27:54瀏覽3011|回應0|推薦13

今天我來「野人獻曝」一番:
話說1965年間,先生因病自軍中憲兵上校退役,當年42歲。為了養家活口維持生計,兼顧養病需鍛鍊身體,幾回思量,自力更生,在嘉義市郊購買果園農地七分,辦蛋雞養殖場。

先要規劃建雞舍的場地,大小尺寸,依地形閒隔距離整體標示出來,然後砍果樹整理場地,蓽路藍縷從頭做起。為了節省費用,全家大小總動員,唯獨有棵龍眼樹,樹幹有兩人合抱那麼粗,枝葉茂盛無法可治,集思廣益討論結果:用挖樹刨根鋸箭法,把樹根延伸兩旁的土挖走,挖越深根越細,挖到像手臂那麼粗時,很容易用鋸子就鋸斷了。

樹根盤根錯節看似不易,只要目標一致,朝同方向挖,自有事半工倍之效。一般你在樹的左邊刨根,稍微多刨兩根,就會聽到根斷裂的聲音、樹就向右邊傾斜,瞬閒一棵大樹連根拔起倒下,任由你肢解樹幹枝葉,堆在農舍屋簷下充當柴火。當年還沒用瓦斯爐,農舍廚房裡有磚砌的大灶,我們住了二十多年,果園裡檢回來的枯殘樹葉、充當燃料足足有餘。最後剩下一根大樹主幹,賣到鋸木廠當建材。

這是封塵已久的往事,事雖小但啟示大:如今全台灣人民厭惡貪腐政權、受夠了,百萬紅衫軍湧上街頭,採靜坐、和平路線,紅花遍地開,盛況空前。貪腐政權就像那盤根錯節的大樹,等到任期滿了就倒了嗎?貪腐政權的徒子、徒孫們,豈不更囂張、為所欲為?真正受害者是弱勢小民,檯面上政客那個不是滿口的為國為民?應有作為而不為!期待司法伸張正義?

《司法周刊第1307期》:司法院擴大主管會報第72次會議,於95年9月26日舉行。會中翁院長指出:目前最高法院尚有6400多件積案,最高行政法院新收案件量節節上升,而解決終審法院積案問題,是司法改革的重點,請業務廳重新研擬具體解決方案。

再看《司法周刊第1308期 》司法院主管會報第286次會議,「司法業務透明化  管考業務重點化」於95年10月3日舉行。主席指示重要事項第四、「日本設有審查委員會評量法官辦案之制度,請司法行政廳深入了解該制度之運作情形,評估有無參考價值」。準上,可見為官之道,首重能言善道,每天指示有開不完的會!套句老話「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交差了事」。說白了,有6400多件積案,就有6400多個家庭受司法迫害而家破人亡!

有某政要在演講中,把紅衫軍比喻為紅螞蟻,有位退休的軍管區司令當場嗆聲,可見那位將軍未曾受過司法迫害,怎能體會受迫害者之『痛』與『苦』?恰似一隻小螞蟻,飽受折磨,無語問蒼天!

有次,朋友來訪,我們坐在桌旁聊天,見桌上爬著一隻小螞蟻,老嫗我正想把螞蟻捏死,友人卻以指頭塗口水把螞蟻沾起扔到戶外去。回頭對我說:好歹是條生命,放他一條生路吧!老嫗說:小螞蟻命運多舛,早死早解脫,友人默然無語!

《司法周刊第1306期》司法主管會報第285次會報,於95年9月19日舉行。主席又指示重要事項第四、如下:芬蘭以崇法務實的透明化,國家總體競爭力及清廉度因而被列為全球第一。本院各廳處的各項作為及流程,應往透明化努力,建構透明、健康的司法環境,提高社會對司法的瞭解與信心。喊口號倒響亮,作秀騙選票最在行!

如何建構透明、健康的司法環境,提高社會對司法的瞭解與信心,就是不再黑箱作業,既得利益者不再獨攬裁判權。貪腐政權盤根錯節,其共犯結構包括權、財、勢,外加司法保護,相互勾結各取所需,上樑不正下樑歪,台灣成了貪婪之島!

其禍亂根源始於司法之不公不義,目前最高法院有6400多件積案,為何不仿效歐美法治先進國家,審判權由人民陪審團主控?為何案件久拖不決、成了積案?台灣自稱為民主法治國家,理應有人民發言平台,公開辯論、公開審理,人民眼睛雪亮,不屑做官的人民會察理。

6400多件積案就像那盤根錯節的大樹,須採用挖樹刨根鋸箭法!把黑幕公開,全世界都在看!廣場上靜坐的紅衫軍們,莫蹉跎、莫等待,大家覺醒、團結起來,挖樹刨根,且讓民主的熊熊大火燃燒起來!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ilingwu&aid=51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