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一篇 立命之學/二
2010/01/01 02:25:10瀏覽517|回應0|推薦25
《原文》
  余問曰:然則數可逃乎?」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書所,的為明訓,我教典中說:『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夫妄語乃釋迦大戒,諸佛菩薩,豈誑語欺人?」
  余進曰:「孟子言:『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義,可以力求;功名富貴,如何求得?」
  雲谷曰:「孟子之言不錯,汝自解錯了!汝不見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二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若不返自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譯文》
  我問他說:一個人的命運能逃得了嗎?」雲谷禪師說:「命由己作,福由心生,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詩書所稱,確是明訓。佛教經典裡頭說過,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這都不是亂講的,說謊是釋迦的大戒,諸佛菩薩豈敢騙人。一個人只要肯做善事,命運就拘束不了他。」
  我說:「孟子提過,『求則得之,』是求在我也。道德仁義能夠力行自求,功名富貴須待他人賞賜,如何求得到?」
  雲谷禪師說:「孟子的話並沒有錯,是你未能深入去了解。六祖慧能禪師曾經說過:「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人只要從內心自求,力行仁義道德,自然就能夠贏得他人的敬重,而引來身外的功名富貴。
  為人若不知反躬內省,從心內求,而只好高鶩遠,祈求身外的名利,則就算用盡心機,也是雙頭皆空。」  

《原文》
  因問:「孔公算汝終身若何?」余以告實。雲谷曰:「汝自揣應得科第否?應生子否?」
  余追省良久。曰:「不應也!科第中人,類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煩劇,不能容人;時或以才智蓋人,直心直行,輕言妄談,凡此皆薄福之相也,豈宜科第哉!」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余好潔,宜無子者一;和氣能育萬物,余善怒,宜無子者二;愛為生生之本,忍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節,常不能捨己救人,宜無子者三;多言耗氣,宜無子者四;喜樂鑠精,宜無子者五;好徹夜長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無子者六。其餘過惡尚多,不能悉數!」

《譯文》
  接著雲谷禪師又問:「孔老人到底算你終身命運如何?」
  我從實詳述了過往的經歷。
  雲谷禪師說:「你自己認為應該有功名?應該有兒子嗎?」我想了很久才說:「不應也,官場中的人都有福相,而我相貌輕薄,又未能積德以造福,加以不耐煩,度量狹窄,縱情任性,輕言妄談,自尊自大......,這些都是無福之相,怎麼當得了官!」
  俗語說:『地穢多生物,水清常無魚。』我好潔成廦,形同孤寡相,是無子一因,脾氣暴燥,缺乏養育萬物之和氣,是無子二因。仁愛是化育之本,刻薄是不育之因,我一向潔身自好,不能捨己為人,是無子的三因。其他還有多話耗氣,好酒損精,好徹夜長坐不知養護元氣......等,都是無子之因。」

《原文》
  雲谷曰:「豈惟科第哉!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應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
  「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其斬焉無後者,德至薄也!」
  「汝今既知非,將向來不發科第,及不生子之相,盡情改刷;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義理再生之身也!」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數;義理之身,豈不能格天!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猶可得而違;汝今擴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積陰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譯文》
  雲谷說:「照你這樣講,世間不應得到的事還多得很呢!豈僅功名與子嗣之事。世界上的人,能享千金財富的,一定是有千金福的人,能享百金財富的,一定是有百金財富的人,應該餓死的,一定是應該受餓死報應的,這些都是個人自己造成的,上天只不過『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而己,並未加絲毫力量。」
 「傳宗接待的事也一樣,但憑各人積德之厚薄。有百世功德之人,必有百世子孫可傳,有十世功德者,必有十世子孫可傳,那些絶嗣者,必是毫無功德的人。」
  「你既然知道自己的缺點,那麼將不發科甲與沒有兒子的原因,盡量改掉;化吝嗇成施捨,化偏激為和平,改虛偽成虔誠,浮燥改成沈著,驕傲改成謙虛,懶散改為勤奮,殘忍化為仁慈,刻薄改為寛容;盡量積德,盡量包涵,珍惜自己,別糟蹋自己,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未來種種譬如今日生,這樣必能去除身上的病根,重獲得『仁義道德』的新身體。」
  「血肉之身,假若必有定數,然義理之身,必能感動天地而獲福。」
  尚書太甲篇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詩經也提過:「人若能念念不忘,想想自己所作所為,是否合乎天心,合乎天道,一定得到好報應的。」孔老人算你當不了大官、沒有兒子,是天作之孽還可避免,只要你擴充德行,廣積陰德,多作善事,則自己所造的福,那有不應驗的道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668b898c321&aid=3643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