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29 19:21:48瀏覽588|回應0|推薦2 | |
教育是百年樹人艱鉅而神聖的工作(下) 教育樹人的工作不是單方面的全交由學校老師負全責,家裏的成員也有絕對義務負起教育的責任,特別是有生、養、育的父母,沒有卸責的權利。在孩子幼小時如此,即便孩子長大進入社會和成家生子,也應俟機循循善誘、導偏為正。 我曾聽許多父母們的心德:孩子生下後,責任更重,即使他們結婚生子後,要操的心也不見得會少些。雖然我不鼓勵父母在孩子成家後,還要以操孩子們的心作為生活中的重心,但也可以從他們的話中體會到:孩子與父母的血親密切連接;生、養、育孩子是父母永遠的責任和義務。 當然,我還從那些父母的話中悟出了另一個重要的關鍵點,那就是,父母的身教對孩子是非常非常的重要。無怪乎,約翰‧洛克主張對兒童實施德育時,家長一定要做良好的榜樣和示範;要充分讓孩子們練習好的行為成為好習慣;要和兒童講道理,還應該適時適當地給兒童應得的獎勵,這包括尊重、稱譽和讚揚。對於有不對行為或做錯的的孩子,約翰‧洛克反對體罰。他認為,懲罰應盡量避免,但必要的責備、斥責也可保留,但不可挫傷兒童的自尊心。 記得有一位年輕的台灣藝人邵晞,他在電視節目中分享育兒的經驗時表示,在他接獲老師電話,到學校處理七歲兒子在校不當行為時,曾當著老師和全班同學的跟前,要求兒子對受欺負的女同學道歉,兒子先是不肯,最後在父親嚴厲震喝下,說出了「對不起」三個字。之後,任憑邵晞怎樣跟兒子說明和道歉,兒子都對爸爸相應不理。做父親的知道兒子喜歡各種面具,於是投其所好,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找到並買了將近三十個各種不同的面具送給兒子,才得到兒子善意的回應,父子重歸舊好。邵晞事後反省的結論是:自己當著老師和全班同學的面前,不僅嚴厲斥責兒子,還一定要兒子當場親口說出向對方道歉的話,完沒有顧到兒子的自尊心。假如是在老師辦公室來處理這件事,或許就不是這樣的情形。 以我個人育子的經驗也體會出,不要認為孩子年歲還小,或許一轉頭就把剛才不愉快的事情全盤拋諸腦後。只有不知反省、或自以為是、或自欺欺人的父母才會如此一再重道錯誤的覆轍,強烈傷及孩子幼小的心靈和自尊心,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隱吞下許多委屈,在未來延伸的德育方面留下難以消磨的坑疤瑕疵。 在智育方面,相信每一位孩童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小小超博士」,懂得各方面的知識。沒錯,約翰‧洛克也強調把孩子培養成有學問的人。但是他並不主張填鴨式的教育,而是不僅要向學生多方面地傳授知識,使之增長學問,還要通過教育,發展學生的獨立思維、論證概括和系統思考的能力。他認為,正確的思考知識比多知道一些知識更有價值。關於加強智育的方法,他認為,要使孩子愛好知識、尊重知識,關鍵在於使學生採用正當的方法去求知,去改進自己,提高求知的慾望。因此,他提出計劃安置一些手工勞動課的意見,要求學生通過各種不同的技能技巧課程去獲得各樣技能技巧,掌握如木工、園藝、農業等各項實際操作本領。 在現今社會的人才需求中,培養孩子多元知識和技巧是有必要的,因為,在求職的機遇中,不見得以所謂的第一專才能夠一展事業,有時候不意中培養訓練出的第二或第三技能,反而能成就事業。也因此,做父母的不要再按照大人的思維模式強迫孩子去遵循,而應代以輔助的立場,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喜好和想走的路。 在教育方法上,約翰‧洛克非常重視兒童的年齡特點。他強調示範和環境的教育作用,反對單純的說教。他曾說:「無論給兒童什麼教訓,以及無論每天給他什麼樣的聰明而文雅的訓練,對他的行為能發生最大影響的,依然是他周圍的同伴和他監護人的行動榜樣。」所以,約翰‧洛克主張對待孩童一定要用溫存的語言、耐心熱情的態度,和顏悅色的勸導,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孩童的習慣,切不可聲色俱厲、簡單粗暴地責備和訓斥他們,以免傷害兒童脆弱幼嫩的心靈和正在成長中的自尊心。他同時認為,習慣的培養不能急於求成,只有當一種良好習慣已經形成後,才能再培養另一種習慣;幾種習慣同時培養,反而會造成夾生飯,給以後的教育帶來更多更大的困難。儘管如此,對兒童的不良習慣、懶惰和任性,家長和老師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姑息、遷就,要改掉和改善的一定要完全完成。 雖然現今已是廿一世紀,約翰‧洛克當年所提出的德、智、體三育和諧發展的新教育體系理念,還是因益多條件而得以繼續沿用並延展下去。 約翰‧洛克的新教育體系理念,已足夠讓代代做家長和老師們花費相當的時間和精力,在邊養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同時也讓自己更成長。你或妳是否願意做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這個自由抉擇完全操之於汝手! 末了,再次回到最先本文提到的安親班老師怒打學生的事件上。我曾於 圖片:轉載自網路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