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懺悔品(二十一)
2012/11/12 08:40:59瀏覽905|回應0|推薦0

《六祖壇經》懺悔品

惟覺法師開示

(二十一)
  要了解如來的三身,先要了解我們自己也有三身。了解了自己的法身、報身、化身,進一步就能了解,如來也有法身、也有報身、也有化身;菩薩也有法身、也有報身、也有化身。

  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應身,這是化身;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這也是化身,應化到我們這個世界來度眾生,度眾生的因緣功德圓滿,就離開了。離開不是就了了,因為如來還有法身存在,法身不滅,所以「人有誠心,佛有感應」,有誠心,就能和如來的法身相通。三千大千世界都在如來的法身當中,如來的法身也在我們的心當中,這就是「光光相照」,所以心與心是相通的。可是,由於眾生有我執,有貪、瞋、癡種種煩惱,有種種執著,所以沒有辦法與如來的心相通。要想契入如來心,先要破我執。


  如來有法身,釋迦牟尼佛在此世界來來往往八千多次,即是由於有法身。法身沒有去、沒有來,沒有生、沒有滅,像虛空般廣大、空靈、無有邊際,像虛空般不動、無礙。所以,修行要觀空。天台宗修空、假、中三觀,華嚴宗也要修空觀,各宗各派都離不開空觀,什麼原因?空觀是破我執,破了我執,心量才會廣大,才會與法身相契。


  如來的報身是在淨土,專門度菩薩。釋迦牟尼佛也有淨土,稱為華藏世界。報身是有始無終,現在開始修行就是始,將來的果報──成就如來的報身,所以有始無終。為什麼眾生的報身是有始有終?眾生是業報,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就是有始有終。


  我們起了貪心,犯了過失,馬上知道了,這念心趕快檢討反省,這就是智慧,就是智報,就是報身。這個報身是依據覺性、依據真空、依據真如而存在,所以,這念心是從現在才開始生出來。因為依據的真空、真如、覺性是無終,所以稱為有始無終。我們現在開始如此修行,也能成就報身,現在就有智報之身──智慧的報身。知道檢討、反省、精進、慚愧、修善、斷惡就是智報,這念報身將來所感的果報就是在淨土,就是圓滿報身佛。


  現在發大願、起大悲心,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這就是千百億化身。如來過去這麼修,所以感這麼一個果報。


  三身如來──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三身如來不是分開的,三身不離一身,不離開這念覺性、這念智慧心、這念作主心。這念心存在了,又有法身、又有報身、又有化身,所以稱為三身如來。


  法身就等於太陽的光,報身就等於太陽的相,化身就等於太陽的光照到樹上,有樹的影子;照到房子,有房子的影子;照到人,有人的影子,所以化身如影。影子也好、太陽的形相也好、太陽的光也好,還是一個。所以,三身原來還是一身。一個是從體上講,一個是從相上講,一個是從用上講。太陽的光,是從體上講;太陽是圓的,是從相上講;太陽的光所產生的影子,是從用上講。體、相、用,都還是這念心。


  關於法、報、化三身有很多譬喻,可以依此類推。譬如金子,金子也有體、有相、有用。金是純金,就是體;純金可以打造成種種物品,可以做佛像、香爐,也可以做耳環、戒指,這是金的用,就等於化身;雖然是耳環、戒子、香爐、佛像,它還是純金,有它的金性,什麼是金性?金子的光澤。所以,光澤就等於法身,金就等於報身,金子打成的種種用具就屬於化身,說來說去還是這個金,還是一個東西。


  再舉麵粉為例,麵粉就等於法身;麵粉加水,成了麵糰,這是報身;把麵糰做成種種形相,或是饅頭、麵條、餃子,乃至於餅,這都屬於化身。麵粉從什麼地方來呢?麥子,所以麥子也可以說是法身。不論是哪種形相,都離不開麵粉。所以,三身還是一身,法身是體,報身是相,化身是用。體不能離開相、用,相、用不能離開體。但是如果不知道覺察、返照,法身仍是迷而不顯。所以,法身、報身、化身都不能夠離開我們這念能知能覺的心。這念能覺的心才是最真實的,才是根本。

【中台世界】>>導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703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