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童星張小燕的後繼者 ~ 羅宛琳
2010/11/10 14:32:04瀏覽5759|回應2|推薦32

                                           參加馬尼拉亞洲影展的穆虹和張小燕.

.

連三次奪得亞洲影展(五六七屆)最佳童星獎的張小燕,自幼習舞,

學齡前,就獲得民族舞蹈比賽冠軍。夫人宴請駐華各國使節夫人時,

張小燕等也被邀請表演民族舞蹈,舞畢,夫人和她們親切地合照。

此後多年,張小燕便被塑造成銀幕童星。幾年亞展風頭過後,

張小燕必須忍痛剪掉多年習舞必留的長髮,進入髮禁的年代。

以清湯掛麵頭,在靜修女中渡過童星的尷尬年齡。當年,

台灣要在亞洲影展得獎,很不容易,必須繼續再找張小燕的傳人。

羅宛琳終於冒出來了,她在1962(51)演出中影電影「颱風」,

獲得第九屆亞洲影展最佳童星特別獎。

均由潘壘負責編劇導演的「颱風」,敘述阿里山測候站測候員何志平

(金石),敬業且過於投入自己的工作,以致疏於陪伴驕妻君麗(穆虹)。

在人煙稀少的山上,孤單的君麗,精神衰弱,經常藉酒澆愁。

志平有位不學無術的弟弟志雄(歐威),不但認識被警方通緝的流氓

高大豪(唐菁),而且安排他到測候站躲警。逃亡途中,大豪遇到

離家出走的小姍(羅宛琳),二人偽裝成父女,前往阿里山。

大豪躲在山上時,結識了少女阿紅(唐寶雲),阿紅的純真善良,

讓大豪感到愧疚,欲帶小姍離開。此時,意亂情迷的君麗,

竟在颱風夜裡,衝入大豪房內,欲與其一起私奔。

何志平(金石)與驕妻君麗(穆虹)

.

無奈風雨過大,又逢警方把守,三人只好折返測候站,受到雨淋的小姍,

也因此感染肺炎。在良心的譴責與志平的勸服後,大豪終將小姍送醫,

並前往警局自首,而志平與君麗也重修舊好。全片大都在阿里山上取景,

雖是黑白電影,但透過影片,仍可飽覽當年的美景。該片代表我國,

參加漢城第9屆亞展,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唐寶雲),和最佳童星獎(羅宛琳)

1962(51)在漢城舉行的第九屆亞洲影展,得到最佳女配角獎的

中華民國代表 唐寶雲小姐,飛回台北松山機場。也獲得最佳童星獎的

羅宛琳,親自到機場迎接,並擁抱她的獎座。

1963(52) 羅宛琳拍攝自立影業公司的低成本電影「街頭巷尾」,

這部黑白小銀幕電影,在邵氏彩色寬銀幕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

「武則天」的夾擊下,竟然也能連映四十九天,可謂小兵立大功。

因為它是部樸素的寫實電影,親切而細膩地描寫都市低下階層的眾生相

,洋溢著濃郁的人情味。整部電影呈現的很真、很誠。一干優秀演員,

用南腔北調的國、台語多聲帶,講述這個本質上就是「族群融合」

的電影,完全沒有政策式的吶喊。此片也帶動龔弘主持的中影公司,

接連拍出「健康寫實」的電影。「街頭巷尾」也是外省籍導演李行,

從台語片轉戰國語片的成熟之作,更是他進入中影的敲門磚。

在台北一個貧民大雜院裡,住著各省籍人士,包括忠厚老實的拾荒胖子

石三泰(李冠章)、三輪車伕陳阿發(曹健)、大陸過來的徐家祖孫、

在酒店上班的朱麗麗(游娟)、還有他那遊手好閒的男友吳根財(雷鳴),

再來就是疾病纏身的寡婦阿嫂(何玉華),和他的女兒林小珠(羅宛琳)。

寡婦阿嫂的病情日漸惡化,她把小珠託付給石三泰後撒手人寰。此後,

三泰帶著小珠一塊兒拾荒過活,兩人情同父女。吳根財終日無所事事,

只會伸手向女友要錢,相較之下,麗麗覺得苦幹實幹的車伕阿發,

才是個值得依靠的對象。當學校導師(蔣娉)來訪,三泰才想起,

不能讓小珠失學。三泰每天接送小珠上下課,卻被其他同學譏笑

是個撿破爛的大胖子。

為了不讓小珠被欺負,三泰決定改行,學踩三輪車、擦鞋、當苦工,

卻也因此累壞了身體。小珠不想三泰和媽媽一樣病倒,她把小狗賣掉,

買了愛國獎卷到街上兜售,影響正常上課,使三泰勃然大怒,

經過徐奶奶(崔小萍)的解釋,兩人抱頭痛哭。阿發介紹三泰去礦坑工作,

工作雖然辛苦但薪水優渥,放假回來還能給阿珠買新衣。

想不到好景不常,三泰在礦坑發生意外,卻沒錢支付龐大的手術費,

徐奶奶將自己的棺材本拿出來,救了三泰一命。三泰康復後回到大雜院,

繼續與小珠相依為命,而麗麗也決定離開吳根財,與阿發過下半輩子。

大雜院又回到安居樂業,知足常樂的生活。

第二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頒獎人正在頒贈「最佳童星」獎證書給以演出

「街頭巷尾」一片獲獎的羅宛琳。

1964(53) 10月31,老蔣七十八歲生日(華誕),全國軍民同胞

熱烈祝賀總統萬壽無疆。明星汪玲、江青、王莫愁、羅宛琳等人,

前往總統府簽名祝壽。

1982(71)第十九屆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在國父紀念館舉行,

圖為頒獎人歐弟和羅宛琳,站在頒獎台上,頒發「最佳童星獎」。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102753325&aid=4585872

 回應文章

藏鏡人(謎の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街頭巷尾
2011/10/29 08:37
您提到這部黑白小銀幕電影街頭巷尾,當年在邵氏彩色寬銀幕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武則天」的夾擊下,竟然也能連映四十九天,可謂小兵立大功。

這麼說我好像也有點記憶了,當年那張街頭巷尾的海報被畫成電影看板招牌,豎立在台中市建國路和民權路口,我每天早上上學都會看廣告牌一眼,通常片子下片就換招牌,有好一陣子甚至超過一個月,似乎這街頭巷尾看版都沒換過。所以印像比較深刻。

這些片子不知有沒完整保留,要不然真可以拿來當研究早年社會的背景資料。

這張海報我非常有記憶。
不再年輕(a102753325) 於 2011-10-29 20:46 回覆:
這部電影太寫實,太貼近台灣當年小市民的心聲,引發後來的健康寫實電影的興起.台北影音店好像有在賣的樣子,印象中.

L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以前的明星
2010/11/14 08:23
各個都美得很有特色跟個性 現在則太人工了 還是自然美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