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影「賽德克‧巴萊」有必要分上下集嗎?(二)
2010/11/19 12:17:09瀏覽2266|回應2|推薦28

參與《賽德克‧巴萊》拍片的原住民女性臨時演員們,

年齡從二十幾到四十都有,她們大都原有固定工作,為了

《賽德克‧巴萊》,輪流請長假演出。在戲中,她們都要塗上

鯨面紋,因為拍戲、待戲時間都很長。在深山老林,冬天酷寒,

夏季日晒,容易導致臉部的接觸性皮膚炎,經過治療,後來雖有改善,

但卸妝上妝,反反覆覆。只有等待自己的戲份結束了,

能夠真正休息喘息,才能獲得根治。

當年的霧社,乾草屋頂居多,《賽德克‧巴萊》的場景,則以黑瓦頂為主。

今日霧社

《賽德克‧巴萊》故事發生的舞台,霧社公學校(事件直擊後景觀)。

電影《亂世佳人》最早海報之一

《亂世佳人》在亞特蘭大的全球首映之夜.

.

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的《亂世佳人》,故事背景發生在美國南方的

亞特蘭大城。所以,19391215 ,該片在亞特蘭大羅威大戲院首映,

舉城歡騰,宛如嘉年華會。各種相關的周邊產品,也開始熱賣。

首映之夜的票價,高達十美元。大製片家大衛塞茲尼克,

親自主導問卷調查,包括電影長度、中場休息時間長短、票價問題…..

最早期上演的片子長度,即為三小時五十分鐘,只要中場休息時間充足,

觀眾也不希望它縮短。當初一票難求,都採預購制。後來全國普遍發行後,

票價則恢復為一元左右。那個年代,普通電影都賣五角。

.

.

女主角費雯麗抵達亞特蘭大參加首映,乘車遊行,萬人空巷

《亂世佳人》在紐約亞士都戲院的紐約首映,騎馬員警維持秩序.

《亂世佳人》1941年的海報上寫著:檔期有限!一刀未剪票價減!

.

因為二次大戰的關係,各國上映《亂世佳人》的時間,差異甚大。

香港得天獨厚,和歐美國家一樣,在1940(29)就放映了。

日本在1952(41)年首映,台灣更晚了,在1959年(48)

民國六十幾年,《亂世佳人》千呼萬喚終於在台灣再度上映,

照樣轟動全台。自從《亂世佳人》問世以來,宛如備受呵護的千金,

即使拿到十項奧斯卡金像獎,還有許許多多有的沒的獎項。

每年的1215 ,它都要過週年慶,每隔七年都會再度發行。

請它來台,都要千拜託 ! 萬拜託 !

.

《亂世佳人》中飾演女主角郝思嘉的英國女星費雯麗.

.

小時候就常聽長輩談論《亂世佳人》,小學畢業後,開始嘗試看

它的原著《飄》上下集兩本,一讀,就欲罷不能。當時,覺得奇怪,

怎麼有《餓狼駝》這種城市的名字,後來才知道是亞特蘭大城,

因為我們讀的是,大陸淪陷前的版本。再等了五六年,台灣片商

終於爭取到《亂世佳人》的新烤貝片子了。當時的每位觀眾,

都是以朝聖的心情,進入電影院,觀賞這夢中的電影。上半場真是

太精彩了,中場休息時,突然聽到旁邊有兩位前後排的 小姐在吵架,

前排小姐指摘 後排 小姐,在上半場時,鞋子不時踢前排的位子,

影響觀影情緒,兩人越吵越兇,差點打起來,幸被各自親友制止。

下半場的悲歡離合,兩位小姐正襟危坐,看的靜悄悄的,不時拭淚。

《亂世佳人》女主角費雯麗在上半場的髮型,也在當時台灣流行

一陣子。我們 家大 小姐,有一天也梳此髮型,穿束腰的風衣上班,

公司的人都稱她,費 小姐! 費 小姐!

《亂世佳人》在1967年重新發行70厘米大銀幕時的海報

.

《亂世佳人》是永遠的電影,它絕不在電視出現,必須莊重地

在劇院放映。大衛塞茲尼克希望觀眾到電影院看《亂世佳人》,

就是來享受一場電影盛宴。直到1987年,CNN的泰德透納收購

米高梅公司的電影,《亂世佳人》終於登上電視,逐漸進入

每個家庭。只要電影觀眾常在,它就永遠長存。

.

.

19651022,李翰祥在台灣執導的古裝歷史長片「西施」首映。

分上下兩集上映,總長三小時五十分鐘。六年後,1971年「西施」重映,

濃縮成兩小時二十五分鐘,一口氣演完,也沒中場休息。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102753325&aid=4614838

 回應文章

伊妮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哈利波特倒是有必要
2010/12/21 16:10
書迷太多, 又愛爭辯那個xx應該有, 那個配角那麼重要居然沒出現~~~
不再年輕(a102753325) 於 2010-12-23 09:54 回覆: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我只看過前3集,而且,我對作者也沒興趣.不過,還是謝謝妳的回應.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賽德克巴萊很難拍‧‧‧
2010/11/20 10:48

導演把故事說成一個「真正的人」之概念,就是一大疏忽;

因為概念與現實之間,要有時代史實的充分聯繫,那需要深入的研究‧‧‧

除了您提出的當時屋頂應是茅草,只有日本人居住的才有黑瓦外,

例如,日軍進攻的方式,總是第一線原住民,第二線徵來的台籍壯丁,第三線才是日本軍警;導演一意與日本表示親切,他要如何處理史實‧‧‧此外,他真的懂得武士道麼,那種「切捨御免」的地位,輕賤弱者生命的生命姿態,真的能和我原住民的素朴生命型態相通麼?

真是可惜,所以泥人常以為研究極為重要‧‧‧

一定要研究啊,否則,不研究,真是「雖曰愛之,實則害之」!

缺乏文化積累的原住民,其概念可能是趨於簡化的;但是現實複雜的社會裡,「真正的人」是很難拿捏的呀‧‧‧

當然,由粗糙的「海角七號」看來,他的研究功夫實在不可能足夠‧‧‧所以,他此片若失敗,應該是被「海角七號」所害;被當年的時局所害,敢於貿然開拍巨片‧‧‧

泥土有感

不再年輕(a102753325) 於 2010-11-20 12:32 回覆:

謝謝你鞭辟入裡的分析。當年日軍的「掃蕩」,確是「以夷制夷」。

我看電影,一向注重細節,希望「賽」片中的日軍,不要戴著軍帽,

後髮際又過長。

有句名言 : 天使不敢走的路,傻子一步就踩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