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樂曲的變奏、人生的變奏
2014/10/11 12:37:27瀏覽517|回應0|推薦16

先交代一下。敝人偶而發表一些對音樂的看法,並不是我「懂」音樂,而是,不知何故,從小小不懂事時,就對音樂有股莫名的響往。學前只能聽聽廟會的音樂,當時家中沒有收音機。進小學後,有音樂課,看老師踩彈風琴,很是羨慕,老師講解樂理,竟能提醒老師黑板上哪裡寫錯了,老師驚嘆不已。

那個年代,家庭經濟能供給小孩去學音樂的,屈指可數,在下也不例外。這些對音樂的響往與憧憬都原地踏步,絲毫沒有進展。高中時,省下一些老爸給的午餐費去買了一本介紹古典音樂的書來看,還被我二姐糾正--吃飯都快沒錢了,你還去買這種書?

韶光荏苒,就這麼過了半世紀。

我帶舒帆去上音樂課,我也跟在她的後面學習,縱使是遲來(許多)的。

前天,FB 網友有人 PO 這一段一位老婦人在街頭彈奏一段聽似蠻高段的樂曲,我瞬間被她吸引--這婦人身上一定有段辛酸的過往,否則她不需要在此垂暮之年當起「街頭藝人」。

Old woman playing piano on the street
發佈日期:2014年10月2日 Her own variation based on
Robert Schumann - Symphonic Studies op.13

貼文者說老婦人是「Her own variation based on Robert Schumann - Symphonic Studies op.13」,我 google 一下,這一篇文章說「23歲時期創作了自己第一部的傑作,同一主題和十二格變奏的《交響練習曲》」,啊!這又是一首擠身演奏曲的「練習曲」!

欣賞一下由光鮮亮麗的鋼琴家演奏的全曲。好長,不用看譜,都背起來了。是嚒,很多演奏家演出時都不看譜,我想了很久,覺得,自己想要熟練的樂曲,一再地(先看譜)練彈,直到把整首樂曲的結構都自然地收進記憶裡,樂曲變成「旋律、伴奏、節奏 + 琴鍵的位置」,演奏家早己知道哪個琴鍵會發出哪個音高,他(她)的手指自然而然移到那個琴鍵,發出想要的聲音--不需要樂譜了。

Schumann - Symphonic Etudes, op. 13
- Ilya Rashkovskiy

同一位婦人的另一段錄影:

Natalie playing at The Royal Melbourne Hospital.
2013年9月1日
Natalie hasn't been well and is currently in Hospital, however she is making a good recovery and yes, she found a piano. :)

Natalie: Iconic Melbourne Piano Street Performer.
Composing (improvising) on the spot (21/1/2014)

然後,扯了半天,都是樂曲的「變奏」,那又跟人生的「變奏」有何關係。不懂音樂的人看到「變奏」,直覺就是有一個原始作曲者,然後,其他人改變他的「節奏、圓滑/跳音、伴奏、音符、速度、拍號」就是變奏了。

音樂的變奏,是人們「主動」去做(出來)的,而人生的變奏呢?人生的確有變奏的,但幾乎都是外力造成。如果自己想做的改變,那只是自己「譜寫(自己的)」人生的一部份,是原作,不是變奏。

人生的變奏,大多數造成(人生)曲調的慌亂,產生不良的影響,只有極少數人能扭轉乾坤,反敗為勝。

還有一段

有關這位 Natalie 的訊息(2010-1-6):

街頭藝人?蝦米?不就是耍耍雜技,敲敲邦加鼔,不然就彈彈一些手琴(例如台灣的月琴)嗎?這位女士卻在 keyboard 上演奏 Rachmaninov(拉赫曼尼諾夫), Chopin(蕭邦) and Mendelssohn(孟德爾松)

Virtuoso has grand plan to soothe the city streets

裡面提到 Natalie 的一些身世,「Her happiness is the hard-won kind: her two daughters died, at ages six and 22. Her husband left her and one of her two sons has battled illness and drug and alcohol addiction for 20 years. She grew up in the 1940s in working-class Guildford, Perth, to Croatian immigrant parents.

克羅埃西亞移民,12 歲獲得 Santa Maria College 音樂獎學金,15 歲時,倫敦的 Royal Academy of Music 提供一份獎學金,但她的父母付不起生活費用而無法入學。17 歲取得音樂文憑後,留在母校教過一年的鋼琴,後來加入樂團想四海遊奏,drifted(漂泊) to Hobart,邂逅了先生,有了四個小孩。後來,兩個女兒都過世(一個車禍、一個生病:囊胞性纖維症),一個兒子吸毒,後來先生要求離婚 . . .

19 年前,for nine years she lived either outdoors in Royal Park or in boarding houses,2003 年,因貧血住院半年,

六年前,她前夫建議她做街頭藝人,借給她錢購置 Keyboard,

"Children come up to me, people of all classes and all walks of life," she said.

"I just love being there and I feel that they should hear the music. The way I feel when I play and the way I feel when I'm among the people, it just feels really good."(我喜歡在那兒,我覺得人們應該聽聽音樂。那種感覺,我彈奏時,我置身人群之中,真的很好。)

"It's something I wouldn't get from a concert hall because only certain people go there. But this is for everyone."(在正式的音樂廳中也可能有這種感覺,但那只有少數人會去,在這裡,卻是...每一個人。)

. . .」這算不算是人生的「變奏」呢?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thena2007&aid=1807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