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世界中心呼喊仁
2013/07/10 23:23:32瀏覽843|回應1|推薦30
在一起,談天。
天南講到地北,天荒講到地老,
講到無話可說,蒼天無語。
沉默依然延續著話題,
醞釀著更濃更濃的,
相知的默契。
 
如果妳是……
我願是那……
妳知道的。
詩人已經寫過無數的比喻了。
只想說,我已經脫離了普遍的概念,
妳是唯一,我便是唯一的唯一。
獨一無二的唯一,不可用概念概括。
妳拈一朵花,我便會心的微笑。
是像這樣的。
 
一起去環遊世界,在那值得紀念的一天。
開著航空母艦來到世界的中心,
手牽手,呼喊愛。
(看,彩虹在為我們祝福呢)
 
船開了,要回家了。
萬里汪洋,很長的路要走。
淡水儲備只剩三個月,乾糧只剩兩個月。
再談天好嗎?好。
不講天南地北,也不講天荒地老。
只講天有不測風雲。
只想平安回家。
 
如果妳是,我寧願不是。
我寧願是一個普遍的概念,不是獨一無二的。
唯一太狹小了,如果我是妳的唯一的唯一,
我便窒息了。
妳也是,請別為了我缺氧。
 
許多許多年以後,
有一天,也不曉得是哪一天,
一起再去環遊世界吧。
開著航空母艦再度造訪世界的中心。
妳說,都幾歲了。
我說,還是可以玩啊。
好吧,不過我們現在要用另一個字。
好啊,聽妳的。
我們就這樣高舉雙臂,對著藍天,拉長嗓門,
說,仁——(仁——仁——)
(聽,山谷也同我們一起呼喊仁呢!)
 
 
【註】
有感時下年輕人多為愛所誤,特以此詩略抒管見,彰顯仁義胸懷。
望志士仁人恪遵殺身成仁之古訓,毋殺身為愛白費性命也。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moreheart&aid=7920512

 回應文章

謎謎-鈴鐺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仁愛不可分
2013/08/20 05:18
為愛所誤,非愛之罪,是不懂愛的真義的人誤解了愛、以不當之擧褻瀆了「愛」。

呼喚「仁」,必須懂得「愛」,自然明白二人甚至多人相處之理。

仁者必有愛,仁愛不可分啊!

好久不見佳文,忙嗎?
一點心(bemoreheart) 於 2013-08-21 21:49 回覆:
其實就中文的涵義來講,「愛」這個字的意義並不是那麼廣泛和那麼崇高的。在中文來說,愛的主要意義指的僅是一種針對特定對象的貪染情緒罷了。近年由於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才把愛無限上綱的解釋為無所不包的偉大情操,然而在中文的用法上本不應該如此。

《論語》中對於「愛」的詮釋值得探討。一方面在〈學而第一〉中,提到「泛愛眾,而親仁」,把愛與仁相提並論;樊遲問仁,孔子也以「愛人」答覆,直接把愛解釋為行仁的方法。然而當子張問崇德辨惑,孔子卻直截了當的說愛「是惑也」。這顯示孔子贊同愛可以作為履行仁的表面形式,但愛的本質卻是「惑」。

窺之佛經也有類似的觀點。如菩薩的四攝法中有一項「愛語」,顯示愛確實是菩薩攝受眾生的方法之一。然而《四十二章經》卻直截了當的指出「人從愛欲生憂,由憂生怖」;《楞嚴經》更明確指出「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這便說明了愛雖然可以在表面上作為慈悲的一種型態,本質上仍然是我執煩惱,是束縛眾生輪迴的根本。

在中國文化中,由於受到孔子必也正名的思想以及春秋義法的影響,對於用字遣詞特別注重微細的差異。比如說,我們今天講父母愛子女,在中文傳統的用法應該稱為「慈」或「慈愛」;子女愛父母則應該稱為「孝」。兄弟姊妹的手足相愛,應稱為「悌」。老師愛學生,也應稱為「慈」或「慈藹」;學生愛老師,則應稱為「敬」或「敬愛」。男人愛女人,一輩子不離不棄,應該稱為「義」;女人愛男人,為了男人付出一輩子,應該稱為「恩」或「恩愛」。君子愛朋友,也應該稱為「義」;君子愛天下人,則應稱為「仁」或「惠」。然而現在受到西方文化影響,以上所提及的情況和未提及的各種人與人的良善關係,一概以「愛」名之,實在是對傳統文化的極度破壞。

請回顧先秦時代有一位以提倡「愛」而著稱的思想家,就是墨子。墨子認為人與人的不和諧關係以及各種社會亂象,根本原因在於大家「不相愛」,因此提出「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又說「不可以不勸愛人」。實際上這與孔子告訴樊遲的「愛人」是相同的。可是對於愛的本質,墨子卻與孔子解釋不同。孔子把仁作為人生的至高境界,愛僅是實行仁的手段之一;墨子則直接把愛作為人生至高境界。這造成什麼影響呢?這造成墨子的思想相對孔子來說具有強烈的控制性和批判性。墨子的門徒組成嚴密組織和階級,計劃性的對各國進行和平運動(實際上也可以視為一種滲透,因此近人的研究認為墨子的學說近似於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懷有世界性擴張計畫)。墨子對於不合乎愛的行為一律進行強烈批判,比如對於孔子提倡的「禮」幾乎主張全面廢除,因為他認為禮的尊卑關係妨礙了人與人平等相愛;禮在喪葬方面造成舖張,有違關愛弱勢民眾,因此主張廢除喪禮。

仔細想一想,這種愛難道就是好的嗎?實際上墨子也主張神愛世人。相對於孔子不論天、不談怪力亂神,墨子在〈天志〉篇與〈明鬼〉篇中,都講到神愛世人,神的意旨就是要世人兼愛。這麼說起來,墨子相當於中國的耶穌基督了。可是我們都知道,西方宗教由於過度強調愛的緣故,自中世紀以來不斷給全世界造成災難。怎麼能夠再講愛呢?真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愛的本質撲朔迷離,它既不能用禮加以規範,也就只能自由心證的主觀愛愛了。本性善良的人可以把愛發揮得很美好,真、善、美,充滿和諧;有些人則把愛發揮成強烈的佔有和排他,然而這也是真愛,因為真愛本來就強調唯一的。佔有和排他並不違背真愛。這也就是孔子為什麼不提倡愛而提倡仁的原因。仁以禮為基礎,在禮的基礎上愛人,愛可以獲得規範,避免愛的黑暗面,達成愛的光明面。因此「仁」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最高價值。

現在年輕人就是不懂這種道理,高呼愛為一切意義的根源,拿雞毛當令箭,只要不符合他們所期待的愛,就算只有一點點不符合,就像墨子一樣予以強烈批判、毀滅不愛。正應驗了孔子「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洞察。事實上現在社會的亂象,根本就是來自於大家太過渴望愛、廢棄仁義、廢棄禮教所造成。以上還望阿姨明鑑。


晚 一點心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