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08 11:58:39瀏覽1487|回應0|推薦27 | |
某一位對國內聽障教育著墨甚多的教授不遺餘力呼籲推廣他的「文法手語」,書中是這樣說的:「為改進自然手語所寫出文章的錯誤,顚倒、省略、措辭不當等缺點,最好用文法手語,按照口語的順序,逐字、逐語打出來。」 那本書其實不是一本專論書,它只是收集作者過去在各個不同場合發表的個別文章,酌予按照其前後相關性集合而成的「集錦」。這樣的「書」對有心想求得解答的聽損兒家長,反會讓人讀得一頭霧水,不知所以。 相對的,錡寶香教授的《兒童語言障礙--理論、評量與教學》就顯得有條有理,前前後後一氣呵成,值得家有聽語障的家長們仔細研讀,必定助益良多。 「主張」文法手語那本書的盲點在於,沒先對學童的聽能作出判定--到底他(她)能不能清楚的聽到他人的言語。 如果,聽能沒問題,縱使要費力地依靠輔具(助聽器、電子耳及 FM),這樣的學生以學習(中文)口語為主,手語(自然手語或中文手語)是備用的工具--在輔具故障或取下時。因為學童以「聲音」為載體形成記憶,寫出的中文文章必然與口語一致,不會倒裝,不會省略,也不會措辭不當。 如果,聽能(很)困難,輔具也起不了作用,這樣的學生無法學好口語,記憶庫裡沒有聲音(口語),他(她)唯一接收訊息的管道只有視覺,若要強制其學習、表現口語語法,事實上不可能--龐大的中文字要靠形象化的中文字形來記憶根本不可能--這位教授不知有否思考這個層面? 本來教育部推行融合教育在塑造學童的社會性方面是完全正確的--不可能永遠留在學校,終究有一天要進入社會。可是,為何啟聰學校的國中生、高職生都相對的比國小生多,聽能困難的學生在普通學校待不下去,又回歸到啟聰學校,那裡有「家」的感覺,因為能與人順暢地溝通。 實踐證明學手語不會造成寫出「倒裝句」的中文! 我親耳聽過很多老師,包括啟聰班的老師,自然反應是「使手語的聽障生會寫出倒裝句」。 怎麼會(寫出「倒裝句」)呢?既然會了口語(中文),寫出的當然是口語語序的中文。 上述第一類的學童,因為聲音(口語)已經佔據記憶系統,你要教他手語,反而是「中文手語」學得快。例如,「好吃」,【好(你好)/ 吃】,他教一次就學起來,因為跟口語一樣。反而是自然手語的【吃 / 珍惜(or 棒)】須費一番解說才能理解。 只要能達成溝通的自的,就是語言。「中文手語」也罷,也能在輔具暫時離場的時候,讓我們能與聽損 baby 交換訊息--何不讓他(她)學會手語,即便是「中文手語」也可呀! 至於第二類的學童,如何有效解決他們學習中文,寫中文文章的問題?我不知道,學者專家也還提不出一套有效的方法來--再努力吧! 只一昧地排斥自然手語,顯得聲東擊西,文不對題,或用錯情、表錯意吧?自然手語可是完全沒有聽力的朋友們的唯一有效的溝通工具呢。 其實,教授也知道,自然手語是立體的語言,除了手勢外,還有方位、方向及表情的搭配。可是,那厚厚一本 600 頁的「巨著」卻讓新手家長讀到一臉茫然,不知所從。還是我的中文程度有問題? ※ 可參考的文選:《99感官障礙教材編選》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