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13 14:42:43瀏覽1251|回應9|推薦42 | |
那天下午阿嬤與孫子正玩到興頭,地板上祖孫一坐一趴,孫子秀著軌道上的火車說:「阿嬤,see~這個是我,我在前面開火車,後面這個是您,我們開去北卡看阿公,給阿公一個Surprise!」
看著孫子認真的神情,阿嬤內心漾著滋滋的甜,認真從紀憶的版圖裡尋找兒子幼年模樣,仔細地把兒子的童稚和眼前孫子的臉拼湊起來之際,桌上的手機驀然響起,打斷了阿嬤的思潮,阿嬤納悶著,是誰破壞這寧靜而安祥的時光。 阿嬤喂的一聲,話筒裡傳來陌生的聲音:「傅老師,妳可以到紐約市和我見面嗎?」 「現在?」阿嬤悶聲的問著。 「是的,現在,這件事只有妳幫得上忙,我知道妳很忙,我已經在火車站了,希望妳能來,傅老師。」 「從我兒子家進城搭巴士,至少要一個小時才能到,我必須和兒子媳婦商量之後再回您電話。」 兒子聽到阿嬤和對方的對話後,鼓勵阿嬤出去走走,替阿嬤查巴士時刻表,並代替阿嬤和孫子溝通。 -。-。- 冬陽雖帶來些許的暖意,但寒風中在街旁等車的滋味不好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距開車時間已過了二十分鐘仍不見巴士出現,一起候車的人開始交談起來,一個說這車脫班脫得太嚴重;另一個說,這條線的巴士早上準時,到了下午誤點是常事…。 在巴望中,巴士終於從遠而至,佇立街旁的乘客全笑出了聲,上了車,司機不解乘客為何向他抛笑臉,我說因為寒風中看到巴士來了大家太高興了,有人接著說,您晚了半個小時!司機回答:「今天哪~我希望六點鐘之前能把大家送到總站。」我心想平時一個小時的車程,怎麼現在需要三倍的時間?司機悠悠的繼續說:「進城方向大塞車,這是段長程之旅,大家好好休息吧,願上帝保佑我們能在六點之前到達總站。」 果然,車子接近95號州際公路時,車速如老龜爬行,巴士陷入車陣裡動彈不得,這條通往紐約市的公路頓成大停車場!先前欣賞窗外千變萬化霞光的好心情,也隨著交通打結,隨著天色轉暗而往下沉。 我想,自己跟老菩薩只見過三次面,聽說她是個老修行,參禪打坐的底子深厚,念佛的功夫更是一等一的,她對佛教講的緣起和業力必然十分清楚,也明白業力牽引糾纏的關係,和這種老修行談話,是不可能給對方任何幫助或影響的;繼之再想,明晨一早媳婦要上班,若晚回去必影響兒媳的作息,想到這裡,一念懊惱從心底深處浮現,也許我可以婉拒老菩薩的邀約,問題是,對方說她已經在車站等火車了…。 當時針和分針成一直線的時候,巴士終於駛進了總站。下了車進入大廳,遠遠的便見老菩薩在人群中,那落寞的神情,一臉的無助,讓我的心糾結成團!想到一位不識英語,也不知路線的母親,為了兒子竟勇敢的單獨搭車進城,而我還萌生婉拒人家的念頭,在臉紅的同時,我快步趨前向她握手致意。 -。-。- 我們在車站附近一家靜雅的餐廳裡坐了下來,只因為事後老菩薩還要搭兩個小時的火車回去,我回新州也要一個小時的車程。 兩人剛坐定,老菩薩便訴說著兒媳事,原來老菩薩一心巴望兒子能出家修行,問題是兒子已成了家立了業,有了家庭的人肯發心順著因緣,一邊工作一邊修行已經非常難得了。談話中知道老菩薩十分堅持,執意要兒子和媳婦分手,去出家修行,她說唯有出家修行才能得解脫! 聽老菩薩抱怨兒媳,再看她那股非把子媳拆散的表情,我的內心只有不忍年青夫婦受苦,也為老人的頑固而遺憾。我認識老菩薩的兒子,他是位傑出的青年,不但聰明心細,做事情非常認真盡責,是位很難得的年青人,定居國內的老菩薩偶而會來美探訪子,聽說每次來都讓母子關係緊繃。 佛教有言“夫妻皆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聚;兒女皆宿緣,討債還債,有債方來。”從緣起的角度觀之,今生能成為母子,只是此生因緣和合而已;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規劃,夫妻如此,子女亦復如是,為人父母者,盡心盡力教育子女成人之後,就當尊重子女的選擇,尤其是兒子已經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天地,縱使作母親的,不喜歡兒子所選擇的伴侶,也得尊重孩子的選擇,畢竟陪伴兒子一生的,是他的伴侶而非母親,因此作為母親的我們,最好是在旁默默支持,切莫一意孤行,替女子作出不當的決定。 想到這裡,我給老菩薩說了一則三十年前的真實故事:曾有個父親,無視兒子喜歡拉小提琴,總是說拉小提琴不能當飯吃,一心巴望兒子考醫學院將來當醫生賺錢。兒子幾經反抗無效後,只得放下自己心愛的小提琴,一路努力讀書,後來真的考上了台大醫學院,放榜後兒子竟留下遺書跳樓自殺,遺書上寫著:「爸爸,我考上台大醫學院是為您而考的,現在我要作我自己。」 老菩薩聽了這段故事後,從布包裡掏出厚厚的文件,要我替她看,還說,妳有智慧,我兒子很尊敬妳,他一定會聽妳的話,請妳一定要救我兒子,把他拉出來。 聽老菩薩這麼回答,我明白老菩薩只是找個人聽她倒垃圾,並不是真正愛自己的孩子,也不是在幫助自己的孩子,若是真正愛自己的孩子,就該尊重孩子,鼓勵孩子,給孩子一個空間,而不是要孩子依自己的方式去做,更何況每一個人都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天地,有自己想做的事,我知道自己說得再多,也只是浪費口舌,與其在這裡浪費口舌,不如早些結束談話。為了安全起見,我替老菩薩買了車票,送她到搭車的月台後轉身快步離去。 回程,想到老菩薩孤零零的身影,想到老菩薩說她從年青開始修行至今,也受了菩薩戒,現在卻執意拆散子媳姻緣,也許是老人未深入經教,未悟緣起之理;我是該憐惜老人,還是該說因為她固持己見,讓一家三口陷入冷戰,讓孩子當夾心餅乾,進退兩難,在母親與愛妻中難以抉擇。 有時退在旁邊默默鼓勵支持,反而能得到孩子的敬重與認同,您說呢~願天下的慈母們,都能給自己的孩子一片揮灑的空間。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