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影解析:功夫【其之十三】
2006/10/17 12:28:36瀏覽1174|回應0|推薦0

落魄老人與絕世秘笈?


若看過前篇文章的朋友,大概可以明白,【功夫】本片所謂的如來神掌,本來是一本兩分錢的漫畫書,卻因主角阿星的開悟,而【弄假成真】,轉為蓋世神功,先將此敘明。不禁產生疑問:【為何武俠小說,一定有弱勝強,還有落魄老人的秘笈,能讓人功力大增?】此亦為武俠小說,遭某些文人批評,不合常理與壞人志氣的缺點。看來的確是個問題?而中國歷史上,亦有類似的情況。


最著名的莫過於【張良】與【圯上老人】的故事,因為這是基本的中國歷史常識,詳情就不敘明;總之、最普遍的理解即為:張良拿到祕笈,而因此獲得智慧,成為漢初三傑之一。而該本秘笈名為【太公兵法】,想必定當【轟動武林,驚動萬教】?(附註:這是台灣黃俊雄布袋戲,常用來形容武功蓋世的開場白)。可是、正如許多的古籍一般,後人有將此種書本當成偽作的批評。正確的分類來說:【六韜】才是太公望,姜子牙所作,而本處張良所獲兵書,後人則冠以【黃石公三略】(分為上中下)。但正如前述,後人考證六韜,乃春秋時代所作成;而黃石公三略,更認為不可信,乃偽作所以無參考價值?當然、這種思考並非錯誤;考證史實的真偽本為正確,淡江騎士之為敝屣,則稍嫌武斷?因為,即便太公望或張良,本人無法想出這些著作,但也可能是旁人將其言行,忠實的記錄下來?即便不是如此,並非本人或其門人所著;卻也反映當年的志士的思想、期望等等智慧的結晶,仍具很大的參考價值。佛經開頭,常有【如是我聞】的發語詞,口述的歷史或有出入,但未必要全盤二分法的推翻,這是吾等應該注意的事情。(附註:許多子書,如【莊子】更有漢代後世的偽作參雜其間,不過編著時還是保留,可見其仍具可觀之處。)總之、無論所謂的【秘笈】它的實際與掛名的作者,是否同一人,有時並非如此重要。


明白【秘笈】的真偽,與其究竟有無價值無涉。那麼接下來談談【老人】存在的目的?【黃石公】可謂神之又神,能傳授高超學問,方使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想大家都有疑問,難道老者的存在僅有授予秘笈?當然不是!但為了更進一步的闡明,與更清晰的對比,應該要舉個近似【張良】的人物,同為開國元勳的大明重臣【劉伯溫】。劉伯溫,就是劉基,除了常被人穿鑿附會的【燒餅歌】外,明太祖譽他為【吾之子房】,足見該人有媲美張良的才幹。可是,為何劉伯溫也無法擺脫大殺功臣的網羅,難逃一死?本處就要點出【張良】與【劉伯溫】的差異點。大家都知道,史書中說劉邦腿上有七十二顆黑痣,而張良與他講授太公兵法,劉邦也多能通曉,更使張良嘖嘖稱奇,以【天授】譽之,視他為天才。可是、劉邦不曾是【溺儒冠,狎婦女】的泗水小人?何時目不識丁的他,成為與張良有同等智慧的高人?其實,由是可知【黃石公】的真正的效用:首先、藉以增加【神權統治】的基礎,將黃石公、張良、劉邦(其母與龍交媾,斬白蛇等等),皆立於【神人】的地位。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地方,就是【投鼠忌器】;讓劉邦縱使存心要加害張良,亦會有所忌憚,擔心有其他的【黃石公】前來興師問罪,或另輔明主取而代之(不僅如此,延請商山四皓為漢惠帝解圍,張良亦因此得呂后敬重)。相反地、劉伯溫則單槍匹馬,自然只有君臣關係,朱元璋何須手下留情?君要臣死,臣豈敢抗命?雖說劉伯溫也仿效張良,功成不居而欲退隱山林,但就少了那麼點【挾外力自重】的巧門,不是嗎?


回到【功夫】本片引用自古以來【高人傳授秘笈】的橋段。由上述分析,我等雖知【如來神掌】秘笈未必為真,而老人更非有【經天緯地】之才,身為乞丐更無【仙風道骨】之姿。若換個方向思考,無論是劉邦、朱元璋、還是主角阿星,本皆有成功的資質與時運(如:阿星百毒不侵,快速復原的體質,還有飽受滄桑與顛沛流離等境遇),所謂的【高人】與【秘笈】,不過是種誘發的觸媒罷了!

引申閱讀:黃石公三略今註今譯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go666&aid=494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