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8/25 19:25:22瀏覽228|回應0|推薦8 | |
(原載於「隨意窩」20190514) 楊堅憑著自身的才幹和機遇,於西元581年二月取代北周,建立隋朝。 西元589年,滅南陳,結束了魏晉南北朝以來二百七十多年複雜的分裂割據局面,統一全國。建國之初,內憂外患,楊堅外平突厥,內修法令,生活節檢,愛護民力,注重休養生息,開啟了繁榮的開皇之治。 然而作為一位偉大的君主,除了讓國家富強外,最重要的是為帝國挑選一位理想的繼承人。隋之前的秦晉二朝,都曾出現過二世而亡的悲劇。楊堅思索著怎麼做才能不重蹈覆轍。
太子楊勇奢侈浮華又好色,為主張勤儉節制的隋文帝和獨孤皇后所厭惡,獨孤皇后尤其不能接受楊勇的好色。 晉王楊廣善矯飾,善予體貼父母,有主見又特別能夠沈得住氣,且戰功彪炳。不僅隋文帝本人,連朝野的文武百官都認為,楊廣才是文帝最優秀的兒子。於是文帝召來術士給皇子們觀相,因術士早已洞悉文帝心思,於是力挺楊廣,說晉王眉上雙骨隆起,貴不可言。於是文帝於西元600年,廢太子楊勇為庶人,立晉王楊廣為皇位繼承人。
楊堅是位慧眼識英雄的明君,在他任北周大司馬上柱國的時候就關注了生性敏捷、好讀書、騎馬、射箭、善彈弓射的長孫晟,因而建國後才能輕易的平定突厥。所以這回他也相信自己的決定不會有錯,他向大臣們說「知子莫若父」。
分析隋文帝易儲的決心 1、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但卻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分辨出「剛正不阿」與「阿諛奉承」之別。 2、成見與決心。大部分的人只要對某人、某事有了成見或起了喜愛之心後,很自然的會在不知不覺中,尋求各種管道來印證自己的看法;來強化自己的決心。易儲與否,楊堅心中早有定論,召來術士只是為自己的決定找一個說法罷了。當然楊堅死前是懊悔不已的,但已無力可回天,為時晚矣!
隋文帝易儲的結果,不僅使隋延續了秦晉二世而亡的命運,也影響了唐高祖李淵,讓他有所忌憚,明明心中早已認同李世民的雄才大略,也不敢易儲,導致「玄武門之變」的發生。這兩位開國君主在易儲的決策上,一為一不為間,皆為自己的國家、人民帶來了無可彌補的禍害。
我覺得,任何政策都應該隨著時代、環境的變遷,因時、因地、因人制宜,而不是因循不變。而如何分辨真心與諂媚則是當務之急,只是有誰不曾因他人逢迎巴結而心生歡喜,而落入陷阱;有誰不曾曲解別人的真心而留下憾恨呢?歷史不僅是借鏡而已,更重要的是要能覺醒!自勉之。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