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7/06 21:40:59瀏覽1722|回應0|推薦3 | |
網路世代 論文剪貼的 作文拼湊的 記者張幼芳、張錦弘/專題報導 台灣師範大學某教授研究室門上貼了一張紙條:「老師:我是某某,929那個,班上只有某某要去,其他都不行or不想」。這則留言,出自台大外文系畢業的研究生之手。 另一位教授感嘆,他收過最「精簡」的讀書報告,是一張隨手從記事本上撕下來的紙,紙緣帶著不整齊的毛邊,這份大學生的讀書心得,只有五行字。 賓大歸國博士 寫不出計畫書 一位美國賓州大學的歸國博士,寫博士後研究計畫書,兩手捧滿了書回家K,十幾天過去,他垂著頭回報:「我寫不出來……。」 台灣學生中文程度劣化問題,從國小一路蔓延到高中、大學甚至博碩士。一位經常審閱博碩士論文的教授用「慘不忍睹」形容這些論文,因為她看到的不只是錯別字、表達能力不佳,而是這些高等生連組織及評論能力都有問題。她語重心長地說:「高等教育品質低落,已讓國家處在危機之中。」 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說,這幾年他指導的研究生語文表達能力明顯比以前差,多數學生會寫程式、也解決了問題;但要寫論文解釋原因及步驟,就是寫不出來。 李家同說,現在學生的錯字問題還算小,真正嚴重的是,很多人根本無法用中文完整表達思想,甚至連知名平面媒體的記者,寫長篇大論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他最近就看過某篇介紹成功企業家的專訪,但他讀完整篇文章,仍不知道這企業家為何成功。 中文程度低落 教授歸咎電腦 為什麼大學生中文程度低落?多數教授第一個歸咎電腦。 文化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宋如珊說,網路截取資料方便,也讓學生的組織能力變成「拼湊能力」,她就曾收到學生拿網路文章拼湊成的報告,連「簡體字都忘了轉成繁體」。而且大學生就只能「我手寫我口」,錯字滿篇不打緊,文句不通沒關係,組織與文采更不必提,反正對方「了」就行。 台大中文系主任何寄澎說,電視記者滿口廢話,常把「現在正進行一個XX的動作」掛在嘴邊,不純淨的語言已成為社會常態,耳濡目染自然難改。而且教改以來社會價值觀改變,強調簡單、口語、快樂學習,但學習本就要花苦功,他不了解,為什麼一定要強調輕鬆學習? 社會文化氛圍也江河日下,何寄澎說,兩千年前賓主以詩應答,現在的政治人物只會口號與謾罵,教學生向誰看齊? 周讀三篇英文 就有人要退課 一位台師大教授說,許多論文連「摘要」都無法精簡表達,「文獻探討」文不對題,「研究設計」沒緊扣主題。她有次質疑學生論文選材缺乏代表性,學生居然聽不懂,而這個學生還上過她的研究方法。 她說,「現在若一周讓學生念三篇英文,就有人要退課」,她知道很多老師最後也只能睜一眼閉一眼,若治學太嚴謹導致沒有學生,書還教得下去嗎?於是她眼看許多研究所取消資格考試,減少障礙,學生論文寫得不知所云,照樣畢業,還出書,甚至回到大學講課。但這些論述能力有問題的講師,如何教學生? 世新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廖玉蕙則認為,現在大學生或許中文基礎功不好,錯字多、文字較不通暢,卻比較有創意,應該把他們的創意引導到美學的層次,而不是只會耍嘴皮。更重要的是,各階段的國文老師要知道怎麼教作文,讓學生從生活中體現創意,同樣一個題目,應容許學生有各種寫法,只要能言之成理,自成一套生活哲學,就是好文章。 【2005/09/29 聯合報】 國文補教名師 年收入8000萬 記者孫蓉華/專題報導 周六下午,台北車站對面大樓的國文補習班內,一班兩百個座位坐得滿滿的,多數是國中生,羼雜了幾位國小五、六年級學生,專心聽著老師講解如何寫作文。 最早補國文闖出名號的是吳岳開的國文補習班,他的課程以升大學為主,包括教寫作,沒想到因反應相當好,業界更傳出吳岳靠補國文一年有八千萬元收入。 現在,吳岳已將招生對象由高中生擴及到國中生,在教育部宣布基測要加考寫作測驗後,國中作文班的市場更是全面發燒,從補習街到街頭巷尾的社區補習班、家教班都打出「專教作文」。 在補習班教作文多年的林月老師說,作文要做到把筆當劍一樣,可以擴展版圖、可以揮灑自如,但這些技巧都需要時間訓練。她教作文,會讓學生先欣賞一篇好文章,再觸類旁通,例如描寫父親,會先讓學生看朱自清的「背影」,其他老師有些推薦袁哲生的「雪茄盒子」,她強調,要讓學生能夠有更多課本以外的閱讀。 現在市面上的作文補習班,大多是利用周六上三小時課,一學期費用約八千至一萬元,聽到國中基測要考作文,心急的家長已把國小高年級孩子都送去補習。 今年推甄上東海大學中文系的周紘立,高三時補了一年的國文加作文,他說因為到補習班練過功,作文曾被學校老師當成範本。今年大學學測國文他考了十四級分,只差一級分就滿分,可是其他科不好,總分只有四十九級分,後來參加東海中文系的筆試,總分不比別人好,但靠著作文高分考上了,「沒想到最後是靠作文救了我」。 【2005/09/29 聯合報】 祭孔 61年來孔家首度缺席 【記者馮復華、李光儀/台北報導】 台北市孔廟昨天清晨舉行孔子誕辰二千五百五十五周年釋奠典禮,五十六年如一日的釋奠典禮出現了幾個第一次,包括首度出現外國籍禮生,同時也首度引進學生的表演活動,由北一女樂儀隊及基隆市東信國小為孔老夫子慶生,而孔家後代昨天是六十一年來頭一遭缺席。 昨天清晨六時,孔廟舉行紀念孔子誕辰的釋奠典禮,國內外一千多位民眾前往觀禮。台北市長馬英九依例擔任正獻官,親自主祭三獻禮,內政部長蘇嘉全代表總統上香及恭頌祝文後,在熱鬧分贈民眾麵豬形狀的智慧糕及小論語中結束祭典。 今年孔子後代(第七十七代嫡孫)、高齡八十六的奉祀官孔德成身體不適無法參加,他的孫子孔垂長也沒來,改由孔德成祕書鄭毅明代表。 昨天的祭孔典禮出現第一位外籍禮生,是來自日本東京的水口拓壽,他在東京五藏大學人文學部、社會學部兼任講師,二○○二年曾參加過祭孔大典,今年特地來台擔任執器禮生,留著長馬尾的他在禮生群中備受注目。 今年孔廟管理委員會也首度規畫北一女儀隊為孔子慶生;上午並由導演柳松柏帶領基隆市東信國小表演「唐詩新唱」,國小學生舞唱三字經及白居易的五言律詩「草」等,下午則演出由辛晚教教授指導的「咸和樂團南管音樂會」清唱、名譜演奏、曲藝表演。 【2005/09/29 聯合報】 首位日本禮生水口拓壽,三年前曾參加過祭孔大典。 記者盧振昇/攝影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