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可許則許》再版序——祥雲老和尚
2011/07/08 14:09:16瀏覽1851|回應0|推薦4

《可許則許》再版序    祥雲老和尚

  佛教徒中,有一些人好求靈驗感應。他們認為自己既已歸依佛門,又有一番修持功夫,凡有所求,佛菩薩就應該「有求必應」,滿足他們的願望。然而事實上,卻往往也有未見靈感,反而遭遇不順的情況。因而失去信心,漸漸背離佛教。

  探討此種心態,實由未能深明佛理,才會產生退志。有識之士應該知道:個人際遇,乃從多生業力而來。多生業力,非是一時修行便能好轉。家庭環境,則由眷屬共業所感。眷屬共業,非是一人功德所易改變。如果誠心學佛,遭遇反而拂逆;當知若非學佛功德,情況也許更慘。

  「因緣果報」之間的關係,並非只論一時、也非只論一事。多生「因緣」,千頭萬緒,曲折滋蔓,交互揉合。又如移花接木,變幻風雲,「果報」自然發生變化。因此,我們不能僅憑短視的眼光驀直判斷。

  佛教對於「因緣果報」的觀察,是從許多的角度,去做分析與推論的。茲略舉數端於下,以明就裏。

一:按「果報」的構成而論,佛教謂有「華報、果報、餘報」等三種形態。

  譬如殺人兇犯,今生判刑若不致死,但被囚禁,此是「華報」。未來生中,冤緣相遇,被殺償命,此是「果報」。又因殺業餘孽未消,後世為人,則感多病短命之報,此是「餘報」。

  此一道理,有如農夫種瓜,先見開花,此是「華報」。繼而結瓜,此是「果報」。後餘枝蒂漸漸腐朽消失,此是「餘報」。

二:按「果報」的時間而論,佛教謂有「現報、生報、後報」等三個時機。

  「現報」是今生造業,今生受報。「生報」是今生造業,來生(下一世)受報。「後報」是今生造業,未來生中受報。

三:按「果報」的狀況與時間而論,佛教謂有「時定報不定、報定時不定、時報俱不定、時報俱定」等四種差別。

四:按「感」與「應」的效驗而論,佛教謂有「顯感顯應、顯感冥應、冥感顯感、冥感冥應」等四種情況。

  在「果報」的問題上,尚有「重罪輕報、近罪遠(遲)報」等說。「重罪輕報」殆由懺悔改過而來,應該倍加精進。「近罪遠報」或因善業暫為屏護,應該及早回頭,加功用道,以除後患。

  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此一大事因緣,乃是為令一切眾生,超生死海,登涅槃岸。至如其餘利樂法門,都無非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的方便而已。所以我們的祈願,應該朝向「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的方向前進才是。

  學佛的人,但能遇岐知返、嚴淨毘尼,這便是得到了佛菩薩的最大的慈憫。但能識心達本、業盡情空,這便是得到了佛法的最好的感應。假如不明這等「感應」的可貴,而徒知冀求「財色奇緣」、以及「神奇古怪」,豈知那正是牽扯生死的因緣,招引魔羅之門戶也。

  前賢陳海量居士所著《可許則許》一書,闡述「因果感應」之理,至為詳切。閱讀本書,可使求願未遂,忖度靈驗之人,消除疑悶、心氣平和。護法居士諸人,有鑒及此,特共發心,籌印再版;以期奉贈社會大眾,克盡一番心意。菩薩行願,功不唐捐。承囑撰序,謹贅數語,隨喜讚歎!


民國八十一年農曆九月釋祥雲序於台灣


◎相關連結:
祥雲法師簡介(佛陀教育基金會)

可許則許(報佛恩網)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in0121&aid=540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