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告子「仁內義外」說
2025/01/01 08:12:01瀏覽16|回應0|推薦4

在《孟子》〈公孫丑上〉和〈告子上〉中,記載幾則孟子與告子的辯論。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人性論」,除此之外,「仁內義外」之辯也相當精彩。

告子以「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主張人性無分善與不善;孟子以「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從水性由高處往低處流動的趨向是不變的,來闡述其「人性向善」的主張。

孟子反對告子「生之謂性」的主張。他認為這樣的主張無法將人與動物作區分;也無法彰顯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與意義。他由「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來論證性善。這一點告子後來也認同了。

然而,告子雖然認同同情心、惻隱之心,是由內而發的。但行義卻是受到外在社會的文化與教育所引導的,所以主張「仁內義外」。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孟子曰:「何以謂仁內義外也?」

於是有了以下的辯論…

〈告子上1

告子以杞柳和桮棬的關係,來比喻人性與仁義的關係。他說,我們的人性就好像植物原本的性一樣。而義就像是把人性做成「杯盤」的」行為。以人性去行仁義就好像是以杞柳為桮棬。義是後天加上去的,好像桮棬一樣,所以義行是靠外力勉強而來的。因而主張「義外」。

孟子反駁說,將杞柳做成杯盤,免不了要砍削、傷害它。但是我們在行仁義的時候,你會覺得痛苦嗎?行仁義是順著我們的人性去做的,不是扭曲、傷害我們的人性去做的。所以孟子認為,告子這個比喻不恰當。因此認為仁和義都是內在的。告子後來也覺得這個比喻有破綻。而修正了自己的說法。

〈告子上4

告子以見到年長者會將他當成長輩來尊敬,這是因為後天教育我們尊敬長輩才合乎義的行為。是外在的文化和教育教我應該要尊敬長輩,這尊敬之心不是我預先固有的,是我看到外在那個長者才引發的。就好像外面有白色的東西,我才認為它是白色的,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說「義」是由外而發的。

孟子反問,白馬的白與白人的白或許沒有不同,但對於老馬的尊敬與老人的尊敬難道也是一樣的嗎?

當然不一樣嘛!所以從對老馬與老人的尊敬不同,就可知這尊敬還是來自於我們內在的「心」。

孟子進一步說:「且謂長者義乎?長之者義乎?」

義行是在於「外在的長者」?還是在於「尊敬長者的人」呢?要不要尊敬,還是在於自己的身上。不一定所有的老人都要尊敬,也許自己認為他的行為不值得尊敬,就起不了尊敬之心。所以要不要尊敬老人,不是因為他的年紀比自己大,而是他是否值得尊敬。所以尊不尊敬,還是內在的選擇。所以「義」是屬內不屬外。

〈告子上4

告子進一步舉例說,我愛自己的弟弟,但是秦國人的弟弟,我就不愛他。愛不愛在於我的內心。愛人是仁,是發自內心,所以仁是內在的。但是我尊敬我家長輩,也尊敬楚國的長輩,這是來自於社會文化的教育,可見義是來自外在的。沒有人教我,我就會愛自己的弟弟;但我去尊敬楚國的長輩,是因為教育的關係,所以「仁內義外」。

孟子:照你這麼說,我喜好秦國人的燒肉跟喜好自己的燒肉並無不同,那麼喜好燒肉的嗜慾就屬於外在了!這樣豈不與你所說的「食色性也」,食色是內在的,互相矛盾嗎?

孟子認為,喜不喜歡吃決定權在自己,要不要行仁、行義,也在於自己的決定,並不是外在的文化強迫你,規範你要去行合乎道義的行為。所以仁義都是由內而發的。

……………………………………………………………………………

兩人爭論的重點在於道德的來源,究竟是內在本有還是由外在所形塑?

告子同意孟子主張「仁內」,同意仁是人自然萌發的同情心,是來自於內在。

但告子認為義和仁不同,義是指行為恰不恰當,這是由社會、文化等外在環境所決定的。

孟子則認為,如果尊敬不是發自由衷覺得應該尊敬,那麼外表的尊敬也只是偽裝與作秀而已,算不得是真正的尊敬。所以真正的義行也是以內在為基礎,表現在外在合宜的行為,因此,義也是內在的。

……………………………………………………………………………

然而,告子為何堅持「義是外在」的呢?

原來,告子最根本的想法是,如果道德應然要求都是內在的,那麼會不會淪為「道德相對主義」,會不會變成自己覺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對的呢?

告子的這層顧慮不無道理,因為如果真的淪為「道德相對主義」,萬一出現像希特勒一樣的人,覺得自己做的都是對的!那這將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啊!

不過,孟子有不同的論述。

孟子認為道德的應然要求,基礎在於我們的道德自決,而不是外在的禮教強迫而來的。他提出了為什麼不必擔心會淪為「道德相對主義」的原因。

孟子說,道德的應然要求,在於「人心所同然」,在於我們人的心有共同認可的「理」和「義」,所以不是你說了算。就算仁和義都是內在的,也不會變成我說了算,因為每個人的心,有共同認可的, 就是每個人的心都是嚮往「理」、嚮往義的。都會有「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一樣,凡事做了一件好事,人的心就會感到喜悅,看到別人做好事,我們的心會喜悅,會感動。因為人心有共同認可的理和義,所以道德的應然要求,不會變成我說了算!

兩人的辯論,雖然有些強辯、巧辯,甚至是互相抬槓的感覺,但並非狡辯。最後孟子做了完整的結論,定義了「仁內義內」的主張。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lvosun&aid=18158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