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26. 第五功德 (一)
2011/04/02 07:44:10瀏覽504|回應0|推薦0
以下為2010年10月01日,大愛電視台首播--證嚴法師所開示的《靜思晨語。慈濟宗門》的內容。

20100607-101.jpg
20101001-1.jpg

影音版  | Flash 


img8ba146878acf4bd6afb79dfbcf7f3e31 

持法修少欲
復修知足
以專心於慧
宏誓志業


img272e82e6ab1c37db0ced0a24e8cd7e6f 

多欲不知足
最能障慧
於少欲之中
蘊藏大富
則慧業宏願
任運可進


持法修少欲,復修知足;以專心於慧,宏誓志業。多欲不知足,最能障慧;於少欲之中,蘊藏大富,則慧業宏願,任運可進。

每天我們一早不是早課誦經嗎?每一堂的早課、晚課,每天都是差不多這樣在誦。自古以來,寺院不就是這樣?修行者不都是周而復始。每一天都是這樣在修行,這樣在誦經嗎?

誦經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呢?其實誦經就是要讓我們,懺悔我們內心的無明;洗掉我們的無明,開啟了我們的智慧。

每天、每天都是一樣,我們有用在我們的心裡了嗎?每一天若在拜《法華經》,不是在懺悔過去嗎?從經典裡不就每字是寶嗎?每句都是妙啊!妙妙法、妙妙寶…這不就是要我們尊重經文的每一字?所以我們要常常深入經文。

佛陀說法在人間,十功德的方法,這全都是按照次序在開示。有次序好讓我們修行,學習佛陀他的功德是如何修來的?

所以我們應該要如何學?《無量義經。說法品》當中跟我們說清楚,那就是我們要重視法!這個法,其實也是從一開始。

世間法,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分析起來很複雜。所以我們要認清外面的複雜,就要先認清自己本性的清淨。一念清淨的本性,變成了很複雜的無明。

我們若能找出我們的心起無明的關鍵在哪裡?把那些無明那樣慢慢掃除,自然就回歸我們的本性。

世間的問題,我們就看得清楚,就不會把心去緣於那個複雜的境界,去受複雜的境界誘引!倘若讓境界回歸到我們的心裡,那就會再繼續造業,增長無明。

說起來只是這樣,所以還要再教我們說--我們應該要好好修行--,內心我們要好好修,要誠正信實。「內能自謙」則是功,「謙卑、禮讓」,這也就是我們「信實誠正」。那麼又再教我們,我們的修養要行出去;不只是我們修養就好了,又再教別人信實誠正。

天下苦難眾生偏多!我們身體力行,同時將我們所得無量的方法,輾轉給天下眾生,要讓人人知道,「持法修少欲」,才能減除苦難!

看看我們現在的社會,每天每天的新聞…有時候看,用心去將它分析,會常常覺得很擔心!現在人的心病愈來愈重,愈來愈激烈了,就是因為那個貪欲。

我們要如何能夠修知足?除了修少欲,還要知足。我們若能夠如此,自然我們的無明啊,就會慢慢淡薄了。我們心靈的光明,智慧之光,自然就會發露出來。只要智慧啟發出來,就能夠照亮心地。心理那種顛倒,是非不分的無明,自然就能夠去除。

所以還應該要「專心於慧,宏誓志業」。

我們人人若能夠專心,才能夠知道要如何將我們的智慧啟發出來!

每天在誦經、看經,每天在人群中,每一個人都是一部活的經典。「三人行,有我師焉。」這些話都是我常常說的。在人與人之間,無不都是我們的老師。何況說《無量義經》也為我們證明了,「無量法門,悉現在前」。你要去哪裡找經?要去哪裡找法?什麼人能夠常常為我們說法?其實在人人的身上,任何一個人都在為我們說法;因為他們都在教我們。

所以我們要專心,我們若有智慧,看人與人之間,是非分得清。

有一段時間,我就常常這麼說:「我心悲,悲在人不分是非啊!」這就是令我很擔心,擔心現在這種的人間,是非分不清楚。有時候,一時的糊塗、一時的不忍、不要忍耐,會害了自己,也會害了一個家庭。

所以覺得,人間本來是一片祥和,人人都能夠安居樂業;生活在道理中,生活在少欲知足中,若這樣,這個社會士農工商啊,不就是很幸福嗎?

所以我們人人若能夠了解--「多欲不知足,最能障慧」。

我們專心修行,是非分得清,自然我們就有智慧了!自然我們就有這念心,能夠運用我們的使命,於如來的家業推入人群。人人守道德、知廉恥,如此不就是一個,互相能夠相處和睦的社會?

我們若能夠了解「多欲不知足」,這就是障礙我們的慧。

「於少欲之中,蘊藏大富」--

我們很少欲,但是我們很富有。因為我們的生活不缺乏,我們也知道說生活簡單,三餐飯能夠吃飽,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冬天我們穿得暖,這也是我們的生活。房子不會漏雨,風吹不進來,有門、有戶、有屋頂,這能夠讓我們安身,讓我們保暖,讓我們三餐能飽,這樣不就是人生最富足嗎!吃、穿、住不缺了,還缺什麼呢?憑我們自己的才能,每天去付出,這不就是最大富。

從前的人說:「賜子一藝在身,勝傳萬貫家財。」給你再多的家財都沒有用,每個孩子若能去學個功夫,一藝在身,那這樣比很多的家富,財產更好。因為財產再多,不懂得守護,那種投機取巧,也是一代空掉。

所以我們人人,若能夠靠自己的力量,我們能夠不必擔心住,不必擔心穿,不必擔心吃。每天每天我們都憑自己的才華來賺錢,那這樣生活也能夠很穩。所以「少欲之中,蘊藏大富」,這就是「慧業宏願,任運可進」。

我們人人若能夠少欲知足,每天都很豐富,天天都有餘,我們就能夠付出了。眾生需要的物質,大家點滴累積,就能夠去幫助少數的人。多數人平安,能夠幫助少數人的貧困,這不就是我們的智慧?智慧與我們志願的志業,這種的力量,我們能夠集中任運,任我們大家來運轉,能夠推入人群中,好好精進。

這也就是佛陀要教我們,最重要的就是心要「少欲」!少欲,才能夠發揮了我們的智慧;才不會受人間、事物,那樣遮蔽了我們的心,引誘了我們這分的不當的行為。所以我們要常常提高警覺。


imgc18edb97309d48328b05328354861f5c 

【無量義經集選】

第五功德難思議
持誦書寫刻不離
剎那恆持長相應
眾生信服得歡喜


所以,「第五功德難思議,持誦書寫刻不離。剎那恆持長相應,眾生信服得歡喜。」

各位,「持誦經典」--我們從前因為沒有印刷,要弘揚,用講的,聽過很快就忘記;所以,我們就一方面讀、一方面誦,我們就來寫,寫也比較容易記在心裡。


經過聽過、寫過,寫了之後呢?我們不斷抄、不斷寫,不只是我們自己受用,我們也能夠讓別人去用,那這就是在古代沒有印刷的工業,所以提倡持誦書寫,要常常寫,寫愈多,弘揚愈大愈廣。這是過去的時空的條件所需要。

那「剎那恆持長相應」。我們若能一法入心,在抄寫中,或者是誦持,讓我們了解到這句的道理,剎那了解恆持,我們就常常將它持。不是整部經你都背起來,其中的一句,你有心得了,放在心裡面;一理通萬理徹!所以恆持長相應。


img1796692fc5afa2fe8ff57a4a9e6bdb82 

【無量義經】

延於一日以為百劫
百劫亦能促為一日
令彼眾生歡喜信伏


所以經文裡中說:「若延於一日,以為百劫;百劫亦能促為一日。令彼眾生歡喜信伏。」意思就是說,我們只要得一法、一個道理。在誦持中,一句或者是一偈,前面說過去,我們輾轉相教,這就是你的心得。

你的心得若能夠用在你的生活中,對著人我們很有心得,一句話就能夠引經。那引道理來勸他,來向他說;若能夠如此,所接受的人,一日你為他說話,他可以百劫受用。

像是我們自己,我若一句話入心,一輩子用不完。你們大家也都知道,「為佛教,為眾生」只是這樣而已,我一輩子做不完、也用不完;只是簡單的「為佛教、為眾生」,幾個字?六個字而已!我一輩子用不完。

所以那個剎那,一句話、六個字,我覺得不只是一日;將那天延為百劫。

道理與這一樣,「為佛教為眾生」一輩子做不完。不只是一輩子做不完,還要再傳下去。傳於「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希望不斷、不斷一直傳下去。

「百劫亦能促為一日」,我們常常都聽「一劫」。「一劫」到底是多久?常常聽到說:「增減劫」,人壽有八萬四千歲。過一百年少一歲,到人壽十歲,還又一百年多一歲,一直到人壽八萬四千歲,這樣叫做一小劫。一個增減,叫做一小劫,八萬四千是什麼呢?

我曾對大家說過:「那一天是八萬六千四百秒。」對不對呢?我們人常常有八萬四千煩惱,佛經裡面常常浮現了八萬四千,到底那個隱藏的道理在哪裡?就是我們每天,你可以從一天以為百劫,也可以將百劫促為一日。

我們一天內,可長可短;你造惡業,那就墮落三途的苦難,這要再離開那就很難了!一念的偏差,引起我們一輩子的造業;一個錯誤的動作,可能引發了天下大亂。這都是在一念間。

所以佛陀就是要我們,日日、分分、秒秒、剎那之間都要恆持,所以恆持剎那。

也是「剎那恆持」--無論每一秒鐘。我們要好好保持我們那一念。所以常常跟大家說:「把握當下,恆持剎那。」意思就是在這裡。所以大家學法要用心。

「得一法拳拳服膺」--所以我們持誦書寫必定不離,我們每天都要刻在心版裡。佛法聽入心,要刻在我們的心版上。

「剎那恆持長相應」--在剎那間已經了解,永遠要在我們心裡。

「眾生信服得歡喜」--看看慈濟宗門,普天之下,國際之間,多少人?「靜思勤行道,慈濟人間路」。這樣在人間人人在推動,這不就是「剎那恆持長相應」?不就是「不斷延長,互相相應嗎」?

所以我們要先持法,要能夠剎那了解佛法,就是要一直把心照顧好。

「持法修少欲,復修知足」--我們若常常知足,以專心於慧,宏誓志業。我們不能放任自己的心「多欲」;要知道多欲不知足,最能障礙我們的智慧;那在少欲之中,它就蘊藏著大富;人人的心中若富有,這就是智慧。

「慧業宏願,任運可進」--我們就能夠如我們的願,推入人間、淨化人心。希望人人的心病能夠減少,讓人人能夠就於道理、正於道理,這樣的人生,社會才會平安,人民才會幸福。

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4846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