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幸福安樂與解脫自在的人生—離三心、具四相(一)
2011/08/20 01:15:50瀏覽2230|回應0|推薦7

※※《幸福安樂與解脫自在的人生》這本書是由果儒法師所編纂的,並由中平精舍印行。
本部落格文章「少欲知足、感恩惜福」係摘錄自此書的第壹篇(文中並附有此書的「前言」及「目錄」)。
本文係摘錄自該書的第參篇「離三心、具四相」,讀者不妨先看過「少欲知足、感恩惜福」(尤其是「前言」部分),再看本文,會比較有整體連貫性。
又「離三心、具四相」此主題內容較多,故將分三段刊出。
盼有緣人能取得本書,閱讀完整內容,以深獲法益。


參、離三心、具四相

一、離三心

1、過去心不可得

  《金剛經》提到:「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指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

  Jotika禪師在《禪修之旅》一書中提到:經常有人會到他住的小茅蓬去找他討論佛法,他會問來的人:「請問你是?」(Who are you? 或 What are you?)他以現在式(present tense)問對方;而對方回答他說:「我以前是所長、主任、局長、處長、或我以前是某某部長。」(I was director.或 I was minister.)以過去式(past tense)來回答他的問題。

  Jotika禪師說:許多人以前是somebody(大人物),而現在是nobody(小人物),心裡仍念念不忘以前風光的日子,放不下過去的權勢、地位、頭銜。以前有權有勢,所以拍馬逢迎的人很多,現在是「門前冷落車馬稀」,難免會懷念過去風光的日子,所以有人說:「上台靠機會,下台靠智慧」,一個放不下、一直緬懷過去的人,當然不快樂,所以說:「過去心不可得」,要放下對過去的懷念、放下昔日的身段、架子、名位,才能解脫自在的過生活。

  另一種人是放不下過去的恩恩怨怨,新仇舊恨總是記得牢牢的,懷恨在心,耿耿於懷,這種人不得解脫,被恩怨仇恨所繫縛,當然不快樂。古人說:「小怨不赦,大怨必生」,積小怨,成大怨,最後可能惹來殺身之禍,所以要放下,放下過去的恩怨。

  另外要「施恩不望報」,不要對他人的忘恩負義耿耿於懷,是真布施就不要希望對方回報;是仇恨,就要忘掉,否則會一再傷害自己,愈想愈氣,氣出病來,或許還會得癌症(肝炎、乳癌和許多疾病與情緒有關)7,非常划不來。既然已經過去了,就要放下,所以說:過去心不可得。

  在佛書裡有個故事提到,有師徒兩人正要過河,有位年輕的小姐也要過河,因為河水湍急,所以這位小姐不敢涉水而過,這位師父很慈悲,跟那位小姐說:「我背你過去。」這位師父把小姐背過河後,就放下了,可是他的徒弟卻放不下,他忍了好幾天,最後忍不住了,就是問師父:「師父,您說出家人不可以親近女色,為什麼那天你背那位年輕的小姐過河?」師父說:「我已經放下了啊,你怎麼還背著呢?」

  孔子也說「既往不咎,遂事不諫。」事情已經過去了,如果放不下,只會給自己帶來煩惱,所以一定要記得「過去心不可得」。

2、現在心不可得

  大部分的人都會執著眼前的(現在的)事物,執著自己的配偶、子女、事業、財富、身分、地位,一旦突然失去所執取的對象,失去摯愛的親人,頓失依怙,便不知所措,痛不欲生,甚至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例如,有些大企業家突然破產,想不開,便去自殺;而有些恩愛夫妻在喪失愛侶後,也變得消極頹唐,過著抑鬱寡歡的日子,甚至罹患憂鬱症,所以佛陀說要「自依止,以自為洲」8,要依靠自己,不要依賴他人,要做自己的洲嶼,要自立自強,才能解脫自在的過生活。

  在《法句經》中,佛陀也提到:要「自為自依怙,他人何可依?自已善調御,即難得所依。」他人是無法長久依靠的,所以要依靠自己,要把自己調御好,要能完全獨立,否則一旦頓失依怙,要幸福安樂的過日子也難。

  我的同學、朋友中,有許多單身貴族,他們能享受孤獨,喜歡過平靜的生活,所執著的東西也比較少,所以能幸福安樂的過生活。

  有位中醫師說:I am lonely but not lonesome. Lonely是孤單,Lonesome是寂寞,這位醫生說:他雖然孤單(大女兒嫁人了,小女兒在美國),內心卻不會寂寞,因為他的生活很充實,無需向外攀緣,不會覺得冷清、無聊。喜歡獨處,能平靜過日子的人是幸福的,所以佛陀告訴我們:「當離憒鬧,獨處閒居。…是故當捨己眾他眾,空閒獨處,思滅苦本。若樂眾者,則受眾惱(惱害)…。」

  獨處的好處是不用看人臉色,不會受干擾,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例如可以閱讀、散步、爬山、運動,可以蒔花藝草,可以到醫院或一些公益團體做義工,一點也不寂寞。能享受孤獨的人,外在的事物對他們不會有太大的干擾,這是對眼前的事物而言,總之,對現在的、眼前的人事物都不要執著,因為一切都是變動不居的,是無常的,所以《金剛經》說:「現在心不可得。」

3、未來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是因為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所以不要有不切實際的計畫,例如我有個朋友說:「他將來退休後要做什麼…」,我看了他的手相,生命線不長,要到六十五歲才退休,恐怕不容易。生命線長的人也不一定能長壽,因為佛教有所謂的共業(collective Kamma),例如遊覽車翻到山谷裡,車上的人全部罹難,包括生命線很長的人。有位李先生,二十幾年前,李先生的女兒才五六歲,跟著祖母去北港拜媽祖,因為遊覽車翻車,所以祖孫兩人都往生了,媽祖並沒有保佑他們。這種共業是很難逃避的,除非做了許多善事,積極行善能使人逢凶化吉,否則是在劫難逃。

  佛陀說: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一個億萬富豪很可能在一夕之間破產;而身體壯碩的人也可能突然暴斃,所以要把握當下,積極行善,修正自己的行為,而不是寄望未來,不要把希望寄託在不可知、無法掌握的未來。

  《四十二章經》提到:「人命在呼吸間。」一口氣吸進去,如果不再呼出來,心臟停止跳動,人就往生了,所以不要說:「十年後,我要做什麼;二十年後,我要做什麼。」後面還要加上一句:「如果我還活著的話。」

  如果我們深深了解生命是無常的,知道人生苦短,就會把握當下,每天都會充實的過日子,不敢浪費生命;也不會為未來煩惱,所以說「未來心不可得」。

二、具四相

(一)、慈悲相

  1983年六月,我剛大學畢業,學妹帶我去慈光山文殊院見聖開法師—我的剃度師父,那時我對出家人很好奇,我問聖開師父:「出家要具備什麼條件?」師父說:「要有慈悲心。」我說:「有慈悲心不一定要出家。」師父說:「還要有解脫心。」我很坦白的說:「我沒有解脫心。」那時,才剛大學畢業,我想考中文研究所。當初考大學時,只填中文系,因為我熱愛中國文學,非中文系不讀,考研究所是多年來的心願,是一種執著,一時也放不下,後來還是放下了,改讀佛學研究所。現在,我已經有解脫心了,因為我不想做個有煩惱的人,不想被名繮利索、五欲六塵9所繫縛(不得解脫)。

  一個滿懷慈悲,慈善為懷的人,容易廣結善緣,不容易跟人家結惡緣,德雷莎修女是最好的例子。慈悲的相反是嗔怒、瞋恨。一個火爆脾氣,滿肚子炸彈的人一定不快樂,因為別人總是離他離得遠遠的,包括自己的配偶、子女、兄弟姐妹。所以要過幸福安樂的日子,先要把自己的壞脾氣改掉,不要一臉瞋恨相,這樣你的人際關係一定會越來越好,人也會越來越快樂。

  要如何培養慈悲心,請看《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The Path of Purification)第九品〈說梵住品〉和《德雷莎修女傳》。許多人讀《德雷莎修女傳》時,非常感動,邊看邊掉淚(包括許多佛教徒—比丘和比丘尼),德雷莎修女真正做到了佛經所說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在佛教史上,在人類史上,除了佛陀和《高僧傳》中極少數的高僧,很難找到像德雷莎修女一般「大慈大悲憫眾生,大喜大捨濟含識10」的人間菩薩。由於德雷莎修女的無我、無私,才能「盡形壽、獻身命」去照顧那些悲苦的眾生。

  雖然佛教否定有個全能的造物主11,也不承認有個至高無上的神在賞善罰惡,並主宰我們的生與死、貧富貴賤和吉凶禍福12,撇開教理不談,《德雷莎修女傳》仍是一本培養品德和慈悲心的好書。例如,上個月,我送一本《德雷莎修女傳》給住在宜蘭的陳老師,陳老師是佛教徒,他告訴我:《德雷莎修女傳》是超級好書,又請了15本好送給朋友,而他的朋友(住在花蓮,也是佛教徒)收到書後,打電話給我,他說:「他還要三本,他要和慈濟委員一起閱讀、討論這本書。」孔子說:「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陳老師和他的朋友是很好的典範。

  有慈悲心的人比較幸福快樂,因為「天道福善禍淫」,而《易經》也提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所以要心存善念,要儘量培養慈悲心。

(二)、光明相

  光明相指心地光明磊落,臉又光又亮。臉色晦暗的人因為心事重重,煩惱顯現在臉上,所以一定不快樂。

  「君子不欺暗室」,一個光明磊落的君子,值得信賴,不會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做一些虧心事,你也不用擔心這種人會騙你,或在後面捅你一刀,扯你後腿。光明磊落的人當然比賊頭賊腦,心術不正的人來得快樂,因為心術不正,心懷鬼胎的人總是擔心別人會揭穿他的陰謀,看出他的人品。

  荀子說:「榮辱之來,必象其德。」一個人的榮與辱,必定與他的德行有關。象指象徵,一個人的榮辱象徵他的德行。一個心地光明正大,有德行的人,必定受人尊敬;相反的,一個自私自利,居心叵測,陰險狡詐的人,無法贏得別人的敬愛,甚至會自取其辱,所以我們要有光明相,心地光明磊落,才能贏得別人的信賴、尊重。


註解:
7 《黃帝內經》說:「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驚傷膽。」也就是:大喜傷心(如《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中舉後,因大喜而罹患失心瘋),大怒傷肝,思慮過度傷脾(食慾不振,食不知味),憂傷過度傷肺,恐懼傷腎,驚嚇過度傷膽。
8 《雜阿含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住於自洲,住於自依;住於法洲,住於法依;不異洲,不異依。」卷二,第36經,T2. 8a。
9 六塵:指色、聲、香、味、觸、法(Dhamma,Truth)。
10 含識:指有意識(consciousness),有生命的有情眾生。
11 在《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第49頁,作者問道:「…所有眾生都是可憐的,…為何偉大的上帝創造這些無辜的生命,卻使他們受苦?何以造物主讓眾生生活在遭捕食的恐懼中?」
12 有關佛教與基督宗教的異同,請參考What the Buddha Taught(《佛陀的啟示》顧法嚴譯)、張澄基教授的《甚麼是佛法》,以及聖開法師的《聖經的研究》等書。


前往幸福安樂與解脫自在的人生—離三心、具四相(二)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in0121&aid=556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