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8/17 15:40:41瀏覽5768|回應5|推薦138 | |
聖瑪利諾是位於美國加州洛杉磯縣聖蓋博谷 (San Gabriel Valley) 北邊的一個小城市,成立於1913年。人口有13,048 (2019年普查結果),其中亞裔佔了59.5%,白人只有31.5%,亞裔中又以華人為大多數。家庭中間收入 (2014-2018) 達到$159,509,在全美排名78;中間房價約為$1,886,000 (2014-2018) ,是洛杉磯最昂貴,最高檔的街區之一,因此有「小比佛利山莊」的別名。 下圖為聖瑪利諾市政府,規模不大,外表十分簡單樸實。在南加州其他富庶的城市中尚屬罕見。 鬧區的商店街 克拉威爾 (Crowell Public Library) 公共圖書館,因為市政府財源寛裕,並且施政以此為優先考慮,所以各類圖書資訊非常充實完善,滿足市民的求知欲望,值得讚賞。 社區有很多教堂,宗教氣氛十分的濃厚。 聖瑪利諾乃是根據義大利半島的聖瑪利諾共和國 (Republic of San Marino) 而命名的,但兩者並無歷史的關聯。1903年,美國鐵路大王亨利杭廷頓 (Henry E. Huntington,1850-1927) 購買了索伯牧場 (Rancho Shorb),改名為杭廷頓牧場,並在該物業上建造了一座豪宅,後來演變成今天的杭廷頓圖書館,佔地207英畝。該圖書館藏有世界聞名的藝術品收藏,研究和稀有書籍圖書館以及佔地120英畝的植物園。1913年,他再收購了威爾遜和巴頓家族的主要牧場以及這些牧場和較小牧場的細分區域,例如斯通曼,懷特和羅斯牧場,與杭廷頓牧場一起合併為聖馬利諾城,正式立案成市,而以喬治史密斯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1856-1927年)為第一任的市長。他的兒子就是二次大戰時赫赫有名的將軍小喬治史密斯巴頓 (George Smith Patton Jr., 1885-1945)。 下圖是彼此乃家族世交的享利杭廷頓和小喬治史密斯巴頓 (公有領域) 下圖 (公有領域) 為巴頓將軍年輕時自維吉尼亞軍校返家,和父母一齊招待享利杭廷頓來訪在門廊上的合照。左起第2人即為巴頓將軍,第3人是他的母親,第4人是享利杭廷頓,第5人則是老喬治史密斯巴頓,時為1903年。 對上一代的南加州人來說,聖瑪利諾代表了古老、有權有勢的白人中上層級的堡壘。在1970年時,該市白人佔99.7%。早期該市居民多為律師、會計師和醫師等高專業程度的中上階級白人,晚近二、三十年開始有許多富裕的亞裔家庭移居。到1990年,亞裔已佔該市的家庭的23.7%;至2000年,再增加到40%,去年 (2019) 則已達59.5%,進展不可不謂神速,而亞裔的政治明星也開始嶄露頭角。聖瑪利諾市市長和副市長是由全體五位市議員依資歷相互推選產生 (榮譽職) 的。2003年時,首位華裔市長誕生,並且連任了三屆。 近幾十年來,台灣和中國血統的移民對於聖馬利諾特別青睬,這可能是由於其學區在聖蓋博谷地區獨佔鰲頭,升學率及評鑑在南加州地區也是特別優秀的的緣故。學區擁有兩間小學、一間中學及一間高中,每間學校都被列入加州傑出學校 (California Distinguished School) 和國家藍絲帶學校 (National Distinguished School) 的榮譽榜。聖馬利諾市的居民中擁有學士學位或更高學位的人佔絕大多數,佔69.7%,而全國平均水平為27.2%,可見其重視教育的程度。 聖馬利諾位於聖拉斐爾山 (San Rafael Hills) ,東、北接鄰帕薩迪娜 (Pasadena)市,西靠南帕薩迪娜 (Pasadena)市,南臨阿罕不拉 (Alhambra) 市和聖蓋博 (San Gabriel) 市,在整個華人雲集的聖蓋博山谷 (San Gabriel Valley) 中算是偏北居中的位置。 其居民的房產一般佔地廣大,規劃完善,根據最小地段大小分為七個區域。最小的地塊面積約為4,500平方英尺 (420平方米),許多區域的房產平均面積超過30,000平方英尺(2,800平方米),週遭的其他聖蓋博谷城市的房産劃分就沒有這種限制。由於這一因素和其他因素,聖瑪利諾的大多數房屋建於1920年至1950年之間,並且它還增強了房主的歷史保護意識。除少數例外,該市嚴格的設計審查和分區法律迄今阻止了洛杉磯其他地方發現的大型房屋的開發,保存了生活品質和環境資源,房價因此節節上漲,成了有經濟實力華人的首選。 高聳的街樹,寛闊的社區道路,廣大的佔地,低度的開發,造成了聖瑪利諾高品質的居住環境。 老樹華屋,相得益彰。 通常前庭寛敞,氣派恢宏。
林木葱鬱,鳥叫蟲鳴。
户户碧草如茵,乃視覺上一大享受。 每家都是窗明几浄,從室内由窗框向外看,可以瀏覧美麗的街景。 六線的杭廷頓大道由東而西貫通聖瑪利諾市,將全市隔為南北兩塊,是全市交通的大動脈。通常北邊的房價比南邊要高出許多。 [聖瑪利諾高中] 聖瑪利諾高中的升學率,尤其是進入長春藤大學的比例,在加州和全國都是名列前矛。因為市府財政充裕,資源集中,所以能够吸引優秀的老師來培育英才,把這所高中辦得很好。 聖瑪利諾高中的各類體育校隊是以Titan作為隊名,其名來自聖瑪利諾共和國的一座最高山峯Monte Titano (Mount Titan) 。 [Father of the Bride (新岳父大人)] 還記得1991年的經典電影,由史提夫馬丁 (Steve Martin) 主演的 Father of the Bride (新岳父大人),也有一個續集Father of the Bride 2) 嗎?它就是以聖瑪利諾市為背景的。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回憶其中幾個珍貴的場景。 下圖為故事中聖瑪利諾的鬧區商店街,此處生活的步調既悠閒又優雅。但它並不真的在聖瑪利諾市,而是位於蒙羅維亞 (Monrovia) 市, 就在帕薩迪娜市的東邊。
電影中父親去取女兒自行車的Village Cyclery店真正位於407 South Myrtle Avenue, Monrovia 91016。
Village Cyclery店如今也已不知去向。 故事中的主人翁住在24 Maple Drive。
穿過綠色隧道回到了家。 這間殖民式的房子其實不在聖瑪利諾市,真正的住址是843 South El Molino Avenue, Pasadena (帕薩迪娜市), CA 90016,但是離聖瑪利諾市的杭廷頓圖書館或蕾西公園都很近,只有幾個巷弄之遥。在影片中,史提夫是如此形容他這個房子的:“This house is warm in the winter, cool in the summer and looks spectacular with Christmas lights. It’s a great house and I never want to move.” (這所房子冬天溫暖,夏天涼爽,聖誕燈亮麗。這是一所很棒的房子,我永遠都不想搬家)。屋以人貴,所以見屋思人,覺得珍惜。 這是此屋現貌。它共有8房5浴,室内4339平方呎 (121坪)。聽說衣1999年換了新的屋主,是一對男女朋友。買下住了半年後也決定步上電影後塵,在此屋擧行婚禮,因此它可算是一個Luck House吧。聽說很多單身男女選擇到此地一遊後,趁機掏出戒指給對方一個驚喜,求婚的戲碼常常在門前上演,可見觀眾入戲之深。 這個值得回憶的父女鬥牛籃球場和後院也在另一地點:500 North Almansor Road in Alhambra (阿罕不拉市), CA 91801。導演用借位的手法讓觀眾産生錯覺,誤認是同一間房子。不知情的影迷去帕薩迪娜市的房子打卡時遍尋籃球架不著,還以為屋主把它給拆了,非常偒心,其實大可不必。因為它如今還立在阿罕不拉市房子的後院中,從車道上就可以看得到。
用作外景拍攝的民俗小教堂是HOPE Christian Fellowship,位於聖蓋博市,地址為6116 North San Gabriel Boulevard,San Gabriel, CA 91775. 聖蓋博市位在聖瑪利諾市的東南隅。這雪下的有點誇張,因為聖蓋博山谷的平地很少下雪的。 教堂現貌 [蕾西公園 (Lacy Park)] 蕾西公園 (Lacy Park) 是一個佔地30英畝的美麗公園,位於聖瑪利諾市中心,介於維吉尼亞路 (Virginia Road) 和聖奧爾本斯路 (St. Albans Road) 之間,以及蒙特利路 (Monterey Road) 北部。該土地原本是19世紀時的威爾遜湖 (Wilson Lake) ,後來於1925年被聖瑪利諾市購入並填平作為公園之用。 在早期,該湖接收許多地下泉水和山上小溪的挹注,成為聖蓋博谷地中的田園綠洲,波光瀲灧,群鶩飛翔,景色迷人。1828年時,曾有一位來自波士頓的遊客將其描述為「加利福尼亞經常遇到的一個奇幻景點之一」。 但是在1854年,湖的命運永遠改變了。田納西州人班傑明威爾遜(Benjamin D. Wilson)購買了聖帕斯奎爾牧場地段 ( Rancho San Pasqual tract ) 的大部分土地,包括了湖在内。他以他本人姓來命名湖,並用它的水來灌溉他的葡萄園,從此湖泊逐漸趨於乾涸和停滯。威爾遜一方面與他的女婿擴大了他的釀酒企業,另一方面又將水權出售給其他開墾者,如此一來,情況的惡化,更為加速。 早期的威爾遜湖 (Courtesy Huntington Digital Library) 威爾遜湖在1900年被稱為凱文湖 (Kewen Lake)。此時湖已經縮小,並成為小喬治史密斯巴頓和他的朋友們夏天的天然游泳池。到1924年,該湖已成為泥濘沼澤,聖瑪利諾市決定買下它,將其改造轉型為社區公園,以更好地服務於公眾。 但是沼凙裏殘存的水分仍然給公園的規劃者帶來了嚴重的問題。在1920年代時,附近的加州理工學院正在挖掘幾座早期建築,所産生的大量泥土恰好可以傾倒在此並填滿了湖泊。 1925年,該公園的計劃草擬完成,將其定位為植物園兼公共休閒區。亨利杭廷頓從他的庭園中捐贈了稀有植物,並佈置了12英畝優雅的草坪,玫瑰叢,葡萄藤,灌木和喬木樹,包括了大量的棕櫚樹。社區並投票決定,以剛當選為聖瑪利諾市市長的理查萊西 (Richard Lacy) 的姓命名。他一直擔任市長直到1942年為止。 昔日的湖泊,今日的大草原。 如今,蕾西公園已成為一個普受歡迎的野餐地點,有著開闊的綠地和各種各樣的樹木和灌木叢,吸引了聖瑪利諾市以及鄰近城市的家庭前來使用。每年的七月四日在公園廣闊的場地上燃放煙花的時刻,是最令人期待的。該公園對市民免費開放,對非市民則酌於收費,是洛杉磯各城市公園唯一向外收費的。 野餐區也是夏季音樂會,公民活動和煎餅早餐的熱門場所。園中還有棒球埸、玫瑰園、遊戲區、巴頓將軍紀念園等。環狀步道有兩處:一處內部迴路大約3/4哩長,另一處外部迴路大約1哩長。 静謐的湖光山色已經一去不返。路過的人們中,時常還有長者在述說: 「很久很久以前,這片大草原本來是一個很大很美的湖⋯」小的就會回道: 「什麼湖啊?」 兒童遊戲場 頂天立地的棕櫚樹 棒球場
玫瑰花園 红粉黄綠一園開,對對蜂蝶聞香來。 茵茵芳草,灼灼庭花。 [巴頓將軍的紀念園] 纪念園裏豎有二戰英雄小喬治史密斯巴頓將軍的紀念碑,上面記載著他光榮的事蹟。他的故居就在公園附近。蒼茫的暮色下,讀著碑文,特别令人緬懷這位名垂青史的一代名將。 戰場上倖存的將士單膝跪地,一手撫牆,憶念犧牲的袍澤,不禁悲從中來⋯ 追想巴頓將軍當年,金戈鐵馬,百戰沙場,雄姿英發。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將軍是美國陸軍四星上將,以在二次大戰先後指揮美國陸軍第7軍團和第3軍團功績彪炳而教義、德兩敵軍聞風喪膽而著名。他疾如風、掠如火的攻擊,對盟軍的最終勝利有決定性的影響。 巴頓將軍於1885年出生在聖瑪利諾的一個顯赫的世家,祖父和叔祖都在南北戰争中捐軀。父親喬治史密斯巴頓是律師、檢察官,還是首任的聖瑪利諾市的市長,外祖父也當過洛杉磯市的市長。 下兩圖為巴頓將軍在聖瑪利諾市的出生地:1220 Patton Place, San Marino CA 91108. 此街也以他的姓命名。巴頓曾經在此度過快樂的童年,他的姐姐安妮威爾森巴頓 (Anne Wilson Patton) 一直居住在此處,直到她於1971年去世為止。如今該屋已成為私人住宅,並不對外開放。 [少年巴頓] 巴頓將軍在他的童年時期,聽到了無數關於祖先在美國革命和南北戰爭中為國奮戰的故事,於是努力追隨他們的腳步,立志成為一位戰争英雄。他潛心研讀中古世纪歐洲的戰争史,期許自己將來也能應用這些過去的教訓在現代的戰爭上,一展抱負。他先進入維吉尼亞軍校學習,之後入讀西點軍校,於1909年畢業授少尉階。1912年,代表美國参加奥運的現代五項運動。在1915-1917年參加第8騎兵團遠征墨西哥,獲得機會参與美國軍事史上的頭一次的機械化作戰,建立勛功被晋升為中尉。 下圖為西點軍校裏巴頓將軍的雕像 (公有領域),他身高6呎2吋,相像堂堂,頗有大將之風。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美國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巴頓獲令在巴黎組建一個培訓美國遠征軍的輕戰車學校並晉升為中尉。他很快以其領導才能和坦克戰知識而贏得聲譽。戰爭結束後,巴頓在美國各個崗位的坦克和騎兵部隊中任職,領導指揮各項大型坦克戰的運動及演習。到1940年美國開始重新武裝,準備参加二次大戰時,他已經升任上校了。 下圖為1918年,巴頓在法國與一輛雷諾FT-17戰車的合影 (公有領域)。 [第二次世界大戰] 〖北非戰場〗 在1941年12月日本對珍珠港的襲擊後不久,巴頓晉升為少將,並被任命為第1和第2裝甲師的指揮官,並在加州帝王谷 (Imperial Valley) 奇利亞哥高地 (Chiriaco Summit) 建立了一個訓練中心,名為楊基地 (Camp Young),準備將來的北非沙漠作戰行動。從1941年末開始,他的機動部隊在位於棕櫚泉 (Palm Spring) 東南方80公里處佔地3千英畝的廣闊沙漠中演習,一直持續到1942年夏季。 下圖為1943年時的楊基地 (公有領域)。 〖北非戰場〗 1942年12月8日,巴頓經艾森豪將軍指派加入了火炬行動,指揮由24,000名官兵和100艘船隻組成的特遣隊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 (Casablanca) 登陸。在最初登陸之前,他向他的部隊宣示了他爾後成為傳奇的戰鬥哲學: 「迅速,無情,惡毒地進攻,沒有休息,無論您多麼疲憊和飢餓,敵人都會更加疲倦,更加飢餓。繼續猛擊。」 ("Attack rapidly, ruthlessly, viciously, without rest, however tired and hungry you may be, the enemy will be more tired, more hungry. Keep punching.") 帕頓的主動進攻論使他在部隊中贏一個很炫的綽號「老血膽」” (Old-Blood-and Guts)。有時士兵會在背後調侃他説:「他的膽,我們的血!」(His guts, our blood!) 他用鐵腕領導統御。憑藉著這種強大的侵略性和不懈的紀律,讓他在以後所有北非及歐洲的大小戰役裏用兵神速,而且戰無不克,攻無不取,將德、義軍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 巴頓將軍登陸後接收了剛被德軍擊敗的第2軍,成為新的指揮官,同時晉升中將。他立即著手徹底的調整,檢肅全軍儀容,並與所有的官兵個別談話,以提振他們的士氣。他訂立了嚴格的時問表,要求恪守軍纪;也規定了賞罰制度,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如此一系列整頓之後,在極短期内成功地將第2軍脱胎换骨,重新投入了進攻,並在1943年3月的艾爾桂塔 (El Guettar) 戰役中贏得了美國對納粹領導的德義部隊的第一次重大勝利。也獲得了德軍非洲統帥艾德温隆美爾 (Edwin Rommel) 的讚賞。德國統帥部也開始注意到這位新崛起的美國常勝將軍,追蹤研究他的戰略思想和戰術運用。他乘勝繼續進逼,终於在1943年5月13日的突尼西亞戰役,再度大破强敵,有25萬德義兩國軍隊投降。自此法西斯和納粹的部隊完全徹離北非。 下為北非和歐洲戰場的足跡圖。藍色箭頭代表盟軍;紅色代表軸心國。 下圖是巴頓將軍和他在北非的對手-人稱「沙漠之狐」的德軍隆美爾元帥 (公有領域)。雖然隆美爾屢遭巴頓奇襲痛擊,但是兩人棋逢對手,彼此惺惺相惜。可惜在北非戰場别後,再也無缘對決,一分高下。 〖西西里之役 (The Battle of Sicily)〗 盟軍在取得北非戰場的勝利之後,決定下一步進攻義大利,希望盟軍的入侵將顛覆義國的法西斯政權,保衛地中海中部,並且轉移德國在法國西北海岸的兵力部署到義大利,而法國西北海岸是盟軍計劃在的不久的未來登陸進攻的重要地區。盟軍的義大利戰役始於1943年7月10日入侵西西里的哈士奇行動 (Operation Husky)。經過38天的戰鬥,美國和英國成功地將德、義軍隊從西西里島趕出,並準備進攻義大利本土。 選擇西西里島是因為其為通向義國本土大陸的墊腳石。另一重要原因是盟軍可以依靠位於西西里以南60英里的英屬馬耳他空軍基地的戰鬥機掩護。在行動的3個月前,盟軍並布置了反情報,讓希特勒誤信盟軍將在北邊的撒丁島或科西嘉島登陸,所以將大部分重兵調往彼處,在西西里島上只留了二個師駐守。島上實際的兵力包括義軍252,000人,德軍40,000-60,000人, 260輛坦克和1,400架飛機。 1943年7月10日拂曉,盟軍的150,000名官兵、600輛坦克、1,800門火炮和14,000部車輛成功地登陸了西西里島的南部海岸,一共動用了3,000艘船隻和4,000架飛機。另外在登陸之前也空降了約10,000名英美傘兵方於敵後,為登陸掃除障凝。順利登陸後,巴頓將軍指揮美國第7軍團,伯納德蒙哥馬利 (Bernard Montgomery) 將軍領導英國第8軍團。在接下來的五個星期中,巴頓的軍隊向西西里島的西北海岸移動,然後向東往美西那 (Mesina) 移動,以掩護蒙哥馬利部隊沿著東海岸北行時的側翼。 1943年巴頓將軍率第7軍團登陸了西西里 (公有領域)。 巴頓將軍叼著煙,坐在坦克上面,展現出他貼近基層部隊的一面 (公共領域)。 1943年,巴頓將軍在急行軍前進西西里島的美西那 (Mesina) 時,在布羅 (Brolo) 附近停下來與士兵交談 (公共領域)。 就在同時,義大利的法西斯政權像盟軍所希望的,因為盟軍的入侵而迅速垮台。7月24日,軍方發動了政變逮捕了總理墨索里尼,背棄與納粹的軸心國結盟,並立即與盟國就停戰協定進行秘密討論。次日,第一批義大利部隊開始從西西里島撤軍。希特勒指示其部隊制定撤退應急計劃,但繼續與盟軍的前進進行慘烈的戰鬥。在7、8月之交,巴頓和蒙哥馬利兩軍與堅守的德軍展開了激戰,後者退守到西西里山區。美英合力將軸心國軍隊逼困到島的東北角。 當盟軍兩面包圍美西那時,德義兩軍暗中從美西那海峽疏散了100,000名人員、10,000部車輛、物資和彈藥到義大利大陸。1943年8月17日,當巴頓的第7軍團率先進入美西那時,卻驚訝地發現它只是一座空城,西西里島的戰役已經結束。 雖然這次行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巴頓將軍的名聲在一家野戰醫院發生事故後遭受了極大的打擊。在那家醫院,他掌摑了兩名怯戰士兵,並命令他們立即回到前線。他因此受到艾森豪將軍的譴責。並被迫公開道歉。後來這個事件經過記者報導,在美國國内引起軒然大波,批評聲浪紛起。最終還是在戰爭部長亨利史汀生 (Henry L. Stimson)力保之下,他才能繼續留在指揮官崗位上,因為史汀生認為:「在最終的勝利來臨前,我們需要他在苦戰中所展現的積極進取之領導才能。」簡單地説就是:「他能打!」 受了此事件的影響,巴頓連續11個月沒有直接指揮部隊參與作戰。 〖西歐戰場〗 為了終結納粹德國,盟軍積極凖備開闢另一個決定性的戰場-入侵法國西北海岸。儘管巴頓將軍非常希望領導盟軍對諾曼底 (Normandy) 的入侵,但艾森豪和馬歇爾將軍選擇了他在北非的副手歐馬布雷德萊 (Omar Bradley) 將軍來指揮盟軍登陸法國的「霸王行動 (Operation Overlord) 」。巴頓則在1944年1月正式被任命為新成立的美國第三軍團的司令官。他負責在英國訓練這批没有實戰經驗的菜鳥士兵,準備參加霸王行動。 因為德國最高司令部對巴頓的重視,一直認定他是任何從英格蘭入侵歐洲的計劃的核心。所以巴頓則被宣傳已受任指揮以多佛 (Dover) 為基地的第1集團軍,其實它是一支用來欺敵的虛擬部隊,讓德國指揮部誤判巴頓將率大軍入侵法國加來斯 (Pas de Calais) 而布置重兵於此,使盟軍得以在D日 (1944年6月6日) 實際登陸諾曼底的海灘,避開了頑强的抵抗。8月1日,巴頓的第3軍團開抵参戰,成為布雷德萊第12集團軍的最右翼,同時向西進攻布列塔尼 (Brittany),向南、向東攻打塞納河 (Seine),又向北進攻,協助友軍將數十萬德軍困在法萊茲 (Falaise) 和阿根廷 (Argentan) 之間的法萊茲地區。 帕頓的策略是採取快速和積極侵略性的的進攻行動。在從阿夫朗司 (Avranches) 到達阿根廷 (Argentan) 的過程中,第三軍團在短短兩週內橫越了60哩。手段是先用空中及地面前導偵察隊來確定敵人的力量和陣地,然後施以自走火炮攻擊,接著以步兵坦克協同攻擊,其他裝甲部隊則突破敵人的防線並碾壓、擴大突破口,不斷向撤退的德軍施加壓力,以阻止他們重組和重新形成有凝聚力的防禦線。他的快速推進也倚頼空中偵察和空軍火力的支援,以及一個靈活機動的後勤支援補給系統。 1944年8月31日,由於推進過於神速,第3軍團在梅斯 (Metz) 郊外的摩澤爾河 (Moselle River) 附近的燃料耗盡,巴頓的進攻停止了。巴頓認為他已離德國的齊格飛防線 (Siegfried Line) 夠近,只要再給他40萬加侖的油,兩天之内,第3軍團就可攻入德國境内。可是艾森豪不准他孤軍深入。9月下旬,德軍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反擊,以阻止巴頓第三軍團的前進,在阿拉科特 (Battle of Arracourt) 戰役中被美國第4裝甲師擊敗。儘管取得了勝利,但由於艾森豪的命令,第3軍團仍留在原地,讓德軍指揮官反倒認為這是因為他們的反擊成功了。因為巴頓的停滯,德軍有充分的時間加强梅斯的防務,因此在10、11月間,第3軍團與德軍陷入了苦戰,雖然终於在11月中旬拿下梅斯,第3軍團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巴頓對他的部隊缺乏進展感到沮喪。從11月8日到12月15日,他的部隊只前進了不超過40哩。 下圖為在戰場上,巴頓將軍帶兵先帶心,常常身先士卒,走向基層,激勵官兵士氣 (公有領域)。 巴頓將軍有功必賞,有過必罰。這是他在戰場上頒發奬章的情景 (公有領域)。 親切交談,鼓舞士氣 (公有領域)。 來無蹤,去無影,令敵軍聞風喪膽的巴頓將軍指揮車 (公有領域)。 【突出部之役 (Battle of Bulge)】 1944年12月,德國軍隊在陸軍元帥格德馮倫德施泰特(Gerd von Rundstedt)的指揮下,對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部發動了最後攻勢。 12月16日,它在盟軍防線的薄弱環節集結了29個師,共有25萬名士兵,冒著酷寒,在隨後展開的突出部之役的初期,向缪斯河 (Meuse River) 方向取得了重大進展。艾森豪於12月19日上午在凡爾登 (Verdun) 附近的總部召開了一次西線高級盟軍指揮官會議,以共商對策。 當時,巴頓將軍的第三軍團在薩爾布呂肯 (Saarbrücken) 附近血戰。他先預測盟軍指揮會議的意圖,命令他的幕僚擬就三項獨立的應急行動方案,可使第三軍團的人員馬上脫離現場,並轉進攻擊德軍佔領的突出部 (Bulge) 地區的幾個目標。會中,艾森豪詢問巴頓要多久時間方可調離他的第3軍團的六個師,向北發起反擊,以解救困在巴斯通 (Bastone) 的美國第101空降師,巴頓簡單地回答說:「只要你交代完了就可進行。」擧座皆驚。 巴頓隨後澄清說,他已經擬好了由三個師在12月21日進行反擊的作戰命令,離現在剛好48小時。艾森豪仍然難以置信:「喬治,別太自信。如果你要他們這麼快就出發,那三個師都不會準備好,而且會七零八落。」巴頓回答說,他的幕僚已經準備好了應急行動命令,待命出發。艾森豪仍然存疑,下令巴頓至少要有三個師在12月22日上午開始進攻。 巴頓離開會議室,打電話下達他的指令,只有簡單了兩個字:「開球 (Play ball)」。這個密碼短語啟動了與他的幕僚預先安排好的行動命令,從第3軍團動員了三個師-第4裝甲師,第80步兵師和第26步兵師,並將其向北轉朝巴斯通進軍。整體來説。巴頓將他第3軍團的6個師和第3、7團從原來的薩爾河 (Saas River) 岸重新布置到一條從巴斯通延伸到迪克虚 (Diekirch) 再到艾克騰那 (Echternach) 的路線。後者乃起初 (12日16日時) 的「突出部」南邊終點。幾天内, 總共動員了132,000部車輛轉向攻擊,每部車之間的距離平均11哩。隨後是支援梯隊,共運送了62,000噸補給。 由於天氣惡劣,能見度差,巴頓希望前進時天氣良好,這將允許飛機提供偵察、掩䕶及掃除障礙,所以他命令第3軍團牧師詹姆斯奧尼爾 (James ONeill) 上校準備適當的祈禱詞,隨著聖誕卡發给全軍團官兵一同禱告,下為祈禱文内容: 「全能和最仁慈的天父,我們謙卑地懇求祢,以祢所賜的美德,來抑制我們不得不面對的這些不當的降雨。為我們提供晴朗的戰鬥天氣。請親切地傾聽我們身為士兵的呼喚,祢所賜給我們力量,讓我們可以從勝利走向勝利,粉碎敵人的壓迫和邪惡,在人與國之間建立祢的正義。阿們。」 神奇的是,天氣真的很快就轉晴了。巴頓大喜過望,「此乃天助我也!」當場頒授了奧尼爾銅星獎章。 〖巴頓將軍的天氣祈禱文〗 (公有領域)
1944年12月26日,第3軍團第4裝甲師的第一個先頭部隊到達了巴斯通,為解救和補充受困的101師部隊開闢了一條走廊。巴頓在惡劣的嚴冬中從前線戰鬥中調離六個師,然後向北轉急行軍以解救巴斯通的卓越能力,是他在戰爭中最傑出的成就之一。他後來回憶道,「拯救巴斯通是迄今為止我們執行的最出色的行動,在我看來,這是戰爭的傑出成就。這是我最大的戰鬥。」 下圖顯示了附屬於美軍82空降師的M36坦克掃蕩部隊在1944年12月20日大霧期間前進,在比利時韋伯蒙特 (Werbomont) 附近阻止了德國的進攻 (公有領域)。 1945年2月,德軍已全面撤退。巴頓將軍帶領他的軍隊進入德國,一路勢如破竹。在1月29日至3月22日之間,第3軍團佔領了特里 (Trie),科布倫茨 (Coblenz),賓根 (Bingen),沃爾姆斯 (Worms),美因兹(Mainz),凱撒斯勞藤 (Kaiserslautern) 和路德維希芬 (Ludwigshafen),造成99,000人喪生或受傷,並俘獲了140,112名德國士兵,這些士兵實際上代表了德國第一軍團和第七軍團的全部殘部。一天巴頓接到總部繞過特里的命令,因為上級認為需要四個師才能攻下。消息到達時,特里已被攻下。巴頓調侃地回答:“已用兩個師拿下了。你要我把它還給人家嗎?” 3月22日,第3軍團修建浮橋之後就開始穿越萊茵河。到4月,對第三軍團的抵抗逐漸減弱,部隊的主要努力轉向管理約40萬德國戰俘。4月14日,巴頓榮升上將,這是史汀生長期以來倡導的升遷,以表彰他在1944年的戰鬥成就。 從1944年8月1日在諾曼底戰鬥開始,到1945年5月9日敵對狀態結束之間,第三軍團連續作戰281天。當時,它穿越了24條主要河流,佔領了81,500平方英里)的領土,包括12,000多個城鎮。第三軍聲稱殺死,受傷或俘獲了1,811,388名德國士兵,是其人員編制 (250,000-300,000) 的六倍。戰果不可不謂豐碩,功績不可不謂彪炳。 歐洲戰事在1945年5月結束了,巴頓熱愛的志業也打烊了。他懇求馬歇爾將軍以任何可能的方式讓自己加入太平洋戰區的戰鬥,馬歇爾表示只有在中國獲得一個主要港口以便他能夠登陸的情況下才行,但這種情況可能性很低,他只能先回國休息及演講。他在波士頓、丹佛、洛杉磯等地巡迴演講,受到盛大的歡迎。 下圖是巴頓將軍在洛杉磯参加勝利遊行,萬人空巷的熱烈盛况 (公有領域)。他接著在體育場對10萬群眾發表演説。
到了7月他被任命為巴伐利亞軍政府首長,回到德國帶領第3軍團執行去納粹化的任務。8月時他得知日本投降,所有的戰爭都已經結束後,心情非常低落,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又一場戰爭結束了,如同我對這個世界的作用一樣。」 治理政府的工作並非他所長。一次在接受採訪時批評了盟軍在戰敗國嚴格的去納粹化政策,引發了另一場爭議。艾森豪於1945年10月撤去了他第3軍團司令官的職務。在交接的儀式上,他有感而發地説: "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必須結束。迄今為止,我經歷過的最好的事情是指揮第三軍團的榮幸和特權。" 巴頓的最後任務是指揮駐貝德瑙海姆 (Bad Nauheim) 的美國第15軍團,但卻是個閒差,只有一小部分總部人員彙編歐洲戰爭的歷史。 他很快就失去了興趣,決定離職回美。那年12月8日,巴頓在一場車禍中頸部和脊髓受傷,而不幸在1945年12月21日與世長辭,結束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巴頓的離奇車禍引起了很多陰謀論的揣測,即使到了今天仍未平息,甚至有人主張要重起調查,還巴頓和歷史一個公道。主要的矛頭都指向史達林,因為事發後蘇聯出奇意外地保持緘默。巴頓知道蘇聯是個紙老虎,只會趁火打劫,從中坐大,從而一直主張要打蘇聯,長痛不如短痛,以免養虎遣患。蘇聯自知體虚,不堪一擊,所以欲除之而後快,即使在他去職之後,也要暗下重手,永絶後患。自巴頓逝後,盟國鴿派當道,將東德拱手推入鐵幕,東歐共產集團得以興起,與西歐北大西洋公約盟國對峙達45年之久,可歎政客的姑息和短視,不但禍國殃民,而且危害世界的和平如此之鉅。更襯託出了巴頓將軍當年的真知灼見。如果史達林真的被巴頓扳倒了,共產勢力被連根拔起,何來後來的國共之戰、韓戰和越戰?多少億的黎民百姓可以不用喪失生命,不用流離失所?而且,中國早就和平崛起了吧? 巴頓將軍因車禍逝世後,按照他「與我的人埋在一起」的遺願,被隆重葬在盧森堡哈姆區的美軍公墓,與在「突出部之役」陣亡的第3軍團將士們長相左古。一代名將,終於死得其所,歸于塵土。「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他的使命已達,再也無戰可打,把思念留給後人,走得瀟灑。 今天在盧森堡長眠的巴頓將軍,後人憑吊,絡繹不絶。鮮花碧草為伴,英雄永不寂寞。他的墓地被安排在面向一行行的陣亡將士中間正前方,向著眾袍澤,看起來彷佛是當年的老鐵膽,還在對他第三軍團弟兄,作出發之前的精神講話⋯ 在紀念突出部戰役週年典禮上,常施放21響禮砲向陣亡將士致敬。 [喬治帕頓將軍紀念博物館] 位於棕櫚泉 (Palm Springs) 附近奇利亞哥高地 (Chiriaco Summit) 的楊基地 (Camp Young)入口處。該基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沙漠訓練中心的一部分。
展品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爭中使用的大量戰車,以及巴頓軍旅生涯的用品、勛章和紀念品。尤其是他在沙漠訓練中心服務時以及在此訓練的官兵之紀念品。此外,還有了一個26分鐘的視頻,詳細介紹了巴頓的軍旅生涯和沙漠訓練中心的創建過程。 自由捍衞者紀念牆 〖典範永存〗 "It is foolish and wrong to mourn the men who died. Rather we should thank God that such men lived." (哀悼死去的人是愚蠢和錯誤的。 相反的,我們應該感謝上帝,這樣的人曾經活著)。 這是1945年6月7日,巴頓將軍在波士頓的Copley Plaza Hotel演講時所留下的名言。固然上句用辭强烈而引起少數争議,可是經典的的下句更值得我捫深思。自從將軍歸天迄今已75年了,他的墓木雖拱,但言猶在耳,英雄典範依然長存人間。環顧天下尚未太平,世界風雲正緊,聞鼙鼓而思良將,但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如此一位總是身先士卒、有著鋼鐵意志,能號令千軍萬馬,亦能虔誠敬畏天地的「血膽將軍」,要去何處尋呢?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