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因果教育 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91)慎獨知於衾影。
2019/09/26 07:52:10瀏覽1247|回應0|推薦1

因果教育

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91慎獨知於衾影。

清朝崑山周夢顏安士氏述/民國蓬島思尼子新譯

慎獨知於衾影。

【發明】君子和小人的分別,就在為自己和為他人的不

同。人如果有心修養自己的德行,而在別人看不見的

地方,不能夠隨時防範約束、戰兢惕勵,那麼修養自

己的功行終必有所疏失。古人曾說:「獨行不愧影,

獨臥不愧衾。」能到衾影都不會有所愧疚時,才是謹

慎到了極點。

⊙這一句就是上文「見先哲於羹牆」的真實情況,也

是下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本領。「獨知」不

是空洞的謹慎,必須知道前後都有功夫。慎獨以前,

須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功夫;慎獨以後,不

過是篤行的功夫而已。此句與上句的用意最深、功夫

最細,分明是帝君自己說出他的心得,不用世間人去

探求。

⊙「獨知」的時間,「獨知」的境界,人人都有,各

各都不同。求名有求名的「獨知」,求利有求利的「獨

知」,大致都是業識(1)深廣,不知道覺悟。就像是

龍看不見石頭,魚看不見水,人看不見灰塵,血肉之

軀看不見鬼類,這是很自然的情況。如果在迷惑失意

的時候能夠清醒過來,試著反問自己:我對於父母兄

弟,稍微盡到一點孝悌嗎?對於親族朋友,真的能夠

以誠相待,相處在一起,而沒有任何懷疑嗎?在接觸

錢財的時候,真的能夠見利思義,不接受人間造孽的

錢財嗎?在行住坐臥之中,曾經想到天地父母的恩德,

而想要報答嗎?每天從早到晚,有過一點時間生起濟

人利物的念頭嗎?對於美色不會留戀期望嗎?看見人

家得意時不會起嫉妒心嗎?處在順境之時,真的能夠

放下身段來涵養自己,而不會產生驕傲嗎?不會欺負

沒有依靠的人嗎?在吃飯時,能想到農夫的辛勞憔悴

嗎?看見貧窮的人來乞討,必定能夠稍微救濟他一點,

不會有厭惡的心嗎?像這樣逐一檢點,那麼在「獨知」

的時候,必定有讓自己非常不滿意的地方,哪裡容許

輕易地自我寬恕呢?

(1)業識:有業凡夫的識。業是造作之意;識是心的別名,

就是明瞭分別的心。

【下附徵事】

 偶動邪念【高僧傳】

  從前有某位禪師,研究禪理,道風很高,請求和

尚(3) 傳授衣缽給他,和尚不答應,他就稍微產生埋怨

與期待的心理。和尚去世二十年後,那位僧人偶然從

溪邊走過,遙見對岸的女子在洗腳,突然動了一個念

頭,認為她的腳很潔白,忽然看見和尚出現在身邊,

嚴厲地責問說:「你還會有這種念頭,可以得到祖師

的衣缽嗎?」那個僧人不覺慚愧下拜,伏地懺悔。

(3) 和尚:親教師——傳授學問的老師。

【按】以世俗的觀點來說,這只不過是很小的過失;如

果以戒律來說,這種念頭已經犯了淫戒。因為欲界六

天與世間人不一樣,他們的福報變得更重,他們的欲

念就變得更輕。到了化樂天,男女只不過互相看一眼,

欲事就結束了,並不需要有親密的交談。再往上一層,

像他化自在天,只要聽到說話的聲音,或者聞到香氣,

欲念就結束了,並不需要互相觀看。哪裡像世間人沉

迷男歡女愛,就樂此不疲啊!

>> 續載中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129627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