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三篇 積善之方/一
2010/02/07 23:55:37瀏覽967|回應1|推薦81
《原文》
  〈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昔顏氏將以女妻叔梁紇,而歷敍其祖宗積德之長,逆知其子孫必有興者。孔子稱舜之大孝,曰:「宗廟饗之,子孫保之,」皆至論也。試以往事徵之。

《譯文》
  〈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古代有一姓顏的人家,把女兒許配給孔子的父親,只打聽祖先是積有大德,不管孔家是否富有,他認為祖上積有大德,其子孫必然會出人頭地。孔子也稱讚舜的大孝說:「宗廟饗之,子孫保之。」上述的言論,確實是至理名言啊!我們試著用以往的事跡來印證。

《原文》
  楊少師,榮。建寧人。世以濟渡為生,久雨溪漲,橫流沖毀民居,溺死者順流而下,他舟皆撈取貨物,獨少師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貨物一無所取,鄉人嗤其愚。逮少師父生,家漸裕,有神人化為道者,語之曰:「汝祖父有陰功,子孫當貴顯,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日兔墳也。後生少師,弱冠登第,位至三公,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孫貴盛,至今尚多賢者。

《譯文》
  福建公卿楊榮,福建、建寧人。其祖先世代以擺渡為生,每當暴雨災,沖毀民居時,總有人畜、貨物順淲而下,別的船隻總是爭相撈取貨物,只有楊榮的曾祖父和祖父以救人為要,貨物一概不取,鄉里的人都笑他們是愚笨,到了楊榮父親出生時,楊榮家便漸漸富裕。
  有一天,一位天神化為道人到楊家說:「你祖先積有陰德,子孫必當享受榮華富貴,某地龍穴可築祖墳。」於是就依指示葬在那裡,就是現在的「白兔墳」。後來生了楊榮,年幼就登科,位至三公,並得皇上加封曾祖父,祖父官號。至今子孫還是榮華不衰,盡多賢達之士。

《原文》
  鄞人楊自懲,初為縣吏,存心仁厚,守心仁厚,守法公平。時縣宰嚴肅,偶撻一囚,血流滿前,而怒猶未息,楊跪而寬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自懲叩首曰:「『喪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況怒乎?」宰為之霽顏。
  家甚貧,餽遺一無所取,遇囚人乏糧,常多方以濟之。一日,遇囚人乏糧,常多方以濟之。一日,有新囚人數待哺,家又缺米;給囚則家人無食;自顧則囚人堪憫,與其婦商之。婦曰:「囚從何來?」曰:「自杭而來。沿路忍餓,菜色可掬。「因撤已之米,煮粥以食囚。後生二子,次曰守址,為南北吏部侍郎;長孫為刑部侍郎;次孫為四川廉憲,又俱為名臣;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

《譯文》
  鄞縣人楊自懲,起初當縣吏,心地忠厚,為人公正。有一次縣長處罰一個犯人,打得血流滿面,還不息怒!」他就跪地為犯人求情,請縣長息怒寬恕。
  縣長說:「此人犯法違反常理,怎能叫人不怒!」他叩頭說:「為政失道,百姓渙散已久,他們不懂得法律常情,只要能問出案情好了,這種事破了案都不能高興,怎麼可以發怒呢?」縣長因此才息怒。
  自懲家境貧窮,又廉潔自持,從不收受別人饋贈的財物。碰到了犯人缺糧時,也都盡力救濟,即使自己挨餓也都在所不惜,至誠持善從不間斷。
  有一天,有幾個入獄的囚犯,餓得沒東西吃;而自懲家裡又缺米。如果把米給了囚犯,自己家人沒得吃了;如果只顧得自家人吃,囚犯又餓得那麼可憐,便與他的妻子商糧,是否有什麼辦法。妻子問說:「囚犯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從杭州來的,沿路忍著飢餓,因無元氣、血色而臉上浮泛『菜色』,似乎可用手捧起來。」
  因此,夫婦倆便將僅剩的米飯煮熟後,給新來的囚犯吃。
  後來生有二子,長子名守陳,次子名守址,為南北吏部侍郎,長孫作到刑部侍郎,次孫也作到四川廉憲,都是名臣,今之楚亭、德政,官運亨通,也是他的後代。

《原文》
  昔正統間,鄧茂七倡亂於福建,士民從賊者甚眾,朝廷起鄞縣張都憲楷南征,以計擒賊,後委布政司謉都事;搜殺東路賊黨;謝求賊中黨附冊籍,凡不附賊者,密授以白布小旗,約兵至日,插旗門首,戎軍兵無妄殺,全活萬人;後謝之子遷,中狀元,為宰輔;孫丕,復中探花。

《譯文》
  明英宗統年間,福建盜賊作亂,百姓從賊者很多,朝廷派布政司謉都事,搜殺東路賊黨,謝恐濫殺無辜,因此先設法取得賊黨名冊,凡沒有參加匪黨組織的人,即暗中給予白布做成的小旗子,教他們在官兵進城時,插旗門首,並警戒士兵不得濫殺無辜,因此救了萬人的性命。後來謝子也中了探花,,滿門得享富貴。

《原文》
  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團施人,求取即與之,無倦色;一仙化為道人,每日索食六七團,母日日與之,終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誠也。因謂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團,何以報汝?--府後有一地,葬之,子孫官爵,有一升蔴子之數。」其子依所點葬之,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纓甚盛,福建有「無林不開榜」之謠。

《譯文》
  又莆田有林姓人士,母親樂善施,常作粉團布施窮人,凡索取者都照數施捨。有一道人,每次索取六、七個,三年如一日,從未間斷過,他母親也照給不誤,從未表現出不高興的樣子,道人知其誠救人,就對他說:「我吃你的粉團三年,無以為報,特地前來告訴你,你家屋後有一好地可建造祖墳,子孫官爵有一升芝麻子的數目。」她兒子依言埋葬,初代即有九人登科,世代從此不斷出貴,福建至今還有「無林不開榜」的傳言。 

《原文》
  馮琢庵太史之父,為邑庠生;隆冬早起赴學,路遇一人,倒臥雪中,捫之,半殭矣!遂解已綿裘衣之,且扶歸救甦。夢神告之曰:「汝救人一命,出至誠心,吾遣韓琦為汝子。」及生琢庵,遂名「琦」。 

《譯文》
  還有馮琢庵太史的父親,當學生時,有一冬天清晨上學,路上遇到了一個人,倒在雪地中已快凍僵,就即刻脫下自己的棉袍給他穿上,並扶其回家救治。當晚就在夢中得到神靈的指示說:「你救人一命,出於至誠,吾派宋朝名將韓琦作你的兒子。」而後生下了琢庵,就取外號為琦,以作紀念。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668b898c321&aid=3760689

 回應文章

老查居士新書4-明月依然在心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夜安
2010/02/14 18:31

玫瑰吉祥

來拜年了

在鹿谷 網路不方便

所以慢來問候

恭喜發財

年年如意


<鏡煙湖>
山水田園詩
詠物懷人詩
佛宗禪理詩
抒情憶愛詩
鏡煙湖的世界,沒有亂耳的絲竹,亦無勞形的案牘,只有不愧對美好時光的詩,靜靜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