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所見聞的韓國人
2010/11/30 23:58:04瀏覽438|回應0|推薦1

我所見聞的韓國人

    近日,參加廣州亞運的我國跆拳道代表楊淑君,遭判失格被迫取消比賽的事件,激起全國人民憤慨不平,仇韓宿怨再度重燃火花。有人唾棄韓貨,有人拒看韓劇,有人砸爛韓製電腦,有人拒吃韓國泡菜……,在在反映出全民同心,對外攘抗這一次讓我國選手和我們國家遭致不公平、失公允的對待。

    針對國內的群情激憤,我個人認為,或許對韓僑學校丟雞蛋的動作有點太超過。畢竟,天真的稚童們是無辜的,大人世界的恩恩怨怨牽連懵懂的孩子,除了帶給他們莫名的驚恐,對事件的根本問題完全無法產生有力和有效的作用。相反地,在幼齡學童小小的平和心田中反而會萌發對和平共處、共生和共存的疑惑。

    從歷史的角度,鄰近的日、韓兩國老祖先,一如越南一般,都與我們中華民族有藕斷絲連的不可分關係。但是,現在的日、韓人民,特別是有血氣的政治人物,不僅不願意承認這歷史事實,反倒在競爭場合中,會盛氣凌人地對待代表我中華民國的參賽選手,增添了競賽偏頗、失卻公允的恩怨情仇。

    儘管《今周刊》第723期中專訪韓國專家、知韓苑執行長朱立熙先生,就他認知的今日韓國人的民族性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錯誤的地理造成了他們悲劇的歷史」。但就近代史來看,中華民族所駐足的錦秀大地,卻因為貪婪強鄰-日本與蘇聯,以及鴨霸列強-英法義德諸國等的覬覦,一次又一次從北到南,從城市到鄉村,莫名其妙地成為硝煙四起、槍林彈雨的危險殺戮戰場,死傷的中華子孫,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計其數,有的甚至在永遠情縴夢繫的心緒中,被一生留居、最終葬身屍骨於這非鄉還似鄉的海角一隅台灣。此情此結,此怨此憤,難道不比韓國人心中的歷史仇恨更入骨深厚?

    2001年到2005年之間,我曾因外子工作外調越南胡志明市近四年,也因此在胡治明市的市中心、靠近西貢河邊第一區的一棟高級旅館公寓住了近四年,接觸到一些歐、美人士與其家庭,以及來自日本、韓國的外調工作人員和家屬。且不論來自西方歐、美人的習性,相較同樣是亞洲人的日本人和韓國人,韓國人在對人的態度上就顯得粗鹵、欠缺禮貌、缺乏公德心;對待自己人或許會有彼此照顧的意願,對待非己之人就自然會有強勢、無禮,甚至目中無人的行為出現。

    那四年中,我們也聽過不少台商論及在工作中接觸過的韓國男士,他們在應酬文化上不亞於日本男士,但是在索求上卻尤其直接與獅子大開口。外子的一位相交甚深的台商朋友說,除了吃喝玩樂,當時在生意上互動的韓商還會常常要求他饋贈市面剛出現、價格不斐的手機、相機等東西(那時,韓國的手機製造尚未大興)。除此之外,那些韓商朋友還會向他借錢,愛還不還的態度,能拖就拖,非常不乾脆。常常,因為生意關係,外子的朋友會請韓商吃飯喝咖啡。事後,韓商主動回請時,付錢的還是外子的朋友,因為他們能拖多晚就拖多晚,硬是坐著不動也不走,更不會先主動提買單付款的事。也就是說,韓國人往往口中說得好聽,但做起來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他們太小氣,太吝嗇,總及期待從別人那裏得到好處,要從自己手中拿出去什麼,就大大地心不甘情不願了。

    以東方人的特質來說,好面子、不輸人、只想贏,是普遍的現象,並不是韓國人的專利。我中華民國長年以來一直視韓國為兄弟之邦,而韓國卻總是莫名其妙的無禮相待,甚至不把我們放在眼裏。我個人認為,兩國民族性的差異就在於我國乃禮義之邦,儒家講究的禮教,早已深刻進入我國人民的心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個人的行事作為。關鍵是,這深入人心、影響社會的禮教,也含括了中庸和包容,而這正是韓國民族性特質中所欠缺的。

    儘管在面對韓國人民族性的種種特質,「取人之長,截人之短」是我們應該惕勵自己的原則和方向。如今,韓國人在手機、電子家用產品、電子遊戲和求新求變的文化和娛樂創意方面都頗有成就,這種積極進取、爭強好勝為能出頭的態度的確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我國人常說:商業無祖國、運動無政治、文化不涉入政治……。真的如此嗎?從楊淑君事件看,我自己深深體會到:「國弱者,恆被人欺侮」、「公理在強國與弱國之間,是不容易存在的」,韓國的無禮對待與目中無我中華民國的鴨霸行事,就是眾目睽睽下的一個最明顯例子。因為這個例子,我全國上下在為楊淑君爭取國際公道之餘,難道不應該從各方面思索自立自強之道嗎?

照片:

1、胡志明市政府夜景。

2、黃昏時分從旅館住房拍攝胡志明市區的景點紅教堂。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wweb&aid=465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