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28. 第六功德 (一)
2011/04/03 07:45:40瀏覽342|回應0|推薦0
以下為2010年10月05日,大愛電視台首播--證嚴法師所開示的《靜思晨語。慈濟宗門》的內容。

20100607-101.jpg
20101005-1.jpg

影音版  Flash 


img8805ed96aa4bbe3e56bf94e1c3a0b0c4 

人生因於無明縛著
雖未能盡得解縛
自己雖是具縛凡夫
卻能令他
獲慧斷惑得解脫


imgf7bbfc07b853c2355d302c740490a076 

唯能至誠敬信得聞
受持無量義之功德力
與佛在世無異


「人生因於無明縛著,雖未能盡得解縛,自己雖是具縛凡夫,卻能令他獲慧斷惑德解脫。唯能至誠敬信得聞,受持無量義之功德力,與佛在世無異。」

這是要跟大家說--人生,大家都是因為無明把我們綁住。每天都是這樣跟大家說,不知大家是否找到綁住的源頭?還沒找到要趕緊找--「源頭在哪裡?為什麼,有什麼東西把我們綁住?無明在哪裡?」

我們還沒找到,所以「雖未能盡得解縛」。雖然我們還沒有全部找到,最起碼,我們能知道--眾生因為無明把我們綁住;所以我們要常常時時提高警覺,向外遇到什麼事,我們要趕緊向內自省。但是我們還是對外面的境界,還有迷惑;外面的境界現前,我們還有掛礙,還不能把它完全去掉。

「根與塵能見而不著」,不會著在我們心裡,聞而不起煩惱。我們還沒有到這樣的功夫,雖然還沒有全部解開,不過,聽到我們若記住了,我們還能發揮這分聞,而能對他人說;雖然還未能解,但是能說、只要你把它背起來,自然看到別人在煩惱時,我們會勸人、勸說,以這個法用在這個人身上。

記得有一位委員,她的會員忽然間變成了憂鬱症,她就會去陪她勸她。這位會員就說:「我就只是擔心而已?」關心她:「擔心什麼?」這位會員就說:「也不知道在擔心什麼!可能是擔心先生,所做的事業不太穩定;擔心我的孩子,讀書好像不很理想,在外面不知會發生什麼事嗎?每天都是在擔心丈夫孩子,擔心丈夫的事業,擔心孩子的功課…」

我們的委員就跟她說:「不要擔心,師父這麼說:『心開運轉福就來了。』先生的事業,妳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功課,妳也不用擔心。」這位會員聽了之後,覺得這麼說是真的:「我每天心都像被什麼綁住,是我自己不能打開我的心,所以我晚上都睡不著,一直起來到處走。先生怕我出意外,都要陪我起來,這樣真的可能我自己要改。」

就這樣開始,這位太太覺得--「心開運轉福就來!我要常常要開心、常常要歡喜。附近有一個環保站,委員常常叫我去,我都不去,只是常常覺得很擔心;其實,我應該要去!」所以從這樣開始,她就去環保站了;去做,做得很累,也歡喜,也忘記擔心了,所以每天睡得很好,躺下來就睡了。每天歡喜,又沒有煩惱。

我們的委員再去她家,問她:「妳現在怎麼不一樣?看起來春風滿面,這麼輕安!」她說:「感恩師姊,妳那句話很好用,我現在藥也不用吃,我先生也很安心,她安心在外做事,生意好很多。」

我們那位委員問她:「妳怎麼能這樣全部放下來呢?」她說:「就是妳跟我說的那句話--『心開運轉福就來』!我每天這樣想,想想,覺得擔心沒有用,所以我應該要去找一個可以讓我心開的事情做。過去,妳跟我說要去做環保,我那時候很擔心,所以沒去做環保;妳跟我說了之後,我想一想,我就趕快去。我自從去那裡做了之後,近一個月了,我都很好睡。因為大家在那裡都說好話,大家有說有笑,我就認真做;做完回來,很累了,洗澡洗一洗,這樣就很好睡了,先生他就很安心了!所以,感恩師姊,我都不用吃藥了。」

這位委員聽了之後,自己覺得--「我這句話只是會背而已,只會說給別人聽;我自己也還很擔心,很多事情我都還看不開。人家她那麼快樂,我還是在擔心。」

這是最好的例子,自己雖然還是「具縛凡夫」,還是滿心受煩惱束縛,家庭、外面的境界,人我是非還沒有完全看開,但是聽到這句話,她用再她的口頭上,這麼跟別人說;不過,別人有用,用得很歡喜、用得很心安、用得對她的家庭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能力他獲慧斷惑!斷掉了那些不用想而胡思亂想,得到心靈的解脫。

所以這就是說:「唯能至誠敬信,得聞受持。」因為那位能接受的人,她是相信--相信委員說、師父說的話,所以她起恭敬心;她相信了,所以她聽了之後,她就去用。所以這就是無量義之功德力!

因為只要一個法,若能輾轉相聞,大家輾轉來聽、轉轉去傳,如此的一個法,利根機的人他接受到,他就能用。這與佛在世一樣。佛陀在世的時候,看到煩惱的眾生,對機逗教,把法說給他聽,使眾生離開了那種煩惱覆心;他能解開他的煩惱,如此,就得到解脫了。

所以,我們若要學佛,我們就要深入法去。這個法若不能我們自己用,我們把它背起來;有時候我們用不到,別人也用得到!但是我們用不到實在是很可惜,所以請大家聽法要用心;自己用,能再發揮很多無量義的法出來。


imgaf1aa0a5ba2a43340944e44472863551 

【無量義經集選】

第六功德不思議
生死煩惱盡遠離
能斷一切苦與厄
與佛如來無差異


「第六功德不思議,生死煩惱盡遠離;能斷一切苦與厄,與佛如來無差異。」

這段也是要跟大家說,前面的第五功德已經講過了,現在是第六功德!大家在回顧一下:

第一功德是「四無量心、六波羅密」,要我們好好去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大家知道「慈濟宗門人間道」就是發揮慈悲喜捨,甚至要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無求的心去付出。

除了這種四無量心,還要六波羅蜜,就是六度,這六種方法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四無量心為我們的基礎,再加上這個法做我們的工具,走入人群去。所以這個法就是我們第一項要修行的功德。

第二功德,就是種子輾轉復生萬億!我們每一個人用功修法之後,身體力行,我們還能去教人,將我們的心得、我們所受到的法,再來化度別人。以真誠的心引度他,一顆種子就能輾轉相生,一個傳一個,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萬萬億…這個法若能如此輾轉,不就是一而生萬億嗎?

第三功德是「成長慧命,入世度生」。所以我們的慧命既然成長了,我們應該要走入人群中。

雖然我們還是凡夫,我們像駕著一艘船,駕船的人,雖然自己身心還有煩惱毛病,不過,只要我們這艘船能開穩,還能自己從這裡到那裡去。船上還載著人,同樣與我們同行到達彼岸!


第四功德就是持入經藏。我們要持經,我們還要受法,我們要入經藏去。

不是跟大家說:「無量法門,我們都能入!」每一個人、每一天,我們都能在人的身上,讀出無數的大藏經;所以我們能在人群中,與人群互相來教授--我們教他,同時,我們也能在他的身上能受法,這就如王子、如法王子。

第五功德是--「恆心服膺,菩提正法。」我們能以恆久的心好好受法:受菩提正法,就是要在佛法中,真的得一法要拳拳服膺!

所以我們必定要去了解,什麼叫做法?法是在人群中。

所以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你若好好再去複習一下,應該很清楚前面的五種功德的方法。


img14d8088a81e63b3aa11f31d03167451c 

第一功德
四無量心六波羅蜜
第二功德
種子展轉復生萬億
第三功德
成長慧命入世度生


img0d6aaf66b25c8d44cb573d45a2a495e0 

第四功德
持入經藏如法王子
第五功德
恆心服膺菩提正法


第六功德不思議,就是我們若都能了解上面那五項,自然我們「生死煩惱盡遠離」。

因為生死是自然的法則,萬一我們若是聽到,什麼樣的病在我們身上,不用惶恐,有病找醫師,業未盡走不掉;若業盡,人生自然的法則,我們更要去把握,在生死中,要多利用時間。

人生來世間,到底為什麼生?為什麼死?生從何來?死何去向?我們不知道的時候,我們才會擔心;我們若知道後,我們就不用擔心了。

所以常常跟大家說:「其實什麼都不用學,學一個如何生,如何死。」我們生既然來了,帶業來了,什麼樣的環境,我們都要歡喜甘願接受。所以既然帶業來,我們歡喜甘願接受了,所以我們還要再通達一項道理--就是既然有生命,我們應該知道因緣果報。所以我們要利用這個生命,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我們都要精進。

我們不是常常聽到,我們慈誠委員團體中,他們走入慈濟後,那種的精進。

尤其是「草根菩提」,他說:「常常在看師父的開示,能知道道理。所以,雖然醫師跟我宣布多久而已,我才更要把握時間;不然,躺在床上光是擔心就死了!我能動,我就要起來做,做來囤。不管是做來抵,還是做來囤,能做的時候我就很歡喜,就忘記擔心了。」

看,我們慈濟人間路,就是這樣在走。雖然還是凡夫,不過,既然我們已經知道,擔心也還是這樣,生死註定,只是我們要把握時間,不管是做來抵,還是做來囤,我們都能每天這樣在過日子。

不要只是心在那裡怕生死,這樣就很可憐了!這樣就很煩惱!所以我們若能了解,煩惱就會盡了;就能遠離,能斷一切苦與厄。

受苦、受災厄,這都是我們不斷在造業。有時候不應該去招惹那些是非煩惱,但我們就是凡夫,偏偏自己去與人結惡緣,自己產生一些不規矩的心念。

所以我們常常說:「口要說好話。」因為禍從口中出,所以我們應該常常謹慎「身口意業」;不管是身或是口,或是我們的意,我們要時時守好我們的三業;如此這些煩惱去盡,不再造作,自然我們就能斷離這個苦,心就沒有那些人我是非;口就不會在那裡搬弄是非,惹來讓人對我們的棄厭、唾棄我們、厭離我們。就不會這樣了。

所以若能以這念心來學佛,這與佛如來在世無異。

同樣,佛陀說這樣的法給我們聽,我們就要依照這個法,這樣來修行,這樣來走。各位,如此我們的心能入法,心中有法,將法推入人群。自己雖然還不很了解,不過,我們把這個法播送給大家,說不定其他的人,會接受到我們這一念。

所以各位,希望我們大家要時時用心,要用在「我們如何能把法推入人群,以至誠的心、以敬慎的心來受持」,若能如此,就與佛在世沒有不同。

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4846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