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09 02:43:06瀏覽2537|回應4|推薦5 | |
泰國水果套袋市場分析與評估 ALEXANDER
Thai fruit set of paper bag market analysis and appraisal 緣起 genesis 過去近一年的泰國商務旅行及考察,對泰國泰國蔬果套袋市場進行觀察與評估,筆者認為以泰國面積為台灣之十數倍,農業生產活動蓬勃多樣,泰國的蔬果套袋市場應具有台灣的六倍驚人市場能量,而以台灣年市值為30億個袋的市場來評估,泰國相對的具有150至180億個袋的市場,加之泰國原就有種類繁多的各種蔬果生產銷售其國內外市場,其市場可開發性相對大幅提高。 一般農業輔具與耗材市場,亞洲地區以日本掛帥,但在套袋市場部份,日本並無法佔有夠份量的位置,主因套袋受限於天候等等個項因素,日本在研製同類產品時,受限於地理環境及其國內農業市場生態,日本地處溫帶與寒帶,在此類商品研發時多以溫帶及寒帶水果所需為原則,而台灣業者所生產之套袋品牌在研發環境上得天獨厚,可以兼顧及熱帶亞熱帶之商品類型,固而在熱帶與亞熱帶商品上有着領先日本技術的成就,甚至已發展到外銷日本市場。 市場觀察與分析 The market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對農民收益影響最劇的因素,除了人力不可抗拒的天然災害之外,就數植物的各種病蟲害之發生。而植物之病蟲害在防治作業上來看,是無法分割處理的,許多的病菌在其繁衍為害的過程裡,往往與蟲害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樣的,在許多昆蟲的life cycle裡,病菌亦扮演着一定程度的角色。 而隨着現代社會生活的發展,消費者們對農業產品的要求日趨嚴苛,不僅由數量的需求角度提升至品質的要求,更進一步的計較生產過程裡,所使用的農藥劑量與次數,以及所施用的農藥是否有殘留在蔬果的疑慮,而交通的快速發展,世界已是一個無疆界市場與生產地,各類蔬果的銷售,進而被要求必須要有足夠的乾淨條件,而乾淨條件也已進展到農藥與蟲卵病菌孢子的附着問題上,而不是在泥沙等等傳統層面上了。 在產能以及品質的雙重要求條件下,農業生產者往往被迫在一個惡性循環的狀態下進行生產,在種種嚴苛的要求條件下,農業生物界之食物鏈結構已嚴重破壞,各種農業活動中的防治工作變得更加不易進行。農產品的品質與量的要求條件仍無法滿足生產者與消費者。如何改變與優化生產條件,已是各國在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時最頭痛的問題。 從農業生產技術角度來看,每個蔬果的病蟲害防治成本高達0.8~1,00NTD(約為1~1.3泰銖),但隨着不同的栽培管理條件的不同,產地氣候與生態環境的歧異,作物品種(系)的差異等等條件,這些成本仍存在着不斷上升的高度風險。 例如: 泰國北部大量栽種的橘子(蜜橘),在天然環境裡光是蟲害就有天牛(logician)、象鼻蟲(snout beetle)、果蠅(fruit fly)等等問題,在人類食用安全條件考量下,正確的栽培管理方式是無法有效防治的,當地農民多數在六十天的生長期裡,進行多達10次以上的藥物噴灑作業,而這些被使用的農藥,都是酯溶性的觸殺化學藥劑,這類化學藥劑在自然環境下的分解作用需要三十天以上的時間,亦及第一次噴藥後至少要在30天後才可以進行第二次噴藥,但實際的作業並非如此。 這樣的生產管理模式必然大幅提高了農民的生產成本。而更重要的問題,這樣的生產方式所收穫的水果,將因過度使用農藥的問題,這些水果將無法銷往台灣、日本、美國、歐洲共同市場以及紐澳地區,形成更鉅大的損害。 在觀察與評估一個市場是否適合進行套袋銷售的市場開發時,可以藉由一個簡單的市場狀態來衡量,亦即觀察水果的市場零售價格,當某一種水果的市場平均零售價格可以達到25~30THB時,則此一品項的水果即可以進行套袋市場開發,並將會有良好的市場胃納量。 以現今泰國的水果市場,多種水果之市場零售價格都以在30銖以上,尤以最適合進行套袋栽培管理的橘子(mandarin orange)、柚子(pomelo)(全泰栽培面積達2,080ha)、葡萄(grapes)、芒果(mango)、蓮霧(bell apple)、芭樂(guava)以及蔬菜類的苦瓜(balsam pear)等等,其平均價格都在25銖以上。以橘子為例:其年平均價格在40銖左右,葡萄可達65銖,芒果平均每年外銷歐洲、中國、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達三億銖以上。這些水果若不加以套袋,則必然有各國防治不餘於力的果蠅問題存在。 就泰國農業條件與台灣的農業生產條件相較,泰國國土面積為台灣的十數倍,其多樣的水果栽培與銷售情形,較之台灣有過之而無不及。同時,在周邊的馬來西亞以及越南亦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場潛力,尤以馬來西亞之市場,可同時與泰國市場進行開發,藉其地理位置與交通之便利性,可以把兩地列為地一優先開發的市場。 市場現狀 就2005年九月起,本人在各地觀察當地的農民在經營果園時的狀況,發現泰國農民在生產管理過程中,對使用水果套袋的情況與比例並不高,其主要因素為: 一、農民未獲得適當的資訊,本地的農政機關對農民的輔導教育不足。 二、農民所獲得的資訊不完整,有不少的農民對於套袋的觀念是錯誤的,甚或有人錯誤的使用舊報紙或一般塑膠袋。 三、本地既有的貿易商並未積極進行市場發,而貿易商的專業知識亦有不足,加之套袋並非其主要的營業項目,故市場並未被有效的開發。 四、近來甚至有大型果園業者,對本人提出不曉得要到什麼地方購買取得這樣的產品。 以上為2004秋年到2006年夏天,筆者在泰國各地旅行的個人觀察,以及對泰國市場粗淺的分析。 2006/12/16 2008/07補遺 2007年六月開始,泰國的農業生態出現了顯著又快速的變化,本地的中大型農業生產者開始積極的嘗試使用蔬果套袋,甚至是轉變為尋找品質更佳的蔬果套袋。 由於筆者在過去在泰國近十五個府旅行觀察,與許多農民進行接觸交流,因此從2007年七月開始,許多農民找出筆者的泰國聯絡電話,希望藉由筆者能獲得台灣的蔬果套袋,遺憾的是筆者因各種不得已的因素,無法接下這些總數高達千萬只套袋的訂單,但市場實質發展證實了筆者當初的評估無誤,也無愧當初推動相關市場業務的決定。雖然,事後相關的台灣業者惡質的過河拆橋手段讓人無法信服,但這些實際的情況等於給了那些業者一記響亮的耳光! |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