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役夫行─讀洪棄生社會詩
2009/09/28 10:28:51瀏覽1289|回應0|推薦3

書名:寄鶴齋詩集

作者:洪棄生

出版:臺灣省文獻會(今國史館臺灣文獻會)

出版年月:825

佐久間馬太於1906年就任台灣總督,因覬覦山產樟、金、水晶等礦藏之利,兩度提出五年理蕃計畫,對原住民改採封鎖與征伐政策。在蘇花一帶,先後構建大南澳得其黎、七腳川及巴托蘭等隘勇線,沿途架設鐵絲網,並設監督所、分遣所及隘寮等哨站,派兵警陣守,分別阻決南澳泰雅蕃及得其黎至奇萊、巴托蘭地區的太魯閣族取得資源。繼則先遣測量隊深入山區,對太魯閣、合歡、奇萊、能高、巴托蘭等地之地形進行測繪,並有系統地蒐集部落分布等資料,以利後續之軍事部署。1914年第二次五年理蕃計畫之末,佐久間馬太親率大軍2萬餘人,分由合歡山、木瓜溪及立霧溪等方向諸路併進征服太魯閣族。該次征戰全臺以連坐法徵用民夫,負擔入山開路及輓運輜重等軍需勤務,不堪行役者則須捐輸,以至於破產者眾,即便役夫行李也要各甲攤供。該徵夫行動規模甚大,苦民甚深,台灣著名社會詩人洪棄生(1866~1928)連以〈役夫行〉〈役夫歎〉等長詩誌紀役民受難情狀,極盡悲憫:

〈役夫行〉

(并序:役夫之徵,遍全臺。南北隱處,由海輸送於花蓮港,以輓輜重入山;近中各處,由陸輸送於埔里社,而輓輜重入合歡山,或兼鑿路。自今年(甲寅)四月始,不數日而迭輸人夫,每番一甲數人行。其不能行者,斂金以貲行者。每一夫行,百物取具各甲,必費數十金,多有死者。蓋勦番之累如此。)

瘴氣蒸成萬峰赤,懸崖灑遍猩血色。深箐萬古無人行,只今道路開荊棘。

路在千山萬山中,壑深無底涵虛空。籐蘿尚帶洪荒氣,礮火橫施開鑿工。

開鑿未已驅人上,征夫前泣後夫望。手足作車尻作輪,獰雨盲風吹轉餉。

熱氣爍人成乳飴,冷氣中人成僵尸。毒濕漬人為腐脾。

天驚地塌雷霆起,復有破石墮空糜驅肌。

昔日中華全盛時,討番役人人不知。黃金布地士周赴,豈與今日驅人供熊羆。

兵卒三千夫十萬,中央南北搜羅遍。弱者輸貲壯輸身,迭番踐更急於電。

聞道溪中產水晶,復企山中生金英。可憐膏血換空地一寸,茸茸荒野萬骨撐。

長林一過無日曖,危峰再去有冰塊。五月穿裘困雪山,萬夫痛涕至天晦。

問渠于此何不逃,渠言無處匿蓬蒿。商鞅保甲誅連坐,惠卿手實吹毫毛。

嗚呼!閭閻何事求安堵,此間法比連環弩。吉網羅鉗非所思,虎苛蛇斂不堪覩。

相逢盡覺無人形,山頭日作青燐青。莫怨災星散平地,試看礮雨穿林冥。

該詩對比清代徵夫有價,而日人徵夫全憑嚴罰強驅,直如虎苛蛇斂,以至徵夫遍死山林巖下。最末結句之前二句「相逢盡覺無人形,山頭日作青燐青」,指受難幽魂人形已非,甚至連日間都燐光處處,讓人遙想鬼火相訪互訴哀怨的景象;末二句「莫怨災星散平地,試看礮雨穿林冥」,逕指日人是散布平地之災星,礮火破山入林更見兇猛,可見原住民受難更甚於平地漢人。四句形容既詭異又嚴厲穿透。

〈役夫歎〉

生作路旁塵,死作巖下土。白日慘不溫,照見役夫苦。

役夫來自東,見山兩眼紅,繭足萬山中。

役夫來自西,有足自行地,未嘗越山谿。

役夫來自北,嗚嗚復唧唧,城人入深山,如魚落罟罭。

役夫來自南,南熱寒不侵,入山逢陰雨,僵絕六有三。

山途況險惡,谿溶石崿崿。肩頭負重擔,未行足已弱。

長官圖勳階,民番填溝壑。只有役夫苦,誰識從軍樂。

西人驅向東,東人驅向西。饑暍受鞭扑,不異犬與雞。

毒癘中人身,仆地如爛泥。一死無消息,望絕母與妻。

來時斂金錢,比閭供行李。死者不求生,生者且困死。

骨積空山坑,淚滿濁溪水。奈何闢番疆,使我至於此。

他日青山碑,忍以赤血紀。

末二句「他日青山碑,忍以赤血紀」之「赤血」暗喻日本紅丸旗應受恥辱,意指容或討蕃闢地獲勝,可付出徵夫血腥滿山、濁淚填溪的代價,勝利者又怎忍立碑紀念?

〈暴風悲〉亦作於是時。該詩先憫大正三年(1914年)閏五月間七日內三度暴風所致天災害農,中間轉而指控官方全臺強行徵役的人禍,彷彿助天為虐:

...

風雨際驕橫,徵斂尤怪誕。即如今夏期,役夫徵更悍。

沿門驅壯丁,百贖無由免。占鬮立刻行,一路同編管。

農務迫眉睫,驅去不容喘。亦有謀脫役,中人多破產。

全臺百萬家,如篦如席捲。仰天同呼號,搶地同忿懣。

......

洪棄生原名攀桂,字月樵,彰化鹿港人。生於清朝同治七年(1866),光緒十七年以第一名入學,甲午割台後,改名繻,字棄生,絕意仕進,不再赴考,亦不接受日人任何招安,只潛心於詩古文辭。史評家果子離稱之為「台灣的不合作主義者」 ,洵有所見。洪棄生著有《寄鶴齋詩集》、《八州詩草》等書,台灣文獻會前整理出版有【洪棄生先生全集】共七冊,其《八州詩草》為早時西渡中原之詩遊紀,《寄鶴齋詩集》所載古體長詩除感賦台灣割讓之歷史命運並為台民抗日史跡存證外,更多譏議時政,刻劃台灣社會苦難之作,其沉鬱奔流之處,直追杜甫三行,在台灣乃至清末中國古典詩史樹立下一面社會詩的大旗,至為可貴。洪棄生民族情感濃厚,對生民之苦尤多感慨,常以詩抨擊官署官吏之害,除上述悲行役之詩外,例如(田野即事四首之二)憫蔗農被官府陲仆賤利情狀:

官吏日叩門,敲仆去種蔗。糖稅歸國家,糖利歸會社。

農戶絕饔飱,啼饑窮日夜,農夫劇苦辛。為農難為稼。

蔗田雖有收,賊估不論價。昨來大風雨,蔗苗況如赭。

徙倚到東皋,嗷嗷盈四野。

又如〈洪潦怨〉藉鹽田水患一控日人鼓勵農民於海濱開闢鹽田,卻堵塞洪流出海以至於成潦為患,二控日人掌控鹽農經濟並以水利會徵水租剝削、苦毒農民,但飽富日方: 

東山水決決,西海水茫茫。海隅十萬家,乃在水中央。

問水何自來,來自熬鹽場。鹽場亦何益,徒以充上供。

合貲作鹽戶,傾家受鹽甿。民為鹽貧瘠,官為鹽富商。

時無蜃蛤利,人有魚鱉殃。鹽田百千頃,聚土海生桑。

有人收海市,無人濬海塘。濁流出山谷,汎濫齊屋梁。

嗷嗷澤中雁,誰開洛口倉。水害方竭蹶,水租乃披猖。

有田乏水潤,到處徵水糧。云欲修水道,頓增十倍強。

納輸或濡滯,抄沒甚鋃鐺。下戶封衣物,上戶封屋房。

水利民所有,乃為官所攘。峨峨水租府,乃是東洋莊。

纍纍水租金,乃充東洋囊,年來水洊至,災黎溢四方。

......

再如〈入市書所見〉,由市集風情正好時,卻遇見賣疏果小販被官役驅趕、拘捕鞭打乃至禁錮重罰,引至嚴批日本施行衛生法,實為斂收衛生費之舉,而集中市場制度也是為公徒開貪營之門,且市場較遠而乏人進駐,致魚肉久置而腥臭: 

荔枝上市新桃紅,綠竹雨過笋坼叢。村家爭趁挑菜節,街店初度賣魚風。

杖頭挂錢擬酤酒,酒樓近在市門東。入市蹩躠纔數步,撈蝦賣漿如走兔。

碎裂粥鼓折錫簫,蠔筐滿地錢滿地。蓬頭亂髮捉向官,皤首啼哭黃童怖。

青春白晝此何為,官役執鞭處處怒。旁人聲嘶向我云,沿途販賣例罰布。

鞭扑尚覺施小懲,住則科條須禁錮。市上有門門有亭,小販須從此中停。

牟利之夫蠅頭聚,公徒斂錢一一經。此錢為汝謀衛生(日本法:市上所斂稅,謂為衛生費。),民愚不知自犯刑。

日斜市遠無人過,肉味螻漏魚鬱腥。我聞斯故三歎息,營求錙銖比盜賊。

.......

此外〈米賤感賦〉中所說的生產的標準化檢核造成米檢不合格而致「玉粒難入東洋關」以及「百物錐端皆榷估」的情形,與市販集中管理傷及小販生機,也是同一道理。〈過彰化廢公園感賦〉見舊園荒廢凋零,東洋風新園建設,亦愾擊日本後藤新平新政市區改正計畫大肆摧毀民居,但供長官建功晉爵與遊樂: 

……

年來我過東郭門,郭外人家半空村。郭內人家半曠原,破碎人家鳥雀喧。

其他凋零不可道,其故壞怪良可言。自從事事效歐美,街衢方罫劃井里。

游吉毀家為當途,晏嬰徙宅因近市。 (自註:台中毀折四次,彰化亦有二次。)

即看此地闢遊場,小害亦同花石綱。一草一木盡民力,有臺有觀皆民房。

謬云此事同民樂,一夫為樂萬夫哭。黔首家家戴覆盆,金錢日日填盧谷。

有人蒙羞像銅範 (自註:臺灣百孔千瘡之稅,多自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為之。其人以此錫男爵,遊御園,賜入華族。然其銅像在臺各地公園者,尚伸手作索錢狀也。)民膏民血塗身紅。

……

況當官署紛奕棋(自註:臺地初設辦署務,旋改縣、廳;旋廢縣存廳,旋廢合各廳),不免童山隨翻覆。…… 

對照今人每頌揚日本在台灣日本建設的現代化功績,當年的洪詩或許囿於傳統而生曲見,但其著眼庶民現實生活景象,刻劃其困境,也未嘗不是照明日治時期驅趕台灣傳統進入現代化歷程中的另一側面,當作珍貴詩史看待。傳統庶民生活與現代化政策的矛盾現象,一直都存在於台灣,即如前述〈過彰化廢公園感賦〉中指政制經常改廢之際一旦為邀功而大肆建設,不免反復破壞生態,造成浪費,亦至今多有。於今讀洪棄生詩,若有所見,則絕不嫌晚。 

※延伸閱讀:有關佐久間馬太征伐太魯閣族史事及測繪地圖之關連,可參考何英傑小說《後山地圖》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donis330&aid=335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