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手語劄記(10) - 真的被套住了
2012/04/28 20:26:07瀏覽369|回應1|推薦2

教育部特教小組當年擔心聽障生腦子被自然手語佔據,思路被那與中文幾乎背道而馳的TSL語法操控,以致寫不出好的中文「書面語」,於是一聲令下,國內三所啟聰學校轉向中文手語教學。再加上聽覺口語法勃興,北聰在志榮老師就讀時小學部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八班,現在他回母校一看,國小部竟只剩一班。

三十幾年後,沒有足夠證據支持聽障生的中文程度因為實施中文手語而突飛猛進,倒是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實,中文程度好的聾人他的自然手語也是打得漂亮,像吳老師。這可能得從天份來解釋,有語言天份的人學什麼語都可能學得成,而天份及努力不夠的,即便他放棄TSL,也無法保證他的中文一定能學好,這跟聽人世界一樣,沒有不同之處。不然,你要如何解釋聽常的國中生把「薯條」寫成「鼠條」,「雞塊」寫成「雞快」,水餃寫成水【交食】呢。到底是毛澤東還是毛澤西創建新中國,則更是霧煞煞了。

101-04-28

睽違五個禮拜,這第十天的手語課又見到了志榮老師,座位上有一位女同學說「我們好想你!」不知志榮老師有沒聽到?

雖然課本及示範光碟都是中文手語,但因為老師都順帶說明了自然手語應該如何打,所以今天第十課的句型及會話由學生先上台嘗試寫出自然手語語順,大多數都能把握「關鍵詞先出現」的原則,只有兩三人以貼近中文的語順寫出,這個進步看來老師是滿意的。

反倒是我自己,愈是擔心被中文手語句型套住,卻真的被套了。

「紅燈亮,表示要上課了;綠燈亮,就是下課了!」我小心翼翼的翻成
「紅燈/亮/表示/上課// 綠燈/亮/下課/是//」老師修改後的答案是
「紅燈/上課// 綠燈/下課//」

其實,台北市勞工局那本《手語翻譯》也耳提面命,自然手語不能亦步亦趨照搬中文語順及詞句,有時須濃縮,有時須顧及聽障者視覺為先的原則而有所增添。例如,

「早上升旗點名後,缺席學生的名單一定要交到訓導處。」TSL語型應是
「早上/升旗/點名/完了//如果/學生/來/沒有/曠課/名單/給/訓導處/要//」

聽語障的論文大多說聾人小孩打自然手語幾乎不用學就「自然」會,可是我感覺是學這手語並不輕鬆,好幾位同學都有同感。到底是自己天份不夠,或是教材有問題?

這次學手語,最讓我感觸的是憶起初中時英文老師說一個洋涇濱英語的故事。原來,當年美軍大舉介入越戰,大批來台渡假的美軍造就台北街頭一度充斥酒吧女郎。酒吧女大都英文濫竽充數,某日,一位吧女帶一美國大兵去西門町看電影,結果人山人海,幾乎無法買到票。吧女對大兵說「See,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You see no see? See, stand see. No see, tomorrow see.」

原因之一可能是當年的吧女腦子裡的海馬迴區早被中文語法佔滿,無法塞進新的英文語法記憶,而我們的可能是所剩不多的海馬迴區被「中文手語」偷偷地進駐了。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thena2007&aid=6396211

 回應文章

阿丹
心有慼慼
2012/05/02 04:08

看舒帆阿公的文章,總會發出會心一笑,也總會想起我剛開始發現自然手語和文法手語有這麼大的不同時,所思所想和舒帆阿公實有很多相似之處。

那個笑話,也真的很有趣。我以前是舉其他例子,也很有趣,不過一下子想不起來,

只記得有一句:

How old are you? 被翻成

怎麼老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