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12/28 02:28:18瀏覽1382|回應3|推薦18 | |
前進塔塔加
用餐過後,我們沿著木梯一階階拾級而上,氣喘如牛的往上攀登,慶幸的林中的小動物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那嬌客跳躍的姿態引起眾人的驚呼-是「鷦鷯」還是「灰頭花翼畫眉」?有點懊惱自己不專業的鳥類資訊。其實在灌叢、箭竹林中那鑽來鑽去的「小絨毛球」,短短的尾巴,灰灰的體態,一會掛在芒草間,一會又出現在木梯間,沒有發出獨特的叫聲還真是不易辨識!從來沒有細想松針該是怎樣的成長方式?第一次發現二葉松的葉子,是兩枝一起成長,為此還被隊友笑傻;第一次發現假沙梨樹的果實有3種鮮豔的色彩,又被欺騙的嚼了聞起來有香甜滋味的果子,才發現苦澀的滋味無法入喉。 登山的遊客總是親切的互相打氣著,似乎城市間人與人的冷漠疏離,在自然的包圍下拉近彼此間的距離。一聲聲「就快到了」、「在十五分鐘」…等,即使明知道走道目的地還遠的很,卻因為這莫名的加油聲,有一些些暖意。終於來到大鐵杉樹下,雲層漸開了些,拿起遠倍數的單眼相機,想捕捉雲海繚繞山頭的美姿,雨點又開始落下,而那高峰又隱沒在模糊的背後。碰上健行登山隊並不是等稀奇的事,倘若碰上同樣來自故鄉南部的登山者卻是令人興奮,沉重完備的登山設施,滿臉疲倦的容顏,我和夥伴們搭訕著幾句話給予他們加油的支持。大鐵杉樹下休息著一群看起來年齡有點歲數,可以說是外婆級的媽媽們,閒話家常的音量,大到聽不見鳥鳴鶯啼。那一字排開的陣仗坐在杉樹下後方,剝著橘皮一瓣瓣將橘子送入滔滔不絕的嘴中。耐不住吵雜的我和隊友,悻然離去時,卻撇見一地的果皮,耳邊還回盪著「這柑ㄇㄚ皮ㄟ當ㄏ歐樹仔做養分…」,我心底玩味著隊友嘲諷的話語:「這就是咱台灣人民的素質ㄚ!」走過鹿林山和麟趾山的分界點,我們決定朝著鹿林山莊前進,沿著自然森林步道,記得解說員說過,這是一條林相豐富的路徑,徑道上鋪滿了二葉的松針,箭竹交疊的綠色隧道,此時空中傳來像極烏鴉的蹄叫聲-啊-啊,原來是黑武士「巨嘴鴉」在巡視領空呢! 鹿林山莊方向的小路人煙忽然稀少了起來,雨勢稍稍的豆大的打在樹林的葉面,似林中的交響樂曲。「答答…答答...」,聲音在靜諡的空間格外醒目,隨口問問友人是啄木鳥嗎?他搖搖頭的說:「褐色叢樹鶯」,聽起來很像傳送電報的聲音。終於來到鹿林山莊,外觀屬於日式平房,在登山者口中是攀登玉山前的休憩站。曾在此設過氣象觀測站,民國74年玉山國家公園正式成立,隔年鹿林山莊依原樣整修成為管理站。可惜的,我們不得其門而入,深鎖的大門看不出內部,不過外在的視野極佳,可看清楚雲彩的變換和鄰境的草原景觀。海拔2800多公尺,氣候的不穩定,錯失許多美景。午後三點多,陰雨的天氣讓山上的氣溫意發濕冷,礙於友人時間的限制,攀登鹿林山只好做罷!有一絲遺憾在未完成的旅程上,雖然我不是一位擁有豐沛自然知識的生態家,不過走一趟山林之旅,體驗自然的聲音是一種享受,我絕不懷疑。 20021116第一次拜訪 二度拜訪塔塔加 二十二日清晨六點,朋友的小女兒搖醒我這久未謀面的小阿姨。 這一次選擇從塔塔群峰登陸,塔塔群峰指的莫過於(玉山前山、麟趾山、鹿林山、鹿林前山等),在麟趾山上,我聽著溫大哥介紹而得知,麟趾山是餘脈中較緩的山坡,其餘都屬於陡峭且容易崩裂之地形,也不外乎狂風大雨來襲時,所造成的大量土石流引發的災害。在麟趾山山頂所見混生二葉松林,多數是民國82年森林大火之後再重生。抵達塔塔加鞍部,是午後一點多,它屬於阿里山山脈與玉山山脈交會處,因遠望像極馬鞍固有「鞍部」地形之稱,此次立有玉山登山口的石碑。從麟趾山鞍部道塔塔加鞍部約2.1公里,這羊腸小徑的步道,有「驚艷」之稱。據說春天的季節有杜鵑、夏日有野白合和各式各樣的鮮豔植物。我只瞧見枯萎的白合姿態和滿山的紅栖樹,偶而還有不知名的野花,在細雨下點綴著。依然沒有發現水鹿的蹤跡,看不出痕跡的殘留,有的或許是登山者所留下的足印。 我一直再想一些問題,面臨大自然的同時我們學會了什麼?而大自然的社會裡承受了什麼樣的人文探勘?一處絕佳的自然生態地,一旦成為文字下的美景時,所引發的人為污染和破壞是原始的本意嗎?沒有柏油路的舖設,少了人煙的渲染,我們一足一腳印在喘息間更貼近自然,在凝神專注下更能發覺屬於大自然的美,聆聽屬於不受污染的聲音,即使沒有節拍、沒有樂器、沒有指揮者,它週而復始的傳送著自己的聲音,我想還是得用心才能領會。
2003.11.23以筆名晴子 發表在喜菡文學:http://www.pon99.net/2.htm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