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達摩二入四行觀(十三)
2008/11/27 20:35:04瀏覽408|回應0|推薦0

惟覺法師開示 

達摩二入四行觀(十三)

心法中,
受、想、行、識,是緣起性空、虛幻不實的。
『受』就是感受,
有感受就有苦、樂,
而苦、樂是一種虛妄不實的相對境界;
並非永恒不變的實體。  

  「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 

  眾生本來即是空性,無一眾生可得;如果執著有眾生可度,就落入有為法、生滅法,與性淨之理不相應。性淨之理是無眾生相、一法不立的,如果執著眾生相,這念心就有了染污、塵垢。 

  「法無有我,離我垢故。」 

  一切法皆是緣起性空。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毛髮、指甲、筋骨,屬於地大;血液、便屎、口水,屬於水大;出入息屬於風大;熱量屬於火大。如此一經分析歸納,即知色身是虛妄不實的假相,沒有一個主宰及主體性的存在。 

  心法中,受、想、行、識,也是緣起性空、虛幻不實的。『受』就是感受,有感受就有苦、樂,而苦、樂是一種相對的境界;甲認為是苦的,乙卻認為是樂;乙認為是樂的,甲卻認為是苦。例如,抽菸對甲而言,是件很快樂的事,但乙聞到菸味卻頭昏眼花。故知苦、樂並非永恒不變的實體,是虛妄不實的相對境界。 

  「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 

  有智慧的人,若能瞭解這些道理,而且深具信心,就應該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稱量依循此性淨之理,觀照身心、用功行持。 

【中台世界】>>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242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