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77)勿恃富豪而欺窮困。
2019/04/06 07:43:39瀏覽322|回應0|推薦2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77勿恃富豪而欺窮困。

 

清朝崑山周夢顏安士氏述/民國蓬島思尼子新譯

勿恃富豪而欺窮困。

【發明】富豪與窮困各有因緣。雖然造成這種命運的原

因,都是自己前世所造成的,但是就現在的處境來說,

那麼所受的苦樂就相差很遠了!人處在大富的時候,

應該常常存著忠厚的心,有危險恐懼的想法,戰戰兢

兢地自我要求,經常憐憫窮困的人,才會增加自己的

福報。如果因為對方可以欺負,就壓制他、驅使他、

凌虐他,或者用巧計拉攏他,或者用重息來剝削他,

那麼這當中的後果就不堪設想了。何況錢財田產來來

去去,反覆不定,今天的荒郊野地,就是當年的舞廳

歌樓,大富哪裡不會變成窮困呢?那麼不如早點心存

厚道來得比較好。

⊙大富之人本想長久保有富貴境況,可惜反而種下窮

困的因。他的禍患在於不知道因果,忘記原本的前因

罷了!《譬喻經》說:「有智慧的人能夠思考到財物

無法長久保有。就像失火的人家,有智慧的人清楚地

了解火勢,在火還沒有燒到時趕緊搬出財物;房子雖

然燒光了,財寶完全保住,可以重新修造屋宅,開業

17

營利。有智慧的人培植福報,勤修布施,也是像這樣。

愚癡迷惑的人只知道吝惜,急急忙忙去營救,卻不衡

量火勢,因此家產全部燒盡。房屋既不能得救,財物

又喪失了。吝嗇的人也是這樣。」由此可知,不欺負

貧困的人,正是善於保有大富。

【下附徵事】

不欺窮困【感應篇註證】

  麻城縣有一個官員積財千金,準備贖回二十年前

所賣的田產。他的兒子才十二歲,知道之後就問父親:

「得到我們家田產的共有幾家?」父親說:「大約

二十多家。」又問:「他們得到這些產業,花費了多

少錢?」父親又把中間的雜費加起來告訴他。

  兒子就緩緩地說:「這樣子贖回來,他們吃虧很

大,縱然能夠贖回來,必定損傷陰德。況且我們家有

錢,何必怕沒有田產,而必定要爭回二十多家養命的

田產呢?何況清寒家庭要購買田產較困難,我們家要

買田產很容易,縱然他們用原來賣田的錢再去購買,

畝數只剩下一半,更何況銀錢到手就容易花掉哪﹗」

18

  父親沉默很久才說:「我兒子所說的非常有道理,

但是墓旁的十八畝田地必定要贖回來,以便作為先人

的墓地,其他的就不必了。」兒子說:「如果要這樣做,

就應以現在的價格購買,不要向他們說是要贖回。」

父親也依從了他。因此鄉人都很感激,經常在供奉猛

將的小祠祈禱祝福他們。

  兒子十八歲時,考試連傳捷報,從部司提升為嚴

州太守。有一天騎馬過橋,馬跳起來渡河,忽然看見

空中有猛將用手扶住他,端坐在橋旁;此時他才體悟

到,這是鄉人向來的祝禱所得到的感應。後來享年

八十多歲。

【按】按照契約來贖回田產,這種道理很正當,似乎也

沒有損害到人;但一個小小年紀竟能推論到這麼精微,

當然得到神人交相敬重,福報與壽命都能大增。

動人惻隱【功過格】

衡湘梅公剛剛擔任固安縣令,有一天,有內監(1)

贈送他豬蹄,請求為他討回欠債。梅公烹煮了豬蹄,

請內監一同飲酒,並叫欠債者前來,予以斥責。欠債

者說是因為貧窮的關係,梅公大聲呵斥他說:「貴人

的債也敢用貧窮來推卸嗎?今天一定要償還,稍微慢

19

一點就要死在杖下!」

  欠債者哭泣地走了。這時內監現出了哀傷的樣子,

梅公於是又把欠債者叫回來,皺著眉頭說:「我本來

就知道你很貧窮,那麼在無可奈何之下,趕快賣了你

的妻兒,拿錢來還吧!但我身為百姓的父母官,怎麼

忍心讓你骨肉突然分離,暫且就寬限你一天,回去與

妻兒告別,這輩子恐怕不能再見面了。」

  欠債者不覺大為傷心,梅公哭泣,內監也哭了,

就放棄了所欠的債務,於是毀掉債券。後來梅公官位

升到侍郎,功名特別顯赫。

(1) 內監:宦官。

【按】既不曲從內監的囑託,又不傷內監的情面,使一

片貪暴的心不知不覺地轉變了。梅公的心思,只是要

引發內監的惻隱之心罷了!

>> 續載中

 

網站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佛陀教育雜誌512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12535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