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中基測的悲哀
2010/06/03 02:34:09瀏覽12386|回應2|推薦12

國中基測的悲哀

若某個考試滿分是412分,30萬考生共同考5張考卷,最高分數只拿到300分,可想見這樣的考試內容,未必是很簡單的考試,起碼微小的犯錯不會造成致命傷害。(
出題的題型也具關聯性)
但是,在滿分412分的考試,30萬考生共同推擠的結果,400分以上佔很大部份,那個時候,就不容許犯下任何錯誤。
(
尋遙子注:假設滿分在412分,最高分有350分,但這種考生不多見,多數考生追求300分的門檻…,若有考生考了299分,跨不過300分的門檻,那時只能說”技不如人”,因為自己本事不夠,大可考到320分之多,可遠離300分的門檻,只是沒能考到那麼高!
但是如果滿分412分,門檻是設在408分,對於考407分的考生該怎麼想呢?跨不過那408分的門檻,有可能會是因為這樣嗎?有本事就考413分來給我看,同樣可以遠離408分的門檻,請不要再埋怨那個407分,請考出破滿分的成績,來證明你的努力是多過別人的!
)

現在國中基測看分數不準確,要看PR值,PR若是99的學生,代表每100人之中打敗99人的意思,PR99屬於排行第1名的區塊,以100減去PR值可以想成”名次”,在平均100個考生中獲得的名次,若以百分比來解釋,PR99屬於前面高分1%的族群,PR98、PR97以此類推。

國中基測考試,PR為99的意義,對應北部而言,意謂著考上建中或是北一女,但是,是要如何達到PR99,才能考取第一志願?99年度的國中基測總分是412分,幾分才能有PR99程度呢?現在是看分數不準確,就看全科考題答錯幾題!!

99年國中基測共考5科,國、英、數、社、自,每科滿分是80分,加上作文12分,基測總分有412分(
5*80+12=412
),題型全數為選擇題。這5科的出題總數如下:
國文科:48題
英語科:45題
數學科:34題
社會科:63題
自然科:58題

…………………………………………………………………………………………

99年第一次國中基測,成績即將揭曉,專家們早已預測第一志願的落點(
以錯幾題來判斷),這些專家其實是補習班名師,他們也確實厲害,依據考題難易度便能預測第一志願的落點,在量尺未公布之前,他們已先能預測結果。99年第一次國中基測考試,想考取第一志願,比方說考上建中、北一女等名校,PR值就得要99的程度,在248題的考題之中,專家預測出的結果,248題中只能答錯3題,如果248題的選擇題中答錯4題,可能就得跟第一志願說再見了。(補習班名師預測的消息面)

早先,在國中基測總分312分的時候,5科中各錯1題時(
錯第1題扣分非常重),就得和第一志願說再見(Bye bye)。當時是1科連錯5題傷害不大,5科各錯1題會是大重傷,在於錯第1題扣分非常重之故(滿分60分,錯第1題扣5分或6分之重),所以考生目標就想辦法讓單科滿分,能夠犯錯就儘量集中某一科來答錯,最糟糕的情況就是5科都錯1題,最慘的遭遇就是5科都沒拿到滿分,換句話說一共是5題,考生最倒楣情況是5科都只錯1題,然後與第一志願擦身而過。(1科錯6題可能還有第一志願,但不能5科各錯1題
)但是不管怎麼答錯,全部錯4題至少還會有第一志願,由於錯第1題的扣分太過凶狠,所以改變成現在412分的制度,沒想到的是更慘烈的情況發生了…,在總分412的時代,變本加厲,已經不問錯在哪一科,第一志願的門檻就只能答錯3題,凡是錯4題離第一志願的距離,就會有點遙遠。

我所認為的是,錯3題或是錯4題,其實差距並不大,因為全部考題有248題之多(
每題不等值),再換個角度來想,只錯1題與錯2題,兩者相差有很大嗎?不論是答錯1題、答錯2題、答錯3題、答錯4題,其所代表的意義都是《趨近全對》,是不容許考生犯錯的考試,現在國中基測所追求的分數是滿分
”的考試,若沒有滿分的實力,請不要夢想第一志願的目標!!在這樣的考試之中,幾乎沒有答錯的空間,而且5科都非常重要!無法靠強科來彌補弱科,不能有一科拉高分數的念頭,也不能放棄任何一科,必須要遺忘掉”數理強”是王道的觀念,文科與理科是同等重要,這5科必須面面俱到,若有家長或學生夢想著”數理”拉高分數的夢幻,想專攻某3科放棄2科來考基測,奉勸這樣家長或學生不要作春秋大夢,這樣想法不適用於現在的國中基測考試。在此種錙銖必較的考試中,一定得要5科並進,而且不只是5科並進,而是在5科之中擁有無懈可擊的實力,如果家中有子弟要考國中基測,請不要再相信英、數、理強就足夠的鬼話,在此種考試之下,得要5科都照顧妥當,才是應付國中基測考試的真正道理。
(
尋遙子注:以前的理科與文科的考試是這樣的,假設數學滿分80分,聽到數學就會有人感到頭殼發麻,令優秀的學生犯錯,只能答對試題中一半,結果考了40分的成績,而數學好的學生會考78分,依賴一科數學可以拉高總分,40分與78分的差別,兩相比較下就差了38分,而國文強的人比弱的人了不起就多10分,文科不容易去拉高總分?但是理科表現出的差別,會反應在實質的分數上,理科會自動把平均分數向下降,所以過去理科強的人可以吃定別人,在沒有量尺的時代常會發生這種事,但是現在並非如此,量尺就是為了打破這種現象。
假如數學考40題,滿分是80分,某次考題出得非常困難,40題全答對的考生很少,答21題39題幾乎沒有人,絕大多數優等生答對20題以內,以線性方式來計算成績,對20題會有40分數,40分與滿分80分之差,兩者相差40分之多,因此數學可以來拉高總分。但是經過量尺轉換下的分數,就不會產生40分這麼大的差距,因為答對21題~39題是空白,形成一個大斷層,答對20題的量尺分數會趨近於80分,也就是為什麼基測某科題目困難時,錯第1題分數會扣得少。答對20題的考生在量尺的轉換下,不是得到線性分數的40分,可能是75分的量尺分數,所以不管題目出得有多困難,在量尺的規則下,無法以1科來拉高分數,相對題目很簡單,也不會因為題目簡單而沒有比較性,量尺會拉開彼此間分數的差距,所以某科考題太簡單,錯第1題就會被扣很重的分數。
)

量尺制度讓5科同等價值,國、英、數、社、自五科是同樣重要,英語、數學、自然這三科,考生與家長當然會重視它,可是在全部248題的考題中,只能錯3題的國中基測(
第一志願的門檻
),能夠放棄國文、社會科嗎?能夠不重視國文、社會科嗎?5科中有哪一科是不重要的?248題有哪一題可以隨便答錯的?因為最優秀的學生不能錯3題以上。
(
尋遙子注:現在國中基測所考的國文,在一綱多本之下,無法考出記憶題,加上選擇題的題型,考題往往變得靈活,其他4科出題都是有範圍的,國文科考題是例外,國文出題是可以沒有範圍的,閱讀測驗的題目是可以沒有見過的,是可以沒有教過的,但考生能有答錯幾題的空間!?而且國文科考題之靈活,不像是國中生的考試,反而像是大人的考試,現在最難的科目不再是英、數、理,因為這三科是有範圍的,此三科的考題不能夠越界,不能考出沒教過的題目,而且選擇題題型把理科變得相對容易,所以現在最難的科目未必是理科,最難的科目其實會是文科,但國文與社會卻是人所忽略的地方,而且國文的實力還牽涉到12分的作文,若把現在國中基測的國文考卷端出來,拿去考台大與師大的中文系教授,我不知道他們會答錯幾題?這些吃一輩子中文飯的教授們,如果沒有拿到滿分就是不合格,因為我們現在拿來測驗國中生的靈活考題,就是要國三學生拿到滿分的國文考卷,中文系或國文系的教授在自己專業領域下,他們能夠錯幾題呢?膽敢錯幾題呢?48題之中不能答錯1題的遊戲規則!!
)
………………………………………………………………………………………
99年第一次國中基測量尺對照表
http://www.bctest.ntnu.edu.tw/9901score.html

99年第一次的國中基測,國、英、數、社、自五科,五科一共出248題的選擇題,量尺對照表也已經公布出來,除了自然科錯第1題扣1分以外,其餘四科國、英、數、社錯第1題都是扣2分。
在以前總分312分時代,單科滿分有60分,錯第1題也許扣4分、5分或6分,錯第1題是砍殺凶狠,自然科考卷一共有58題,滿分有60分,只錯1題被扣5分之重,讓許多學生吃盡苦頭,總分412分改變方式,錯第1題扣分之重,最多也不過是扣2分。
(
尋遙子注:312分的時代,單科滿分才具有價值,即”不拉低”分數之意,因為錯第1題扣分非常重,與該科的題數不成比例,但目前412分的時代,約略看過量尺對照表,其所改變的方向,扣分不再那麼凶狠,對於中上的學生來說,不再是玩量尺的規則,意謂著錯1題大概就是扣2分的意思,不分科目。)

99年第一次的國中基測,負責基測的大考中心表示,建中至少要404分、北一女至少403分…,這是最近新聞公布出來的消息。

補習班的名師們,預測第一志願的落點(
能夠錯幾題),還真具有神準的能力,99年要想擠進第一志願,例如北區的建中、北一女名校,就只能答錯3題(5科的總題數是248題),若考生答錯4題,就不太妙了,還得看作文被”扣”幾分…(尚可參加第二次考試補救)

一般國三學生考完基測,會如此來算成績,基測的總分是412分,作文12分採六級距給分(
每一級距給2分),考生先會低估作文的分數,把作文想成只獲得4級分(作文拿到8分),他們的算法採用倒扣計算,把滿分412先扣掉4分,起算的分數即為408分(412-4=408,因作文滿分12分被扣掉4分),對於男生的國三考生來說,離404分建中的門檻就只差4分(408-404),剛好滿足夠錯2題的空間,若錯3題就與建中說再見(bye bye),若作文獲得5級分(作文拿到10分,412-2=410),表示可以答錯3題(410-404=6),若作文拿到6級分,則還有再答錯一題的機會(248題可以錯4題),但是
如果作文不小心只拿1級分(作文12分卻只拿2分,也有考生拿0分的),就算248題的選擇題全部答對,如此優秀的國三考生,也請向第一志願揮手說再見,莫看作文僅僅12分,對於前段的學生來說,作文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作文寫得好沒有作用,無法令你拉高總數,但作文沒拿到該有的分數,就是一個砸鍋的表現,就夠說12分的作文不重要嗎?充份具有敗事的作文12分!
(
尋遙子注:國中基測說的”量尺”,指的是”量尺對照表”,該科成績是根據量尺對照表來反應分數,量尺未公布前,就算知道該科答錯幾題,也無法知道該科的分數。前段的考生通常不是算”答對幾題”來表示成績,而是”錯幾題”來表示該科的分數。)


國中基測考試
國中基測使用量尺反應分數,剛開始爭議就很大,量尺原本有它的功用,可是在有限制難易度的考試下,根本就無法發揮出來,現在更是慘到毫無作用可言,過去的量尺是假量尺,現在可以說沒有量尺,攸關家長和學生的權益,自定規則,籠統帶過,標準差可是有小數點的,為什麼錯1題被扣2分,有時會被扣1分,有時被扣3分,全都是量尺到照表說了算數,可是差1分就是會差一個學校。(
每題難易度也不同)
量尺原本精神可以這樣解釋,假設某科滿分是100分,考生有100個人,一張考卷讓90個考生都考到90分以上的成績,或是讓90個學生都考不到20分的成績,這樣的分數就不具有意義,題目太困難或者太容易,無法分出高低,考卷不具有鑑別度,於是應用統計學的道理,利用量尺轉化出新的分數,題目容易時能擴大評比的差異性,題目困難時會降低高分的影響力,然而現在412分的制度下,每錯1題就等於被扣2分,以前還能夠各科都錯1題(
以第一志願而言),最遭情況就是錯4題(集中1科有錯更多的空間
),現在淪落到只能錯3題,而且不分錯在哪一科。因為錯第1題傷害太大,而改成總分412分的制度,沒想到答錯題的空間反而減少,競爭的壓力變得更大!現在412總分的規則,意謂著PR99的學生沒有答錯的條件,追求的是”滿分的國中基測”,當初怕考題太難,也怕考題太簡單,於是有了量尺制度,讓各科有一個平等地位,可是衍生出的問題,不是412分拼300分的門檻,而是412分拼完美的滿分,何以造成這樣的結果?考試沒有答錯的空間,意謂著相互競爭很大,或者”運氣”也是一個考科?因為要拚全部對答!

對於國中生的考試,該科不管怎麼出題目,就是有範圍限制的問題,不能考出範圍之外的題目,考題的難易度被框在”一個碗”裡頭出題目,國中所學的各科內容,教材是受到局限的,我以考大學的英文來舉例子,高三考大學的英語,可是有範圍的規定?那個英文本身是沒有範圍的,能夠說某個單字沒見過就不能出考題?考公職考試也是一樣,一個”行政法”考試也是沒有範圍的,惟一的範圍就是設定在”行政法”下的考題,無邊無際的考科,才能夠普遍地難倒每個考生,其考科範圍之廣,令參與的考生無法掌握,所以大人世界的考試,隨便一丟出來就很容易讓一堆人趴倒在地上,因為考科的範圍是大到無窮,會考你沒讀過或沒準備到的部份。
但是,國中生所學的各科內容,國、英、數、社、自5科內容,都是在一個小碗中的知識,有邊有範圍,這樣的結果讓考卷自身的難易度受到限制,並非現在的基測考試簡單(
現在的考題並不是特別容易),而是因為國中所學的範圍狹小,國中生是有充份餘力的,所以基測考卷先天上就難以設計出來,設計出一張不易不難且適中的考卷,使分數(成績)對應於人數,能表現出漂亮的常態分佈圖,把該有的考題出在一份考卷上,能夠讓優、劣、中等分數明顯表現出來,具有鑑別度的考卷,看得到用功的學生與不用功學生的差異性,然而因為考科範圍狹小之故,考生很容易變得很強又很專精,但是單科無論怎樣出題目,就是跳脫不出《太難不行太易不行》框架之中,太難就會變成在考沒教過的課外題,太易又會讓不用功的學生用常識理解也能答題,所以要出一份有鑑別度的考卷無法”難易”並存,不小心就會讓該答對的用功學生倒一地,不小心也會讓該答錯不用功的學生矇對答案,這是基於國中所學的內容所制,此內容乃是受制於學習領域,最後只能端出中庸形態的考題,使得強者拿超高分,弱的人搶中間分,中等分的人去擠高分。量尺的精神先要對應在考卷的鑑別度,沒有鑑別度的考卷,或者難以發揮鑑別度的考試(非常態分佈,高峰集中在右端
),卻要數十萬考生來受測,量尺的精神反而會被扭曲掉的。

再來就是出題題型的問題,全數是選擇題的題型,也造就一個大問題點,但是並非選擇題本身的問題,而是先天國中生所學的5科內容,原本範圍就狹小,考題是有邊有界線的,原本就是一個”小碗公”的知識領域,選擇題的題型等於配給考生一個”大湯匙”,越是用功的學生越具有拿”大湯匙”的實力,結果變成眾多學生拿大杓子在撈盛在小碗公裡的知識,變得實力甚強也很專精。
我用較極端的方式來比喻,如果在國中基測的5科考試中,5科都各出1題填充題考題(
也不用考多就考1題),相信30萬考生面對1科1題的填充題會慘兮兮,一個頭兩個大,不知該怎麼來讀書,一翻兩瞪眼,看見填充題洩了氣,此結果會慘烈無比,每科1題的填充題變成世足進球的關鍵,但此比喻不可能成為真實,首先學校老師會跳出來反對,老師的教學是希望這樣的,學生能夠懂得解題到最後的結果(答題正確便可),順利避開中間不必要的麻煩,選擇題的考題帶給老師教學方便,而我所以拿填充題來比喻,只是用來突顯問題的所在,考生為了1科1題的填充題,必須改變唸書方式,讀懂課本裡的內容,還必須強記在心,化為文字寫出來,填充題會改變考卷的難度。由於國中所學的範圍,是在”一個碗”裡頭的知識,填充題具有無窮想像的空間,會讓小碗的世界變成大臉盆,考生面對填充題是茫然的,填充題是無法靠猜來寫下答案,因此唸書習慣得要改變,要理解更要背起來,得花費很大力氣來啃書本,再更放大來說,英語若考單字填充(現在英語號稱5科中最簡單的1科,前段的考生最有自信拿滿分
),考英語單字填充可以出得很簡單,但填充題本身會變得很困難,會困難在中段與後段的學生,填充題會刷掉”漏背這單字”的學生,更會刷掉”完全沒唸書”的學生,也會刷掉”背不夠熟”的學生!
而選擇題的出題形態,造就了”殺考卷”的讀書習慣,前段的學生變得很會殺考卷(
易於訓練成”答選擇題的考試機器”),努力不懈的學生拿起大杓子在撈盛小碗公裡的知識,埋頭苦幹填寫考卷,答錯立刻找出原因,在於考試沒有”寫不出來”的苦悶,於是他們是越練越強,在殺考卷的過程中尤其精準無比,實力是依靠著殺考卷闖出一片天地,因為出任何1題的選擇題,30萬考生中會有4分之1答對(沒有答錯倒扣
),靠猜其實也能猜對答案,無關題目本身的難易度了,演化下來會是這樣的結果,狹小的教材內容以選擇題方式出題,更是增加答題上的容易度,造就學習上的金剛不壞之身。

現在選擇題怎麼猜呢?30萬考生一進國中基測考場,就是一個”矇”字訣,猜題部隊非常可怕,不會的人可以猜到對,反正答錯不倒扣分數。選擇題的選項有4項,答對機率是4分之1,1/4的答對機率有”期望值”的意義,所以總題數248題的選題擇,靠矇就會矇對62題,對單獨任何1題的選擇題,起跳是1/4的考生會答對,如果某科出現的1題,全部30萬考生都答對了,是因為該題太容易而全部答對,還是太多人靠猜而答對,這就沒法分判清楚了,但很肯定的是”猜”字訣,是答選擇題必然的技巧。
在312分的時代,拿骰子進考場的國中生,從頭到尾靠猜填電腦卡的考生,猜也能猜對4分之1的題數,248題中會答對62題(
全靠猜
),可是量尺分數一轉化下來,有多科只有1分的量尺分數,5科加總起來是不到”10分”。

99年總分412分制的第一次國中基測考試,以數學科為例,總題數34題的數學科,靠猜會答對8題的數學考卷(
機率是1/4),猜很大的學生竟然能有17分!(數學滿分80分
)
今年考基測時,若閉著眼睛不看題目,單靠”矇”來答5科考卷,其結果會是…
國文科應該會猜對12題(
共出48題
),量尺分數10分
英語科應該會猜對11題(
共出45題
),量尺分數13分
數學科應該會猜對8題(
共出34題
),量尺分數17分
社會科應該會猜對15題(
共出63題
),量尺分數7分
自然科應該會猜對14題(
共出58題
),量尺分數21分
靠猜的量尺分數是
68分,今年國中基測中心所創造出的”量尺”有夠凱的,不看題目靠矇也能猜到68分的量尺總分(滿分412
),要知道一件事,不看題目而拿4面骰子來矇,只有搞教育出身的學者才會這麼蠻幹,現在學生不會那麼笨的!會答的,會答的考題當然就對準題目來答對,一定對的就不要放過它;不太會的,4個選項採”消去法”,剩下兩個選項再來猜;不會的,消去法消除1個選項後,在比較3選項中的2項的關聯性,矇出1個不太一樣的答案…,猜也是個學問!
(
尋遙子注:最後段的學生該怎麼猜?考卷中總會有基本題,幾近於常識的題目,會的題目可以寫下答案,不會的題目就先跳過,只作有把握的題目,然後從寫下的解答去分析,看自己的答題選項中,那一個選項是最少的,把那些不會的題目,全猜最少的那一個選項。假如有把握的題目只寫了7題,其中有3個題目回答A,2個題目回答B,2個題目回答C,卻沒有D的答案,其餘不會的考題全猜D就對了,如此分數至少會有68分以上,運氣好的話會破百分!亂猜也要聰明地猜,只適用於後段的學生採最聰明的猜法。
)

99年第一次基測,各科選擇題的正確答案選項如下所示:
(
比如國文考48題為例,其中有11題答案是A
)
答案為  A B C D 該科題數  答對期望值(
機率1/4)

國文科: 11 14 12 11  48題  12題
英語科: 11 11 12 11  45題  11.25題
數學科: 08 09 09 08  34題  8.5題
社會科: 16 15 17 15  63題  15.75題
自然科: 14 14 15 15  58題  14.5題
選項總計 60 63 65 60 
看上表所表示的數字,每一科的正確解答,4種正確解答出現的頻率,是有其關聯性,答案是A、答案是B、答案C、答案D,四種解答選項的分配比例,其實是趨近於一樣多的,換句話說,混三年什麼都沒學到的國中生,一上考場就來猜題的考生,一張電腦卡上都填A,或都填B,或都填C,或都填D,其結果都會是答對4分之1的題數,大考中心所以刻意製造出這樣的解答選項配置,其實也是怕猜題部隊的”矇”,很怕考生專”攻”某一選項(比如A),若考卷正確答案的A選項特別多,就會讓猜A到底的考生矇到不少分數,如此一來就會很麻煩,因為這是30萬考生共同考5份考卷的考試,有大猜、有小猜、有精確地猜,選擇題的題型,起跳不是從0開始,而是從答對62題開始。
(
尋遙子注:以自然科為例子,自然科有58題之多,今年第一志願只能錯3題,而且是不問同科或不同科,58題之多的自然科,就好像是身上綁著58個炸彈,題目越多炸到考生的機率也就越大,因為這是比犯錯的考試,為何數學要出34題,而自然科要出到58題之多,如果每科都是等值的,不去看考題的內容形態,數學33題,自然是58題,248題中只能錯3題的規則,自然科犯錯的機會不就比較高,題目多不就意謂著容易犯錯,這時候每一科有等值嗎!?而且猜很大的考生,自然科全猜A答對14題,全猜C答對15題,結果今天的量尺有21或22分,以前全靠猜只會有1分,現在的量尺是什麼東西呢!?猜很大還能有68分!
)

對於前段的考生也有猜的空間,考卷中四種解答分配數是1:1:1:1(
ABCD
),如果巧恰有1題沒把握,在B與C之間猶豫不決,請參考自己的所有答案,如果答B
較少就填B,答C較少就填C,這也是一種的猜法。當消去法除去1個選項,其機率是1/3,消去法再去除去1個選項時,其機率是1/2,再對應國中生所學的有限度的教材,所以雖然是4選1的選擇題,卻不會是統計學中1/4的答對機率,最後的結果會往前面高分段來集中。

個人認為”多重選擇題”制度,或採”答錯倒扣”制度,或可改變不能犯錯的考試規則(
3題沒第1志願)。答錯倒扣,使期望值為零,使中間段考生分數往下掉,前段的考生因為答錯會倒扣,所以不敢亂猜,當消去法剩下2個選項時,他才敢去賭猜題,而多重選擇題(複選題)是連猜都無法猜對,如此一來,題型稍為修正,便能使難度增加,卻也不改老師的教學過程,也不改學生的讀書習慣(學生殺考卷,擅於填ABCD
),優劣可以有評比,分數也會有落差,鑑別度自然就會呈現。
目前國中基測考試,因為”猜”趕走用功的學生,本來不會的考生卻可猜對,使成績往高處來集中,因而前段學生沒有犯錯的空間。至於量尺的問題老早就該取消掉了,謊稱說有量尺,其實一開始就沒有真量尺,一票人靠假量尺哄騙家長和學生,這是專家與學者玩弄的把戲,但是假量尺卻也搞掉不少學生了。教育的本質是化繁為簡,把複雜的東西說得越簡單越好,這才是教育,但專家學者騙錢騙地位的本事,是把簡單的事物講得很複雜,求名求利,很感嘆現代社會的陰暗,要靠難懂方能迷惑人,當初問題沒能解決,卻也創造新的問題來。
(尋遙子注:國中基測在選擇題的題型下,採用量尺的制度,可曾出現過十分艱難的考卷?有25萬學生答錯一半的考科?反而是國中教材偏易的問題,所學範圍過於狹窄,考題採選擇題題型,以至於分數往前段高分集中,當時創造的量尺的作用是什麼呢?其實是坑殺一堆錯1題的無辜考生,以前錯第1題大砍一刀,扣6分,甚至扣7分,現在錯1題小小割一刀,扣2分,2年前60分滿分扣6分,現在80分滿分扣2分?!量尺的目的是什麼?創造了學者專家的就業機會,要知政府的教育經費是多得像玉山一樣高,一個教育制度的改變,中間存在有龐大利益,該由”誰”來算出30萬考生共用的量尺,政府”請”人算一把假量尺是花費多少錢?利益龐大,不少人也是靠這行混飯吃的,教育預算之多,多人競食之地!!)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2086102&aid=4092088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9 02:37 【udn】 比價後還有更便宜!會考 就算 公職 選擇題比價

 回應文章

挺你期待金準好笑白目悲傷生氣胡扯好冷老套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救台灣之教育體系改造方案
2011/09/25 08:16
終結教改所造成的亂象,拯救台灣百萬學子於水深火熱的教改煉獄,請參考救台灣之教育體系改造方案。希望大家在閱讀此篇文章後,能影響到教育決策官員,以帶給台灣更好的未來。
http://blog.udn.com/lanlanlu/5634736

sss
不錯分析
2011/05/25 02:26

版主有注意這篇很多人看嗎?

其分析可提供考生及家長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