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最美煙火也只有剎那的驚嘆
2006/08/13 01:27:57瀏覽1068|回應2|推薦19

離開台北去離島澎湖旅行,恰好遇上今年「澎湖花火音樂祭」最後一場。

晚飯後走出餐廳,整個馬公市區幾條街的人潮都向著活動地點觀音亭」的海邊移動。找了位置、架好相機耐心地等候,此刻舞台上音樂悠揚悅耳,但對現場民眾來說,這顯然不是重點。

澎湖馬公市最新的景點虹橋橫在眼前,造型如虹,夜間亮了七彩照明,投影在盪漾水波上,風姿更是迷人。八時三十分主秀登場,虹橋上空煙火炫麗,配合橋景水影,忍不住拿起相機拍了又拍,企求藉由科技抓住美麗的剎那。

十五分鐘煙火結束,跟著群眾回到街上。想著剛才美景,難免俗套地感傷一番,美好事物總是如此短暫啊。也難怪,「煙火」經常被用來形容好大喜功又華而不實的浪費,每一次華麗煙火之後的惆悵,似乎更增添了幾分警世聯想。

煙火總和節慶有關。全世界最愛煙火的國家應屬日本,每年春、夏,從北海道至南端九州,各種名目的「花火祭」不下百場。但日本人對祭典向來慎重,同樣一閃而逝的煙火,因為態度的虔誠,朵朵火樹銀花反而成為生命美感的體現,如同欣賞隨風飄落的櫻花。在日本,年復一年的花火節,不是路旁偶然的風景,而是紀錄生命進度的節奏。

剎那即永恆,一閃即逝的煙火,往往也標誌著某個重要起點。柏林圍牆倒塌、兩德統一,或香港回歸的序幕,都出現盛大煙火。在歷史的時空背景之下,煙火明滅不只是一場燒錢的秀,其中夾雜著創世紀的榮耀與感動、或對逝去歲月的哀悼與追憶。

2003年,澎湖縣政府舉辦「花火音樂祭」一夕成名,帶來大量觀光人潮,也讓日本「煙火」的漢字寫法「花火」,從此流行在台灣的中文書寫中。四年來,澎湖花火依例在東北季風褪去後,成為吸引觀光客的招牌;但當地觀光業者對煙火的魅力也開始懷疑:年復一年如舊施放,還能有多少聚客效果?但同時,台灣其他地方政府卻也跟著躍躍欲試,包括台北市,選個名目、挑個河岸潭畔弄個花火節閃耀一回,美其名增添地方特色與魅力,只是看在民眾眼裡,多半又是一場浪費。

煙火只是火藥丸的組合,被拋向夜空進行化學反應,何辜扛上華而不實的惡名?對決策者而言,煙火的驚豔一閃固然令人興奮,但只有融入更多文化的厚度和創意,才能讓稍縱即逝的璀燦具有恆久價值。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dyfish&aid=395738

 回應文章

andyfish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化快遞顧問?
2006/08/17 23:57

最愛信王子

我不知道自己是顧問呢!我得來打聽一下是怎麼回事。

謝謝告知。


黛安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化快遞
2006/08/13 18:44

那天搭捷運

拿了幾份架上的刊物

台北文化護照、文化快遞、台北畫刊........

在文化快遞上看到掛名顧問的你

是你嗎?

開心認真的看完這本介紹市民各項訊息的冊子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