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1/09 11:08:10瀏覽930|回應1|推薦13 | |
都說這是世界潮流,把身心障礙孩子的教育「融合」到普通學校裡,同常童一起學習。這方法有助於孩子離開學校後,馬上能適應主流社會的生活環境,可是,在學前及基礎教育階段,面對一群還是稚氣未脫,懵懵懂懂的同學們,身心障礙兒一開始就要承受因為自己的「特殊」衍生出來的,先是好奇,品頭論足,繼之而來的是,因為無法順利溝通,演變成排擠,甚至故意作弄。孩子所受的境遇,輕則落單,嚴重的是言語或動作上的霸凌,讓身心障礙兒及家長可說是拭不完的淚水。 我們的教育主管當局對身心障礙教育考慮得並不週全,其中最嚴重的是第一線直接接觸孩子的班級導師,很大程度上不瞭解這些特殊生的本質及需求——這些孩子的的確確因為生理上的障礙而產生在其受教育階段(其實出社會後也還一樣)的「特殊需求」。 摘錄幾段這本《隨身聽小孩》裡中的描述,
書中的林老師是好老師,我也相信大部的老師是。可是,就像我們的孩子,老師也會有少數屬於「特殊的」,他(她)不想充分了解身心障礙兒的「不足」及「特殊需求」,只以自己來自常童的角度看待特殊生。例如,有些聽障兒突然因為壓力導致暫時性的聽力喪失,卻被老師認為是裝病,孩子、家長情何以堪! 遇到好老師,可說是運氣,人為的尋找有可能,但要費功夫。班上老師只有一個,可同學至少有二十幾位,這是一個家長,及孩子可以努力的區塊——總不致於找不到幾個,縱使很少數的,願意與我們孩子搭建友情,願意在在校學習的時段中,互相提攜的吧。 《隨身聽小孩》是我努力要了解(聽障)特殊生的困難及需求的第一本「特殊書」,推薦給您看看。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