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淺解
2015/06/05 13:36:34瀏覽637|回應0|推薦1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咦~為什麼不德是有德,而不失德,反而是無德呢?

原來ㄚ,老子這裡的「不」並不是沒有、不是的意思,而是說真正的上德是一種居於上層的、高妙的德,他是不需要說嘴的,因為他已經內化、化顯在生命裡了。

 相反的,經常把德掛在嘴邊說的這種人反而是無德,因為他沒有、失德了,所以只好不斷的去強調說這個德如何、如何,這個德有多麼的重要。

 所以才會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因已將德併入生命中,故無心而為卻無所不為。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什麼都沒做,其實是什麼都做了,且不為任何目的而做。但當一個已經違離道德的人,即使他不斷地去做,甚且自以為做了很多,事實上早已離開了自然之道,因為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因著某種目的才去做的。

 

真正的仁是無以為的,像是牽一個老太太過馬路,這是一種仁愛的行徑,這是當然的,但是一旦把他放在心裡面的時候呢,那麼這份仁心就有待商榷了。

 

當我們大義凜然的為人主持正義的時候,應該是發自於內心的自然的表現,但是若強要說這麼做是對的或是錯的,那麼這樣的義就已落入言語當中了。

 

當需要外在的規範說,你這樣才合乎禮的時候,就代表已經違離了道。因為違離了道,才需要用外在的規範來制定很多生活公約,來約束我們的孩子,約束我們的家國天下,約束我們的人民。

 

道家思想的產生,有部分是來自於對儒家思想的檢討跟反省。

 老子認為儒家所強調、重視的忠、孝、仁、義、禮等倫理道德,本是自然存在於人的本性之中,像是見到父母便會自然流露出孺慕之情,孝順是不需要特別去強調的。然而,現在為什麼會有所謂的教孝月的出現呢?就是因為沒有了、失去了孝的德操,所以才要特別去規範、去倡導。而仁、義、禮也是相同的道理。你越是強調、越是想要去定義他,規範他,越是預告了這是道德淪喪的危機了,特別去標舉仁義、孝慈,也就表示這些都已經失去了,或者是流失了。

 

老子認為儒家之所以會去強調忠、孝、仁、義、禮這些價值,是因為他們已經流失了,老子希望這些價值能夠重新回到每個人的本性中,不必再依賴那些外在的規範。能夠不存任何目的的,自然而然的展現出來。

 

所以儒道並不是對立的,老子也不是否定儒家、排斥儒家。老子的思想反而是極力的想要去保存儒家所強調的價值,只是希望大家不僅是去倡導、持守這些價值而已,而是希望大家能夠將之昇華至最高最真的良善。

 

………………………………………………………………………………………………………………..

 

 

「君子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禮記.曲禮上

。。。讀書心得。。。

 

君子不可以要求朋友違背自己的意願,强作歡樂來迎合自己,也不可以要求朋友毫無保留地為自己奉獻忠誠,不過度責求朋友,這樣才能圓滿朋友間的交誼。

 

人的精神、物品都有限度,不能一味的要求對方為自己付出,至於令人不堪忍受的地步,否則甘到極處,就竭盡了。凡事都是相對的,不能只責求他人。必須於歡於忠都留分寸,才可保全交誼。

 

「朋友」乃五倫之一,不論是內心或外在,都須平等相待,使友誼光輝燦爛,以達到至善、至明之情境。《易經》上說:「君子在結交比自己上位的朋友時,並不以諂媚逢迎之態度來奉承朋友;而在結交比自己下位的朋友時,更不能以輕慢態度去對待朋友。如此一來,朋友知交之道就差不多圓滿了!」

 

當然朋友相交,不盡然要做到像漢朝時---雷義與陳重的「膠漆相投」;亦無需類「羊左同難」(戰國時羊角哀與左伯桃);但若是能力所及的話倒可以效法春秋時期鮑叔牙與管仲的「分金多與」之情。

 

總之,輕食雖比不上豐餚美味,但細嚼後亦能品其甘甜;激流雖易濺起美麗的水花,但頃刻即逝,唯細水可長流也~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lvosun&aid=2405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