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7/03 15:25:46瀏覽206|回應0|推薦0 | |
許多養生人士都知道晨起喝杯水,既能補充睡眠時機體代謝所失去的水分,促進排便、清醒大腦;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降低血液粘稠度,減少心梗、血栓等的發病率。 可謂好處多多~ 因此很多人都堅持每天早起一杯水,但如果您沒喝對方式,反而可能使養生變傷身! 看看下面這幾種錯誤的喝法你有嗎? 喝錯水的方式,養生變傷身 1 喝太多、喝太猛 早上起床後,人易處於缺水狀態,有些人還特別容易口渴,就喜歡“咕嚕咕嚕”一頓猛喝。 但這樣的喝法,其實並不好。更建議小口少量多次飲用。 因為健康腎臟每小時形成的最大尿量可達700~1000cc,若在短時間內突然大量飲水,易導致稀釋性低鈉血癥狀,進而損害心臟和腎臟功能。 2 水太涼或太燙 有些人早上急著上班、上學,根本顧不上是涼水還是熱水,隨便喝一口下肚。但是太涼的水容易刺激腸胃,引起胃黏膜血管急劇收縮,造成腸胃不適,甚至有些人喝完沒多久就腹瀉。尤其是腸胃本就不好的人,簡直是“自己找罪受”; 過熱的水容易對食管粘膜造成灼傷,形成炎癥。長期為之,食管粘膜在不斷地損傷-修覆過程中,就容易发生基因突變,誘发食管癌。 3 偏愛蜂蜜水、薄鹽水…… 比起白開水,很多人更喜歡在里面加點料,覺得保健作用更強,像蜂蜜水能通便,檸檬水美白……但其實,“加料水”可能沒你想的那麽好,或者您並不適合: (1)蜂蜜中含有果糖,進入人體後需要代謝轉化成葡萄糖,再被人體吸收利用,這樣一來,對高血糖人群來說並不適合,反而加大血糖波動幅度。 (2)早晨是人體血壓升高的第一個高峰期,薄鹽水很多了可能會使血壓更高。尤其對於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腎功異常者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而且大部分人的日常飲食中,鹽分已經爆表了,就不要再額外增加了。 4 早上一杯水,這樣喝才正確 (1)、少量多次慢慢喝,每次喝水不要超過100cc,每小時喝水不要超過1000cc。 (2)、一般來說,水溫以25~37℃左右為宜。 (3)、溫白開水作為最沒有負擔的水,其實是最佳選擇。 2 抓住喝水的黃金時間段 除了早上起床後,其實一天當中,還有幾個時間點也需要補充水分: 1 飯前半小時 飯前半小時胃是空的,胃酸濃度較高,又沒有“消化任務”,饑餓感比較強,喝一杯水能稀釋胃酸,輔助緩解饑餓感,也可以讓腸道為食物消化做好準備。 有些人擔心喝水會稀釋胃液,反而導致消化不良。其實不是邊吃飯邊喝水或是飯前飲用過多,一般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2 午睡後 午睡時人體體溫升高,導致一部分水分變成汗液蒸发,再加上腸胃消化午餐也消耗了水分,容易感到口渴,此時補充200ml的水剛剛好。 3 下午三、四點 這個時候已經工作或者學習較久,人體會出現一定的疲憊感,此時喝水有助於保持頭腦清醒;還能促進體內代謝產物的排出,減少贅肉的產生。 4 晚上睡前1小時 睡覺時人體內的水分會通過呼吸和汗液蒸发而不斷流失,血液粘稠度也會進入高峰,因而有必要在睡前1小時的時候補充200cc左右的溫水。 這個量不用擔心晚上要起夜上廁所,也不用擔心第二天會水腫,同時有助於稀釋血液,對身體好。 5 夜起時 不少人有夜起的習慣,特別是中老年人,有時會有夜尿頻繁的癥狀。起夜之後記得補充一杯100ml毫升的水,能降低高血壓、夜間糖尿病發作的風險。 6 特殊時期 (1)、感冒發燒時,喝水能沖走呼吸道上的黏液,利於疾病康覆。 (2)、嘔吐腹瀉時,能夠避免脫水。 (3)、便秘時,多喝水能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 (4)、運動期間,出汗多,需要及時補水保持體液平衡。 【運動前、中、後的補水原則】 *運動前半小時,先喝300-500cc水; *運動中最好每隔15分鐘就補充200cc水; *運動後應該持續每15分鐘喝水100-200cc,一直到尿液不再是特別黃為止。 (5)、洗澡前後。洗澡前先喝水,可防止因洗浴時出汗較多、血黏稠、血壓升高所致的意外發生;洗完澡後喝水則是補充丟失的水分。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