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4/02 15:31:38瀏覽6314|回應9|推薦129 | |
洛杉磯很少下雨,每下一回就是一場驚喜。當那久違的雨悄悄降臨城市時,淅淅濿濿,叩人心扉,就會教人想起這首 "Rhythm of the Rain" (雨的旋律)。此歌發行於1962年11月,是瀑布合唱團(The Cascades)的第二張單曲,也是其唯一暢銷者。曾經被用作箭牌 (Wrigley) 口香糖的廣告歌曲,人人琅琅上口,一時風靡全球,陪著戰後嬰兒潮的人們度過了多少個童年的春夏秋冬。歌中傳達出了輕快流暢、情意綿綿的即時雨景,對於一向以温和乾爽、陽光明媚的氣候而著稱,但近年來卻為乾旱及野火空污所苦的洛杉磯人來說,更加令人嚮往而彌足珍貴。因為受到近年來極端氣候的變遷的影響,洛城居民在雨中徘徊漫步的機會真是越來越少了。
南加州對雨水是愛恨交織的。下雨對於那些習慣在明媚陽光生活下的洛城人來說是一種困擾,但它又是這種乾旱氣候下生活的必需品。如果日日有好日,又天天不缺水,兼得熊掌與魚,那世界會多美麗!可是,天底下那有這呢好康的代誌?
[和風煦日是平常]
洛城一向是天之驕子,居民每天都被射進窗簾的陽光刺醒過來。它雖然耀眼,卻很温柔,像是那位FM空中播音主持的磁性聲音輕輕地向你問好:"Good Morning, Los Angeles!"
打開窗簾向外望去,沈睡的街道已然蘇醒,樹梢泛金,碧草如茵,静静地享受晨曦的洗禮。
到了午間,和風送暖,煦日當空,已是萬里無雲。
以前在香檳城唸書時,每逢大雪紛飛,冰封大地之際,總為零下的天氣所苦。那時常被在洛城的同學調侃說,「什麽鬼天氣?我們這邊每天都是華氏70度,搬來吧!」而今在此已三十幾年,對這種風和日麗的日子早已習以為常。有時卻覺得四季不分、日子單調,反倒懷念起刮風下雨、踏雪上學的情景來。人生在世,就是這樣,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思之汗顏。
我們家兩個 ABC 從小被嘮叨要居安思危:"Save for the rainy day!" 就是台諺「好天要存雨來糧」的意思。 有一天老二被說煩了,居然會反馭說:"What rainy day? This is Los Angeles. We have sunshine every day!" 可見他已把好天氣當成必然,洛城就是他的舒服窩 (Comfort Zone)。所以即使上大學時想離家遠些、以訓練獨立,而去了東部;在經歷了四年沐雪櫛風的日子後,畢業時卻一心只想回來洛城找事,也終於如願以償。故鄉的陽光 (當然還有 In-and-Out Burger) 的呼喚有多強烈,由此可見。
看看陽光普照下的洛杉磯市中心有多絢麗⋯
上班時累了,從辦公室向西眺望陽光下世紀市 (Century City) 的高樓群,非常的療癒⋯
世紀市的福斯 (Fox) 大樓 (下圖右一),自1978年建成以來,已有44寒暑,其間經過地震、日曬,偶爾的風吹雨打,仍然亮麗如新,矗立在天際線上。當年布魯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主演揭開恐怖分子攻擊片的流行潮的「Die Hard」一片而票房長紅, 片中虚構的 Nakasoni Buiildinng,就以當時剛竣工的這棟建築作背景。雖然如今它已不是世紀市第一高樓,卻仍是風姿綽約,保養如昔,絲毫不褪流行。藍天為幕,風和日暖,更襯托出它的鶴立雞群。(按:最近得知威利斯先生罹患了失語症,宣布隱退。歲月不能留人,鐵漢終須老去。祝福他克服難關,早日恢復健康,安享晚年。)
藍天白雲下的這棟2019年完工的世紀市住宅大樓,價格可能是洛城最貴的,聽說閣樓 (penhouse) 賣到二千萬美元之譜。
艶陽下好萊塢山上的大字⋯
聖塔蒙尼卡 (Santa Monica) 的陽光、碧海、沙灘、棕櫚樹⋯ 和風輕拂,煦日遍灑,威尼斯 (Venice) 聞名於世的金色沙灘與藍天、白雲、碧海相互輝映,綿延數哩⋯
朗朗晴空下,比佛利山莊 (Beverly Hills) 比佛利大道 (Beverly Drive) 上的棕櫚樹,高聳入雲⋯
濱海威尼斯 (Venice) 小城的亞伯金尼 (Abott Kinney) 名店街上風情萬種的棕櫚樹搖曳在旭日下⋯
還有風光明媚的杭廷頓沙灘 (Hungtington Beach) 的古典棧橋⋯
西洛杉磯全美第二大的摩門教大教堂也在耀眼的陽光下閃閃發亮⋯
大多數的日子裏,清晨時可見雲層密布,清爽怡人,是散步運動的最佳時刻; 然後在十點左右,雲漸散去,曙光穿出,灑向人間;
直至午前時刻,天空已然萬里無雲。温柔的陽光,恣意地照亮了樹蔭外的每一個角落。這就是典型的洛城天氣。
加州擁有美國本土 48 個州中最明確的雨季和旱季區隔之氣候,從晚春到初秋,通常幾個月沒有下過一滴雨,秋季也很乾燥。洛杉磯的氣候則為地中海型氣候,降雨量極為稀少,每年大概只有15 英吋,集中下在12月至3月的約35天裏,其中最潮濕的月份是2月。下圖為洛杉磯一年裏的氣候變化 (摘自https://en.climate-data.org),包括氣溫 (紅色) 和降雨量 (藍色)。
每天早晚的温差很大,約在華氏20-25度之間。
每年在雨季來臨之前的9-11月,總是南加州的屋頂承包商 (roofer) 最忙碌的時候因為家家戶戶趕著換新屋頂或將舊屋頂大修,準備好迎接第一場雨的降臨,接受老天的考驗。在這個節骨眼上,往往是一工難求,也是價格最貴的時候。近年來加上中美貿易大戰、病毒流行、以及最近俄烏戰爭的影響,更是缺工、缺貨又狂漲,造成了老舊地產屋主的一大負擔。
比較起來,其他美國的大城市如紐約和芝加哥,每年潮溼的天數通常是洛杉磯的3到4倍。此地落雨稀少,既沒有梅雨,又不像美南或美東有颶風帶來的雨量,那麽這個人口有1,880萬 (2021年統計),名列美國第二大的城市,所需的巨額用水來自何處呢?
[洛杉磯水源] 大洛杉磯所需的用水將近百分之九十來自外地 (見下圖洛杉磯水源圖 ,節自加州水資源計劃圖,由加州水資源局所出版),由綿延數百哩的人工渠道聯結一連串的水庫,翻山越野輸送而來。目前共有三條重要的渡槽不舍晝夜、長途跋涉,從西北、北、東三處不同的水源地輸送珍貴的水進入洛杉磯。
[其一] 約有48%的水來自加州東面的內華達山脈中的莫諾湖 (Mono Lake) 和克羅利湖 (Lake Crowley) 地區,通過歐文斯河 (Owens River) 和洛杉磯渡槽 (Los Angeles Aqueduct) 引水南下,將水從歐文斯谷輸送到洛杉磯。全程均靠重力運輸,由高而低,循勢下降,因此不消耗電力。渡槽的建設始於1908 年,完工於 1913 年,總長338哩 。 下圖為莫諾湖 (Mono Lake,摘自Wikipedia)。
下圖為洛杉磯渡槽 (Los Angeles Aqueduct) 在洛杉磯市北緣的下降運河 (Cascades),它位於絲而瑪市 (Sylmar) I-5 高速公路以東,靠近紐霍爾通道 (Newhall Pass),亦即聖費爾南多谷 (San Fernando Valley) 東北部的聖蓋博山脈 (San Gabriel Mountain) 山麓。 Cascades 是洛杉磯渡槽的終點站。
這條渠道來到了洛市城中區,將翻山越嶺而來的寶貴用水挹注於銀湖水庫 (Silver Lake Reservoir,下圖) 。這是一座位於市中心附近銀湖 (Silver Lake) 區的人工水庫,包括了上下兩座小水庫,平常由洛杉磯水電局 (Los Angeles Department of Water and Power) 擁有和維護。它可以容納 7.95 億加侖 (3,010,000 立方米) 的水,為洛杉磯市中心和南洛杉磯的 600,000 戶家庭供水。近年來發現,銀湖水庫的水質受到非常高濃度的致癌物溴酸鹽 (Borate) 污染,已在2018年初起被位於格里菲斯公園 (Griffith Park) 以北的地下水庫 Headworks Reservoir 取代,目前只保留有休閒、娛樂和觀賞的功能,尢其是環湖建有完整的步道和公園,是許多市民運動、休憩及散步的好去處。
[其二] 有41%的用水來自南加州大都會供水局 (Metropolitan Water District of Southern California)。該局負責從另外二條大管道 - 東水西運的科羅拉多河渡槽 (Colorado River Aqueduct) 以及北水南送的加利福尼亞渡槽 (California Aqueduct) 來輸送遠水至大洛杉磯地區。各自工程浩大,綿延數百哩。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河道都利用了大量的電力,其中大部分來自胡佛水壩 (Hoover Dam)。它由洛杉磯水電局負責營運了將近半世紀。 科羅拉多河渡槽從位於加州和亞利桑那州交界的哈瓦蘇湖 (Lake Havasu,見下圖) 銜接科羅拉多河蓄水,然後向西穿過莫哈韋 (Mojave) 和科羅拉多 (Colorado) 兩沙漠,到達聖塔安娜山脈 (Santa Ana Mountain) 的東側,約長239哩。該系統由兩個水庫 (佩里斯湖 Lake Perris 和鑽石谷湖 Diamond Valley Lake) 、五個抽水站、63 哩的運河、92哩的隧道和84哩的地下管道組成,層層調節轉運,穿越高山、沙漠,規模宏大。隨著近年美國西部的乾旱狀態日益險峻,洛杉磯分到的水量越見減少,因此有必要另闢本地的新鮮水源和再生水來代替外地的水。
下圖為蜿蜒邐行在莫哈韋沙漠中的科羅拉多河渡槽 (Colorado River Aqueduct) : 佩理斯湖 (Lake Perris)
鑽石谷湖 (Diamond Valley Lake, 摘自 Wikipedia)
另一條大幹線加利福尼亞渡槽將從內華達山脈雪溶所得之水和加州北、中部山谷收集到的水輸送到南加州,連結許多水庫 (如聖路易士水庫 San Luis Reservoir、金字塔湖 Pyramid Lake、卡斯塔奇湖 Castaic Lake等),綿延400哩以上,係加州水計劃 (California State Water Projcet) 之重要部分。 下圖為位於南加州棕櫚谷 (Palmdale) 附近的加利福尼亞渡槽 (California Aqueduct),
聖路易士水庫 (San Luis Reservoir)
金字塔湖 (Pyramid Lake)
卡斯塔奇湖 (Castaic Lake)
這些水庫除了供應民生用水、農業用水和工業用水之外,少數利用位差發電,其他尚有觀光和休閒功能。多數離州際公路不遠,且多設有展示館,很值得旅人在趕路之餘順路往訪,參觀遊覽,除了歇息充電之外,並可增長關於加州水資源的知識,養成珍惜用水的習慣。 [其三] 有11%的用水來自洛杉磯的地下水。該資源雖然受到積極開發、管理和分配,但仍然不斷地受到化學污染物的威脅 (見下圖洛杉磯水電局位於洛杉磯北好萊塢的西井口廠處理地下水的過氧化氫去除槽,取自洛杉磯水電局網站)。
除了洛杉磯市外,很多區内的小城市都建有中小型地下水庫收集和儲存地下水。 下圖的廣大草坪乃是比佛利山莊市 (Beverly Hills) 位於日落大道 (Sunset Blvd.) 上的一個地下大水庫,深藏而不露,從外表一點都看不出來。
最後只有不到1%的用水來自循環水,目前多用於灌溉、娛樂和工業用途。循環水的再利用近年來得到許多經費的挹注,發展迅速,正朝飲用水的目標前進,有急超直追之勢。。 入冬後,太平洋風暴對全加州各地包括南加州在内的供水至關重要。内華達州西雅拉山脈 (Sierra Mountain) 和加州山脈堆積的大雪會在春季融化,趕在漫長的旱季之前為大小的水庫補水。沒有這些風暴的雨季幾乎總是導致南加州乾旱,就像 2010 年代中期的情況一樣。近年來,乾旱的年數也有循環。通常一連串的乾旱 (10 吋以下) 年份過後,接著是一、二年的潮濕 (20 吋以上) 年份。後者常有集中而一系列的雨天,往往給低窪地區帶來洪災,而給山區帶來泥石流,尤其是在野火燒毀了山坡之後 (詳情下述)。
2021年山上的積雪稀少,又遇上最長的乾旱季節,很多水庫的儲水甚至降到百分比的個位數,是25年來的最低,情況危急。各級政府奬勵和以價制量的措施又紛紛出籠,以節約用水,共度難關。但節流有限,開源才是治本之道。近年來的民調已顯示,多數消費者贊成支付開發新的水源,只要來源充足,並不在意付出更高的代價。人民渴怕了,累了,民氣可用,許多未雨綢繆的計劃已紛紛出爐。
下圖為2021年8月底所攝,聖路易士水庫 (St. Luis Reservoir) 乾涸至9%水位的情景。
[展望前景] 由於大洛杉磯地區人口增長很快,需水孔急,加上極端氣候暖化造成內華達州及北加州山脈積雪鋭減;而且在莫諾湖和歐文斯河盆地的水源地逐年乾涸鹽化,甚至受到紅藻污染,洛杉磯水電局不停地著眼於許多新的外來水源,包括與加利福尼亞渡槽的新連線;並保護、更新許多磨損的舊管道,達到最高的利用率,以應付未來的需求。這些珍貴的水經過長途跋涉的運送,沿途受到管道附近的農作、養殖或開發的污染,水質已不再如水源地的純净,因此一些較為嬌貴的植物如日本楓樹 (Japanese Maple Tree) ,在南加州就很難存活 。
下圖為北加州矽谷柏洛阿圖 (Palo Alto) 社區庭院秋來長得婀娜多姿的日本楓樹。如此漂亮的小葉紅楓,在洛杉磯就很罕見,
另一方面洛城水電局也規劃雨水的收集、處理和再利用,以減少對外地水的依賴,務求在2035年時達到本地供水佔總需水量70%、自給自足的目標。譬如說,馬路不再以防水的瀝青舖設,而以透水的路面取代之,讓水可以滲入地下的含水層,貯存起來。
大洛杉磯地區擁有6,500哩的下水道系統,通過廢水回收系統收集所有居民和工商界排出的廢水,送到廢水處理場如下圖中位於艾爾西岡多 (El Segundo) 的亥伯里昂水回收廠 (Hyperion Water Reclamation Plant) 處理,經過包括分解、純化、過濾等流程,將廢水還原成純粹的水,接上自來水系統,供人飲用。目前估計洛杉磯每天廢水產量約有2億5千萬加侖,而洛杉磯衛生環境部門 (Los Angeles Sanitation and Environment) 所有的污水廠每天已能處理並供應多達1200萬加侖的飲用水,但不久的將來,可望將這一數量提高到每天超過2億加侖。
由於一向雨量稀少,水源欠缺,因此比較耐旱的植物像棕櫚樹在洛杉磯長得很好,到處可見,成為洛杉磯一景。
下圖這些常年碧綠如茵的草坪一向不是靠雨水滋潤而來的,而是多得仰賴北水南引或是東水西送所灌溉出來的。一枝草,一點露,得來不易,非常值得珍惜。
因為缺水導致政府以價制量,水費高漲,各級政府會限制澆水的天數和時間 (每個用戶輪流),所以很多民宅改植耐旱的沙漠植物來取代前庭後院的草坪 (下二圖),以節約用水,而政府也會補助改植的費用。
更有的乾脆改舖幾可亂真的人工草皮 (下圖),免看老天的臉色。完全不用澆水,植好就成為綠油油的一片,永遠保新不褪色,政府還補助大部分的經費。只是因為眾多老美還是堅持自然的較美,所以跟進的不多。
除了節流,還要進一步地開源,洛杉磯市政府規定新建的房子將屋頂的排水管 (rain gutters)接到大桶子,以收集雨季時屋頂瀉下的雨水。這些水便可作為庭園灌溉和清潔等非飲食之用。也算聊勝於無。但是絕大多數的建商都陽奉陰為,在房子過戶後就將桶子給撤了,不會讓它去貯水養蚊子,可說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加州全年溫暖而乾燥的季節固然宜人居住,可是近年來極端氣候的變遷導致内華達山脈冬季的積雪鋭減,水源縮小,因此乾旱的季節更長、更嚴重。而在離水源遠端的南加州,尤其令人憂心。除了民生和農業用水告急之外,最直接的影響是接二連三由亁旱引發的大面積的野火,所造成的生命財產之損失與自然生態環境之浩劫。
[南加州的野火]
野火,又稱山火或森林火災,是一種通常發生在林野間難以控制的火情,是自然界維持生態平衡的一種現象。古時的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已經觀察到野火,他在「賦得古原草送別」一詩中對其有深刻的描述: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氣候變化是野火數量不斷增加的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州和西部大部分地區一樣,在秋末和冬季獲得大部分水分。由於降雨不足和氣溫升高,其山林植被在夏季裏慢慢地變乾。然後,這些乾燥的植被或枯木成為野火的完美燃料。一旦點燃,會在強風和高溫的助攻下迅速蔓延。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的數據顯示出,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加州在9月份 (乾季尾聲) 的平均總體溫度上升了約攝氏4度。而科學家預測,平均溫度每年升高攝氏1度時,會使空氣多吸收7%的水分,對某些類型森林的燒毀面積甚至增加多達600%;有些專家則推論,到2060年時,被野火燒毀的土地總面積可能會比2011年增加 30%。根據統計,加州歷史上最大的20起火災中,有一半以上都發生在過去四年中,代表著野火的嚴重性是越來越明顯了。
但是氣候變化並不是影響毀滅性野火數量的唯一因素。科學家指出,加州居民人口成長迅速;而且由於現在人崇尚自然,居住或活動在山野中的人數正在攀增,使得95%的加州野火是人為造成的,剩下只有5%是來自大自然的因素 (如雷擊)。主要的起火原因包括了: 無人看管的篝火、營火;設備使用不當或故障,例如割草機、拖拉機、卡車、電線、燃燒碎片、煙火、煙蒂、汽車起火或爆胎、人為縱火等等。近年來洛城遊民增加,遭驅趕後往往向山上流竄。當他們升火取暖不慎或蓄意縱火時,也引發了許多山林大火。
2020年加州的乾旱尤其嚴重,首先經歷了非常乾燥的冬季,隨後是無情的夏季高溫和大氣乾旱,大部分地區的土壤和植被變得乾燥,是史上第二乾旱的時期。氣象數據顯示,當年也是加州有史以來第三的高溫,空氣中多吸收走了11%的水分。結果迎來了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野火季節。這一年中,全州遭逢8,648起大火的肆虐,有33人喪生,11,116棟房屋受創,燒毀了4,304,379𠺖的土地,佔總土地面積的4%以上 (詳見2020 Incident Archive, https://www.fire.ca.gov/incidents/2020),實是災情慘重,令人觸目驚心。
下圖為加州森林火災高風險區分布圖 (Fire-Threat Map,摘自https://ia.cpuc.ca.gov/firemap/#),以紅色顯示出高風險區,南加州就占了一大片。
下圖為2020年的南加州的野火分布圖 (節錄自美國農業部森林服務處地理空間技術和應用中心【USDA Forest Service, Geospatial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Center】資料庫) 。在7場野火中,以 Bobcat Fire 涵蓋的面積最廣。
[山貓火災 (Bobcat Fire)] 山貓火災 (Bobcat Fire) 分佈圖 (摘自洛杉磯消防局官網)
山貓火災是2020年9月6日開始燎原的一場山林火災,屬於2020年加州廣大野火季的一部分。 前後燃燒了3個半月,一直到12月18日才被完全控制。它一共在聖蓋博山脈中部、天使國家森林 (Angeles National Forest) 及其周邊地區燒毀了115,796 英畝 (46,861 公頃) 的土地,乃是洛杉磯縣有記錄以來最大的火災之一。起因是電纜線走火,引燃了覆蓋的樹枝延燒而一發不可收拾。火苗始於阿蘇莎市 (Azusa, 下圖).
9月6日大火最初向南蔓延,迫使山邊的蒙羅維亞 (Monrovia)、杜瓦第 (Duate) 及附近城市居民倉促撤離 (見下圖,摘自 Wikipedia):
同時又向西邊挺進,阿凱迪亞 (Arcadia)、帕薩迪納 (Pasadena) 和阿爾塔迪納 (Altadena) 等較大城市也向居民發佈了疏散令。
大批消防車出動,在山麓圍堵火勢。
火苗四竄,應接不暇,一頭未滅,一頭又起。
在聖塔安娜焚風助虐之下,火舌凶猛,延燒迅速 (下圖,公有領域)。
連直昇機都出動滅火了,足見火勢之猛。
隨後大火繼續向西延燒,並在9月15日進逼到威爾遜山 (Mt. Wilson) 天文台。幸在大批消防隊員努力保護下,拒火於天文台500呎外,可説驚險萬分。
至9月17日時,由於海風助虐,大火又迅速向北威脅到 「宜人山脊野生保䕶區」(Pleasant View Ridge Wilderness)。隨著大火逼近「杜松山」(Juniper Hills) 一帶,住在羚羊谷 (Antelope Valley) 的民眾被迫緊急疏散。當時異常乾燥的植被和崎嶇的地形加劇了火勢,使得救火行動更加難以切入。
根據災害消息中心 (Incident Information System) 的官網所記載,山貓火災到了10月初,已逐漸被控制 (92%),但小股火苗仍延燒至12月18日,直到第一場冬雨來臨,才終於平息,正式宣布被撲滅。
這場空前的大火波及了超過方圓180平方哩的區域,估計有6,000座建築物受到威脅;28棟住宅嚴重受損,並有87棟被摧毀;它還損壞了19棟其他建築物,並摧毀了83棟。前後3個半月,一共出動了240名消防員,有 6 人受傷。有數以萬計的居民遠離家園,在經濟及精神方面受創甚重。燃燒產生的濃煙盤旋在整個洛杉磯盆地連續數月,遮天蔽日,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 (下圖)。 野火還會留下後遺症。雨水雖然可以幫助撲滅野火,然而野火熄滅之後,留下的燒焦、貧瘠的土地很容易被洪水淹沒。燒傷結疤的頂層土壤就像混凝土人行道一樣堅實,阻止雨水滲入地下。缺乏植被的山坡,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將土壤固定在原位。泛濫的水流結合了包括泥土、岩石和樹樁在內的碎屑衝刷而下,席捲了沿途的任何房屋和道路,造成了所謂的「土石流」。如果斜坡植不恢復,即使在降雨量相對較小的狀況下,土石流也可能會一再發生。對於那些在燒毀的山坡附近的野火倖存家庭來說,這是一個特別殘酷的事實。居民必須提高警覺,設法阻絕 (如疊沙包、設路牆或覆蓋威脅建物的裸露斜坡等) 土石流的侵犯,防患於未然。如果力有未逮,就要求助或撤離。 下圖為2018年1月,在「湯瑪士大火」( Thomas Fire) 燃燒了一個多月後,一場豪雨引起的土石流淹没聖塔巴巴拉縣 (Santa Babara County) 社區街道和房屋的惨況 (公共領域)。 野火發生後,雖然加州保險局禁止保險公司在火災發生後一年內取消産物保險單或拒絕續保,但一些房主無法找到新的家庭保險,因為一些大保險公司退出了某些郵遞區號甚至某些縣,其餘小型的保險公司大多數都抬高了價格,對受災户造成二度傷害。北加州少數的保險公司甚至在賠不勝賠之後,宣告破產。 在山貓火災後的聖蓋博山脈裏,有幾種野生動物和水生生物,如魚、青蛙和西部塘龜,因火災摧毁了生態環境而瀕臨滅絕。 它們主要分佈在小岩溪 (Little Rock Creek) 地區,也是此次的重災區。 生物學家和野生動物組織已經開展了救援行動。
即使在2020年創下紀錄後,南加州的野火仍未稍息。到了2021年夏秋兩季,野火仍然不斷地發生。還好蒼天垂憐。自10月分起,加州,特別是北加,迎來了200多天以來的第一場降雨,澆熄了全州大部分地區的野火風險。到了2021年年底,更是風狂雨驟,連綿不絕,賜給山林一線休養生息的機會。總計全州全年仍然遭逢8,835起大火的肆虐,為火吞噬的土地仍有2,568,948𠺖,共有36人喪生,3,629棟房屋受創或毀壞 (詳見2021 Incident Archive, https://www.fire.ca.gov/incidents/2021)。影響所及的土地總面積和屋數雖減為2020年的五成左右,其實是僥𢔛得自天助,來年絲毫不可掉以輕心。 下圖為2021年9月17日發生在金字塔湖 (Lake Pyramid) I-5 州際公路旁的灌木叢大火 (Brush Fire),滾滾濃煙,直沖雲霄。行駛在 I-5 州際公路上的北上車輛,無不小心翼翼地傍火通過。
記得更早時候還有一場真正身歷其境,令人驚心動魄的大火,名叫「斯基伯爾大火」(Skirball Fire),就發生在洛杉磯西區的精華區UCLA附近、405號州際公路側的聖塔莫尼卡山 (Santa Monica Mountain) 上,時為2017年12月6日下午。斯基伯爾大火是在洛杉磯蛋黃區貝萊爾 (Bel Air) 附近斜坡上爆發的一場野火,屬於2017年12月在南加州發生的多場野火之一。在洛杉磯辧公的通勤駕駛人,一般下班後會沿405號州際公路駛回聖費南多山谷 (San Fernando Valley) 的住家。這一天,想不到一上了高速公路,就出了個大狀況。火舌吞噬乾燥的山林,蔓延神速,一發不可收拾;熊熊火光,瞬間遮天蔽地。
在警消來不及宣布疏散的第一時間裏,高速公路上的駕駛人沒有退路,只有硬闖通過,儘速脫離現場,看起來有如飛蛾般撲火一般的驚險。當時置身高溫火海之中,一心只想駛出人間煉獄;不知那來的勇氣,把油門催到底。現在想起來仍然心有餘悸。
後來405號州際公路 (以及平行的Sepulveda Boulevard) 終於被警方關閉。這段高速公路是洛杉磯市主要的南北交通大動脈,没有了它,車輛只好在大塞車的平面道路上迂迴回家,直到午夜仍未散去。在大火濃煙的籠罩之下,斯基伯爾文化中心 (Skirball Cultural Center),貝萊爾 (Bel Air) 和山門 (Mountain Gate) 兩座鄉村俱樂部,蓋蒂中心 (Getty Center),聖塔莫尼卡-馬里布聯合學區 (Santa Monica-Malibu Unified School District) 和許多私立的學校都關閉。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和聖塔莫尼卡學院 (Santa Monica College) 的課程被取消,而洛杉磯聖瑪麗山大學 (Mount Saint Marys University of Los Angeles) 則從其布倫特伍德 (Brentwood) 校園撤離至洛杉磯市中心。這場大火總共波及了422𠺖 (171公頃),燒毀了6座建築物,損壞了12座,延燒至12月12日才平息。起火肇因於一個流浪漢在帳篷內的非法烹飪不慎而失控。 此次的災區是大洛杉地區房價最高的地方,向來人文薈萃,豪宅遍佈。一夜之間,高雅幽深的社區受此重創,化為廢墟。野火無情地蹂躪,只留斷垣殘壁,教人不勝唏噓。
在極端的氣候變遷下,野火是美西各州存在的共同威脅,一日不除,年年將捲土重來,成為生態環境的殺手,影響國計民生至巨。解決之道,亟需多管齊下,在聯邦、州、縣、市各級政府的通力分工合作,以及民間的配合下,節能、碳中和、限制開發,立即且永續地執行下去。而當務之急,在於聯邦政府應編列長期預算,襄助西部各州迅速清除山林中大量死亡乾燥的林木植被,以根除禍源;並廣泛復育新樹取代,有利於綠化減碳與水土保持。這是件眼光深遠但吃力不討好的事,很難贏取版面,所以歷任總統都不肯認真以對。像川普總統不肯節能、減碳,寧願浪費150億美元去興建一道防移民的高牆,以博得他支持者的喝采;也不肯幫助民主黨主政的加州解決野火的根本問題,任其自生自滅,真是黨同伐異,目光如豆。幸虧2021年民主黨上了台,拜登總統重新響應國際節能減碳潮流,認真思考,提出了超過250億美元的預算來處理森林的問題,包含在2021年11月15日他所簽署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 裏。其中有一半以上將用於減少野火風險的有效措施;並限制開發,以確保住宅區和原始林區的安全分界。期望因此可以大量減少美國每年因野火而排進大氣中的1億3千萬噸二氧化碳。原本各界估計要徹底解決野火的問題,需要500億美元的預算;有了如此劃時代的大手筆,賦予聯邦森林局 (The Forest Service) 統籌分配的經費暴增6倍之多,算是一個好的開始。希望它能協調各級政府,廣納各界及專家意見,有效執行,必然日起有功,不讓野火再有可乘之機。
[冬雨瑞雪裏,瀟灑走一回]
四季無寒暑
一雨便成冬 洛杉磯終年和風煦日,天清氣爽,但是一旦有雨,人們就知道冬天的腳步近了。當罕見的冷鋒來襲時,洛城的朗朗晴空也難得會轉為陰霾。片片烏雲凝結成雨水,點點滴滴地灑落人間。落在高樓、路面、樹梢、草上、屋瓦、車頂和髮際。好雨知時節,久旱逢甘霖,萬物的生氣都回來了。
雨來了。您怎知道?樹蔭暗了。
風雲變色了。
草和樹皆沾濕了。
老樹也涕泗縱横了。
人行道和路面堆滿了沾水的枯葉。溼地反光,閃閃發亮。
雨越下越下大,開始積水了。
水花四濺了。
小巷幽深,綿綿細雨,鳥去無蹤,清清如洗。
逢雨重有情,潤物細無聲。偶見一車穿雨越水,急馳而過,劃破一街的寂静。
街頭佇望,只見車如流水馬如龍,行在滂沱大雨中。
四濺的水花,流淌成河,徘徊在街口,不肯散去。
下雨並不意味著你不能去遠足!穿上你的雨靴和雨衣,選擇一條平坦、輕鬆的小路。在雨中徐行,遠觀,細聞和傾聽,去體驗平常晴天所沒有的風景、氣味和聲音。
更可以或安排、或即興,自洛城東而洛城西,從内陸到海邊,在不同的地方,體驗洛城的雨,端詳這個城市雨中的相貌,領略它不同於陽光下的氣息。這可是它少為人知的一面,值得珍惜。接下來,就讓這場洛城追雨的饗宴開始吧! 〖雨中的杭廷頓圖書館 (Huntington Library)〗 (按:晴天下的杭廷頓圖書館情景請閲前文:聖瑪利諾的前世今生 (下)-粲然大備的「杭廷頓圖書館,收藏暨植物園」) 雨中的杭廷頓圖書館遊客非常稀少,偌大的16個庭園,任你漫遊。蒼茫遼闊,雲低景深;天地之間,唯君獨行。心無旁騖地瀏覽,安安靜靜地沈思,時間早已停止。
來到了流芳園聽雨,四處淙淙水聲;登上了邀山台觀雨,满池片片漣漪。一聲一息,都是意外的巧遇;一點一滴,都是晴天裏享受不到的插曲。
滌慮亭,一個可以安靜地坐下來聆聽雨聲的地方。遠離塵囂,袪除雜念,坐下來閉上眼睛,專注於你所感受到的。你聞到了花香了嗎?下雨打在臉上是什麼感覺?當雨落在樹上、地面、亭頂、或你的夾克上時,會發出什麼不同的聲音?花點時間放慢腳步,融入大自然,用心去體驗這難得的雨天。
雨中的沙漠園又是一番不同平常的風情。沙漠植物吸飽了水,洗盡塵垢後,個個容光煥發,清新照人。
雨中的睡蓮池薄霧繚繞,宛如仙境。
那好奇的小童仍然蹲在雨中,對著自己的倒影,喃喃自語。 滴答雨滴,敲醒了沈魚的午夢。
背負著雨水的竹林,格外蒼翠,也更謙卑了。
日本園中的垂柳,在雨中迎風搖曳,舞姿翩翩。雨水順著垂枝滑下,攪動一池冬水,幾度蕩漾廻旋。像是千條萬條的珍珠項鍊,墜入塘裏,化成了無數的同心圓。將前塵往事,一一浮上水面。
冬雨,增添了日本庭園佗寂的禪味。溼。冷。空。靈。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玫瑰園裏隨雨飄零的玫瑰,令人感傷好景的無常⋯
〖雨中的洛杉磯市中心〗
每當洛杉磯下雨時,幾乎所有最熱門的話題都圍繞在:「我們非常需要這場雨」;「免費洗車」;「忘記怎麽開車了」⋯
在洛杉磯,極端的氣候變遷帶來了「久旱不雨,一雨成災」的現象。例如在2021年12月的最後的2個星期裏雨量超過了10吋 (但是2022年1月卻下了不到1吋的雨),屋頂被連續大雨重擊後漏水,門膨脹了,框架浸濕了,下水道也溢出了。暴雨炸出了許多漏洞,教人傷透了腦筋。有時還下了冰雹,成為新的威脅。有一回在一場嚴重的暴風雨中,曾記錄到超過1000次的雷擊。很多地方停電了,樹木倒下了,釀出了重災情。
雷雨中,一道道的閃電,劃亮了洛城午夜的夜空,也驚醒了許多人的美夢。
以前洛杉磯下水道系統的設計是儘可能快速地將雨水排入太平洋中,以免泛濫成災,所以完全不收集雨水或者利用滯洪池來儲積落雨而加以運用。
在太平洋暴風雨來襲時,市中心地面上的混凝土叢林,没有滲水功能。下水道如果滿載而來不及宣洩時,往往會迅速流竄,淹沒街道,偶爾還會淹上部分高速公路和入口/出口的匝道。
洛杉磯河 (見下圖) 是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的一條主要河流。它的全長近51哩 (82公里),源頭在西米山 (Simi Hills) 和聖塔的蘇珊娜山脈 (Santa Susana Mountains),從卡諾加公園 (Canoga Park) 流經過聖費爾南多谷 (San Fernardo Valley)、洛杉磯市中心和其地衛星城市,到達長灘 (Long Beach) 的出海口而流入聖彼堵灣 (San Pedro Bay)。歷史上,這條河經常氾濫成災,將河的沿岸沖積成平原。在1938年一系列毀滅性的大洪水之後,洛杉磯河的大部分被改造成固定路線上的混凝土河道。平常它只是一條涓涓細流的水泥通渠,一但遇上暴雨,數千億加侖的落雨會從沿岸的地面導入而匯成洶湧的洪流,一路沖入太平洋。在1913年洛杉磯渡槽開通之前,這條河是洛杉磯市淡水的主要來源。其後洛杉磯河受到附近農業和城市排水水的嚴重污染,主要供水遂改由三條外來水的渡槽支應。目前洛杉磯河的主要的功能是防洪。將來在水源日益匱乏之下,也可能將收集其雨季容納的水加以純化後再利用。
洛杉磯河流域及出海口 (公共領域)
洛杉磯河蜿蜒曲折地繞過洛杉磯市中心的東面而南下長堤,城中的摩天大樓被圍繞其中。雨季時附近地面的水多沖瀉到河道之中,迅速排向聖彼堵灣出海,以收防洪之效。雨後洛杉磯河的河道满盈之況,由下圖 (摘自 Wikipedia) 中可見。
但在乾旱季裏,城中區的洛杉磯河卻水淺見底 (公共領城)。
由下圖可看出洛杉磯河鄰近市中心段在大雨後 (上) 和大雨前 (下) 水位的差别。
暴雨過後,洛杉磯河混凝土渠道匯集了大量湍急的水流,這不僅對沿岸的居民構成危險;水流還夾帶著大量垃圾和碎片,沖入南邊的一些海灣,在雨後的幾天內對水質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導致一些頗受歡迎的海灘被迫關閉。 不雨則已,一雨驚人。洛杉磯人一下雨就不知怎麼開車。有位氣象學家就形容說:「當我們南加州的降雨量才不到十分之一吋時,駕車人的車速就已經慢到每小時一吋。這讓人很難堪。」 仔細想想,一點也不丟臉。在經歷了數月的乾燥天氣之後,駕車人可能早已忘了在雨中駕駛的經驗。而路面經過長時間的曝曬之後,初雨與車的油漬、輪胎磨損的碎屑混合沉積,使它變得異常光滑,不利車輪對地面的咬合,容易打滑。再加上飛掦四濺的水花,和前車急駛造成的水霧導致視線不良,在在都是肇事的因素。 因此,洛杉磯縣政府每逢下雨都會發推特或臉書教人怎麼稍安勿燥地在雨中開車。
暴風雨季節來臨時,縣政府的網站會發布關於近期被野火燒毁地區的最新信息、有關任何存在著落石和土石流可能性的地區現況,以及疏散、道路封閉的緊急通知。許多峽谷地區的道路將很滑,居民應保持高度的警覺。所有駕駛者應謹慎。不要試圖穿越洪水淹没的地段,也要避免開在流動的排水上。在狂風驟雨中,適度的危機意識是必需的。 濃雲密佈,老天開始垂淚。上了高速公路,向市中心開去。
到了北向 I-110 近市中心的路段,雨勢漸猛。
高樓漸近,車流漸密。
到得市中心,時逢下班,人人歸心似箭,車潮湧現。溢上了高速公路,管他落雨不減。
此時雨勢如注,人人小心翼翼,慢行減速。
南來北往,保持距離,以策安全。世人皆云「事緩則圓」;現在求的是「車慢則安」。
大雨讓夜色提早降臨,此時不開大燈,更待何時?
晚間地面和車燈的反光,也是不利於雨天駕駛的。
豪雨下的高速公路,一邊車頭燈雪白耀眼,另一邊車尾燈鮮紅閃爍,恰成強烈的對比。
低雲暗垂淚,高樓燈通明。
到了晚上八點以後,雨勢稍歇,車潮盡散。獨上高樓,無人等在燈火闌珊處。
夜已闌珊,雨仍潺潺。
城内車馬漸少,路漸空蕩。
喧囂後的寂静
繁華後的流景
冷清的城市默默擁抱著淚水的滋潤,一心期盼著黎明。 一夜風雨過後,LA的高樓仍然矗立在陰霾籠罩之中,充沛的水氣將它們沖洗得乾乾净净。
平常篷頭垢面的車輛也欣然接受免費的洗禮,顯得煥然一新。
雨紛紛,阻絕了孩子們的笑聲。遊樂場乏人問津,不見蹤影。
傘下的人要趕路,鐵馬通勤夠辛苦。
冒雨上班族,沐雨櫛風,行色匆匆。黯淡天光裏,煙也濛濛,雨也濛濛。
〖雨中的洛杉磯動物園〗 天可憐見,難得動物園内外没有了人煙。雨中遊園,避開了熙攘,迎面的是悠閒。
雨中的動物園,不但人跡罕至,動物也多匿蹤躲雨,避不見客。
只有海獅 (Sea Lion) 家族最活躍,生龍活虎,如魚得水。
溜了一遍又一遍,也不厭倦。
雨中等待,百無聊賴,寂寞的亞洲象出來淋雨,享受落湯的痛快。 雨中山羊,不畏滑濕。手脚俐落,倚仗尖蹄。上下山壁,如履平地。攀岩高手,叫我第一。
雨中看花,覓覓尋尋。驀見早開的茶花,被冬雨淋醒。满耳淅瀝淅瀝,還我一園寧靜。
〖雨中的狄斯耐樂園 (Disneyland) 與加州冒險樂園 (California Adventure)〗 位於位於洛城安那罕 (Anaheim) 的狄斯耐渡假村 (Disney Resort) 轄有兩個大遊樂園,包括狄斯耐樂園 (Disneyland Park) 與狄斯耐加州冒險樂園 (Disney California Adventure)。它們在平日本來就非常受歡迎,最近因疫情高峯過後而重新開放後,更是一票難求,尤其在週末和假日時段。如果上網搶購,除了門票之外,還得預約日期。
買完之後,如果屆時碰到下雨,則可要求更改行程,因此大多數人都是如此處理。不過,除非下起大雨,多數景點在雨天仍然開放;有些户外遊樂車可能會暫時關閉以等雨小或停再開放。在此期間,您經常會發現人群少了很多,不必像晴天時動輒要排上一、二小時的隊 (大人累昏了,小孩也等惨了)。雖然下雨時,人群多會集中在室内遊樂項目,但即便有排隊,也是幾分鐘的功夫,不會像晴天時一樣恐怖。建議早上來得早,把最搶手的項目先解決掉,剩下的時間再玩比較不熱門的點,等到人潮稍晚出現時,就不用去人擠人了。有些時候,常常早上下雨,下午變得晴朗,那就最美好不過了。 一些戶外遊樂設施在傾盆大雨期間關閉,但仍有很多開放。許多遊樂設施都有戶外隊列,但景點在室內。如果公園不是特別繁忙,可以向工作人員詢問是否可以多次乘坐而無需離開座位,這樣可以將所喜歡的遊樂項目玩得夠本。
大雨鋪天蓋地,狄斯耐樂園市政廳前的行人紛紛走避。
狄斯耐樂園的大街原來是花車遊行的必經路線。遊行在大雨時會取消行程,小雨時則會待命,一俟雨停,則視機出動,完全聽天由命。由於雨的攪局,演員緊繃,大人操心,小孩掃興。
雨天遊園的缺憾是看不到晴天時繽紛的遊行隊伍,也看不到心儀的卡通人物。
連米老鼠也放棄步行,乘車出巡。只可遠觀,不可近炙焉。
全在室外操作的碰碰車 (Tea Cup) 因為過於潮溼而叫停。
巨雷山 (Big Thunder Mountain) 也因雨而暫時關閉,伺天候而動。
雨中位於室内的小人國世界 (It‘s a Small World) 只需等10分鐘,但是車子來去很快,可能不要幾分鐘就能上車了。這是小小朋友的最愛,搞不好再重復坐它一回,園方也不會計較啦。
Galaxy Edge 前排隊的星際大戰迷居然不算太多。
Dumbo the Flying Elephant Ride 的飛象在落雨紛紛下仍然照常起飛。玩這設施雨衣!帽是必備的,會迎風開花的雨傘是不管用的。最好也穿防水的雨鞋,因為襪子一浸溼就麻煩了。當然如能多帶一双襪子備用就更好。
華德狄斯耐先生和米老鼠冒雨並肩站在睡美人城堡 (Sleeping Beauty Castle) 前,向大家揮手致意。
新奥爾良廣場車站 (New Orlean Square Station) 空無一人。
新奥爾良廣場 (New Orlean Square) 也是渺無人煙。
馬克吐温的遊河船 (Mark Twain Riverboat) 在雨中緩緩前進。登上一艘19世紀的蒸汽動力船,進入美國邊境的心臟地帶,只有半哩的旅程。落雨增添了幾許開疆闢土的墾荒氣息,令人發思古之幽情。這個不用等。
叢林巡航 (Jungle Cruise) 和馬克吐温的遊河船都是1955年創園時就有的遊樂設施,歷久彌新,仍然受到歡迎。下雨更突顯了熱帶雨林的神秘氛圍。這個也免排隊。
雨也刷不去佳節歡樂的味道。
值得欣慰的是,即使是下雨,只要風不大,狄斯耐樂園裏的煙火照放不誤,普天同慶。
到了加州冒險樂園,看到雨中的「彩色世界」 (World of Color Show) 正在放水整修。
懐念它往日五光十色,絢麗多彩的震撼。聽説2022年4月22日起即將恢復表演。
還有神奇的電動花車遊行 (Electrical Parade),雨中也看不到。
没關係,還是能享受到很多遊樂車的樂趣,絕不讓你委屈。
〖雨中的好萊塢環球影城 (Universal Studios Hollywood)〗 好萊塢環球影城在雨中仍照常營業。有時候基於安全問題,一些遊樂設施可能會在暴風雨期間關閉。如果該地區出現雷電,戶外遊樂設施,尤其是過山車,將停止運作。但如果只是下雨,它們通常會繼續開放。因為影城的景點大部分在室內,可讓遊客保持乾爽,所以不受天候影響。 城市漫步 (City Walk) 區有許多知名的餐廳和商店,生意當然受到雨天的影響。
各個遊樂項目的排隊情形比晴天好多了。
雨仍直直落。轟的一聲,一輛過山車從頭頂呼嘯而過。
人氣景點哈利波特與魔法之旅 (Harry Potters and Forbidden Journey) 照常開放,只要等5分鐘。
全副武装,冒雨流連在霍格華茲魔法街 (Hogwarts Street) 的魔法家族粉絲並不少。
雨天觀賞「水世界」 (Water World) 的演出,别有一番滋味。本來水花一四射,前幾排觀眾就會遭殃。穿雨衣戴雨帽,也算防患於未然,。
The Simpsons Ride 的過山車非常刺激,雨天照常運行。人人都有先見之明,裝備齊全,把自己包得緊緊。
下雨時參觀好萊塢環球影城的好處多多。比起狄斯耐樂園,它的路線更短,人流更少。一旦開始下雨,多數人或改看室內表演或進入商店、餐廳避雨,直到天氣轉晴。如果你不随波逐流,勇往直前,用最少的時間換得最大的空間,不必與人擦踵摩肩,就可以大有斬獲,值回票價了。 萬一雨勢過猛,尚可要求補發另天的新票 (Rain Check)。好萊塢環球影城的一大優點是,如果發生大雨,而下午2點前降雨量超過 1/8 吋,您就有資格要求補發新票。該新票將允許您在接下來的30天內隨時免費回訪。如果閣下去得夠早 (比如早上9點),大可先乘上幾趟車,玩個痛快,然後改天返回免費續航。 好萊塢環球影城幅員廣大,分為上下二層。參觀完上層,再搭乘長長的電扶梯,來到了下層。雨中眺遠,疇平雲低,天仍泫然欲泣。
環球影城的製片廠房,歷歷在目。
在雨中觀看這山洪暴發的場景,更是身臨其境。
溼冷中,没有苦等,不費力地進入了株羅紀的世界。
才發現乾燥的暗黑裏,有種史前的龐然怪物要嚇你。只好趕緊脱離現場,落荒而逃⋯
好不容易衝出藩籬。結果,還是溼透了!
大雨如注,令人想到洪榮宏的歌。「雨,你那會這呢無情?雨,你那會落袂停?」
「雨,你那會這呢大陣?雨,透早落到黄昏。」
「雨,你嘛著稍同情;雨,你嘸湯落袂停!」
〖雨中的好萊塢〗 沛雨甘霖,灑遍了著名的好萊塢山 (Hollywood Hills)。山頭植被由枯轉綠,稍現生機。
在小雨中,中國戲院門前人車稀少。許多好萊塢電影的首映多在此舉行,現在的英文全名是 TCL Chinese Theatre,以前稱為 Graumans Chinese Theatre 或 Manns Chinese Theatre。因為在2013年時,中國電子企業 TCL 集團以500萬美元購得中國戲院10年冠名權,正式改名為「TCL中國劇院」。資本主義什麽都向錢看,明年到期,搞不好又得正名了。
夜色中,浸潤在老天淚水裏的星星閃閃發光。
雨中的日落大道。雖離日落尚遠,卻已餘光黯淡,有如黄昏,也算另類的日落大道一景。
夜淋濕了好萊塢大道,往來閃爍的車燈、霓虹燈,交織著一股神秘的氣氛。
好萊塢夜已央。一夜好眠,明天依然燦爛。
〖雨中的比佛利山莊 (Beverly Hills)〗 循著雨跡,沿著日落大道往西走。市容漸寬,庭院漸廣,天雖陰沈,草木漸深。
車流漸多⋯
等見到了這條常見諸於明信片上的棕櫚大道 Beverly Drive,就知道比佛利山莊到了。濛濛細雨裏的高聳樹群,更是挺直壯觀,氣勢不凡。
沿著威爾榭大道 (Wilshire Blvd.) 西行,找到了位於左側的比佛利威爾榭大飯店 (Beverly Wilshire Hotel)。
比佛利威爾榭大飯店乃是電影「麻雀變鳳凰」拍攝的景點。雨中門可羅雀,當然也没有看見鳳凰。
風雨凄凄,入口車馬稀。
感雨花濺淚
傘下人獨行
比佛利大道上的露天座,雨中的下午茶,詩情畫意,輕聲細語。
遠樓迷濛,近樹蔥蔥,陣雨不停,安步其中。
這家餐館 Urth Caffe 平日室内外都座無虚席;但是一個小小的雨天,竟然趕跑了所有的饕客。
時已近午,饑腸轆轆。來客 CPK,慰勞臟腑。
雨中顯得蒼白,有點老態的是比佛利山莊的歷史性建築史特靈大厦 (Sterling Plaza),建於1929年。
雨中行人匆匆跨越威爾榭大道。
斑馬線盡頭就是羅迪歐大道 (Rodeo Drive) 的入口。 羅迪歐大道右側就是聞名的第凡内名店 (Tiffany Store) 和金三角廣場 (Golden Triangle Square),一向為遊客拍照打卡必到之處。
為誰風露立中宵?寒風洌雨莫受潮。
雨中和大聖誕樹合影
有點過節的氣氛了⋯
雨天血拼仍要遵守防疫規定,限制人數入店。
世紀市的地点標福斯 (Fox) 大樓,聳立於風雨之中。 〈奧林匹克道 (Olympic Blvd.) 上的彩虹〉 幾番風雨過後,七彩圓弧懸空。没有雨天的淚珠,就没有哭完的笑容。
穿過世紀城 (Century City),繼續往西開去。陽光稍隱,天色又暗了幾許。彩虹仍然清晰,高掛天際。
到了西洛杉磯,視野空曠,得窺彩虹全貌。有如美麗的畫框,映在人間的樂土上,令人神往。
陣雨又起。行駛在向西的威爾榭大道上,順著前車飛濺起的水花,穿過櫛比林立的豪宅大樓,向著 UCLA 前進。
〖雨中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校園〗 UCLA 是一座城市大學,位於洛杉磯西邊熱鬧的西木區 (Westwood)。它擁有廣大的校園,非凡的景觀,座落在陡峭的山坡上。校園內有許多美麗的建築,古典與現代共存,樸實和高雅俱備,既壯觀,又和諧,規劃一貫,是為全美大學中的典範。下圖標示出幾棟重要建築及園區的位置,也是我們雨中散步的重點。
簡斯台階 (Janss Steps,下圖) 是校園中心中最重要的地標,連接了校園東高西低的兩片台地,是畫龍點睛的樞紐。登上台階的頂端,可以盡覽開闊的校景。遥望最遠方的美式足球場 Marshall Field,比鄰著廣濶深遠、連綿如茵的草地,承受了雨的滋潤,綠意盎然,即使在濃雲密佈之下,仍然明亮無比。
高樹紅瓦,散落有致,寧静而致遠。處處彌漫著濃厚的學術氣息,有如經典電影裏的場景。
由反方向的另一頭回看簡斯台階。上下這個好漢坡,是 UCLA 人每天必修的功課。
登上了簡斯台階,就可看到包圍著歷史性廣場 (Historic Quad) 的四棟紅底建築,座落南北,兩兩相對。這四棟是 UCLA 的原始建築,歷史悠久,已成為 UCLA 的標誌。它們分别是:海恩斯大廳 (Haines Hall, 右近),羅伊斯大廳 (Royce Hall,右遠)、卡普林大廳 (Kaplan Hall, 舊稱 Kinsey Hall,左近) 和鮑威爾圖書館 (Powell Library,左遠) 。除了Haines Hall 建於1928年,由 George W. Kelham 設計外,其他三棟均建於1928-29年,由建築師 Allison & Allison 設計。這四棟建築均以義大利北部的羅馬復興風格建造,靈感來自於12世紀米蘭 (Milan) 的聖安布羅焦修道院 (The Basilica of SantAmbrogio)。
海恩斯大廳 (Haines Hall) 以前是化學大樓,現為社會學 (Sociology) 系和人類學 (Anthropology) 系所共用。
下圖為卡普林大廳 (Kaplan Hall,原名 Kinsey Hall),2018年之前是人文大樓 (Humanities Building),之後由於捐款改名至今。
下圖中的鮑威爾圖書館是 UCLA 校園內主要的大學本科圖書館,也被稱為學院圖書館。 它以從1944年起任職17年的大學圖書館員 Lawrence Clark Powell 的名字命名。
羅伊斯大廳 (Royce Hall) 係以哲學家 Josiah Royce 的名字來命名。建築採用米蘭聖安布羅焦修道院大教堂為藍本,擁有明亮的拱形拱門。挺拔的雙塔雖然在組成和設計上非常不對稱,仍然是 UCLA 最著名的象徵,代表著本校的學術和文化抱負。擁有1800 個座位的禮堂原為語音聲學所設計;然而經過連續改建,今已成為大學的重要音樂廳和表演藝術的場所。
Royce Hall 長廊的廊柱拱門造型優美,透視著迷濛的天空,高貴而雋永,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著名的安德森管理學院 (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是企業界 MBA 的摇籃。
數十年樹木,數百年樹人。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雨中的狄更生廣場 (Dickenson Square) 景色迷人。
校園内老樹甚多,枝繁葉茂,一經雨水滋潤,棵棵生氣勃勃。
校園處坡地,轉角見階梯。
灌木叢花,含苞待放。
黄葉落處,寂寞無行路。
〈UCLA 雕塑公園 (UCLA Sculpture Garden〉 全名爲 富蘭克林·D·墨菲雕塑園 (Franklin D. Murphy Sculpture Garden),始建於1967年,佔地超過5英畝,是美國最全方位的雕塑園之一,目前擁有70多件國際雕塑,包括了人物和抽象藝術家的作品。
〈洛杉磯網球中心 (Los Angeles Tennis Center)〉 洛杉磯網球中心 (Los Angeles Tennis Center) 是全國一流的大學網球設施之一。也是 UCLA 男、女校隊的基地,曾舉辦過奥林匹克、ATP 和 NCAA 的網球賽,留給網球迷許多美好的回憶。雨中徘徊,憶及當年在此觀看張德培、山普拉斯、阿格西等人比賽的往事,那是段難忘的日子,思念不已。
下課了,趕場的學子多了起來。
學生活動中心前停了部運鈔車。雨天收錢可是樁沈重的任務。
在 UCLA 吉祥物「灰熊 (Bruin Bear)」 前,一群参觀校園的高中生正聚精會神地聽著導覽解說。來年的今天,也許其中有些人會成為 UCLA 的新鮮人吧!
〈雨中校園乍見傘海有感〉 早雨晨鐘,科學舘前,催出一群蜂擁。
雨下不停,落地無蹤。時間催促緊迫,態度平淡從容。超神勇!
飲露吸風。一步一脚印,走向成功。
綿綿細雨中美麗的 UCLA 植物園
大珠小珠落池塘
夜來風雨聲,早開的花兒落多少。
全美排名第三的 UCLA 雷根醫院,即使在雨天裏,其診所入口處,仍然車馬如龍,川流不息,擠滿了全美各地前來求醫的患者。
告别了 UCLA 校園,冒著傾盆大雨,衝上 I-10高速公路,往聖塔蒙尼卡 (Santa Monica) 海邊開去。
〖雨中的聖塔蒙尼卡 (Santa Monica)〗 聖塔蒙尼卡海灘已經風雲密佈,波濤洶湧。
碼頭上雅客稀少
遊樂場停止營業
少數飲食店仍提供餐飲服務,敬業精神十分可嘉。
多數店家卻閉門謝客,教人碰壁。
遠望海灘一片蕭條肅靜。人都到那裏去了呢?
停車場上也是稀稀落落的,難得清净。正好休養生息。
〖雨中的威尼斯海灘 (Venice Beach)〗 雨中的威尼斯海灘,遊客不見踪影。
沙灘上洗去了足跡。
只有衝浪客仍按時報到,
鷗鳥們也不離不棄。
雨水夾著浪花,潮來潮往,淘盡了多少流沙。
讓腳解脱吧!脫掉鞋子,踩在沙上,跳入水坑,再走在草地上,讓沙土泥巴擠在腳趾間。很泥濘,但是很酷。這種放空的感覺,只有雨天才能體驗的到!
陰沉沉的烏雲罩頂,反而顯得今天的沙灘很乾淨。慶幸的是,豪雨並沒有帶來災難性的污染。 平日喧嘩熱鬧、人氣鼎沸的滑板場,在雨天裏空曠冷淸、落針可聞。這樣也好,讓大自然為它洗滌塵垢塗鴉,還它本來面目,光亮如新。
任它風雲變色,暴雨狂洗,我仍無憂無懼,頂天立地。
威尼斯的名壁畫「Touch of Venice」在陰雨中更顯得黑白分明。
穿著芭蕾舞鞋的小丑 (Clownerina) 像是在雨中翩翩起舞。
夜已近,霧漸濃。
點燈,照亮了擋風玻璃上的淚痕。
雨夜裏的威尼斯街頭,燈也朦朧,人也朦朧。
〖雨中的洛杉磯機場 (LAX)〗 向西來到了海邊的洛杉磯機場。記得有一回在一場暴風雨中,一架飛機起飛時被閃電擊中,不得不掉頭迫降,機場也斷了電,真是有驚無險。不過即使傾盆暴雨,飛機通常仍然照常起降,不受影響。雖然雲層很低,穿越時前方四面雲霧瀰漫,這些駕駛高手們仍然視為平常,完成起降的任務。當經過雲層時,清醒著的乘客無不屏息凝視;直到看到地面的那一刹那,方才如釋重負。 滂沱大雨中降落的英姿
LAX 每天有超過1,900架次的飛機起降,平均每分鐘有1.3架次。即令是風雨如晦,仍然一架接一架地排隊,並未因雨勢而稍有鬆懈。
冬雨中的機場門户,空曠無車。並非受到天氣的影響,主要的原因是疫情。
疫情當頭,門可羅雀。
國際機場因國門封鎖,出入境的旅客幾乎掛零。
國内機場的旅客也寥寥可數。病毒肆虐,蒼天有情,也會一掬同情之淚。
〖雨中的帕洛斯維德斯牧場 (Rancho Palos Verdes)〗 洛斯維德斯牧場位於洛杉磯機場南端海邊的半島上,景色宜人,環境優美。晨昏時常有薄霧環繞,水天一色,有如仙境。市政府所在地的文森地岬公園 (Point Vicente Park) 位於彎曲展延的紅色墅懸崖之上,位地甚廣。上有一座白色的文森地岬燈塔 (Point Vicente Lighthouse)。以海天為布,紅、白、綠、灰,各色彩繪其間,風景如畫。在煙雨濛濛的時候,漫步在崖邊的小徑上,俯仰天地海岸,虚無飄渺。恍惚之間,彷彿走在畫中。 從燈塔的懸崖望向北面的另一段懸崖,霧中看景,像是隔著一層薄紗。 〖山頭瑞雪來相迎〗 洛杉磯盆地的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從海平面到海拔約1,200呎之間,盆地的平均低溫通常不會低於華氏40度,很少會降至40度以下,以致降雪非常罕見。記憶中,海邊的馬里布 (Malibu) 和西洛杉磯地區只在2007年1月時,下了一場小雪,那時很多周圍的地區也有少量的降雪。然而在洛杉磯縣的聖蓋博山脈(San Gabriel Mountain, 山高10,069呎) 每年都會下很多雪,甚至偶爾會落至山腳下。早在10月下旬時,洛杉磯縣的山脈可能會有降到 7,000呎的雪;到12月初,降到3,000呎;到了4月中旬時,在7,000呎以下的山區已經很少發現雪。但是雪一直没有完全消失;直到仲夏時分,一些最高峰頂仍可能會積雪。 第一場冬雨後,聖蓋博 (San Gabriel) 和聖博那迪諾 (San Bernadino) 大山上的水氣凍成了冰雪,一夕之間白了頭。每回上了 I-10 高速公路去小台北 (Montery Park) 和聖蓋博區買菜吃飯,中途開到城中區時,一片藍天映照著一條如龍的白雪,立即映入眼簾,美景當前,總是令人心情大好。
冬日居民從自家屋頂望去,積雪皚皚的山峯就會映入眼簾。
聖蓋博山脈在12月開始被層層積雪覆蓋,遠山凍成白茫茫的一片。然後隨著冬天的過去,氣温慢慢的提昇,雪線也逐漸拉高;一直到4月中旬左右,方才肉眼不見。近嶺則受雨滋潤而青蔥翠綠,和白色的遠山形成非常美麗鮮明的對比。
在陽光普照下的聖蓋博巿區遥望山頭積雪的聖蓋博山脈。
強大的冷鋒過境時,連遠在海邊的威尼斯海灘也可看到幾十哩外山頭的皚皚白雪。在夕陽餘暉下,天邊一片粉紅,煞是好看。 正在高興迎來瑞雪之時,又接到官方的警示了。小心雪害?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有一年聖誕節從舊金山開車回到洛杉磯,在一時不察,毫無凖備之下,開進天使國家森林區 (Angeles National Forest) 時,就碰到了這個狀況,因此而動彈不得。
洛杉磯山上的雪季通常從12月持續到次年3月,但每年的降雪量差異很大。去滑雪 (Skiing) 或單板 (Snowboarding) 滑雪的最佳時間通常是在該地區有一連串的大風雪後,如此將可確保地面上有夠厚的積雪。 洛杉磯附近有幾個很棒的度假村提供滑雪和單板滑雪,費用則取決於度假村。通常,度假村離洛杉磯越近,價格就越高。一般來説,只要在開車1.5小時以内,都是理想的選擇。多多求助於谷歌大神,就可找出一些無需走太遠即可體驗冬季仙境的最佳勝地。 沿著蜿蜒曲折的公路,穿過雪覆植被的山林,通向積雪越來越濃的雪鄉,最好不用爬太高的山。
初學者可以成群結隊,滑在整平的雪道上,呼應吆喝,儘情享受⋯
高桿者則可在積雪深厚的斜坡上,馳騁而下,忽左忽右,飄忽不定,奔騰於茫茫天地之間⋯
讓冷冽清爽的空氣中灌滿了歡樂的笑聲⋯
滑完了雪,卸下裝備之後,如果猶有餘力,可再殺到海邊衝個浪,讓您在一天之內,上滑下衝,冷暖兼得,好不過癮。擧目全世界的城市裏,這個「上山下海一日遊」的心願,只有在洛城才能完成。居於斯,作息於斯,真是得天獨厚,幸福無比。
有辭歎曰: 冬雨瑞雪到洛城,憂喜參半,幾番折騰。善盡人事聽天命,乾坤底定,水波不興。 |
|
( 在地生活|北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