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生死大事,把握當下
2006/11/03 09:10:27瀏覽1139|回應0|推薦1

【慈濟人的生死觀】

生死大事,把握當下

◎撰文╱張榮攀

印順導師的生死觀

國內目前正流行著一股探討「生死大事」的熱潮,許多人皆欲尋求對生死之諸般問題的解答。當代佛學巨擘印順導師雖未曾撰寫有關生死問題的專書,但在其所著之《妙雲集》和《華雨集》的許多篇章中,印順導師完全用佛法角度深入淺出地說明其生死觀;清晰明確的見解、簡短有力的字句、生動活潑的比喻,的確能讓人對生死的相關問題有所領會。

末學僅就閱讀過的篇章,將導師的重要觀點彙整引錄於下,並略作簡單的說明,希望能提供讀者對生死問題有一初步認識,從而能自在地面對生死。

面對生死,不厭不迎

印順導師一生多病,幾乎可說是無時不在病中,生病對導師算是一種生命的常態;在這樣的歷程中,也就形成導師面對死亡的一些看法:「一、我的一句口頭禪:『身體虛弱極了,一點小小因緣,也會死過去的』。二、於法於人而沒有什麼用處,生存也未必是可樂的。死亡,如一位不太熟識的朋友;他來了,當然不會歡迎,但也不用討厭。三、做我應該做的事吧!實在支持不了,就躺下來睡幾天;起來了,還是做我應該做的事。『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我有什麼可留戀的呢?但我也不會急求解脫,我是一個平凡的和尚。」(註1)導師深信「因緣不可思議,如業緣未盡,怎麼也不會死的(自殺例外)。要死,逃是逃不了的。」(註2

從這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出病苦對導師有很大的影響,讓導師面對生死時,心境顯得很自在。

生死死生,生命相續

導師知道一般人對生死並不了解,所以他說:「什麼是生,什麼是死,大家似乎並不想正確地去認識,所以不免有以訛傳訛的傳說流傳。依佛法說,生是一期新生命的開始。約胎生的人類來說,父精、母血(現代稱為精子、卵子)和合,因業力而「識」依精、血生起,名為「結生」。死,是一期生命的結束。依佛法說,人死了,或立即往生(如地獄、天上等),或要等因緣(如人要有父精、母血和合)而往生。」(註3

從這裡可了解,生命是沒有中斷過的;我們覺得很長久的一生,在生死洪流中,它只不過是短暫的一期生死交替。如導師所言:「其實生命在未出生以前就已經有了,死了之後又會引起新的生命,生到別的地方去;生死死生,生生不已,是件難得解決的問題。要想解決這不易的問題,所以才成為大事。」(註4

導師並用「商人做生意的方式」和「一年結束,一年又開始」來比喻生死。他說:「好比做生意的人,今年年初開始營業,到了年終,計算盈虧,欠人人欠,要還清楚;明年又是一樣,年年如此,並不是一結帳就完結。一年年下去,要求得永久的盈餘,這就不是容易事了。」(註5)又云:「普通人對死都有一種懼怕的心理;其實,死並沒有什麼可怕。例如,平常生意做得好,年關又調度得宜,新年到來,一定有好日子過。所以,學佛之人平常固然要向上行善,臨終的時候,也得好好注意。」這樣的譬喻令人覺得十分有趣並且貼切。(註6

導師也對佛法中所言之三種不同的死,予以詳細的解釋:「一、壽盡而死:壽命真的完了,無論活到好大的歲數,從前生業報所感的壽命,一定會死的,如燈盡油乾。現在每人可活到一百歲左右,到這個時期就得死,無法挽救。二、福盡而死:日常生活需要衣食住行,有的還沒有到老的年齡,不應該死;但是福報完了,沒飯吃,沒衣穿,就餓死凍死。三、不應該死而死:遇到戰爭、水災、火災、失手打死,病無醫藥、不知調養、營養不足、操勞過度等而斷送了生命,這與壽盡福報盡是不同的。」(註7

他也特意提醒學佛的人,對於死要記著兩個道理:「一、什麼時候都可以死,從少到老都有死的可能。人類的壽命,雖大致接近,然由於福盡或枉死,所以從初生就死起,一直到壽盡而死的,都是無定期。所以,信佛學佛,要立刻前進,切勿等待他年明年。二、不要以為壽命全是前生業報,實在多數是現生的惡果。不應做的去做,不好好自己保養,或者懶惰放逸,弄得衣食不足;少年、青年、壯年的死亡,勿以為這一定是屬於壽盡而死的。」(註8

「往生」與「了生死」究竟有何不同?導師對此有清楚的解說:「了生死與往生,應該是兩回事,這中間有一節的距離。把往生看作了生死,思想上有點混亂。生死,是生而死、死而生的生死相續;了生死,不是明了生死,而是說徹底解決了生死,不在生死中來輪迴。」(註9

為善去惡,了脫生死

任何生命在還沒有了脫生死以前,死之後還有生,需不斷地接受業力因果報應,而在六道生死輪迴。在這因果輪迴當中,每一期生命開端的地方,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呢?導師以佛法說明:「一、隨重:無論怎樣,一到病重將死時業力就現起,平時所做好事壞事都很多,當這個時候,有一項強大的--不管是好或壞會現起,人就依這個力量去得報。一個弒父的人,心裡常常記在心中,忘記不了;即使忘記,也還是強有力的存在。臨死的時候,這些罪行就會現前。

「二、隨習:有的人沒有頂好與頂壞的業,但生平的行事,習以為常,也可產生巨大的力量,雖小惡終可得惡報,小善也可得善報。中國人常說冤鬼要命,宰豬羊的見豬羊,殺蛇看到蛇,都叫苦連天,驚慌失措。豬羊畜牲等被殺後,牠們早是依業而受報了;但動手屠殺的,都無形中不斷地留下殺業,愈積愈重。所以業相現前(見牛蛇豬羊等索命),隨業去受報。為惡的臨終現苦惱相,為善做功德的臨終時必定會安閒愉快。這都是由於所作業力,隨重或隨習而顯現出來。

「三、隨憶:也有人平生沒有重大的善惡事情,也沒有積習的事情,最後忽然想到什麼,就以此善念或惡念而受報。佛法平常指示對待病重的人,必須叫他念佛、念法、念僧,稱讚他平時布施持戒功德等,使其憶起了功德,心生善念,依這個力量,就會走上好前途。有人善業很多,可是臨終受了刺激,心中難過,惡業現前,以致墮落。如一年之中,生意不錯,可惜年終調度不宜,使整年努力付之東流。所以當人臨終,無論年紀老少,均不宜啼啼哭哭,打擾心神,使生起煩惱。」(註10

經上說:「壽、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僵仆,如不無思覺。」(註11)導師詳盡地對此加以解說:「壽、煖、識--三者不再在身體上生起,也就是沒有這三者,才是死了;這三者,是同時不起而確定為死亡的。如還有體溫,也就是還有意界(識)與壽命,而醫生宣告死亡,就移動身體;或捐贈器官的,就進行開割手術,那不是傷害到活人嗎?不會的!如病到六識不起(等於一般所說的「腦死」),身體部分變冷,那時雖有微細意界--唯識學稱為末那識與阿賴耶識,但都是捨受,不會有苦痛的感受;移動身體或分割器官,都不會引起苦痛或厭惡的反應。所以,如醫生確定為腦死,接近死亡,那末移動身體與分割器官,對病(近)死者是沒有不良後果的。」(註12

經過導師的說明之後,大家應該了解,只要個人生前有發好願,六識不起(「腦死」)時,進行器官移植是可以放心的;而往生者如果要將遺體捐出來做教學大體,那也是沒問題的。

最後導師還提醒大家:「在沒有了生死之前,希望大家記住:不要作惡,要多作善業,種善因以得善報。不要把生死看作好事情,才會厭離生死,出離苦海。」 (註13

 

證嚴上人的生死觀

勇敢面對及學習「死亡」

人一出生便須面對生死,如證嚴上人所開示的:「出生的那一天,我們就得面臨生離死別。死亡的境界全都呈現在我們的周圍,因為無常苦難在人間。」

既然死亡是每個人終將面對的,那麼,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呢?首先,上人認為:「有些人很煩惱死後的世界不知如何?其實,連做人的道理都不曉得,就想追求做鬼的道理,不是庸人自擾嗎?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與其煩惱死後的事情,不如用心照顧好當下的人生--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也正是孔子之所以言:「未知生,焉知死?」的道理。

但是,上人強調的是不須對於死亡毋庸「煩惱」,卻並非不須學習;因為唯有學習並正確地認知,方能不懼死亡。故上人云:「有人說,什麼都可以學,就是死不要學;我則認為這種說法不對。死,才真正要用心學習。死亡是人生的終點,人最惶恐的就是這件事;若對死亡有透徹、正確的認知,知道死後靈魂脫體是非常安然的境界,就不會對死亡恐懼了。」

邁向清淨如來識

證嚴上人認為,學佛就在於能轉變心態,勇於面對現實:「心態的感受轉變得過來就叫解脫,即輕安自在,這也是學佛最重要的一環。學佛絕對不是學逃避,而是要學習「勇於面對」。既然是因緣果報現前,你逃避得了嗎?其實逃避不了。所以就要學習自在、學習輕安、學習勇於承擔,學習去面對現實!」

而死亡,便是人生最終的現實--但並非代表一切的結束。佛家講六道輪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唯有能徹底了知生死,方能生死自在。如上人所云:「生而死,死了又生,生是死的起點,死是生的開頭,生死不過是生命輪迴的起點與開頭而已。人人都會死,所愛的人會死,所憎的人也會死,生死是自然的過程,所以要看開生死。能夠生死自在的人,就是透徹了知生死的人。」

那麼,人要如何了脫生死呢?上人先從人的心識加以說明。

一般心理學都僅止於研究與分析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在佛教來講,人還有第七識和第八識。

第六識和外境能相應,即使境界遷移之後,還會有繼續運作過去的境界,延續到未來,即使經過很長一段時間仍能記得。

人類心靈平時的所思所想,會成習慣性的動作型態,這就是經過思考和習性熏染之後而造作出來的。上人將我們的心喻為「心田」,要耕耘心田,便要有種子;種子是從哪裡來的?便是從第八識,也就是一般所言的「業識」。至於第七識則是「我執」識,將前六識皆執著為我。

第八識為業識,仍沉淪於生死;須超越第八識,達至本性清淨的境界,方能了脫生死。故上人進一步言:「學佛目標是在超越第八識邁向第九識,第九識就是清淨的如來識;『如』是純真不動之心,不會被世間人我是非之煩惱所動搖;『來』就是來去自如,沒有任何障礙。我們若能真正透徹生死是自然也是必然,生是死的開頭,死是生的起點,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何好懼怕的呢?面對生死,心無掛礙、無煩惱;面對任何境界,都能歡喜接受、意無顛倒,如此來去自如,逍遙自在,這就是本性清淨的境界!」

把握當下,此生無憾

人又該怎麼做,才能安於生死,並且不轉生惡道呢?上人以為,除了坦然安於今生的生命外,還應立志於菩薩道。

上人開示云:「『究竟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佛教有句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造者是。』人是從過去所造作的種子而來,也就是由過去所造作的業因導向未來的人生,此即因緣果報之理。過去造因,今生果成,所以我們要歡喜接受。生死是自然的循環,死時隨著業緣所化作之光而不由自主地跟著光去,或投胎到牛馬之畜牲道中。若能立定志願非菩薩道不去,亦即能發心發願以覺悟的有情救度迷茫的有情,那麼到生命的最後一天那道光化現時,心自然明白自己該不該跟著去。」

證嚴上人並曾將人的一生以一日為喻,死亡就像是夜晚的沉眠;想要安眠,便該盡本分為眾生付出,方能心無罣礙。上人云:「我常說,人每天睡覺就像『小死』;而死亡只像進入深沈的睡眠,所以又叫「長眠」,醒來時就是新的人生了。」「我們白天將該做的事都做好了,晚上才能安然入睡;如果白天曾說錯話得罪人或有事沒做好,心就會有牽掛,輾轉難眠。死亡也是一樣,如果我們希望自己臨終時非常安詳,現在就要把握時間善盡本分,盡力為眾生服務,則此生的最後就能安安心心地離開。」「每天對自己負責,每天都毫無憾恨,如此就不會帶業往生。」

「往生淨土」是許多佛教徒期望的歸宿,但上人更強調「心靈」及「人間」淨土。上人云:「所謂『淨土』,是一種心靈境界,身處世間人群中,應當著重現實人生如何做人處事。若一味探討前世、今生、來生,恐將離開現實更遠,輕忽當下的因果造作,迷失於漫無邊際的思想深淵。」比起追求來世的彼岸淨土,把握今生當下,好好地惜福、造福,才是更踏實的做法。

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上人表示,我們應好好思考這句話,要邁步向前為眾生,而非原地踏步鑽研故紙。在我們接受死亡、學習死亡之時,更要把握此生,好好用功修行、濟度眾生,方能了脫生死,自在無礙。

【註釋】

1:釋印順,〈平凡的一生〉,收入《華雨香雲》頁27,正聞出版社,民國81年。

2:同註一,頁31

3:釋印順,〈中國佛教瑣談〉,收入《華雨集》(四),頁113,正聞出版社,民國82年。

4:釋印順,〈生死大事〉,收入《佛法是救世之光》,頁227,正聞出版社,民國81年。

5:同註四,頁227

6:同註四,頁228

7:同註四,頁228229

8:同註四,頁227

9:釋印順,〈念佛淺說〉,收入《淨土與禪》,頁117,正聞出版社,民國81年。

10:同註四,頁230231

11:同註三,頁116

12:同註三,頁117118

13:同註四,頁233

慈濟出版:《生死自在──慈濟人的生死觀》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52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