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地藏經講記(28)【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2010/02/15 12:07:09瀏覽2373|回應0|推薦3

地藏經講記(28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整理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從本品開始末尾三品,是本經的流通分。《地藏經》的經文並不長,但展現的是大經架構。一般的經典,流通分的經文很短,序分也只有幾行而已,即使大乘經亦不例外。唯有大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分量都相當可觀。本經的序分佔了一品,流通分佔了三品,是大經的架構。《華嚴經》、《法華經》、《無量壽經》亦復如是。由此可知,本經是大乘中最重要的經論,可以說是大乘中之大乘,一乘中之一乘。

爾時堅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從昔來。瞻視頂禮無量菩薩摩訶薩。皆是大不可思議神通智慧。廣度眾生。

  「堅牢地神」是閻浮提大地的地神,世間人常說的土地公、山神皆屬於地神一類。土地是地神中之小者,管轄的區域很小,一個鄉鎮、一個鄰里。堅牢地神是總地神,掌管閻浮提,統領地球大地。大地堅固,故稱之為堅牢地神。《阿含經》云:「佛告比丘,有四大天神,一地神,二水神,三風神,四火神。」地神也參加了此次法會,聽完世尊講經說法之後,出來向佛請法。他說,「我從昔來」,從過去一直到現前,「瞻視頂禮無量菩薩摩訶薩」。由此可知,地神的修行時間很長。堅牢地神也是法身大士所示現,在過去生中曾經布施、供養、親近過無量菩薩摩訶薩,「皆是大不可思議神通智慧,廣度眾生」。

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諸菩薩。誓願深重。世尊。是地藏菩薩。於閻浮提。有大因緣。

  此是堅牢地神所見到的。地藏菩薩比其他菩薩更令地神敬佩,因為地藏菩薩的誓願深重。「於閻浮提,有大因緣」,堅牢是閻浮提的地神,知道地藏菩薩與此地區特別有緣分。其實地藏菩薩與任何地區都有緣分,緣分決定是平等的,因為菩薩的心是清淨、平等、慈悲,不會有偏重。堅牢地神是應機而說,我們是閻浮提眾生,地神在此是為我們而說。菩薩與我們有大因緣,我們對於菩薩更有一種親切感,其用意在此。學佛起步就要從地藏學起,首先開發自性寶藏,本經所有一切之言教,皆是教導我們開發自性寶藏的方法。自性有無盡的智慧、德能、福報,本經說得很明白,關鍵是我們能否深信不疑、如教修行。若能信心堅固,依教修行,智慧就開啟,福報就現前。

  問題是我們信得不深,解得不透,故奉行不力,所得的利益自然很小,原因皆在自己。古德很慈悲,唯恐我們看經不能理解,故而做出詳細的註解,布施供養末世眾生。我們今天就應將前人的註解,翻印流通結緣供養大眾,其果報即是,發起的人做轉輪聖王,隨喜的人做小國王。修福,有力量的一個人做,沒有力量的勸化大眾一起來做,福不唐捐。得福多少在於一念之用心,心真誠,所得的福報是真實的;心量大,所得的福報也大。故修布施供養,不是說誰出錢多就得大福,出錢少就得小福,絕無此理。出錢多的人,如果心不真誠,不是盡心盡力,得的福報反而小。

如文殊。普賢。觀音。彌勒。亦化百千身形。度於六道。其願尚有畢竟。

  此段經文為我們做了比較,所顯示的是地藏菩薩與我們世間有特殊的緣分。而「文殊、普賢、觀音、彌勒」與我們世間亦有甚深的緣分,並不亞於地藏菩薩。此地較量的是誓願,故說其他菩薩在六道度化眾生,其願還有終了之時,唯有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誓願沒有終結。此願比所有菩薩的願確實更為深重。

是地藏菩薩。教化六道一切眾生所發誓願劫數。如千百億恆河沙。

  地藏菩薩以菩薩的身分教化一切眾生,劫數之長無法計算,因為菩薩生生世世累劫都發此重誓。我們從序品中看到,十方諸佛如來皆出席了法會。地藏菩薩的學生,成佛的人數之多不可思議。老師依舊是以菩薩身分幫助教化一切眾生,積功累德,不計較名位。此是地藏菩薩在為我們做明顯的示範,教導我們如何修學。或許有同修要問,地藏菩薩能否現佛身而為說法?當然能。地藏菩薩若遇到應以佛身而得度之眾生,當然也能現佛身而為說法。理事皆要圓融體會,不能偏在一邊。由此可知,諸佛菩薩教化眾生是隨機應變的,故此才能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得真實之利益。

世尊。我觀未來。及現在眾生。於所住處。於南方清潔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龕室。是中能塑畫。乃至金銀銅鐵。作地藏形像。燒香供養。瞻禮讚歎。

  「未來」,是指我們現前時代。「現在眾生」,有兩種解釋,一是指世尊當年在忉利天宮講經說法時,參加法會的大眾,二是指未來之現在。未來的時間很長,就地藏菩薩教化眾生的大願而言,從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一直到彌勒菩薩下生之前,都屬於未來世。未來、現在眾生是指此時代、此地區,只要聽到地藏法門,就是經文所說的「未來及現在眾生」。

  「於南方清潔之地」,是否一定要配合東南西北之方位而選擇南方?不是的。南不是指方向,是表法的。南方表智慧之方,凡有善知識居住的方位皆稱作南方;故供奉地藏菩薩的方向就稱作南方。自己家裡無論有無佛堂,若在家裡廳堂供養菩薩,一定要供養在房間的上方。何謂上方?就是無論從哪個門進來,第一眼見到的方位就是上方。上方是最恭敬的。供養地藏菩薩之處就是南方,南方象徵光明,象徵智慧。

  「清潔之地」,是說供佛的處所一定要清潔。曾經有人請教印光大師,在自己臥室供佛像如不如法?大師說:「三寶形像所在之處,就如同大雄寶殿,要起恭敬心,故臥室一般不宜供佛像。」臥室供佛像是在什麼情況之下?一是病重求往生之時,此時沒有一切顧忌,一切時、一切處念念皆不離開佛,此時臥室可以供佛像。二是雖然沒有生病,但求生心切,希望早一天往生見佛,如同兒女盼望父母一樣,是以極其虔誠孝敬之心來供養,如此也可以。而不是說供養佛像,求佛菩薩保佑,或者把佛菩薩形像作為藝術品來欣賞,那就有罪過了,決定不可以。故凡有三寶形像之處,如同大雄寶殿,印光大師的開示很有道理,我們應當依教奉行。

  「作其龕室」,龕是供養佛像的小屋子,做龕用土、石、竹、木都可以。現代中國人對於龕室不太講究,日本人很重視,無論大小佛像一定要有龕室。拜佛時把小龕室的門打開,拜完後關好門。這是日本人從隋唐時代學去的,一直延續至今,不輕易改變古聖先賢的教誨。「是中能塑畫,乃至金銀銅鐵,作地藏形像」,龕室供養地藏菩薩形像,彩畫的、雕塑的皆可。無論用何質料,金銀銅鐵、木雕、泥塑的都好。

  「燒香供養,瞻禮讚歎」,供養地藏菩薩的形像意義何在?一是令人生起禮敬之心,對一切人、事、物禮敬。二是見賢思齊,佛菩薩也是凡夫修成的,應當效法菩薩,向菩薩學習,在此生中也要作佛作菩薩,激發自己的大願。三是見到佛菩薩形像,就想起佛菩薩的教誨,見到地藏菩薩的形像,就想起世尊在《地藏經》裡所說的教誨,要深解義趣,依教奉行。故供養佛菩薩形像具此三種意義,絕非迷信。「瞻禮讚歎」,為人演說,自己依教奉行是讚歎,為人演說也是讚歎。

是人居處。即得十種利益。

  供養佛菩薩形像得十種利益,但若不懂得供養佛像的三個意義,此十種利益就得不到。能否得到利益,得多少利益,都視其用心如何而定。心行與佛的教誨相應就得利益,相應的程度愈多所得的利益就愈大。相應就是「信、願、行」,對於佛菩薩的教誨能信、能解,能發願、能奉行就得此利益,其利益無量無邊,總歸納為十類。

何等為十。一者。土地豐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現存益壽。五者。所求遂意。六者。無水火災。七者。虛耗辟除。八者。杜絕惡夢。九者。出入神護。十者。多遇聖因。

  「一者,土地豐壤。」就是一般世俗所說的收成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二者,家宅永安。」居住的處所,平安幸福,風水好。我們能「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心善行善所居住的環境自然就轉好。《楞嚴經》云:「若能轉物,則同如來。」凡夫不能轉境界,反而被境界所轉。「依報隨著正報轉」。地球是依報,人心是正報。人心善,土地豐壤,家宅平安;人心不善,則災難重重。是故要修福,一切境界就能轉過來,十種利益就是心轉境界之說明。我們若能學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弘願,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之心,孝養奉事法界一切眾生,幫助一切苦難眾生,盡未來際永不中斷,如是十種利益自然現前。

  「三者,先亡生天。」後代的孝順子孫有學佛,祖先也得益。子孫做了菩薩,菩薩的祖先無論在哪一道都受人尊敬。我們看婆羅門女、光目女的母親都落在惡道,但其孝順女兒學佛,如理如法證得菩薩果位,所以她們的母親立刻升到忉利天去享福。佛門常說:「一子成佛,九祖生天。」我們真正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九代的祖先都生天,這是真正報恩。

  我們要超薦、救拔祖先,唯有自己念佛成就。婆羅門女念佛得定,至少是事一心不亂,得念佛三昧,在定中見到並遊覽地獄。光目女也是念佛,功夫淺一點,她是夢中見佛,境界沒有婆羅門女那樣殊勝,但是感應也不可思議。此是功夫成片,未到功夫成片得不到如是的利益。我們若想報先人之恩,一定要斷惡修善,把《無量壽經》字字句句落實到生活中,發願念佛求生淨土。

  「四者,現存益壽。」現存是家親眷屬,就是現在還在世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都得利益。一人修行,一家得福,先人得福。不僅一家得福,所居住的鄰居、街坊都得福,修行的成就愈大,得福的範圍就愈廣,能令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得福。要想讓一個地區、社會、國家、世界得福,一定要忘我,決定沒有自私。念念為社會、為人民、為一切眾生,把「現存益壽」、「先亡生天」的廣大利益擴充到整個世界。

  「五者,所求遂意。」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如理如法的求一定有感應。假若我們如理如法的希求,沒有得到感應,則是緣沒有成熟。為眾生求而沒有感應,此是眾生福薄。譬如建念佛堂,念佛堂建好了,若沒有人來念佛,就是所求的沒有感應。大家所希求的有求必應,是因為大家真想念佛、真肯念佛、真懂得念佛的殊勝利益,故感應不可思議。

  「六者,無水火災。」今年水火災難很多,大家認為這是自然災害。其實自然災害中有人為的因素,人為的因素是緣。而錯誤的思想、自私自利、貪瞋痴慢,才是自然災害的根本之因。若將此因拔除,世間人都能覺悟,如此世間人為的、自然的災害,皆可免除。

  「七者,虛耗辟除。」「虛耗」若用現前經濟風暴來形容最恰當不過。現代社會講經濟危機,其實危機也能辟除。最近各地流行許多古老的預言,言本世紀末有大災難出現。現今大眾將種種災難歸咎於自然災害,認為不是人力所能抗衡的,其實是對於事實真相沒能透徹了解。中國有句俗話:「人定勝天」,人心若定,自然災害就能免除。現今我們全心全力來推行佛法,就是希望挽救災難。縱然我們沒有能力消除此災難,但希望災難減緩、程度縮小。至於小到何等程度,延緩到什麼時候,則要依我們大眾的功行之淺深而定。因此,我們一定要盡心盡力去做,斷惡修善、捨己為人,「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八者,杜絕惡夢。」縱然有夢,決定沒有惡夢,沒有惡夢就會睡得安穩。我們若能把邪惡斷除,對人事物都一片真誠,不自欺不欺人,不受外面環境的污染,也不受內心煩惱的污染,心就得清淨了。平等的愛護一切眾生,真正生活在大愛之中,捨己為人,此是真正的大慈大悲。果能如此,無論修學任何法門,功夫都會得力,而第一個現象就是沒有惡夢。

  「九者,出入神護。」神是護法善神,出是出外,入是回歸。無論到何處去參學,所到之處皆有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護,不會遇到災難。

  「十者,多遇聖因。」聖因就是緣分,常遇到好因緣。常遇到殊勝的因緣,就會增長道業。正如善導大師所說,學佛成就之高下都在遇緣不同,若遇到的緣殊勝,成就就殊勝。《華嚴經》云:「淨心遇緣」,才能得真實利益。有真誠、清淨、慈悲之心,遇到緣就能得到受用;若心地不真誠、不清淨、不慈悲,遇到聖緣也等於沒有遇到,徒然空過而已。

  《地藏經》的全部教義,歸納為「孝親尊師」,所以古德說本經是佛門孝經。「孝敬」二字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孝敬二字的含義深廣無盡,將孝敬做到圓滿就成佛了。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孝敬」就不圓滿,只有成佛才圓滿。由此可知,孝敬二字是佛法的大總持法門,所謂總持法門就是教學的總綱領、總原則。佛法教人是教孝、教敬,必須將孝敬擴大,把孝順父母、奉事師長的心行擴大到孝順、奉事一切眾生,方是菩薩心。

世尊。未來世中。及現在眾生。若能於所住處方面。作如是供養。得如是利益。

  依照經典教誨修供養的人,能得到諸佛善神的加持,方得前面所說的十種利益。十種利益的前九種皆是世間的利益,最後一種「多遇聖因」,是得出世間的利益,此利益無比的殊勝。佛告訴我們,多遇聖因就是多遇善知識,會常遇到佛菩薩、阿羅漢這些聖賢人的化身,幫助我們遠離惡法,增長善法,幫助我們恢復「五分法身」。此是聖賢之因緣,若常遇到是無比的幸運。佛說供養裡最重要的是依教修行供養,常供養地藏菩薩得地藏菩薩的威神加持,方有如此殊勝的機遇。「作如是供養,得如是利益」。

復白佛言。世尊。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所住處。有此經典。及菩薩像。是人更能轉讀經典。供養菩薩。我常日夜。以本神力。衛護是人。乃至水火盜賊。大橫小橫。一切惡事。悉皆消滅。

  能修善之人,家裡「有此經典」,是指有《地藏菩薩本願經》,也供養地藏菩薩形像,這是得福的因緣。「是人更能轉讀經典,供養菩薩」。轉是何意?「隨文入觀」就是轉。讀到經文的教誨能依教奉行,天天讀、天天想、天天照做,把思想、行為轉變過來。轉讀經典就是如教修行供養,以此功德供養菩薩,就能轉煩惱成菩提,轉迷成悟,轉染成淨,轉凡成聖。

  果然能依照經典的教誨轉過來,能得到「我常日夜,以本神力,衛護是人,水火盜賊,大橫小橫,一切惡事,悉皆消滅」。因為能依教修行,供養地藏菩薩,方得堅牢地神保護,雖然命裡要遭受劫難也能避免,以此而見地神護法之心。

  此段經文與光明會上發願護經同。「彼云,若隨是經典所流布處,我當在中,常作宿衛,是也。」此是舉堅牢地神在光明會上發願護經,堅牢地神多次發過此願。科註云:「世有不信之人,謂是誘進之語。」世間有些不相信的人,以為釋迦牟尼佛的話都是勸人為善之方便語而已。《易經》云:豈不聞「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出言善,千里之外應之。出言不善,千里之外違之。」言善者,善乃從真誠心流露出來,是為利益社會、利益眾生,沒有為自己。善言流傳出去之後,別人聽到了生歡喜心,就產生共鳴,並將其介紹給親朋好友,一傳十,十傳百,確實是千里之外應之。我們宣揚世尊的善言善教,向全世界廣大群眾推薦,所得到的回應使我們生歡喜心,世界億萬人生歡喜心,都樂意接受。

  其實佛說的皆是我們自性性德之流露,乃性德之起用。大乘經論常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們自己的法身,與諸佛如來的法身是一不是二,正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所講的是我們性德之善,故能感動九法界一切眾生。

佛告堅牢地神。汝大神力。諸神少及。

  「諸神少及」。諸神皆指地神,世界各洲、每個國家皆有地神,堅牢是地球上的總地神。像中國人所說的山神、土地、城隍,此是小的地神。城隍是一個縣市的地神,土地就好比鄉鎮長地位的地神,故地神亦有大小不同。科註云:「善財參安住地神,時百萬地神,各放光明。」可見善財童子參訪地神之多,眾多地神裡,堅牢地神最大。

何以故。閻浮土地。悉蒙汝護。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葦。穀米寶貝。從地而有。皆因汝力。

  「寶貝」是礦物,地上一切生物,地下所含藏無量的礦物,都沒有離開大地,這些物類皆為堅牢地神所掌管,蒙其大力護持。堅牢雖能護持,然親因緣還是眾生的業力,地神只是作增上緣而已。正如同諸佛如來對我們的教誨,是為我們做增上緣,「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是自己造作的。親因緣就是善惡之念。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若人心皆善、真誠、清淨、慈悲,沙石都會變成七寶。如何變?人心所變。若人心邪惡,七寶就變成沙礫、土石,實際皆是同一物質。

  諸佛菩薩出世,人心善良,世間就五穀豐登,七寶充滿。「境隨心轉」,佛心真誠、至善、大慈,故佛所住的國土像華藏世界、極樂世界,其樹木花草皆是種種珍寶所成。是否有意造的?不是,自然變化的。依正莊嚴種種受用不離自心,是故心地真誠、善良、慈悲非常重要。若想過幸福、美好的生活,就要從心地上修。

  科註引《業報差別經》云:「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外惡報。若有眾生,於十不善業多修習故,感諸外物,悉不具足。若修十善業,與上相違,此因眾生惡業熾盛,以致地神不護,減損萬物。若多修德,增其威力,萬物加美。」依據《業報差別經》所說,若此地區的一切眾生都造十惡業,則地區的人皆會感受惡報。經中所說的水災、火災、盜賊、戰爭,種種大小橫事,一切惡事常會遇到。天災人禍,層出不窮,皆是十惡業召感的。眾生造十惡,地神不護持,所以一切萬物減少,人民生活困苦。若斷十惡業,修十善業,增長地神的威德,地神看到大家修善,就格外的歡喜,差遣其屬下的地神護持眾生,令萬物「加美」。

又當稱揚地藏菩薩利益之事。汝之功德。及以神通。百千倍於常分地神。

  我們在經上讀到,堅牢地神在此法會大眾之中,稱揚地藏菩薩利益眾生之事。禮敬、稱揚、讚歎、供養的功德無量無邊,佛在此地對其讚許。「及以神通」,堅牢地神的能力很大,護持眾生、護持大地萬物、護持佛法。「百千倍於常分地神」,是一般地神所不及的。科註云:「稱揚讚歎,乃普賢十願中第二門。一念稱揚,萬德自具。」普賢大願有十門,一是「禮敬諸佛」,二是「稱讚如來」。很多人不懂稱揚的利益,稱揚就是流露自己本具的性德。

  釋迦牟尼佛所說一切經論,皆是從自性裡所流露出來的。我們讀誦讚揚,正是讚揚自己的性德。藉著釋迦牟尼佛流露出來的性德,把自己的性德引發出來,功德不可思議,乃真實的利益,真正的好處。一個人修行不能開悟,若常常講經,假以時日無有間斷,一定會明心見性。為什麼?天天宣揚性德,天天薰習,不知不覺性德自然往外流露。稱讚的功德真正不可思議。

  「故諸佛子,凡來法會,初見久聞,宣流梵唄。今地神不惟能主閻浮提物,復更讚揚地藏利益之事,則為護法地神,其福業慧業,自然深廣。功德神通,亦叵思議。」「佛子」是佛的學生,發願跟佛學習者。來到法會,無論初學還是老修,皆有責任「宣流梵唄」。宣流梵唄是講經說法,讚歎佛陀的教誨。今地神主管閻浮提大地的一切萬物,不愧為佛弟子,盡其地神本分之職責,且能稱揚讚歎護持佛法,依教修行。

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菩薩。及轉讀是經。但依地藏本願經。一事修行者。

  釋迦牟尼佛將護持眾生之事託付給地神,囑咐地神護法,護持依教修行之人。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是菩薩教化眾生的基地,我們一定要發心供養,使菩薩的道場發揚光大。要幫助堅牢地神、地藏菩薩,將地藏的精神弘揚到全國、全世界,得福就無量無邊。

  《彌勒下生經》說,以我們世間年代來計算,大概有五十六億多年,沒有佛出世,無人教化眾生。眾生聞不到善法,隨著自己貪瞋痴慢,造無量無邊罪業,感受的果報苦不堪言。世尊大慈大悲把教化眾生之事,託付給地藏菩薩。

  沒有佛法的世間,要救度造作罪業眾生不墮三惡道,唯有靠「孝敬」,幫助大眾加強心地建設。地是心地,藏是心地含藏真實的智慧德能,是心地寶藏。故此地藏法門對於無佛出世期間的眾生最契機,能幫助、救濟眾生免墮惡道。此經是救命經,是教我們在人天兩道把腳跟站牢,不失人身,這是本經無比殊勝的功德利益。此正是世尊把無佛出世期間,將教化眾生之事特別付託給地藏菩薩的原因。故地藏本願法門,對任何人來說皆無比的重要而親切,我們應當發心認真修學,大力宣揚。

  經文裡最重要的是供養、轉讀。「但依地藏本願經,一事修行者」,是教導我們要專修專弘。世出世法最寶貴的是一心,能專而精沒有不成就的。「無貪、無瞋、無痴」是世法的善根;「唯一精進」,是出世法的善根。精就是專一,純而不雜,「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科註云:「今專讀不思議開顯之經,罪頓消而功速成。何事多求,雜亂心志,此即南岳有相安樂行也。言修行者,謂如說而行,若聞而不行,如說食數寶,何濟饑貧。諺云: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寸,是真實訓世語耳。」《地藏菩薩本願經》、《無量壽經》和《大方廣佛華嚴經》皆是同一類不思議開顯之經。依《地藏本願經》一事修行,或依《華嚴經》一品、一章修行,皆能成就不思議的功德,故滅罪速,功德成就快。「何事多求,雜亂心志」,現今多少在家出家的年輕大德,發心勇猛精進,但到最後沒有成就,原因就是學得太多太雜。學佛第一要建立信心,相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決定不欺騙我們。深信佛真誠慈悲的教誨,並要善解教誨之義。解義後要認真去做,依教奉行,才能得真實的利益。

汝以本神力。而擁護之。勿令一切災害。及不如意事。輒聞於耳。何況令受。

  「汝以本神力,而擁護之」。「汝」,指堅牢地神,擁護「一事修行者」,指專修專弘之人,令一切災害及不如意事,連聽都聽不到,何況令受!此是世尊囑咐堅牢地神,勸請堅牢地神要保護這些人,幫助他們成就。科註云:「敕地神擁護者,以此善信。若佛現在,足稱四信,今於滅後,可當五品。」敕是上對下,是命令地神。「四信」、「五品」皆是天台家講的階位名稱。

  《金光明經》云:「堅牢白佛言,說法比丘,坐法座時,我常晝夜,衛護不離,隱蔽其形,在法座下,頂戴其足。」此是堅牢地神所云,雖不是在此法會,足見堅牢地神發願與地藏菩薩一樣多。真正發心說法,以真誠心、無私心、利益眾生之心而說法,坐在此座位上,堅牢地神就在座下恭敬頂戴。故升座說法,要以殷重之心,不得絲毫疏忽,偶有疏忽就得罪地神了。

非但汝獨護是人故。亦有釋梵眷屬。諸天眷屬。擁護是人。

  「釋」是帝釋天王,中國人講的玉皇大帝,外國宗教所講的上帝、天主。「梵」是大梵天王,「眷屬」皆是屬於天神。世尊在此告訴我們,不僅是地神,而且天王與天神,皆擁護依照本經理論、方法修行之人。

  《華嚴經》說的「三十三天王」,代表初地菩薩「歡喜地」。三十三天王就是忉利天主,他代表五戒十善。就是淨業三福的第一福「孝親尊師」,以大慈悲心修十善業道,即是歡喜地。以歡喜地之善的標準,能否獲得殊勝的果報?不能。因為此善是初級小善。《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大乘經,故善的標準要向上提升。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二乘善,是阿羅漢與辟支佛之善。他們修行能否得此果報?還是不能,還要加上大乘善:「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就是此地「善」的標準。

  以此善心善行供養地藏菩薩,轉讀《地藏菩薩本願經》,依照本經的理論、方法專修專弘,才能得到堅牢地神、欲界天色界天的天王、天神擁護。做到三福的第一條,是世間善人,欲界一切善神、此地的土地神會保佑。堅牢地神是閻浮提的總地神,不用其親自來,派遣小土地來就足夠了。若達到二乘善,在小乘上已入了聖流,就能感得天神、天王來擁護。

  科註云:「初句,謂不但汝地神獨護,若果如上修為,亦有釋梵諸天眷屬皆來擁護矣。如四天王白佛言,是人若得聞是經典,能得未來現在種種無量功德,我當隱蔽,不現其身。為聽法故,當至所止講法之處。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大辯天神,功德尊天,散脂鬼神,大將軍等,二十八部鬼神大將,摩醯首羅,摩尼跋陀鬼神大將,鬼子母及五百鬼子,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鬼神諸天。如是等眾,為聽法故,悉自隱蔽,不現其身,至是人所止講法之處,金光明、方等圓經。天龍神鬼擁護若斯,況今開顯最上之典,其釋梵天等擁護之力,奚俟更言哉。」佛說,一個依教修行、供養讀經的人,不但堅牢地神護持,亦有釋梵諸天眷屬皆來擁護。比丘升座講經,四大天王率領八部鬼神來聽經聞法,護持道場。憑什麼能感動天神護法?皆憑自己性德流露出來的德行,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自性性德相應,故能感動天地鬼神。我們如今修學達不到上善的水平,中善的水平也未必達到,但最低的限度要做到孝親尊師,慈悲修善。此地有一個總原則,就是要用真誠心,不欺騙自己,不欺騙別人。「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才能達到善的標準,才是經上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地藏菩薩本願經》是最上乘經典,與《無量壽經》一樣,也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其感得釋梵天等擁護之力,毋庸多言,一定感得色界天、欲界天的天王、天神來擁護。我們發心學教、弘法利生的人,無論在家出家,對此事實真相不能不知,明白了要全心全力去做。

何故得如是聖賢擁護。皆由瞻禮地藏形像。及轉讀是本願經故。自然畢竟出離苦海。證涅槃樂。以是之故。得大擁護。

  是何緣故,得到這些「聖賢擁護」?聖賢指天王、天神、堅牢地神。他們不是凡夫,而是諸佛菩薩應化在六道,得他們的擁護就是得諸佛菩薩的擁護。「瞻禮」,是專修專弘,依教修行,見賢思齊,學習地藏菩薩。見到地藏菩薩的形像,要效法菩薩,以其為榜樣,學得與菩薩毫無差別。「轉讀」,是轉我們自己的境界。在未讀經之前,我們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全都錯了。讀本經後恍然大悟,把一切錯誤轉過來,與諸佛菩薩一樣。轉是轉變,轉迷為悟,轉凡成聖。
是故經要天天讀、天天轉。天天要讀,要讀得很熟,起心動念才能轉得過來。經典展開有會讀的,有不會讀的。不會讀的人讀給佛菩薩聽,與自己不相干;會讀的人是讀給自己聽,轉變自己的境界。《壇經》記載法達禪師念《法華經》三千遍沒有開悟。悟了以後他很感慨的對六祖大師說,過去雖然天天讀《法華經》,讀了三千遍是被《法華經》轉,今天開悟了才轉《法華經》,法達為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何時我們能轉經,而不被經所轉?被經所轉就是讀死書,不能開悟。能轉經就開悟了,字字句句皆是活的,皆含無量義。故會讀經的人能「隨文入觀」,讀經就是修行,方是圓修圓證。

  「自然畢竟出離苦海,證涅槃樂」,畢竟出離苦海是超越十法界,證大涅槃。此是何果位?最低限度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而實際不是此地位,是超越十地,才是「畢竟出離苦海」。也就是說無明破盡,證得圓教如來果地上的大涅槃樂。

  「以是之故,得大擁護」。由於這樣的原因,而得諸佛如來護念,天王、天神擁護。我們能否做到?當然能!若不能,佛就不會講了。佛所說的都是我們可以做到的,若肯做,沒有做不到的,轉變就在一念之間。只要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捨掉,起心動念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才真正做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念頭轉過來,就入諸佛如來的境界,就得諸佛如來的護念加持,煩惱就斷了,智慧就開了。煩惱的根是什麼?我執。自私的念頭沒有了,念念為眾生、為佛法、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煩惱就不存在了,何須要斷!沒有煩惱,自性般若智慧自然就現前。

  我們天天求智慧,不肯發心為一切眾生服務,念念都是自私自利,此是大障礙,智慧何能現前!是故一定要放下分別、執著,放下自私自利,前途一片光明,大自在、大福德就會現前。本經一開端,佛放光明雲,世尊宣說十種光明雲,那是自性之流露。只要一念私心捨掉,大福德、大吉祥、大圓滿,我們皆能得到。諸佛菩薩沒有私心、沒有私欲,所以大福德、大吉祥、大圓滿全都得到。凡夫被私欲所障,因而得不到。佛常說的「二障、三障」,二障是「煩惱障、所知障」。煩惱障就是欲望,自私自利。所知障就是成見,自己的想法、看法。此兩種障,障礙性德不能現前。

  科註云:「今指業海,苦有萬端,既由禮讀,出離無難。言自然,則不加勉強,說畢竟,則到底不虛。是故行者,應當至心,若至心者,所求必獲。出苦證樂,此正教主天宮付囑之心,亦地藏幽途化人之念切在專行,因果不爽如毛髮者也。」此是說畢竟出離苦海,苦海是業海。造業,善業有善報,惡業有惡報,善報、惡報都不自在。六道是業海,若再擴大,四聖法界是善業,六道是惡業,都是業海。十法界是大的業海,六道是大海中一個小的、最苦的業海。要出離業海,出離十法界,我們每天瞻禮地藏菩薩像,仰慕尊重地藏菩薩,效法、學習地藏菩薩,又能讀經,依教奉行,「自然畢竟」脫離業海。言「自然」,則毫無勉強。說「畢竟」,則到底不虛。我們修行一定要修清淨心,修平等覺,就一切自然。有願無求,願生西方淨土,願是真心,求是妄心,願是隨緣,求是攀緣。佛家常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此求是願,願是隨緣,不是世間人那種攀緣。攀緣縱然成就,它不是自然的,勉強成就,後果一定不如意。

  我們從古至今在許多大德示現度化眾生的行誼之中可以看到,沒有絲毫勉強。行者就是依教修行之人,應該用真心來修,不可以夾雜妄想,只要是真心修學,一定有感應,一定會滿願。不但超越六道,還超越十法界,往生不退成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其殊勝的功德利益真正是希有。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將自己滅度之後度化眾生的事業,付託給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接受釋迦牟尼佛的付囑,菩薩非常慈悲發願做幽冥教主。幽冥的意思很廣,幽冥是無明,無明未破都在幽冥之中,十法界都是幽冥。地藏菩薩要在十法界擔負起世尊度化眾生的使命。「以是之故,得大擁護」,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得到諸天天王、天神的擁護。

>>>續載中

  (《地藏經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8.5.28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網站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佛陀教育雜誌Vol. 251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37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