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手語劄記(X42):從「漢文訓讀」看「文法手語」之指鹿為馬
2014/07/09 20:03:01瀏覽1195|回應0|推薦13

要教聽障兒或聾朋友學中文,結果,我們的教育部說,你先來學一種叫做「(中文)文法手語」的新語言,然後,中文的學成之日就指日可待了。

台灣教育部說,使用『(中文)文法手語』能學成中文,連帶的,「部頒」的手語教材也是「(中文)文法手語」。那麼請問,如果有聾朋友想學英文,是不是也要新創一種「英文文法手語」呢?那,日文、法文、德文,甚至俄文、西班牙文的呢?

依此類推,使用「英文文法漢語」就能學成英文,然後我們再來創造「日文文法漢語」、「俄文文法漢語」等等,也就能順利的學成日文、俄文等等的囉?

敝人於 101 年開始學習手語,總計上課 270 小時,之後,並無實際運用(與他人用手語溝通)的機會,但仍夙夜匪懈於手語之研究。於屆滿兩年半的今天,我還是要說,應該廢止文法手語,文法手語打亂了(自然)手語原本可以,應該要擔負的,全聾及極重度聽障朋友與人正常溝通的方式,同時,文法手語並不像始作俑者宣稱的,對聽障生學習中文(字與文)有所幫助。

我研究的結果,文法手語之所以出現,進而頗有喧賓奪主之勢,大約有下列幾個原因:

  1. 聽障教育的決策者都是聽人,加上(極可能的)他(她)們沒人精通自然手語,這導致決策者不知自然手語如何使用,以及它的功能為何。
     
  2. 大多數聾朋友都太軟弱。即便有幾個稱得上「菁英」的聾人,雖然中文造詣甚高,卻說不清,或不說清(楚),站出來主張,自然手語才是視覺語言的唯一語言
     
  3. 雖然有頭腦清楚的政府機構(如北市勞工局)及民間社團(如聾人協會、啟聰學會)致力於自然手語的教學與推廣,可是,擁有最多經費的教育部卻「擇?固執」地堅持推文法手語,證據是「網路系統暨教學支援平台」放了一套去年整編的「手語教材」,對象是漸成學習風潮的大專學生。這套「新」教材的思維與三十年前那套分成六冊的「手語教材」並無兩樣,語法上完全依照中文口語的語序,套上手勢而已,只不過加上「電腦繪圖」來交代單詞的手形手勢,以及新的演示模特而已。舊酒裝新瓶,了無新意。

2009年,NHK 出品了一部大河劇《天地人》,劇中,上杉謙信及直江兼續都酷愛也精通漢學,喜吟漢詩。現在,來看看日本人如何用日語來吟誦漢詩--漢詩以漢語語法寫成,吟誦出口的卻是完全遵循日語語法的「日語訓讀」,不是為了學習或表現(達)漢詩而改用漢語語法,日語發音。

如果將「漢詩」比擬為「中文」,「日語朗讀」比擬為「手語」,我們可以看到兩組相關:

  • 日語朗讀漢詩--日本人堅持使用日語語法來吟誦(朗讀)漢詩。
  • 手語表達中文--台灣教育部堅持要(捨棄自然手語語法)而改用中文語法的「文法手語」來表現中文。

結果會是,

  • 朗誦者以外的日本人一聽到用日語語法朗讀的漢詩,應該沒有聽不懂其內容的。
  • 某人以台灣文法手語打中文,如果看的人是自然手語的使用者,基本上他應該會看不懂一大部份的文法手語,而事實上也是如此--聾人協會會員常有人作此抱怨,手譯員打的(文法)手語他們看不懂。

請看看一篇介紹如何朗讀直江兼續所作的漢詩《逢戀》(ほうれん)

風花雪月不関情
(日語訓讀)風花雪月 情に 関せず
(日語發音)ふうかせつげつ じょうに かんせず

邂逅相逢慰此生
(日語訓讀)邂逅し 相逢うて この生を慰む
(日語發音)かいこうし あいおうて このせいをなぐさむ

私語今宵別無事
(日語訓讀)私語して 今宵別れて 事なし
(日語發音)しごして こよいわかれて ことなし

共修河誓又山盟
(日語訓讀)共に 河誓 又 山盟を修す
(日語發音)ともに かせん また さんめいをしゅうす

日語語譯:

風花雪月などの、美しい情景も、わたしたちの今の感情の昂ぶりからすれば、総て関係がない。

思いがけなく巡り逢って、お互いの人生を慰め合っているのだから。

二人だけの物語りで、胸の内をさらけ出したが、もう、別れの刻がきた。別れの際は何事もなかったように秘密を守った。

何事もなかったような秘め事ではあるが、しかし二人は、山河に二人だけの永遠の誓いを立てた。

台灣教育部推的「中文文法手語」跟用漢語發音來注解英文單字一樣,例如,How do you do? 台灣教育部要你念成「好.毒.又(優).毒」。話說,本來是有某位台灣郎想學英語,結果,出現一個使用英語的國家的教育部推出一種叫做「英文文法漢語」的新品種,須依循英語語法,但是用漢語發音,就是「好.毒.又(優).毒」。那個「教育部」說:「你使用『英文文法漢語』就能學成英文。」然後,因為這種「新種語言」被命名為「英文文法漢語」,導致,住台灣但不懂漢語的任何人「也可以」用這種「英文文法漢語」來學習「漢語」。

台灣教育部交代不清的是,到底有誰使用「中文文法手語」學成中文了的?如果有,那麼我們又有誰用「好.毒.又(優).毒」這樣的標注法學成英語了的?還不是都要直接跳進英文(發音)裡學英文的嗎?要學成中文,不是應該跳進中文,不論是完全靠圖像,或是有一些些殘存聽力的輔助,直接用中文思考,不應「經由」手語(其實只是手形罷了)的嗎?

「文法手語」邏輯的錯亂之至,已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漢詩朗讀例一:(更多的參考:古詩十九首・李白29撰

漢詩朗讀例二: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thena2007&aid=14896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