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8/05 08:02:37瀏覽555|回應0|推薦1 | |
因果教育 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88)見先哲於羹牆。 清朝崑山周夢顏安士氏述/民國蓬島思尼子新譯 見先哲於羹牆。 【發明】「先哲」,是說古代聖賢;「見」的意思,是 說心中仰慕而身體力行,就像是見到了他們;「羹牆」 (1) 二字不可以拘泥,應該與前面的倚衡一例同時探究、 領會。 (1) 羹牆:羹湯、牆壁。比喻為思慕的意思。 ⊙聖賢的道理,要在生活中隨處發現,並且加以實踐, 這是活活潑潑的;如果執著於表面行為,稍微存有「妄 自測度、必定如此、固執己見、只顧自己」的心態, 這就像葉公只知道圖畫上的龍,而不知道有真龍。我 往年偶然遇見一個人手裡拿著《中庸》,就與他談論 《中庸》的大意,並且告訴他說:「《中庸》本來沒 有形相,如果認定三十三章才是真正的《中庸》,那 麼孔子、顏子的大道就還沒有夢見。」 那個人大怒說:「你說的是禪學,不是我們儒家的道 18 理。」於是把《中庸》反過來放在桌上。我說:「你 實在是個小人啊!」那個人問是什麼緣故,我說:「孔 子不是曾經說過『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嗎?現在 你把《中庸》反在桌子上了呀!」那個人說:「小人 反中庸哪裡是把手上所拿的東西反過來放呢?」我笑 著說:「既然如此,那麼我所說無相的中庸,就是這 個意思啊!」那個人沉默不言,有所省悟。 ⊙有一天,有人舉出「盡信書不如無書」的說法,我說: 「這句話我倒不敢說孟子說得對。」這個朋友現出生 氣的樣子,我微微一笑。那人過了很久才恍然大悟的 說:「您可說是善於讀《孟子》的人呀!我幾乎被您 所害了!」 ⊙堯帝、舜帝、禹王、商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 顏子、曾子都已經過去了,而他們留下的書籍還是存 在。我有空時曾經醉心於古代的典籍,蒐集諸子百家 的著作來閱讀,反覆的沉思。又研究先儒的學說,如 果他們的論述與我的觀點契合,我就靜靜的仔細朗誦, 悠閒的嚮往其中的境界。其間有一二個很接近而無法 契合的,就把它記錄下來,以至聖先師的觀點來作評 量,使他們的學說在世間保留下來。所以,三十年來 曾經著有《質孔說》一卷,用來自我娛樂與欣賞,不 19 敢說像見到先哲一般,只是希望闡明聖人的學說,以 免辜負先哲的訓誨罷了!於是摘錄幾條,公布給有相 同志趣者參考。 【下附質孔說】 孔氏三代出妻 學識淺薄的讀書人不知道字義,嚴重污衊、詆誹 聖門呀!孔子「刑于之化」(2),不一定比不上周文王。 即使孔夫人的賢德比不上文王的后妃,也不至於就遭 到孔子的斥責與離棄。一代就很嚴重了,何況是三代 呢?而且夫婦之間的倫理關係,是儒家的禮教所重視 的,如果她的過失很小就被離棄,那麼孔家的家法未 免太過嚴苛;如果她的過失很大而被離棄,那麼孔家 是多麼不幸啊!何況孔子是萬世師表,他的夫人竟然 因為失德而被離棄,已經足以損害孔家的名聲;再加 上夫人的媳婦也被離棄,媳婦的媳婦又被離棄,這個 體面變成什麼樣子了呢? 有一天,我將《禮記.檀弓》的原文仔細的體會, 讀到「不為伋也妻者,是不為白也母」,無意間忽然 省悟說:「既然不是正妻,想必一定是側室(3)。」既 20 然如此,那麼文中所說的「出母」,並不是指「驅逐 出門的母親」,而是自己的生身母親,也就是「生母」 的意思。 「不喪出母」,就是不用為位居側室的生母守喪 三年。因為子思也是側室所生,父親伯魚曾經要他為 生母守喪三年,子思不便說父親超越禮教,所以說: 「從前我的祖父不會違反禮教。禮教昌隆,那麼家法 也會隨之昌隆。」從此以後,孔氏的家法,凡是出自 側室的孩子,就不必為生母守喪三年,永遠做為定例 (4)。所以,孔氏不為生母守喪是從子思開始,這是非 常清楚、通暢的。〈檀弓〉以「出」字代替「生」字, 可說是優雅、卓越。 後來的讀書人自己不了解字義,竟然使萬世效法 仰慕的孔夫人,平白被加上惡名。而且今天的士大夫 家庭,如果他家的夫人並沒有遭到離棄,而被胡亂傳 說遭到離棄,還會成為歷代的怨恨;對於仁人君子, 尚且應當替他澄清冤情,何況是大聖人的夫人,而能 讓她們婆媳三代同樣懷著千年的遺憾嗎?所以應該改 正世俗的見解,普遍顯示給後人看,以便明白過去以 來的錯誤。 21 (2) 刑于之化:刑,通「型」,示範也。《詩經.大雅.思齊》: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是說周文王能以身 作則,用禮法感化妻子和兄弟,並且由近及遠地教化全國人 民。後來用「刑于之化」來比喻夫妻和睦。 (3) 側室:偏房,即小妾。 (4) 孔家三代的正室都無法生育,為了傳宗接代、延續香火, 不得已才會另娶偏房。但是側室並不能享受跟正室一樣的待 遇,所生的孩子也不必為她守喪三年。這條家法並不是輕視 側室,而是為了警示世人,不可任意另娶側室,縱情於男女 之欲。 【按】古人離棄妻子,大多只是因為很小的事情,並 不全是妻子失德。例如:曾子因為梨子蒸不熟,而離 棄妻子(見《孔子家語》);孟子看見妻子蹲著,就 想要離棄她,而將此事稟告母親,母親責備孟子失禮, 孟子自責,就停止了(見《孟子外書》)。從這裡可 以看出,這篇文章是後儒為了說法上的方便,是為了 要替孔氏三代的夫人洗刷不白之冤,他的用意非常好, 真是用心良苦。但各位賢明的讀者,千萬不要執著辭 語而錯解意思,誤認為孔氏三代開了納妾的歪風。這 是不能不加以辨正的。 >> 續載中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