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間故事中善惡報應故事研究
2015/11/08 14:26:31瀏覽834|回應0|推薦10

 

民間故事中善惡報應故事研究

 

壹、前言

 

    中國在先秦時期就有善惡報應思想,例如《周易‧坤》:「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墨子‧天志上》:「順天意者,兼相愛,交相利,必得賞;反天意者,別相惡,交相賊,必得罰。」;《道德經》:「禍兮福之倚。

    「天人感應」思想源於〈尚書‧宏範〉,上天以天子的行為之善惡,而呈現各種氣象。《淮南子‧人間訓》強調「有陰德者,必有陽報」例如:大禹、契、后稷多積陰德,子孫可以享受福祿。王充著作《論衡》:「天地和氣,萬物自生,猶夫婦和氣,子自生矣。」沒有天命、沒有天人感應、沒有災異譴告;性有善惡、命有貴賤;行善未必得福。

    到了魏晉南北朝,葛洪著作《抱朴子》認為行善不怠,必有吉報;天地有司過之神;欲求長生,必積善立功;曾行惡事,後悔改者,轉禍為福;小善雖無大益,不可不為;祭祀祈禱不能消除災禍。

    唐、宋時期之善惡報應論:《地藏菩薩本願經》主張臨中救度,可以解脫惡報;《冥報記》:「釋氏說教,無非因果。」

    明清時期有善惡報應、勸善小說與勸善書,例如《了凡四訓》是當時流傳最廣的勸善書;《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恆言》是馮夢龍編著的勸善筆記小說。所為勸善筆記小說,一是鬼神思想,一是善惡報應思想。

    西方善惡報應故事,夏爾‧貝洛在1697年出版一本書,它有一個雙重書名:《具有道德育意的往昔故事》和《鵝媽媽說故事》。這些故事來自以口頭形式流傳甚久的法國民間故事,貝洛經由奶媽、保母、僕人口述而記錄下來。

    格林兄弟認為,傳統詩歌和故事是和整個人民聯繫在一起的。拿〈虎姑婆〉」來說,在王詩琅記載的版本裏,虎姑婆是被熱油燙死的;在王家珍編撰的版本中,虎姑婆逃到山裏,五百年不曾下山吃小孩。顯然這兩個結局在意識形態上不同,王詩琅的版本認為虎姑婆把姊姊吃掉,被熱油燙死是應該的;王家珍的版本雖然姊姊已經被虎姑婆吃掉,願意再給虎姑婆機會,只要她不要再吃小孩。

    對於文學,什麼樣算是真、是善、是美?這些看法可能因人、因地、因時間、因族群而有所不同。讀者反應理論所強調的傑柯柏森所為語言溝通中的「接收者」角色。依瑟爾認為:閱讀是文本與真實的讀者之間的交涉;文本會是先建構它所隱含的讀者角色,而真實的讀者會將自身經驗袋近來填補那個角色。羅森布拉特將閱讀分實用閱讀和美感閱讀。實用閱讀強調讀者在完全閱讀之後,節取能夠應用的資訊或概念;美感閱讀是感官的、心智的、情緒的,並由此產生對社會深刻了解。費雪認為閱讀活動是發生在社群的情境之中,並且個別獨者的詮釋會受到社群情境所影響。

    兒童的文化世界是單純的地方:所描述的世界都很易於了解;是快樂的地方:世界呈現明亮、乾淨、嶄新;是同質的地方:大人對可接受的行為心然接納,他們舉指一致,毫無意義;是多元的地方:每個人都能夠寬容其中的差異性;是理性的地方:說服小讀者唯有透過科學方法,才可以真正理解這個世界;世界充滿清晰明顯的價值觀:例如海倫‧凱特決心的價值觀,魯賓遜勇敢的價值觀;世界充滿著希望:即便丸木俊著《廣島之光》,書中呈現可怕的核爆、主角肢體殘缺,但仍強調人可以從錯誤中學習,並希望這樣的浩劫從此不再發生。世界一直在變好:安野在《中世紀世界》指出中世紀基督教是危險、無知和迷信的世界,所幸人們已經超越,來鼓舞那份希望;世界再現:鼓勵孩子變成大人理想的樣子。

    榮格認為有一種存在於所有人類,大家共同具有的集體潛意識。人們表達自我時,所說的話可是為帶有集體潛意識的意象。榮格的觀點:人在變成一個完整、健康的過程中,要學會如何承認並吸收自己的陰影。

    筆者透過義大利童話和中國民間故事、安徒生故事及阿拉伯神話故事的善惡報應意識型態之比較,以瞭解故事中善惡報應故事意識型態之特質。

   

 關鍵字:口頭形式;童話的類別;意識型態;讀者反應理論;兒童的文化世界

 

貳、義大利童話〈伯爵的鬍子〉

 

敘事:

    馬西諾士博卡帕利亞人中最聰明的人,受到全鎮的人愛戴。長大後馬西諾去服兵役,此後再也沒有回到自己的村鎮。博卡帕利亞開始出現一系列的怪事:每天他們的牛總要被女巫米琪莉娜搶走好幾頭。

    村民們在夜裡點起一堆堆大篝火,使女巫不敢從樹叢中現身。但當只有一個人在篝火邊看守牲畜時,女巫就會悄悄靠上去,用氣把這個人吹昏,等他醒過來,牲畜早已不見了。大家一起到森林裡尋找牲畜,發現一绺頭髮、髮釵和女巫的足印。

    女巫從不到別的村鎮偷,因為她知道在也沒有哪個村的村民像博卡帕利亞人那麼與世無爭、平靜忍耐了。每天晚上,貧苦的村民在院中點上篝火,女人和小孩留在家哩,男人圍著篝火抱怨著。最後他們決定找伯爵幫忙。

    年紀最長的村民巷伯爵講述這段時間的可怕經歷,伯爵不吭聲。老人又說:「要是你肯派衛士,我們就可以到草場上放牲畜了。」伯爵回答:「要是派衛兵,還得派一個隊長。」村民感受到一線希望。「要是派對長去,誰將跟我玩擲彩遊戲。」村民們跪在地上懇求,伯爵說:「我沒見過女巫,所以根本沒女巫。」

    村民們垂頭喪氣的回到院子,最年長的老人說:「我們得派人把馬西諾請回來。」

    馬西諾讓大家把女巫的事詳細說一遍之後,問理髮師:「這個月有多少人到你哪裡理髮?」「我給他們都剪過。」馬西諾接著問鞋匠:「這個月多少人到你那裏修鞋?」「現在人們都沒有錢,沒人來修。」最後馬西諾問繩匠:「這個月你賣多少繩子?」「這個月我賣了很多根。」馬西諾告訴大家:「我明白了,我現在先睡兩個小時,到半夜你們把我叫醒,我去抓女巫。」

    村民們留在原地等他,直到馬西諾回來,身後還帶著一個人,是伯爵。

有人說要燒死伯爵……,馬西諾說:「讓他把牲畜都還給大家,再讓她把所有的牛棚掃乾淨,每天晚上給你們檢柴火。」

詮釋:

一.  博卡帕利亞人生性平靜,不願意和任何人爭吵,很容易受到伯爵這

樣的人欺負。如果沒有馬西諾幫村民解決問題,社會將無法安定。

二.  馬西諾理性分析,理性處理伯爵:馬西諾向大家解釋:「不可能是你們幹的,因為你們都理過法、剪過鬍鬚,不可能在樹叢中留下鬚;樹林裏有鞋印,而你們都是赤腳。」又譬如不採用把伯爵燒死、剝他的皮、把他綁在竿子上當稻草人、把他關在桶子裡讓他轉個不停或把他跟六隻貓和六隻狗一起綑進袋子裏,而是讓他替村民作一些事,使村民恢復快樂的生活。

三.  伯爵利用職位對於自己不當行為有所隱藏,裝成女巫搶走村民的牲

           畜,讓村民民不聊生。馬西諾對他的處罰,一方面賠償村民的損失,

           一方面讓伯爵反省自己的行為,承認並吸收自己的陰影,然後改邪

           歸正。

 

 

叁、中國民間故事〈討債〉

 

敘事:

    村中有個大戶人家,人稱錢員外。有個農戶人家,人稱李老二。李老二經常到錢員外家做些零活,兩家來往密切。有一年,錢員外全家要到南方,預算幾個月才能回來,於是錢員外找李老二商量:「我有一批好酒,想請你保管。」李老二說沒問題。

    過了兩個月,錢員外家仍無音信。李老二打開酒瓶,發現不是酒,而是白銀,數一數正好白銀三千兩,他想佔為己有,於是去買了些酒,然後把錢換成酒。這樣,如果錢員外想告他也告不成。等到錢員外回來,因為這件事沒有半年就憂鬱而死。

    李老二置了很大的窄院,娶了妾。有一天,妾要臨產,李老二夢到錢員外,肩上搭著錢褡褳,笑嘻嘻的說:「我來討債。」

    從兒子出生到請教書先生、趕考、買官、定親,花掉不只三萬兩白銀,再過幾天就要給兒子娶親,老二很開心,多喝了幾杯,一上床就睡著了。十八年前那個夢又出現,錢員外拍著飽飽的錢褡褳,笑呵呵的對他說:「我討了十八年,總算要回來了。」李老二猛然驚醒,佣人慌慌張張跑來說:「老爺,公子身體很不舒服,快快去看!」李老二衝到兒子的房間,一看,兒子已經死了。李老二終於明白:錢員外托生成他兒子來向他討債。

詮釋:

一.  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採納後,儒家學說成為中國文化正統學術之寶座。他的觀點:

  1. 天者,百神之大君。《春秋繁露‧郊義》:「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天是眾多神民之君主,主宰著萬物,是有意識的神。
  2. 災異以見天意。《春秋‧同類相動》:「帝王之將興也,其美祥亦先見;其將亡也,妖孽亦先見。」從祥瑞和災異的現象,可以預之禍福即將來臨。
  3. 天命無常。〈三代改制質文〉:「天之命無常,為命是德慶。」上天不是命定一個人永居王位,而是隨時可降新命,重新命令有善德的人為王。

 

  1. 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細惡不絕之所致。〈盟會要〉:「善無小而不舉,惡無小而不去。」國君為何而被弒殺?國家為何而滅亡?都是因為累積細小的過失而成重大的罪惡。

         .錢員外就是李老二隱藏起來的那個「我」,那個我會出現在夢裏

 對李老二說真話。

二.  錢員外把李老二的財產全拿走,李老二也要承認並吸收自己的陰

 影,從自己的陰影走出來。

 

肆、阿拉伯神話故事〈正義女神的警示〉

 

敘事:

    阿拉伯的海濱成市住著一名叫斯拉吉的青年,他以打魚為生。一天,魚網被斯拉吉拉上船,除了魚,還有一個麻布袋,打開一看,滿滿的金幣。拉吉興奮得把船靠岸,向城裏走去。

    市集人很多,斯拉吉不放心,鑽進小胡同數金幣。一位婦女看在眼裏,決定向他敲詐一筆。付女出現在斯拉吉面前,揪住他的衣服大叫:「你真沒良心,把家裏的錢全拿走,我和孩子怎麼辦?」

    路人紛紛過來看,斯拉吉解釋:「我不是妳丈夫。」誰也不知道誰的話是真的,於是把他們帶到官府。法官問:「妳如何證明他是妳丈夫?」結果付女的小孩一看到斯拉吉便叫一聲爸爸。法官判斯拉吉把身上的錢都給這位婦女。

    斯拉吉氣瘋了,魂不守舍得靠著樹。一名女子叫阿里姬剛好路過,對斯拉吉說:「你需要幫忙嗎?」斯拉吉把事情告訴她,阿里姬說:「我有妙計。」斯拉吉對法官說:「我要去旅行,請法官准許我帶走孩子。」法官派人找來婦人和小孩,命令將小孩交給吉拉斯,小孩哭喊著:「他不是我爸爸。」

    斯拉吉拿到錢,就到錢拿去寄存處。等逛完市集要去領錢,老闆卻不認帳。斯拉吉無法把錢拿回來很懊惱,又回到先前那棵樹。阿里姬辦完事要回去,又看到斯拉吉愁眉苦臉,問斯拉吉怎麼了?」斯拉吉看到救星似的把他的問題說出來。阿里姬說這簡單。

    見到老闆,阿里姬拿出一顆碩大的珍珠,說:「這顆珍珠想在你這裏存放,等我先生回來就取走。」老闆說沒問題。就在這時,斯拉吉出現,問老闆:「你想起我的錢袋了嗎?」老闆為了取信這位女顧客,就把錢袋拿出來。接著阿里姬看著遠方說「我先生回來了。」

詮釋:

一.  婦人欺騙的行為不但沒有得到任何好處,更嚴重的是給孩子壞榜樣;寄存處的老闆,沒有顧慮信用,只看到眼前的好處就要貪圖,結果不但沒有商譽,更沒得到任何好處,所以說,一但有欺詐的行為,會帶來懲罰。

二.  在一個法官都無法很正確的判斷是非的社會,只有靠自己的機智才能避免不避要的麻煩。

三.  當社會到處充滿爾虞我詐,市場就功能無法正常運作,集體潛意識

借教育單位、司法單位及每個人的努力,朝向乾淨的、光明的世界邁進。

 

伍、安徒生故事〈兩兄弟〉

 

敘事:

    丹麥有一個島,島上有一個小市鎮,鎮上的房子很矮,屋頂都是紅瓦。一位賢德的婦人這時候正和她兩個兒子做在房間裡,媽媽常和他們談真理和正義,教育他們堅持真理,因為真理就是上帝在這世界上的一面鏡子。

    哥哥喜歡閱讀關於大自然的威力、關於太陽和星星這類的事情,「跟我一起飛吧!」這孩子的心理發出這樣的聲音,偉大的智慧要引領他向太空飛去。

   弟弟每當讀到雅各穿上羊皮委裝成以撒,騙取他哥哥的繼承權時,他的手就捏成一個拳頭,他的心中有個強烈的思想,正義和真理最後一定會勝利。

    丹麥的人都知道──他們就是奧爾斯得兄弟。

詮釋:

    奧爾斯得的母親給他們一個很明顯的人生方向──堅持真理和正義,這就是他們在學問上取得成就的基礎。

 

陸、結論

 

   中國善惡報應故事透過理性處理,使得故事具有可行性:例如〈討債〉錢其美降員外死後轉生成理老二的兒子,專門向理老二討債。如果把錢員外看作李老二隱藏起來的那個「我」,那個我會出現在夢裏對李老二說真話。這樣的理性處理,而使故事更具真實感;義大利善惡報應故事透過理性處理,使故事更人性化、百家有個圓滿的結果:例如〈伯爵的鬍子〉博卡帕利亞人生性平靜,不願意和任何人爭吵,很容易受到伯爵這樣的人欺負。如果沒有馬西諾幫村民解決問題,社會將無法安定。就是馬西諾理性分析,理性處理伯爵,使村民恢復快樂的生活;阿拉伯善惡報應故事透過理性處理,讓世界顯的光明的、乾淨的:例如提高法官門檻資格,能公正、正確判斷案件。

    綜合觀之,中國民間故事、阿拉伯神話故事、義大利童話有一個共通點,其民族意識型態不是那麼理性,也許就是比較缺乏理性處理事情的態度,所以更需要這一類的故事來提醒大家,也許他們覺得理性處理可以使事情更公平和理解決;安徒生故事〈兩兄弟〉是一則追求真理和正義的故事。。

參考書目:

葉君健翻譯。《安徒生故事全集》。北市:遠流,1999

伊塔羅‧卡爾維諾編著。《義大利童話》。北市:時報文化,2003

藍劍虹編著。《兒童文學導論‧講義集》。

培利‧諾德曼著。《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北市:天為文化,2009

鄭基良編著。《善惡報應思想與故事》。新北市:空大 2011

夏妍編著。《流傳千年的阿拉伯神話故事》。北市:知青頻道,2011

葉君健翻譯。《安徒生故事全集》。北市:遠流,1999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19631105&aid=3517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