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4/08 11:54:07瀏覽2737|回應4|推薦132 | |
我的朋友馬基雅維利這樣說 鹽野七生編著萬翔譯「馬基雅維利語錄」乙書讀後札記 這本由日本女作家鹽野七生以日文編著,萬翔譯的中文簡體版,二零一六年十月由北京中信出版社出版。 鹽野七生是日本最受歡迎的歷史作家之一,一九三七年出生於日本,大學主修哲學,二十六歲遊學義大利兩年,回日後不久毅然出走,再赴義大利,一住至今。她曾說:「不管是在那裡,只要你認真的去寫歷史,都會有讀者,都會受歡迎。」她以摘要方式選輯語錄,以「我的朋友馬基雅維利」為題寫作,推崇馬基雅維利,一生不到六十年,卻是一位遺留了作品的思想家。 在台灣,早年筆者的印象裡,被稱為「馬基維利主義」者,多指自私自利唯利是圖之輩,與李宗吾的「厚黑學」異曲同工,給人的多為負面的標記。但馬基雅維利曾寫下一句話,就是《君主論》第十五章中的一句:「我寫作的目的,是寫一些對那些關注和理解它的人來說有用的東西--」,他說這番話時腦海中的對象,無疑是他生活的十六世紀時代的佛羅倫薩人,以及同時代更廣範圍的義大利人。有趣的是,五百年來西歐範圍內的「馬基雅維利派」與「反馬基雅維利派」之間的爭論,至今沒有結束。 鹽野七生主觀認為她編著的這本「馬基雅維利語錄」是馬基雅維利「人生寫照」中的精華,主要以《君主論》和《論李維》為中心而摘要,而《戰爭的藝術》部分,收錄廖廖,因其實用性少。對於斷言馬基雅維利的思想是「反倫理的」、「反宗教的」、「反善良風俗的」,她的回應是:就政治來說,在一定場合不得已提出反倫理道德觀點的馬基雅維利,其思想具有獨創性,這種獨創性恰恰在於將政治與倫理明確的分離考慮,這樣做與否,並不是善惡的問題,而是選擇的問題。 但是,屬於「辯護派」的人,也落入了一個悖論,因越強調他所處時代的特殊性,就最終否定了馬基雅維利思想的普遍性,因為一種具備普遍性的思想,即使是時代的產物,也可超越時代而存在,是屬於綿延的人類智慧譜系之一的,讀者應以第三者視野看待之,無須辯護,也無須責難。 鹽野七生從義大利原文翻譯成日文,試圖讓讀者聽到原作者的「人生之聲」,還企圖讓馬基雅維利本人面向現實的觀點展示出來。 無論是作為「經濟人」還是「政治動物」而居於高位的古希臘人,從歷史上看,都有著首先以強大的經濟,而後以成熟的政治著稱的事實,這是體現人類自身智慧的結晶。讀者閱讀此書時,書中的「君主」乃現代「領導者」之意,「國家」乃「共同體」、「組織」之意。 筆者讀完此書,從中獲得很多啟示,試以該書精華摘錄於后: 壹、君主篇 一、如果一個人僅僅談論應當如何生活,從而不能直視現實中人們的生活,那麼他不僅不能保住自己目前擁有的,還會導致自我毀滅。在任何方面都以善行自持的人,在置身于惡者之中時,難免遭到毀滅的命運。 二、為了不在國內樹立敵人,正義是十分必要的,而為了防禦國外的敵人,強力是十分必要的。 三、慷慨、吝嗇、樂善好施、貪得無厭、殘酷無道、慈悲為懷、毫無誠信、言而有信、膽小如鼠、勇猛強悍、和藹可親、傲慢尊大、好色之徒、高潔之士、表裡如一、表裡不一、脾氣頑劣、平易近人、冷靜威嚴、輕浮不堪、虔信著稱、亳無信仰--,領導者若能表現上述品質積極面,定能得到最高稱頌。然任何人皆無此能力,作為領導者,必須注意如何避免使自己亡國的惡行,同時還必須保留那些不會使自己亡國的惡行。當君主在不做惡事就無法挽救國家于存亡之際,去為這些惡行所受到的惡評與污名而感到不安,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四、君主最應該當放在心上的是保持國家運行良好,在謹守信義反而對自己不利的場合,深思熟慮的統治者絕不能夠,也不應該遵守信義。倘若人人都是善良的,那我的這一點考慮自然就沒有意義了。但現實的情況是,人們大都是惡劣與自私的,您也就不得不從對自己最有利的情況考慮而背信棄義。 五、取得成功的方法有二,其一是通過法律,另一是運用武力。前者是人類的方法,後者是野獸的方法。但前者在現實中常無法充分發揮,訴之于後者往往是有效的。君主必須善於運用狐狸和獅子的特點,君主要有像狐狸一樣逃出陷阱的能力,又要能像獅子一樣驅散狼群。 六、使民眾對自己既愛戴又畏懼,讓部下充滿服從和敬意,對那些叛亂和意圖加害自己的人以高壓的方式消滅,對舊體制以新的方法進行改革,以恩威並濟的手段顯得寬宏大量而又能夠鼓舞人心。如果有人相信將新的恩惠給予掌權者,就可以使其忘記舊日的怨念,他就犯了無可挽回的錯誤。所有武裝起來的先知都取得了勝利,而沒有武裝起來的先知則失敗了。 七、惡行的實施只能畢其功于一役,恩惠則應該一點一點地施予。 八、對君主來說,被畏懼要比受到愛戴安全得多,不要對自己臣民的財產妻女有所染指,人們忘記父親的死,比忘記自己家產被人剝奪要快得多。 九、對敵友態度分明,能使君主得到尊敬,對自身有益。採取始終優柔寡斷的態度,終究會遭到敵友雙方無情的對待。 十、人心中深深存在的嫉妒心,使其相對于所受到的褒獎,更在意他人的批評。人們的嫉妒心絕不會隨著其行善而自然消失,因為內心的邪惡并不會因為任何的餽贈而改變。人們能否一開始就克服嫉妒心,是其能否成就大事業的決定因素。 十一、按照理解能力來區分,人的頭腦有三類型,一是靠自己就能夠理解,二是在別人說明之後就能夠正確判斷,三是既不能自己理解也不能從他人的說明中得出正確的判斷。依此區分最優秀的、不錯的、無能的三種人,第一種人在現實中很少見,對近臣選擇的把握,就是對為君者來說最重要的事情了。 十二、我可以斷言,保持中立的做法,絕不是好的選擇。使用各種權謀,是不可或缺的生存之道。 十三、無論是對個人或國家來說,都不要將對手逼入絕望、憤怒之下的痛苦境地。畢竟,經受極度痛苦的人,除了反擊和復仇之外,不會考慮其他的策略。 貳、國家篇 一、在歷史上,只有自由的國家,才能擴張其領土,并取得經濟上的成功。 二、如果要在不正義但擁有秩序的國家和正義卻沒有秩序的國家中選一個的話,我會選擇前者的。 三、歷史的教訓是,對國家來說,無論是共和政體還是其他的任何政體,絕不能受到因嫉妒而散播的謠言中傷之類的損害。如果對這些損害置之不理,導致的危險很可能出乎想像。 四、對行善者給予獎賞,而對作惡者做出懲罰,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有一點,若行善者後來作惡,則不能考慮其過去的善舉,而應該嚴懲其惡行。 五、如果存在任何人都不能制約的權力,就算它掌握在聖人的手裡,對國家的利益都是沒有好處的。這是因為,無論對任何人來說,絕對的權力都會在短時間內使其陷入腐化的境地。而如果這些人不在乎自身的清貧,也沒有親屬需要照顧,就更不能讓人放心。 參、人間篇 一、如果詳細檢視聲名顯赫的領導者的行為,除了偶而的機遇之外,沒有人能依靠幸運成功。雖然有機遇,也只是給他們提供了物質基礎,唯有他們自身的才能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二、命運是不停變化著的,勇敢果斷的人,在命運方面好過謹慎小心的人。畢竟命運之神是一個女子,如果你要在她面前取得主導權,就必須採取暴力的手段。 三、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是上天給予的境遇,人們只能順應命運,而絕對無法違逆之。無論落入怎樣的逆境之中,都不要放棄人生的希望。 四、實力出眾的人物,無論是受到命運的青睞或遺棄,常保留一顆泰然處之的心。 五、一個人的性格是否容易受到命運的左右,與其所受的教育有關,如果受到了適當的教育,人就會不為逆境所動搖。 六、環顧人們的行為,就算是再完美的期待,最後也必然導致不完美的結局。這是因為一個人的優點必然是跟缺點分不開的。只能利用命運所賜予的好時機,缺點才有轉化為優點的可能。 七、 儘管時代在變,在同樣地方生活的人,會保持相同的氣質。過去節儉的居民,現在也是節儉的,曾經是狡猾的居民,永遠都是狡猾的。 八、不僅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民有不同的氣質類型,就算是在同一座城市中,不同家族的氣質也不一樣。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還包括家庭內部的風氣,,以及各人所受的不同教育。 九、只有具備忍耐與寬容,才能夠消解人與人之間的敵意。只有給予對方報酬或援助,才能促進敵對關係的好轉。 十、對人所做的事業,只能從結果而不是動機來評價。 十一、以自己的謙讓為美德而自信能戰勝狂妄的對手的人,實際上是犯了錯誤的。 十二、偽裝自己有不同的人格,是針對不同情況進行處世的好方法。例如對掌權者不滿的人,就會有這樣的表現。但在將其付諸實踐之前,必須首先客觀把握自己的實力。在對自己實力有自信的情況下自然可以與掌權者正面交鋒。這樣做危險最小,也會給自己帶來名譽。相反,在不具備進行正面鬥爭的充分實力時,就要運用一切手段,努力維持與對手的友好關係。其具體方法包括迎合其趣味,以及做出其喜好的行為。一旦與掌權對手建立親密關係,我方自身的安全就得到了保障。而掌權者所享受的快樂生活,也成為值得我方快樂的優勢。接下來,我方就可以在非常有利的局面下,將深謀遠慮付諸實施了。 十三、和小鳥一樣,人只注意搶奪眼前的利益,卻忽視了頭頂上鷹鷲的威脅。 十四、証明一個人是賢明審慎的人物的証据之一,是他沒有留下任何脅迫或侮辱他人的言辭。 十五、人在不清楚自己期望的界限的情況下,就會犯下盲動的錯誤。由于不能客觀估計自己的實力,最終走向了毀滅的境地。 十六、評價一個人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看他與什麼人交往。 十七、薄伽丘在《十日談》中寫下了「嘗試完之後再後悔,總比還沒有嘗試就後悔要好得多」這句話。今天你正在享受的,從喜愛的事情所得到的喜悅,明天可能就再也得不到了。正在享受喜悅的你,就像英格蘭國王那樣令我羨慕。 馬基雅維利講的話,並非金科玉律,讀者宜以第三者的觀點檢視之,無須褒獎也不用責難,有人或有所得,有人或有所失,皆無須認真,一笑置之可也。 (2020.04.08.)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