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12 17:35:12瀏覽3287|回應9|推薦99 | |
印度的官方正式名稱為印度共和國(republic of India) ,土地面積將近3百萬平方公里,海岸線有
全國大概可分為東北部的恆河平原與喜瑪拉雅山脈,西南部的德干高原與西部的塔爾沙漠,位於尼泊爾邊界上的金城章嘉峰(Kanchenjunga)高度
印度河流域之古文明(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印度的疆域包括了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孟加拉與尼泊爾。早在西元前3千年前在巴基斯坦與西印度之間就發展出了著名的印度河流域之古文明(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後來卻因種種因素導向由盛而衰的命運。約2千年前住在北方的高加索地區的遊牧民族亞利安人從裡海移居至伊朗,經過幾百年後漸漸的南移至印度河中游,並征服了原有居住在這裡的德拉維達人(Dravidian peoples)。
吠陀古文明(Vedic civilization)與種姓制度(Caste system) 後來整個北印度全都被這些外來的入侵者佔領了。亞利安人所發展出來的文字稱為梵文(Sanskrit),這些以梵文紀錄歷史與宗教的文獻被稱為吠陀經(Vedas),亞利安人統治的一千年之間的歷史就被稱為吠陀時代(Vedic period)。他們自認為是高貴的民族,為了維護他們的純正之血統,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種姓制度(Caste system)。就在梨俱吠陀這本經書的「原人頌」中將人定為四等級: 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屬於最高階層的祭司;剎地利是原人的雙臂,屬於領導階層的國王與武士,吠舍是原人的腿,屬於平民階級的商人或公務員;首陀羅為原人的腳,屬於最低階級的勞動者;並嚴格規定職業世襲各等級不得通婚,每個人都必須遵守貴賤尊卑之地位各司其職。領導階層藉由宣揚這套理論來鞏固其既得之利益,這就是種姓制度產生之時代背景。漸漸的由吠陀經(Vedas)的宗教祭祀所產生之種種宗教之信仰就慢慢的形成了婆羅門教(Brahmanism)之雛形。婆羅門教其中的教義之一就是絕對服從婆羅門並且遵守種姓階級制度,以宗教來鞏固婆羅門地位這也是它初創的用意之一。
列國時代(Mahajanapadas) 在神權至上的統治下經過了一千年後,各部落逐漸發展成了邦國,群雄並起的結果印度進入了達2世紀之久的列強割據的列國時代(Mahajanapadas),其中勢力最強的是位於恆河的摩揭陀(Magadha)。長久以來被婆羅門壟斷的社會開始興起一股革新的思潮,佛教與耆那教(Jainism)就是在這時期創造出來。因為缺乏強而有力的中央政權之領導,一盤散沙式的諸侯國遂遭到波斯與馬其頓帝國的入侵,西元前520年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在大流士的統治下勢力範圍逐漸擴展至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在征服波斯後,西元前327年野心勃勃繼續揮軍西進至印度,因長年征戰馬疲兵困最後無功而返。
佛教
孔雀王朝(Maurya Dynasty 324BC~185BC) 到了列國時代(Mahajanapadas)的晚期,一位傳奇性的人物旃陀羅笈多(Chandragupta 340BC~298BC)推翻了摩揭陀的難陀王朝並自立為孔雀王朝(324BC~185BC)的國王,統一了列國時代分裂的局面,成為印度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強大帝國。旃陀羅笈多統一全國後,並力抗塞琉古一世的入侵,把殘留的希臘人趕出了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的國王阿育王(Ashoka the Great 304~232)是旃陀羅笈多的孫子,他在位期間文治武功皆達到顛峰,因受到感化信了佛教後把佛教定為國教,在印度各地建立許多的佛塔,他在位的第17年舉辦了佛教的第三次結集,並派遣傳教團到附近的國家四處宣揚佛教,斯里蘭卡之所以成為南傳佛教之始祖就是阿育王宣揚佛法的成果之一,所以他被佛教界視為佛教的護法。
倫比尼(Lumbini )的阿育王柱
鹿野苑(Sarnath ) 的阿育王柱
仿照的阿育王柱頂之雕刻 阿育王建造的達枚克(Dhamekh Stupa)的磚造佛塔
貴霜帝國(Kushan Empire 30~375)
阿育王之後孔雀王朝卻逐漸的走入衰敗期,印度又處於群雄並起之分裂狀態,公元30年左右居於中亞的大月氏人入侵印度,在印度河流域建立了歷史上著名的貴霜帝國(30~375),迦膩色伽一世( Kanishka I 78~102)在位期間是貴霜帝國最強盛之時代,並極力的宣揚佛教,佛教也就在這個時候循著絲綢之路而傳入了中國的漢朝,佛教在這段期間分裂為大乘佛教(Mahayana)與小乘佛教(Hinayana),大乘佛教從中國再傳入日本,小乘佛教由斯里蘭卡傳入東南亞國家。
佛牙寺(Sri Dalada Maligawa)
斯里蘭卡的肯迪佛牙寺(Sri Dalada Maligawa)
待續.......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