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10/27 14:28:56瀏覽4606|回應9|推薦122 | |
美國威尼斯在創始之初,是以模仿義大利威尼斯為目標,希望產生一座文藝復興時期的光榮城市,擁有偉大的博物館、美術館和劇院以及科學、文學和藝術的蓬勃發展。可是後來事舆願違,因為缺乏長遠的擘劃,偏離了理想而向媚俗生財之路妥協,短暫地成為大眾娱樂狂歡之地。後來加上油井的泛濫,把海濱勝地搞成了烏煙瘴氣,污染滿地。大蕭條的打擊和2次大戰,摧毁了經濟,也讓大運河及油井消失了。戰後奄奄一息的威尼斯,房價租金的低廉,温和的氣候,吸引了自由派的藝術家、音樂家、詩人和作家在1950和1960年代之間進駐,成為Beat Generation (垮掉的一代) 在南加州的大本營。這些崇尚自由,不受拘束,反傳統的藝術家帶給城市波希米亞 (Bohemian) 的風格,影響至今。 什麽是波希米亞風格 (Bohemian Style) 呢?在現代用語中,「 波西米亞風」一代表過著非傳統、不受社會習俗約束的藝術生活方式。在美國,這種崇尚自由心靈的社區,曾經流行於紐約的格林威治村和蘇活區,舊金山的北灘區 (North Beach) 和海特艾許伯里區 (Haight-Ashbury) ,以及此處-洛杉磯的威尼斯。這種自由開放,混搭共诒,没有特色的特色,呈現在市區街道的建築,餐廰内的佈置,居民身上的打扮和夾雜著海風的空氣裏。雖然氣氛濃淡不一,但總是可以到處看得見,聞得到。今天很多美國人到義大利威尼斯觀光,但是很多歐洲人到美國威尼斯來朝聖。他們並非要看山寨版的威尼斯,而是這裏的威尼斯似乎脱胎換骨,建立了自己的風格,值得到此一遊。 從1970年代以來,威尼斯發展出一處流行時尚中心-亞伯金尼大道 (Abbott Kinney Boulevard),從波西米亞風到休閒大都會,再到超新潮的格調。時髦的精品店,包羅萬象的古董店,一流的餐廳和咖啡館都散佈在藝術家閣樓和1920年代的磚砌建築中。攝影棚、錄音室、工作室和製片公司變得如此普遍,以至於威尼斯媒體區也成立了,將這些個體連結起來。 2009年,獲得奧斯卡獎的演員羅伯特唐尼(Robert Downey Jr.)以560萬美元的價格為他的製作辦公室在亞伯金尼大道上購買了7456平方英尺的物業,很多新媒體紛紛跟進。現在,許多名人都把威尼斯當作家,常到亞伯金尼大道上散步或用餐,成為職業或業餘的狗仔隊獵取的目標,也給此路增添了一景。 [亞伯金尼大道 Abbot Kinney Boulevard]
亞伯金尼大道東起華盛頓大道,西至Main Street,是威尼斯的主要景點之一,街道上遍布高端而富有特色、不拘一格的跨國旗艦店、精品店、餐館、酒吧、美術館,沙龍和健身房,共有140家左右 (詳情請參看https://www.abbotkinneyblvd.com/abbot-kinney-blvd-directory)。這條街曾佈滿了破爛而被棄置而的海灘小屋和空蕪的工業磚屋,以前被稱為西華盛頓大道。在1980年代後期,社區團體和地主為了促使該地區商業化和現代化,將這段街道重新命名為亞伯金尼大道,藉此向威尼斯的催生者致意,並希望注入高科技行業的經營策略,重振往日水城的繁榮,實現21世紀文藝復興的美夢。
在2012年時,亞伯金尼大道被GQ雜誌稱為美國最酷的一條街。長達1英里的街道上,棕櫚高聳,建築設計自由活潑,用色大膽鮮艷,前衞和保守共治,古典與現代並存,富有波希米亞的風情,也融入了現代精簡崇樸的元素,漫步其中,既享受了自由且浪漫的氣氛,也掇拾了跨越時空、超乎想象的樂趣。
下圖為位於亞伯金尼大道上的威斯敏斯特小學暨電腦數學重點學校 (Westminister Avenue Elementaty & Computer/Math Magnet School),連培養電腦人才的小學其門面都可以如此地藝術。
這是一家房地產公司,想不到吧? 但是它常常玩 "Face-Off" (變臉) 的把戲。有一回來,看到的壁畫是這個模樣。
威尼斯大道和亞伯金尼大道的交會口
【TOMS Shoes and Coffee】 TOMS 是一家非傳統的,新潮的,以標榜 "ONE FOR ONE" (買一雙,捐一雙做公益) 的行銷手法快速崛起的鞋子和咖啡專賣店,於2006年成立。它的旗艦店就設在威尼斯的1344 Abbot Kinney Boulevard 上,外表非常樸實原始,所有建材装璜均採原木,令人感覺到低調親民的作風,頗符合公司助窮慈善的宗旨。
當時這個新鲜的 "ONE FOR ONE" 口號的確打動了雅痞 (Yuppie) 的心-既買到時髦的產品,又幫助了這個世界;一旦自我感覺良好,花錢就不會手軟。所以後來TOMS加賣太陽眼鏡和咖啡時,也依樣畫葫蘆:每賣出一付眼鏡時,一部分的利潤將會用於保護與恢復開發中國家人民的視力 (如資助窮人的白内障手術之類的);而每賣出一包咖啡時,立即捐出一星期份的飮用水 (14公升) 給開發中國家有需要的人民。看來只要顧客進了門,在這一套精心設計的行銷手法下,荷包不失點血來共襄盛擧是很難全身而退的。
在和煦的秋陽下,剛瞎拼做完善事的雅痞正在享受悠閒的咖啡時光。
〖TOMS Shoes 帝國的興衰史〗 TOMS Shoes 在威尼斯的快速崛起與殞落,像一顆慧星劃過威尼斯海灘的天空,先是教人驚艶,接著又令人惋惜。自由主義、資本主義再加上人道主義的不完美結合,成也公益,敗也公益,成了很多大學 MBA 課堂上的正負面教材,值得在此一書。 TOMS Shoes是由來自德州的青年布雷克麥考斯基 (Blake Mycoski) 在2006年時所創立。他在那一年造訪阿根廷時,發現一款當地人幾百年來穿得很普遍、穿脱很方便 (Slip-on) 的 Alpargata 麻底帆布鞋,而他本人試穿起來也很舒適,於是想要將這種簡單又復古的鞋子引進美國的市塲。同時他也看到阿根廷有許多郊區窮苦的小孩都是打赤脚,没有錢買鞋子來穿,長期以往,勢必影響身心的健康,也興起起了幫助他們的念頭。他靈機一動,何不將賣鞋子和送鞋子這兩個觀念結合起來,成為一㮔新的企業經管模式,簡單地説,要又能賺錢又做公益,讓顧客覺得消費即行善,必能獲得很大的廻響。 下圖為阿根廷本地的 Alpargata 麻底帆布鞋,自然、純樸、方便、舒服,但一點也不顯眼。
布雷克回美後,在威尼斯的亞伯金尼大道上開了第一家店,取名 "TOMS",代表 "Shoes for Tomorrow" 之意。他請了製鞋師傅根據鞋様複製試銷,打出了 "ONE FOR ONE" (買一雙,捐一雙給第三世界國家的窮人小孩) 的口號,果然一炮而紅。一時影星名人,趨之若鶩,小小消費買雙酷鞋兼做善事,焉可落人之後?有了他們的加持宣傳代言,對 TOMS Shoes 的銷售,更是推波助瀾。2007年,該公司啟動了一年一度的 "One Day without Shoes" (無鞋一日遊) 活動;這個活動先在威尼斯海灘,後來擴充到全世界同步擧行,鼓勵參與者一日不穿鞋,以促進人們認知鞋對兒童生活的影響。該活動有AOL、Flickr 和 Discovery Channel 等公司贊助,也藉著這些媒體為產品宣傳造勢,使得業績更加扶摇直上,並被譽為一家「有慈善基因的營利企業」。 所謂 "One Day without Shoes" (一日赤足) 活動,不需購買,只要將赤足的照片上傳 Instagram 分享,TOMS Shoes 就會捐出一雙鞋給需要的兒童。
布雷克最早以賣掉線上駕駛學校所得的50萬元投資開店及生產行銷,第一年的業績就衝上1億1千萬美元,聲勢驚人。到了2013年,全年營業額已達2億5千萬美元,而且在這短短的7年間,TOMS Shoes 已捐出了1千萬雙鞋子,公司在2014年估值約爲6億5千萬美元,而布雷克本人的財富亦被估有3億美元左右。如此一雙不起眼的鞋子,加上一句簡單的口號,在短短的幾年内,居然小兵立大功地讓布雷克心想事成,美夢成真,確是不可思議。 Alpargata 的確是一款好看的、討喜的便鞋,加上新奇的行銷策略,說服了消費者,滿足了他們為社會盡一份心力的理想,使人一看到這種鞋款或 TOMS 的商標,就會聯想到上述的兩個優點,激起了擁有它的衝動。這就是一種行銷的魔力,轉換為成功的一個案例。 但是當 TOMS Shoes 迅速攻頂,佔有了市場之後,它的致命傷也開始一一的浮現:
1. 經典的產品只有一個,主力過於單薄。雖然鞋子的單價定在$48-$78,算是高價位,因為成本低廉,買一捐一之後尚有很大的盈餘空間。但是如果長期之下定於一尊,整個公司只有這個旗艦產品的話,雖然花樣、款式陸續推陳出新,但總脫離不了「帆布鞋」的刻板印象。在消費者喜新厭舊的殺戳市場裏,難保銷售不會很快的就會師老兵疲。布雷克意識到這點,在2011年推出太陽眼鏡,2014年再擴展到烘培咖啡的市場,並採用用同樣的慈善捐助手法來促銷。但是這兩個產品的市場競爭更大,利潤的空間很小,無法成為新的主力。另外在2014年也嘗試與人結盟販賣一系列的背包產品,但是仍無法改變顧客的想法,回天乏術。 2. TOMS 的帆布鞋太容易仿冒。看到它的大賣後,市場上抄襲的產品,少說也有兩位數,如雨後春筍一般地冒了出來,而且賣得便宜多了。譬如下圖所示的是知名廉價鞋商 Skechers 所賣的一款膺品,不但形似,品質也差不多,連名字都取得很像-"BOBS",而且還買一雙捐兩雙 (有沒有捐,天地良心),教 TOMS 的帆布鞋變得毫無競爭力,市場佔有率節節下滑。 3. 初期 TOMS 能夠快速崛起,佔有市場,主要是利用百貨公司和大賣場的通路,而不是靠直銷。因此定價、產量、存貨等控制市場的主要因素都受制於人,缺乏快速的反應能力。當行銷雪崩式地下滑時,也就不能把握時機,對症下藥。 4. 在對手低價傾銷的競爭下,有人開始對 TOMS 的高價產品是否值得擁有,而且是否真正幫助到窮人,產生質疑。為了澄清消費者的顧慮,布雷克甚至出資請舊金山大學的研究團隊展開調査。結果顯示,TOMS 所捐助的鞋子對開發中國家的窮人家庭並沒有達成改善貧窮或健康的實質效果。因此TOMS 想修改捐贈的對象為學校而不是個人,但此時消費者已不買單,紛紛離去,對公司的營業額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以上種種沈痾造成公司的業務像自由落體式的下墜。到2019年年底,公司因無法支付2020年到期的3億美元債務而宣佈改組,布雷克交出了公司的經營權給債權人,黯然下台。新的管理階層決定,自此公司不再奉行 "ONE FOR ONE" 政策,將其改成「毎賺$3,捐出$1」的原則,態度轉為低調而保守。但是高定價仍維持不變,也不見新的產品推出。如此地缺乏釜底抽薪的對策,TOMS 是否能扭轉乾坤,仍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如今走在熙來攘往的亞伯金尼大道上,看著 TOMS Shoes and coffee 店前門可羅雀,和幾年前摩肩接踵的景觀大不相同。路過的行人最多只是衝著咖啡而來此坐坐歇脚,絕少購買產品。這行業的競爭殘酷,暴起暴落,人人表面風光,實則暗傷;而布雷克的億萬富翁過水,直如春夢一場。想起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中有詞曰:「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就是最現實的寫照,思之令人唏嘘不已。 【The Butchers Daughter】 發源於紐約的著名素食餐廳,也供應果汁和酒,是雅痞的最愛,午、晚餐時常常高朋滿座,一位難求。Sampler 的果汁,讓顧客一次可以品嘗到4種不同的水果榨成的汁,很受歡迎。
【Blue Star Donut and Coffee】
美食甜甜圈,每個要價3-4美元,還是賣得嚇嚇叫。2012年發跡於波特蘭,在 LA 有3家分店,東京也有。
甜甜圈店滿街都是,這家店有什麽特色比人强而有資格賣得這麽貴呢?該店主攻新鲜的水果及原料,不用中央廚房,全程在店裏手工製作完成。下圖右上的巧克力球甜甜圏總是人氣王,賣得最好。
下圖為由亞力克西斯狄亞斯 (Alexis Diaz) 所繪的「雞魚 Roosterfish」,魚頭雞身,也是這家歷史悠久的同志酒吧的名稱和象徵。這幅超現實主義的壁畫包裹在藍色建築物的拐角處,反映出酒吧優雅而包容的氣氛。
Roosterfish 吧前的彩虹行人穿越道
Greenleaf Chopshop 是一家知名的連鎖餐廳,標榜健康新鲜的食材,客製化的沙拉等。
Greenleaf Chopshop 側牆的壁畫為超人氣的打卡景點。由葛雷麥克 (Greg Mike) 所創作的「熊證人 Bear Witness」,以栩栩如生的咆哮熊肖像與背景中鮮亮的罌粟色形成鮮明對比,像是要從牆上跳出來一様。
下圖中的精品店 Vardagen (VDGN) 專賣手繪設計用絲網印刷的T恤和運動衫。
看似重機人士的最愛
紐約的名服装店 "Rag & Bone" 在亞伯金尼大道上的分店。地址:1122 Abbot Kinney Boulevard.
"Rag & Bone"店的側牆有一幅很受歡迎的畫叫做 "So Far So Good",是由邁阿密的藝術家亞歷克斯亞涅斯 (Alex Yanes) 在2016年所創作的。長70呎,高14呎,由手繪的防水木板所拼凑而成,然後架在磚牆之上 ,色彩鲜艶,圖形文字組合奇特,是亞伯金尼大道上的必訪一景。
下圖是 "Burning Torch" 精品店。左下角的外牆廣告詞引人會心一笑。
燈塔房地產公司,饒有海洋風情的壁畫,兩位美人魚作門神。
下圖的 "The Brig" 壁畫是由 阿特摩提門 (Art Mortimer) 在1973年繪製的,這幅棕褐色的作品俯瞰著 "The Brig" 酒吧的停車場,畫的是原始店東 Babe and Betty Brandelli 在停車場的留影。背景中也可見到畫家正在作壁畫的情景,真是畫中有畫,十分有趣。Babe 是一位前金手套拳擊手,因此,正門之上有拳撃手的招牌,而酒吧中也擺滿了酷炫的拳擊紀念品。
在下圖中,以色列壁畫家皮爾培爾德 (Pilpeled) 用黑白相間的作品,通過一系列穿著印第安土著頭飾,臉頰豐潤的小孩創造了他的標誌性影像。非常可愛。
下圖的 Nati Boutique 女性精品店位在米爾伍德街 (Milwood Avenue) 和亞伯金尼大道之間。其牆上有一幅名叫 "#SaveLACougars" 的壁畫,它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傑作,卻帶有重要的訊息。洛杉磯的野生美洲獅瀕臨絶跡,因為它們的棲息地被開發破壞,迫使它們走上街頭而陷入了險境。 "#SaveLACougars" 運動是為了保護野生動物在自然棲息地之間安全移動所作的一項努力。路易斯馬賽(Louis Masai)創作了這幅壁畫,以灰色為底和鮮豔的五彩線條來吸引人們的注意。
Nati Boutique 店内的壁畫走的是休閒大都會式的風格。
下圖這片《愛》牆位在1239 Abbot Kinney Boulevard,是英國藝術家詹姆斯戈德克朗(James Goldcrown)在創作者的天堂威尼斯海灘所留下的第一個印記。這幅稱為《流血的心或愛牆》(Bleedingheart or Lovewall) 的壁畫。是洛杉磯最受歡迎的 Instagram 牆之一,都以 #bleedinghearts #lovewall 名義來發布照片。這片牆有兩個版本,常常變來變去,有時以手寫體示愛,如下:
到了下次再來,可能又換成了一堆心,真是三心兩意。由此可見,藝術家是常常變心的。
下面留言牆有一大堆標語口號的混搭,文雅粗俗皆有之。
"Will Leather Goods" 是發源於奥勒岡 (Oregon) 的家族企業,賣皮件但不賣皮草。門口人行道上立著一尊彩繪的牛,非常吸睛。
這棟位於1107 Abbott Kinney Boulebvard 的磚造建築側牆上有一幅著名的牆雕師亞力山卓法投 Alexandre Farto (aka Vhils) 用刻蝕的手法在2011年完成的作品,有别於其他使用人油漆的壁畫,更為立體而深刻。太陽照在路燈上,投影在左眼上,使她看起來像是獨眼龍一般。
這個壁刻所在地的建築包含兩家店面,右邊是 Junk Food Clothing Co.,專賣所有年齡屋的復古式圖像的T恤,以及褲子和配飾。左邊是 Blue Bottle Coffee,供應手工客製化的咖啡飲料,生意很好,常常大排長龍。 如此濃郁可口又賞心悦目的咖啡飲料,不受歡迎也難。
這家位於亞伯金尼大道和威尼斯大道交合口的美國菜連鎖餐廳 "Lemonade",以供應各式沙拉為主,有開放式的座位,不過晚上或周末時常需要預約,以免向隅。
下面這家冰淇淋店 "Salt & Straw",人稱 "Boutique of Ice Cream Stores" (冰淇淋的精品店) ,有人說是洛杉磯最好吃的冰淇淋。不論何時來,店前都是一様的大擺長龍,足證此言不虚。 冰淇淋最低消費額為$4.90一球。店裏用心變換口味,以博顧容歡心。每月定時推出特殊口味的冰淇淋,譬如3月是用花爲主題,8月 (如下所示) 則以有機蔬菜水果為主題。您吃過用茄子做成的冰淇淋嗎? 如果人客没有耐心到冰淇淋的精品店排隊,也可試試這家冰淇淋的路邊攤,也是相當的有人氣。口味繁多,風味絶佳,口感綿密獨特,没魚蝦也好 (註:台語)。
這間卡片精品店收藏了很多限量版或絶版了的卡片或風景明信片,懷古搜奇的朋友,一定得造訪瀏覽。
下面這幅幾何圖形的大壁畫把兩扇方形窗户包圍得恰得其所。
下圖壁畫名: "Innocent Wonder" 壓克力以及噴漆畫。作者:紐西蘭的克林頓鮑伯 (Clinton Bopp)。尺寸:14呎x17呎。此畫獻給住在城市中的美國原住民,因為他們的影響,使得城市更重視生態環境的保䕶。
下圖是另一幅克林頓鮑伯 (Clinton Bopp) 的作品 "Under the Sea" 。是與 拉斐爾格里沙 (Raphael Grischa) 合作完成的壓克力和噴漆畫,尺寸7呎x17呎。畫在塑膠圍牆上的海底生物鮮明生動,背景中可見希臘神殿也沈在海底。鲍勃喜在畫中用圓形和方形的線條代表聱音、風或水流的移動。
下面這幅在2019年新開的 "Inkerman NYC Shoe Garden" 鞋店外牆上的海灘壁畫也是出自于克林頓鮑伯之手,他將店的招牌鳥畫成衝浪高手,十分有趣。
"Inkerman NYC Shoe Garden" 的入口。看那可愛的衝浪滑板鳥,令人莞爾。
精品鞋 (值$400以上) 有號稱平民的價格 ($200有找)。
下面這面牆上如黑白照片般逼真的棕櫚樹壁畫輪廓分明,是亞伯金尼大道沿街風景畫的新生力軍。該壁畫由 諾亞阿伯罕工作室 (Noah Abrams Studio) 創作,獨特的地方是中間畫了一個高大的棕櫚樹樹幹,如果從某個角度觀看,它會與背景中大道上的真實棕櫚樹完美對齊,銜接成一體,帶给路人《虚實相生》的驚喜。高明之至!
下圖為賈伯和喬納斯内伯 (Jaber and Jonas Never) 所作的《狗城 Dogtown》壁畫,位於亞伯金尼大道上的阿拉剛街 (Aragon Court) 交會處。 他們製作此畫以向當地傳奇人物衝浪高手偕亞當斯 (Jay Adams, 1961-2014) 致敬。亞當斯從衝浪中得到靈感,發明了一種像滑板一樣靠近地面滑行的漸進式滑板。圖中是埃米爾赫希 (Emile Hirsch) 在滑板電影《狗城之王》(Lords of Dogtown) 中飾演2014年去世的亞當斯所呈現的英姿。這幅獨一無二的作品,在此地展示是最適合不過的了。
金尼酒店 (The Kinney Hotel) 位於亞伯金尼大道和華盛頓大道交會處,外牆上壁畫象徵了威尼斯衝浪天堂的地位。
這一幅被放在後巷口的牆上,也算得上是街頭藝術吧。
【亞伯金尼節 Abbot Kinney Festival】
過去這35年來,每年9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都會擧辦亞伯金尼節 (Abbot Kinney Festival) 以籌款支持社區、少年和藝術的活動。封街活動受到了整條大道商家的支持和参與,一共設有300個攤位、兒童遊樂設施和遊戲、5個現場音樂表演舞台和3個啤酒花園。每年都吸引了10萬以上的人來參加,反應非常熱烈 (今年因病毒疫情的影響而停辦)。
威尼斯的狗狗也來亮相,果然有本地的自由派氣質。 [威尼斯的公共藝術] 威尼斯街上處處有景,景中有壁畫 (Murals),堪稱城市的精神圖騰。幾十年來,威尼斯海灘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前來,在這座城市一度空蕩蕩的牆壁上塗上這些巨大的傑作。 實際上,自1976年以來,威尼斯就被視為「世界壁畫之都 」,它的壁畫多集中在兩個地區。第1處多鑲嵌在亞伯金尼大道上的精品店、餐廰或商業建築上。規模較小但數量很多,而且風格多變。第2處則分布在威尼斯海灘的海濱步道區及其附近,多由著名的壁畫家里包括里普克朗克 (Rip Cronk) ,喬納斯内伯 (Jonas Never) )和李維·龐塞(Levi Ponce) 等人所操刀。因為位在商業建築或公寓壁上,規模巨大,而且格局恢宏,創意十足,具有本地特色,成為威尼斯聞名於世的藝術櫥窗。想不到亞伯金尼當初有心要將威尼斯塑造成文藝復興之都的夢想,卻教這種異類的大眾藝術無心插柳地給實現了。 〖觀賞公共藝術準則〗 要找公共藝術時,須有上窮碧落下黄泉的精神,GPS指引到定點後,也許馬上就看見了;但如果没有,上下左右前後,甚至地板,都得掃瞄,有時它們可能位在想像不到的角落裏。這些藝術品可能是暫時的。壁畫可以在幾天或幾週之內被塗上或更換。您今天看到的東西明天可能不存在,恰如曇花一現,但是下列幾幅永久保存的大型壁畫則是例外。即便如此,限於油漆的壽命,每隔10-15年也要重新粉刷一次。 下圖這幅大壁畫有4層樓高,100呎寬,由本地畫家喬納斯内伯 (Jonas Never) 作於2012年,可說是威尼斯所有街上壁畫中最著名的一個,也是當地的地標之一。他複製奥森威爾斯 (Orson Wells) 1958年拍的「魔鬼的接觸 」(Touch of Evil) 電影裏的加州威尼斯街景,正是觀者站在腳下的位置所見,感覺上很酷。 所在地:Speedway Avenue at 21 Winward Avenue
下圖為一幅100呎x40呎,共4,000平方呎的壓克力大壁畫,名叫「 威尼斯運動」(VeniceKinesis),是里普克恩克 (Rip Cronk) 仿桑德羅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 的「 維納斯的誕生」(Birth of Venus)(大約1485年)所作的威尼斯海灘版作品,也是他於1989年在同一位置作的壁畫之2010年修復版,1989年版的壁畫取名為「威尼斯重建」(Venice Reconstituted)。 所在地:Speedway Avenue at 21 Winward Avenue
下圖 (摘自Wikipedia,公有領域) 為經典名作「 維納斯的誕生」(Birth of Venus)。維納斯生於貝殻之中。
「 威尼斯運動」(Venice Kinesis) 畫離地6呎,以防塗鴉。
現代的維納斯沒有從貝殻中站出來,卻是腳踩滑輪鞋,一付運動高手模樣。這一雙滑輪鞋是畫家去附近的鞋店借來的樣版而照著畫出來的。
牆上角落有着簡單的背景介紹。
下兩圖為「亞伯金尼的畫像 The Portrait of Abbot Kinney」,由里普克恩克 (Rip Cronk) 在2004年所作,乃50呎高,20呎長的壓克力漆壁畫,仰之彌高,非常雄偉。
據說金尼本人身高6呎2吋,這幅畫把他畫得更是玉樹臨風,有如巨人一般。 下圖畫名:「泛神論者的發光 Luminaries of Pantheism」,由李維龐塞 (Levi Ponce) 在2015年所作,乃25呎高,75呎長的壓克力漆壁畫。由天堂計劃 (The Paradise Project) 所贊助的這幅頗受歡迎的威尼斯海灘壁畫包括了以下人物的肖像 (依序由左到右,由上到下):亞伯特餐恩斯坦 (Albert Einstein, 美國物理學家),,艾倫瓦特 (Alan Watts, 英國作家 ),,巴魯赫史賓諾沙 (Baruch Spinoza, 荷蘭哲學家),,泰瑞司麥肯南 (Terence McKenna, 美國作家),卡爾榮格 (Carl Jung, 瑞士心理學家),卡爾薩根 (Carl Sagan, 美國天文學家),艾默莉狄更生 (Emily Dickinson, 美國詩人), 尼古拉特斯拉 (Nikola Tesla, 美國發明家),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德國哲學家)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 美國文學家),威廉愛德華伯格哈特.杜波依斯 (W.E.B. Du Bois, 美國歷史學家),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美國作家),伊莉莎白凱蒂史丹登 (Elizabeth Cady Stanton, 美國女權運動者),魯米 (Rumi, 伊斯蘭教神祕主義詩人),阿迪商卡拉 (Adi Shankara,印度婆羅門教哲學家) 和老子。古今中外16大人物齊聚一堂,中國的老子 (而非孔子) 居然也榜上有名,選拔標準為何,令人嘖嘖稱奇。不過從這些人物的領域來思考,也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所在地:Ocean Front Walk at South Venice Blvd. 下圖畫名:「向星夜騎士致敬 Homage to a Starry Knight」,作者:里普克恩克 (Rip Cronk),1990年所作。17呎高,37呎長壓克力漆壁畫。 所在地:Ocean Front Walk at Wave Crest Avenue
這幅壁畫是里普克恩克模仿梵谷 (Vincent van Gough, 1853-1890) 的 "Starry Night" 名畫 (下圖,公有領域) 所作。 可是他為此壁畫右下角的題款稱之為 "Homage to a Starry Knight" (向星夜騎士致敬),在 "night" 之前多了一個K字母" (見下圖),似乎有一語雙關之意。圖中墨綠色的樹叢在星夜下看起來有如騎士般的巨人。也許作者藉此暗示梵谷的想像力豐富,像是星夜下的夢幻騎士,頂天立地,俯視著山谷中的人間。 下圖畫名:「威尼斯海灘合唱團連線 Venice Beach Chorus Line」,作者:里普克恩克 (Rip Cronk),2004年所作,為21呎高,34呎的長壓克力漆壁畫。威尼斯海灘合唱團連線象徵著自由奔放的威尼斯友情,帶有文化改造神話意義的半人半動物特徵。壁畫結合了立體派和未來派組成的特色,因此在壁畫中對卡通人物進行片段和動畫處理。這幅畫探索了二維藝術的動能潛力,以此展示了威尼斯海濱步道的風情。 所在地:Ocean Front Walk at Clubhouse Avenue
下圖畫名:「早晨試音 Morning Shot」,作者:里普克恩克 (Rip Cronk),1991年所作,為35呎高,12呎的長壓克力漆壁畫。 此為名創作字歌手和詩人吉姆莫利森 Jim Morrison 的畫像。他是洛杉磯威尼斯出身的摇滾樂團 "The Doors" 的主唱,以在表演間奏時即興創作並朗誦詩歌而聞名於世。因他狂野的性格和舞台風格,評論家和歌迷認為他是搖滾史上最有前瞻性、代表性、極富魅力和的前台人物之一。「滾石雜誌」更把他列入「史上最偉大的一百位歌手」榜單第47位,可惜他英年早逝,在27歳時因酗酒過度而結束了他的生命。 所在地:Speedway Avenue at 18th Place。 下圖畫名:「 阿諾史瓦辛格 Arnold Schwarzenegger」,作者:瓊纳斯内伯 (Jonas Never),2013年所作。25呎高,10呎長壓克力漆壁畫。阿諾曾任加州州長,也是演員及健美先生。早在年輕的時候,威尼斯的肌肉诲灘是他練習健美的基地。看他當年英姿煥發的模様,電影《終結者》裏出生入死的神勇,再想到他自2018年來已開心2次,垂垂老矣,已不復當年之勇,不禁想起了王國維的名句《最是人問留不住,朱顔辭鏡花辭樹》,歲月果然催人老,英雄終究白了頭,感慨良多。 所在地:Speedway Avenue at 18th Place (與上一幅壁畫在同一棟公寓建築的兩面)。
下圖為阿諾史瓦辛格攝於2019年4月 (時年72歳,摘自Wikipedia)。 下圖畫名:「威尼斯海灘 Venice Beach」,作者:里普克恩克 (Rip Cronk),1990年所作。乃20呎高,20呎長壓克力漆壁畫,離地40呎,感覺非常立體,像是真人在攀牆一般。 下圖畫名:「瀕臨絶種的物種 Endengered Species」,作者:愛默莉温特絲 (Emily Winters),1990年所作。20呎高,80呎長壓克力漆壁畫。 所在地:Ocean Front Walk at Park Avenue
下圖畫名:「團結的天使 Angeles of Unity」,作者:伊朗的佛瑞度勞索利 (Freydoon Raussouli),2000年所作。45呎高,120呎長壓克力漆壁畫。 所在地:3111 Ocean Front Walk at Washington Blvd. 下面這幅壁畫 "Animal Heads" 壁畫,由紐西蘭畫家 Dcypher 所作。立體有如3D,就像真的標本掛在牆上一樣,可惜路人卻視若無睹。
酣睡中的女孩 (作者不詳)
亞伯金尼大壁畫前的停車場牆上也有這幅壁畫,相當逼真。乍看之下,彷佛回到了貓王的時代。
這幅在1429 Abbot Kinney Boulevard 側壁上的壁畫是特里斯坦伊頓 (Tristan Eaton) 所作,獻給水下電影製作人和保護主義者羅伯斯圖爾特 (Rob Stewart),向他致敬。
下圖頂樓的大章魚是由畫家伊莎貝拉阿福拉高 (Isabelle Alford-Lago) 於 2013年所創作的6呎高,12呎寬的壓克力壁畫。地點:北威尼斯大道308號。 同樣的也是由畫家伊莎貝拉阿福拉高 (Isabelle Alford-Lago) 於 2013年所創作的8呎高,10呎寬的壓克力壁畫,名為《大猩猩》 (Gorilla),位於64 Market Street。 下面4幅壁畫的作者已不可考。
肌肉海灘 (Muscle Beach) 旁巷子裏的健身大壁畫。
下圖顯示的是威尼斯的地標之一-芭蕾舞小丑 (Ballerina Clown),位在玫瑰街 (Rose Avenue) 和大街 (Main Street) 的拐角處,由喬納森博羅夫斯基 (Jonathan Borofsky) 於1989年所創作完成。本來小丑被設計為永久地移動右腿,像芭蕾舞演員一樣。但是因為噪音過大被抱怨,導致該動作於1989年停止,直到2014年25週年紀念時才復原。到今天它已由於年久失修而停止了動作,但仍然是威尼斯的精神支柱之一。 下圖大門貌似雙筒望遠鏡的洛杉磯谷歌 (Google) 總部,位於340 Main Street, Venice,由克萊斯奧爾登堡(Claes Oldenburg)和庫西耶範布魯根(Coosje van Bruggen)所創作。
下圖左邊的Topiarty Sculture (園藝塑像) 為羅賓米瑞 (Robin Murez) 於2015年所作,一匹駱駝載著男女遊客有一嚮導在前牽引。此一鏤空作品意在重現1905年實温我得 (Windward Avenue) 市中心騎駱駝遊街的情景,以紀念當年威尼斯海濱樂園的盛况 (圖右)。 下圖為鋼製作品名叫「宣言 Declaration)」,為馬克迪素維諾 (Mark di Suvero) 在2001年完成,本為暫時性展示的公共藝術品。2019年,由參議員勃尼桑德斯 (Bernie Sanders ) 在威尼斯海灘募款6百萬元買下,現在海灘已成為它永久的家。 下圖為「威尼斯海灘詩人紀念碑 The Venice Beach Poets Monument」(以前叫作「威尼斯海灘詩歌牆 The Venice Beach Portry Wall」,是洛杉磯市政府於2000年對威尼斯海灘的海濱步道進行翻新時所建,位在海灘上的威尼斯娱樂與公園辦公室旁。此牆由設在威尼斯的《超越巴洛克 (Beyond Baroque) 文學藝術中心》前執行主任弗雷德杜威(Fred Dewey)策劃,搜集了十數位威尼斯詩人的作品刻在水泥牆上而成。
下圖為「軀幹 Torso」,是名雕塑家羅伯葛雷翰 (Robert Graham) 在2007年所作,置放在温我得圓環 (Windward Circle,1929年以前的潟湖) 的中央島上。高6呎,直徑3呎,為陽極氧化鋁雕塑,安裝在直徑4呎的圓形不銹鋼底座上,乃是凱諾和勞伊多曼尼 (Carol and Roy Doumani) 送給洛杉磯市的禮物。葛雷翰也用不銹鋼材作了同樣的一座像被捐給比佛利山莊市,安置在精品名店雲集的羅廸歐街 (Rodeo Drive) 上。
[威尼斯市中心 Venice City Center] 位於Windward Avenue 和 Main Street 的交會處,附近的幾棟建築還保留著義大利威尼斯的連續式圓弧拱門柱廊的古風。
這個 Venice 的跨街横幅是威尼斯自建市以來的地標,也是重要的精神象徵。
它⋯ 在陽光下釋放出耀眼光芒,
在黑夜裏擁抱著温柔盪漾。
在這裏,你正輕撫著廊柱,緬懷昔日的輝煌; 〖今〗
〖昔〗
也曾驀然地回首,驚覺古今的相像。 〖今〗
〖昔〗
歷史長廊裏,到底瀰漫著多少的憂傷?
一斧一鑿下,刻劃出無數英雄的惆悵。
他們乘浪而來,
而將歸向何方?
[威尼斯海灘 Venice Beach] 威尼斯海灘是洛磯市的娛樂和公園部門主管下最繁忙的設施。,據估計每天大約吸引了28,000至30,000位 (每年超過千萬) 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參觀或使用威尼斯海灘的各項景點及設施,海濱步道(Boardwalk or Ocean Front Walk)尤其受到歡迎。 威尼斯海灘由多個景點及設施組成,包括海灘、與海灘平行的海濱步道、肌肉海灘、籃球場、滑板場、兒童遊樂區、手球場、板網球場、滑輪跳舞廣場、沙灘排球場、公共藝術牆、自行車道以及海灘步道上的商業和住宅。另外還建有釣魚碼頭及防波堤。遊樂休閒設施可謂完整眾多,老少兼顧,全年每天開放,令人玩得樂不思蜀而流連忘返。影視製作在威尼斯海灘也很受歡迎,一年到頭都會有團隊在此拍攝,所以遊客一不小心就會當了背景。尤其現在 YouTuber 滿街走,明槍暗箭都很難防。不過現在拜病毒所賜,戴上口罩就誰也不怕啦。
今天的威尼斯海灘全貌
北眺聖塔蒙尼卡山脈及海灘
南望派洛斯福德斯半島
很有藝術氣息的救生站
悠閒的海灘公園
黄昏的海灘公園
貫穿南北的自行車、滑輪鞋、滑板和滑輪車專用道
海灘上常見的小型音樂會+舞會+派對
【濱海步道 Boardwalk or Ocean Front Walk】 威尼斯海灘世界著名的的濱海步道綿延兩英里,從威尼斯大道向北延伸至聖塔蒙尼卡,沿東側擁有數十家商店、禮品店、咖啡館及餐館,沿西側則有數百名街頭小販和表演者。
也有賣藝術口罩喔。
一個人的樂團,賣力地快閃。
請給我掌聲,再斗内你的 Uncle Sam。
如果有人群團團包圍,那一定是街舞表演啦。
有人敢買嗎?
【威尼斯海灘娱樂中心 Venice Beach Recreation Center】
【肌肉海灘 Muscle Beach】 威尼斯肌肉海灘(Muscle Beach Venice)坐落在威尼斯海灘的中心,自1963年成立以來就號稱為「健美之家」,由洛杉磯市府公園處負責管理。健美和電影界的一些知名人士,包括佛朗哥哥倫布(Franco Columbu),盧費里尼奧(Lou Ferrigno),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和佛蘭克贊恩(Frank Zane),都曾將肌肉海灘視為自身的家。今天健美運動員和健美運動愛好者仍然湧向這個室外 (大部分為室外,但也有室内設備) 健身中心,在自然的陽光和海風裏鍛鍊身體,已成為健美運動傳統的一部分。肌肉海灘威尼斯每週7天開放,主要假期和雨天除外。想使用者可參加成為會員或購買單日劵。
室内和室外的健身器材,一齊俱全,應有俱有。
2019年勞工節所擧辦的健美先生比賽。
還有更受歡迎的健美女士比賽,博得了满堂喝彩。
力拔山兮氣蓋世
連女性觀光客也為肌肉瘋狂,自動要求被大力士舉起來拍照留念。 【威尼斯滑板場 Venice Skate Park】 耗資200萬美元興建的精緻滑板場,常常擧行比賽,各路高手也聚此切磋習藝。
人小鬼大,藝高膽大。
【籃球場】 包括3個練習球場,
和一個正式比賽的場地。假日時高手雲集,切磋交鋒,水凖頗高。聽說常有球探出没此地,迄今已經挑選出不少NBA的球員。
【威尼斯滑輪跳舞廣場 Venice Roller Skate Park】 常見滑輪創意舞蹈在此表演,有單人,雙人,還有多人舞,場中賣力演出,場外大力叫好。
【威尼斯板網球場 Venice Paddle Tennis Courts】
【兒童遊樂場 Childrens Playground】
【威尼斯海灘公共藝術牆 Venice Beach Public Art Wall】
藝術牆上偶有驚艷之作。如這幅最新應景的防疫壁畫,為俄羅斯一位年輕畫家Pony Wave (筆名) 作於三月間,比洛杉磯市市長要求大家戴上口罩的時候還要早。
有的衝浪兒騎自行車來到海灘。遠方的背景是擁有「 威尼斯運動」壁畫的建築。
【威尼斯釣魚碼頭 Venice Fishing Pier】 威尼斯釣魚碼頭建於1965年。與其他用原木為材料的一般碼頭不同的是,這個碼頭全由鋼筋水泥築成,不畏海水侵蝕,所以特别㙠固。
剛剛才上工,惱人的海鷗就來「 勾勾纒」 (台語,糾纒之意) 了。 在此碼頭上除了釣魚外,也是觀賞衝浪、海豹 (Seal) 的好地點。
一群衝浪兒一字排開,鼓浪前進,然後伺機而起的畫面,真是賞心悦目。
海豹知道有人釣魚,侵犯了它的地盤,所以也來要求分一杯羮。
【威尼斯防波堤 Venice Breakwater】 威尼斯防波堤是威尼斯海灘沿岸波濤最汹湧之處,所以成了當地最佳的衝浪所在。它位於威尼斯釣魚碼頭以北約3,000呎處,當初在1905年建時,主要目的是為了抵擋暴風雨引起的大浪侵襲今已不存在的遊樂場碼頭。防波堤由延伸的沙洲、排水管線和末端的大岩石組成,造成一波又一波刺激的浪潮,特别吸引了許多衝浪高手來挑戰。
拂曉的防波堤沙灘,今天下海不?弄潮兒仔細思量。
仁兄金雞倒立,海鷗老僧入定,比誰氣長。
轉瞬間,暗流湧動,驚濤拍岸。 祈禱的少女,令人揑了一把冷汗。
浪花兄弟藝高膽大,乘風破浪。
潮水退去,恰似大夢一場。
[美國威尼斯的文藝復興之路 The Renaissance for Venice of America] 最初亞伯金尼開始構築他的美國威尼斯時,他不只是希望複製義大利威尼斯水鄉澤國的盛況,還期待在美國威尼斯繁榮以後,也能重現義大利威尼斯在14至16世紀時,藝術和文學受古典影響下的蓬勃復興榮景,讓美國威尼斯成為一個有文化内涵的偉大城市。可惜他在晚年專注於應付企業經營獲利的競争而偏離了原來的目標,向通俗的狂歡式文化妥協,而於1920年壯志未酬就去世了。在他死後,海濱遊樂園遇火解體,他的後代雖然立刻重建並擴大遊樂場的規模,可是面臨了更險峻不利的大環境:禁酒令頒行,汽車流行,運河没落,紅車電鐵停駛,1926年威尼斯也被併入了洛杉磯市。在大洛杉磯區域中,它只算是個不起眼的邊陲小城而受到漠視。接著禍不單行的是,在1929年,加州最高法院准許將過半的運河填平造路,剩下的幾條小運河更是岌岌可危,水都從此風光不再,絢爛歸淡。當洛杉磯市在1946年終止3個碼頭的租約,將它們全部拆除之後,海濱樂園遂劃下了休止符,而威尼斯的文藝復興之路,幾成了一個遥不可及的夢。 洛杉磯市將威尼斯海灘整理乾净之後,還灘於民,陸續開闢了海濱步道、運動公園,自行車道等公共休閒設施和釣魚碼頭,讓市民免費共享,也成為衝浪者和觀光客的最愛。没有了上流社會藝術的殿堂,引進了街頭的藝術及文化;有新潮的精品街,也保留了音樂詩歌創作的空間。2010年代以後,高科技產業的大擧進駐,與此地影視音樂文化的結合,並擴大至鄰近西區地區如聖塔蒙尼卡、馬維斯塔 (Mar Vista)、庫爾富城 (Culver City)、皮雷亞維斯塔 (Playa Vista) 和馬麗娜迪瑞 (Marina Del Rey) 等,迄今已有500家以上。這些年輕的科技新貴大軍,已經開始對曾經在城市文化定位上大起大落,歷劫尚未完全重生的威尼斯帶來一波新的衝擊。是福是禍?且看下回分解。 看海的日子 勇敢挑戰,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