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湖東三山紅葉的呼喚 (三)-百濟寺的古樸滄桑
2020/01/31 09:00:16瀏覽3709|回應4|推薦77

[對百濟寺的禮讃]

藍天白雲,老樹黃花;楓红勝火,江山如畫。

千年滄桑,萬里京華;立足湖東,放眼天下。

百濟寺山號「釋迦山」,位於金剛輪寺以南,車程約25分鐘。是湖東三山中最古老,也是命運最坎坷的寺院。始建於七世紀初,歷經多次兵凶戰火劫難,屢仆屢起,終能浴火重生,從廢墟中站起來,成就了今天屹立琵琶湖之東的一方名剎勝蹟,令人不得不讃歎其生命力之堅強而為之肅然起敬。今天它也因遍植楓樹 (約5000株),而成為一座有名的紅葉名所,入選為日本紅葉百選之一。在一年四季裏,的容顏會有不同的變化,春櫻,夏綠,秋楓,冬雪,千姿百態,各有特色,所以又被稱為百彩寺

[交通]

[境內一覽圖]

[緣起]

百濟寺是由聖德太子在推古天皇14年 (606年) 所創建,比金剛輪寺還早了135年,是近江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寺院。聖德太子(574年2月7日—622年4月8日)乃用明天皇次子,是日本飛鳥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作為推古天皇時的攝政大臣,與蘇我馬子共同執政。聖德太子在日本與朝鮮半島緊張的情況下派遣遣隋使,引進中國的先進文化、制度,制定「冠位十二階」和「十七條憲法」,樹立了日本的典章制度,大大強化了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體制。他篤信佛教,其執政期間大力弘揚佛教,首於推古天皇2年 (594年) 下詔振興佛教,次年高句麗的客僧惠慈來到日本傳法,成為聖德太子之師。此後他接連建造了許多佛寺如法隆寺、四天王寺等。

聖德太子像菊池容齋畫,公有領域)

聖德太子像曾登上舊版日幣10000圓的封面,由此可見其歷史地位的重要性。

相傳某日聖德太子與惠慈大師路過琵琶湖東,夜宿於八日市太郎坊山 (接近今天的東近江市) 的山麓。連續幾晚他們都看到東面的山中發出一道神秘而不可思議的瑞光。一早他們追蹤後發現,光源來自一株巨大的杉樹,而且上半部的杉木已從奇光湧出之處折斷。他們又目睹許多山上的猴子圍繞在樹旁以果物膜拜。太子不禁嘖嘖稱奇,視之為靈木,恵慈大師指示太子將上半部的靈木刻成一尊十一面觀音像,送往百濟國的梵閣龍雲寺供奉,向東安置;而將尚活著的下半部杉樹整株杉連根就地雕製成一尊十一面觀音 (被命名為植木觀音),並建造了一座佛堂來供奉祂,向西安置。兩座源於同樹的十一面觀世音菩蕯像自此遠隔八百公里遙遙相望,成就了觀世音菩薩的佳話,這就是百濟寺建寺的初始。當初建寺時係以百濟國的龍雲寺為依歸,所以將來寺名定為「百濟寺」。巧合的是,百濟國與百濟寺同樣地位於北緯35度,一切皆冥冥中自有安排的了。

百濟寺首見載於史料是寬治3年 (1089年),所以聖德太子建寺的傳聞並未得到證實。但從寺名看來,很有可能這個寺院最開始是作為(朝鮮) 東渡氏族的宗寺。平安時代以後,百濟寺和近江國的其他寺院相同,都受到比叡山勢力的影響,成為天台宗的末寺,而有「湖東之小叡山」或「天台別院」的稱呼。壽永二年 (1183年), (木曾) 義仲在源平合戰大破平維盛時曾於百濟寺駐兵,並獲支援500石軍糧。今天寺內周圍仍有許多城牆的遺跡,可以想像當時兵僧混雜,又是寺院又是城堡的環境。

 (木曾) 義仲之畫像 (德音寺藏,公有領域)

[沿革]

從平安時代到十五世紀,百濟寺已發展成一個約1300個寺僧的規模,分布在北谷、東谷、西谷和南谷各處。在明應元年 (1492年) 先有一場戰火發生,接著在明應7年 (1498年) 時,另一場無情的大火吞噬了本堂及周遭的區域。再過5年後的明龜3年 (1503年),百濟寺陷入了近江守護六角高頼與守䕶代伊庭貞隆的戰火之中,瀕臨將近全毀的局面。這前後三次的大火不僅燒毀了寺內全部的建物,而且幾乎所有的佛像、寺寶、記錄等,也都付之一炬。

然而即使災難接二連三地發生,百濟寺還是能夠復原重生。戰國時代 (約1467-1615年) 中有位來日的傳教士路易斯.佛洛伊斯 (Luis Frois) 曾在書中形容百濟寺為「地面上的天堂樂園」(Heavenly Paradise),這說明了它復甦的韌性和生命力之強盛。

元龜4年 (1573) 年4月,與織田信長為敵抗爭的大名六角承禎在百濟寺附近的鯰江城固守,為信長大軍包圍。百濟寺支援六角守軍的糧草並提供其婦孺藏匿之所,為信長所不容。同月11日,信長縱火攻破鯰江城,接著火燒百濟寺,將1000個僧坊焚毀,片甲不留。所有石垣均被拆除,全部石頭移給不遠處的新建安土城使用。幸好本尊植木觀音已被及時撤退至8公里外的後院而得以安然無恙。

天正12年 (1584年) ,豐臣秀吉之大將堀秀政在百濟寺廢墟上建立起一個臨時的本堂。慶長7年 (1602年) ,百濟寺被賜予146石5斗之領地。元和3年 (1617年) ,再受將軍德川家忠賜予100石之領地。但是隔了很久一段時間,本堂的重建工作並沒有下文。

寬永11年 (1634年),天海大僧正弟子亮算入主釋迦山,將塔頭千手坊改名為喜見院,並在寬永14年 (1637年) 得到明正天皇勒許重新建造。一時之間,僧侶與諸國大名勸進,幕府老中和大奥支援、東叡山寛永寺、彦根藩主的捐贈,使得新建工作有了著落。終於在慶安3年 (1650年) 時,新的本堂、仁王門和山門 (赤門) 得以完成而屹立至今。近世以來,包括本堂及今之建物都曾被重修過。

百濟寺雖然歷史悠久,惜因命運多舛,在湖東三山中又離京城最近,首當其衝,很多國寶級的建築文物在兵凶戰火的浩劫中損失殆盡。所以現存的重要古蹟珍藏數目(如國寶或重要文化財) 比之其他二山,似乎略有遜色。然而三寺之中唯獨百濟寺全寺被指定為史跡,遺址特多,漫步其間,不禁令人觸景傷感,大發思古之幽情。這也算是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吧。

[重要文化財]

.百濟寺本堂
.絹本着色日吉山王曼荼羅圖
.黑漆蒔繪箱 (內藏紺紙金泥妙法蓮華經)
.金銅唐草文磬
.鈸子.銅鑼

[史跡]

整個百濟寺內都被指定為史跡,除了現有之建物外,還涵蓋了遺址如東谷的舊本堂跡、五重塔跡、舊喜見院跡、百坊跡;西谷的七百坊跡;北谷的二百坊跡、地藏堂跡等 (均見以上案內圖),可謂處處見古跡,寸寸皆歷史是也。

[赤門 (山門)]

東近江市指定建築物,建於慶安3年 (1650年)。過去,在江戶時代後期,幕末明治初期,和昭和三十年代曾進行過翻修。平成30年 (2018年) ,進行了第四次整建以紀念新的令和年代來臨。

赤門是百濟寺的山門,漆得和秋楓一樣紅,進入這個山門,徬彿穿過了一個紅葉之門,進入了紅葉的世界。

進入山門 (赤門) 之後,會先通過紅色的極樂橋,可以見到一株高大的株杉,沿著綿延數百米的表參道石堦,穿過楓、杉參差交錯的茂林,到了滿佈青苔的石坦盡頭,左邊有路可通到一個大停車場。繞過停車場東側,拾級而上可進入一扇不大的通用門,便見形勢豁然開朗,踏上一片大而平坦的廣場。左手邊是本坊的喜見院,前方廣場靠山坡處矗立著不動堂與受付所。兩者之間便是庭園「天下遠望之名園」的入口。面向受付所的右側是「表門」,出了表門左拐便有陡峭的石堦往上通往「仁王門」。仁王門後的參道通往後山的平台,平台上就是今天本堂的所在。

進了此門,就進了淨土的極樂世界了嗎?

剛開始表參道兩側的青楓尚在戀棧秋風的輕拂,負隅頑抗,不肯變臉。

走了一陣子後,可以看到參道左側不遠處的紅黃世界。右側前方的小建物是阿隬陀堂。

[天文法華之亂戰士供養塔]

供養塔建在赤門的左側。天文5年 (1536年),淨土宗宗教問答的對決中輸給了日蓮宗 (浄土宗和日蓮宗都是天台宗的分支)。為了抗議裁決不公,比叡山延曆寺的僧兵和宗徒,加上近江大名・六角定賴的援軍,總計動員約6萬人入洛,悉數燒毀京都洛中、洛外的日蓮宗寺院二十一本山,京都法華宗 (即日蓮宗) 的許多宗徒被殺。延曆寺的勢力放火導致洛中大火。造成洛中的日蓮教團的毀滅,宗徒被流放至洛外。此一不幸事件淨土宗方稱「天文法華之亂」、日蓮宗方稱「天文法難」。而此供養塔塔是為了紀念在天文戰爭期間出征的百濟寺僧侶遇難者所建的。

[極樂橋]

過了赤門50米處,便可見一座橫跨《五之谷川》的紅色「極樂橋」。越過了它,就象徵著從此岸」渡到了彼岸要到極樂世界,先得過此「極樂橋」。

[矢杉]

傳說天正元年 (1573年) 4月8日,信長的軍隊從守山市入侵百濟寺,這些巨杉的葉子掉下來變成了箭,當時出現了很多老鼠將箭撿起來交給百濟寺的僧兵應戰,所以這株尚存的巨杉被稱為「矢杉」。以前還有一座老鼠神社。

參道開始看到有些石垣石堦,青苔落葉,古意盎然。不要小看這些堆砌的石頭,大概都有1400年左右的歲數,承載過多少繁華與滄桑。

隨著山路迤邐上升,楓相也變黃轉紅了。湖東三山的表參道從山門到本堂的距離以百濟寺為最長,也最需要體力。 加油!

爬著老杉林立,紅楓飄落的古參道,看到長滿苔蘚的石垣,以及石垣後古老僧舎的遺址,會深深感覺得到歷史的脈動。不由得想起: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進了左側的門便是停車場和休息所。拾級而上。左側石坦的上面就是寺務所。

百濟寺的1400年滄桑史

這些市文化財都不展出,無緣得見。必須等待特展。

[通用門]

由此進入喜見院前面的平台大廣場,受付亦在此。自行上山或搭巴士到停車場者都要由此進入。

一覽圖中可見許多長方形塊的分布,代表許多遺址,尤其是西面及南面有著城牆的遺址。可能在中世時期被作為城堡一樣地守護著。

[受付和表門]

[南庭]

喜見院前的平台大廣場可往西俯瞰近江大平原,也可作為休憩之所。

[本坊喜見院]

奉祀阿隬陀如來佛 (木立像,高100釐米)。舊的喜見院位於仁王門前不遠的參道南側,元文2年 (1736年) 建成第一年就失火燒毀。次年 (1737年) 移到仁王門下之左側重建。在昭和15年 (1940年) 再移到現在的位置。已登錄為國之文化財。

[喜見院書院]

書院 (左)、不動堂 (中) 和受付 (右)

[不動堂]

乃是東近江市指定文化財,奉祀不動明王二童子木像。

書院的背面,正面面對著池塘。

沒有一株楓樹的葉子有相同的顏色。

沈思或沈睡中的貓頭鷹

進入庭園

花園在舊的本坊舊址擴建而成,庭園中巨石群的排列是滋賀縣最大的園石組合。

喜見院書院的正面

[本坊喜見院庭園]

本坊庭園別名「天下遠望之名園」,十五世紀的著名傳教士路易斯.佛洛伊斯 (Luis Frois) 就曾稱它為「地面上的天堂」。乃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池泉迴游式庭園。利用東面山坡當作背景,遍植老杉楓樹蒼松,奇花異草燈籠,配置大而開闊的迴游池塘,加上排列創意變化的巨大岩石,結合成絕美的觀賞式的庭園。江戶時代後期,開始以「鈍穴流」(埋石深、脫俗、韻濃) 的園藝工法來經營這座名園。

傳說建園之初,聖德太子曾為此園發出禱告文:

《一宿的結緣必在心中成為一輩子的淨土》

為了敦請阿如來、觀音、勢至菩薩的庇護這個庭園,也配置了象徵三尊的巨石面向東山。這許多的巨石組合是從舊本堂庭園和寺內五之谷川收集而來。此外庭園內尚散佈了大量的中世紀的殘存石造品。

池塘有許多巨石圍繞著,象徵眾多佛陀菩薩環抱著人間信徒,保佑平安賜福。

在這個寂靜的庭園裏,可以聽到由風吹、樹濤、鳥鳴、水流、魚躍等發出的天籟組成的交響樂。即使萬籟俱寂,仍可感受到生命的聲音。

東面的山坡,植滿了老杉楓樹蒼松,奇花異草燈籠

開始要往上爬了,走向庭園的制高點。

終於登上了展望天下之平台。

庭園此處能俯看琵琶湖東岸的廣濶平原,良田沃野。正前方偏右第一排的近山就是當年聖德太子發現聖光時夜宿的太郎坊山。再極目西望,可看到50公里外綿延不絶的比叡山,就是中間最前方的小尖頂。再往西800公里,就是當年百濟國的國土了。百濟國客居日本人士如惠慈大師者,登此望遠,必定滿懷家國之思吧。

來自百濟國的惠慈大師和聖德太子遠在1400年前就看中此寶地的地理形勢,俯瞰琵琶湖東岸廣大的萬頃良田,與比叡山互為犄角之勢,控制進出京畿之要道中山道。他們選擇在此興百濟寺,建天下遠望之名園,宣揚佛教,鞏固政基,可以說是胸懷故土,立足湖東,放眼天下,實先知也。

滿山遍野的楓紅,如火一樣燃燒起來。

[彌勒菩薩半跏思惟石像]

半跏思惟像,是一種佛像藝術造型,指的是結合了半跏坐姿和思惟相的彌勒或菩薩像。尊像一般左足支地、右腿盤起橫放在左大腿上(半跏),以手支頤呈現出思索狀態(思惟)。通常認為是表現了佛祖苦思人生哲理及至開悟時的情形。此石像座高1.75米,全高3.3米,是本堂內一尊祕佛《金銅彌勒半跏思惟像》(高約27釐米的小金銅佛像) 的複刻放大作品,於平成12年 (2000年) 建立於此,以方便信眾膜拜,

《草積不除,時覺眼前生意滿;庵門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人間疾苦,常在我心。

往本堂的方向走,仁王門就在眼前。彩楓的枝葉像鳳凰展翅,低垂下來向來客問候。

此路段較為平坦,也可通本堂。

[仁王門]

位於長長的參道接近本堂的後端,與本堂是同時興建的。門的左右各吊着一隻巨大的草鞋,最初所吊的草鞋只有50釐米長。從江戶中期以後,開始傳出觸摸它們可以健康長壽的說法,而且鞋子越大的話,效果會越好。於是乎,鞋子的尺寸越來越大,直到今天已有3米長。現在每十年更新一次大草鞋,每隻草鞋都需要二個工人從表參道以扁擔抬上來。

經過仁王門前,不妨學學古人,觸摸一下大草鞋祈福,也許可以健康長命百歲。

[力士金剛]

仁王門內有力士金剛鎮守,驅邪避凶,是仁王門的守護神。。兩者相對,力士開口,金剛閉嘴,都穿著草鞋,象徵勇猛、剛健。

[弁天]

弁財天,又作辯才天、弁才天、弁財天、辨財天等,乃日本神話中的七福神之一,象徵口才、音樂與財富的女神 (詳見拙文《在那銀色沙灘上-晚秋再訪銀閣寺找到當年的青春》)。

往上,本堂隱約在望。

[本堂]

古樸斑駁,莊嚴典雅。雖歷經劫難,卻一再重生。室町時代三度焚毀,三度重建,後在天正元年 (1573年) 再遭織田信長火攻破壞殆盡。現在的本堂是在江戶時代初期,慶安3年 (1650年) 重建的,以入母屋造風格,檜皮葺屋頂構成,雖有近代建築的特色,但仍保有中世以來密宗佛堂的形式,在平成16年 (2004年) 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原來本堂的遺址位於現今本堂後面,範圍很大。這個遺址的右 (南) 方就是原來五重塔的遺跡。

進入本堂

《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立像》

此乃百濟寺本尊,為町指定文化財?高3.2米,別名「植木觀音」。根據寺傳記載,在高句麗高僧惠慈的指導下,聖德太子將發出靈光的神衫分成兩半:上半部刻成十一面觀音像送往百濟國的龍雲寺奉為本尊;下半部連根一起刻為一座巨大的十一面觀音立像。

《聖觀音坐像》

町指定文化財。這座觀音像據說是「千手院派」在明應7年 (1498年) 時的傑出作品。在天正5年 (1573年) 信長火攻百濟寺時,是少數和本尊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立像一起逃過劫難的佛像之一。

《如意輪觀音半跏思惟像》

由原木刻造,開眼於明應8年 (1499年)。與聖觀音坐像同為莊嚴美麗佛像的代表,每人一生中至少要參拜一次。現是町指定文化財。

《金銅彌勒半跏思惟像》

這是一尊高約27釐米的小金銅佛像,可能早在飛鳥.白鳳時代製作完成,和百濟寺的起源有密切關係,被列為袐佛,也是市指定文化財。而在仁王門前的參道石垣左側的石像,就是此像的放大作品。

《阿彌陀如來坐像

安置於本堂佛壇上,以拼花木板拼成,漆箔、雕眼,長眉、豐頰,顯示出典型的平安後期有名的定朝造佛師之雕刻風格。

本堂大廳

[鐘樓]

(東近江市之城市指定建築物)

目前的鐘是昭和30年 (1955年的第三代鑄鐘。 第一代在信長侵入時被帶走,第二代(在江戶時代鑄造)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時捐出。

[下乘之碑]

下乘之碑位於本堂附近,是為了紀念知名書法家小野道風到此參拜時到此下轎而立的小野道風(寬平6年 - 康保3年,894年-967年)是平安時代的貴族・書法家。官位是正四位下・內藏頭。「三跡」之一人。小野道風在摹仿王羲之書法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秀逸」書風,為「和 (日) 樣」書法的創始人,在日本書法史上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其書法真跡《智證大師諡號敕書》、《屏風草稿》、《三體千字文》等被視為國寶。其墨跡稱為「野跡」,與書家藤原佐理的墨跡 「佐跡」和藤原行成的墨跡「權跡」(取「權大納言的筆跡」之意),譽稱「三跡」。

小野道風菊池容齋畫,公有領域)

『智証大師諡號勅書』(部分,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國寶,公有領域)

[特產-百濟寺樽銘酒]

值得一提的是,百濟寺原本以釀造一種特級的清酒「百濟寺樽」而知名。院釀造的清酒總稱為「僧坊酒」,在近畿地區只有四種僧仿酒,而百濟寺樽就是其中之一。在室町時代,這個高品質的清酒專供皇室和幕府享受,是室町文化繁榮的象徵。可是在織田信長攻擊後燒了設備而中斷了。一直要到平成29年 (2017年) 才恢復生產,在444年後終於重新限量地銷售。

在日本,不僅和尚可以喝酒,居然寺院裏還可以造酒?和尚不是要守清規嗎?

說來話長,據說僧坊酒的起源是為供奉神佛之用的。自佛教東渡日本之後,日本和尚本來和中國一脈相承,嚴守戒律,酒色不沾,葷腥不踫。但在鐮倉時代,浄土宗的祖師親鸞上人首開日本和尚娶妻生子的先河,娶了關白九條兼實的女兒玉日姬,以後此一宗派的和尚就繼承了這個傳統。後來其他如天台宗的比叡山延曆寺和真言宗的石山本願寺和尚,也都肆無忌憚地喝酒吃肉娶妻,還武裝起一支僧兵,介入政爭,後來被織田信長的部隊給剿滅了。不過,真正開啓破除清規的風氣,是在明治維新之時。明治政府為強化天皇 (日照大神的化身) 的唯一神威,通令神佛分離,獨遵神道而貶抑佛教、基督教等外來宗教。所以讓佛教徹底世俗化,在明治5年,頒行了「肉食妻帶的解禁」一令,和尚可以喝酒吃肉娶妻,要遵守與一般國民相同的權利義務,如此就可削弱其力量,不再主宰人民的精神生活,當然還有很多僧人仍然嚴守戒律,刻苦修行,成為一代宗師,這是後話。

勸君更進一杯酒,良辰美景不待人。紅葉配美酒,醉人的滋味 (摘自百濟寺樽臉書)。

 [北參道物語]

從本堂向北走約10公里,就會與昔日來往京城的通衢「中山道」相銜接。這裏的門稱為大門,是百濟寺在當年巔峰時期的入口。百濟寺樽就是將做好的銘酒裝桶,運到此處,再視需求,分裝到小葫蘆裏,以方便旅客上路。所以這條北参道也被賦予了樽酒之道的功能,是當時寺的重要經濟動脈。

[百濟寺的舞台]

百濟寺是一個巨大的史跡庭園,總面積為81公頃,有20個甲子園大,充滿自然風光和歷史氛圍,彷彿時光定了格,與1400多年前相比,沒有兩樣城堡的區域被厚重的石牆覆蓋,並具有山城的味道,今天常被借用作電影和歷史劇的舞台。不管是電影迷、戲劇迷,還晨歷史迷,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這座千年古剎。

圖為2017年發行的關原之戰。片中石田三成 (岡田准一飾) 的伏見宅邸便是在喜見院的書院及庭園裏取景的。

下山時辰已到。

[觀音杉]

這株圍著繩索的杉樹是境內最大的樹,樹齡約有450年。取名觀音杉,以紀念當年聖德太子所發現刻成十一面觀音的那株靈木。

[千年菩提樹]

估計這株樹大約有1000年的歷史。 此樹自古以來就被譽為「佛陀的聖樹」而被尊崇,所在地原來是舊本堂的前院。 天正元年 (1573年) 4月7日,信長大軍進攻百濟寺,火焚本堂,當時此樹的樹幹被燒毀了,但幸運的是,邊緣上的根尚存活著,而且生命力堅強,從原樹幹周圍陸續長出許多新枝,一直恢復到今天。請注意中間留空的部分 (直徑釣80釐米) 相當於昔日燃燒時樹幹的直徑。這株千年菩提樹見證了百濟寺的滄桑和堅持,為不朽的傳奇再添一筆。

夏天裏,菩提樹枝葉盛開,香氣四溢,招蜂引蝶,生氣自來。

下山車道旁的楓葉才剛染色,卻已落紅滿地。

秋山孤雲自在閒,多愜意的畫面。

下山參道旁的秋楓列隊相送

赤門又在眼前,拜別淨土,回到紅塵世間。

依依難捨。揮別之前,再回看一眼⋯

夕陽斜照下,赤門仍不動如山。

突然驚喜發現,前有紅葉隧道,送客歸返人間。

夕陽百彩,伴君一生。楓裏來去,回味無窮。

[結語]

走馬看花地遊賞完了湖東三山,像是走過了日本的中古和近代的極樂世界。三寺歷史悠久,各展特色,殊途同歸,齊領風騷。西明寺的清幽靈秀,金剛輪寺的璀燦瑰麗和百濟寺的古樸滄桑,在在使人難忘。

旅途很長,時間很趕,卻感受到了一場唯真、唯善、唯美的心靈洗禮,如沐秋風,風行草偃;又如久旱逢甘霖,八脈俱通。撫著燒了又建、立了又毀的遺跡陳樑,痛心成灰的青史;爬著青苔纍纍、蒼老斑駁的垣牆石階,遙想作古的前人;逛著青松老柏、黃花紅葉的池泉庭園,讚歎不懈的用心;參拜精雕細琢,大悲無言的千年古佛,祈求永恆的念想。遠望平疇沃野、山巒起伏的大好江山,感歎英雄的折腰。

經過紅葉洗滌,我心澄明如镜,三山歸來不看楓,信然。

(湖東三山紅葉的呼喚系列全部刊完)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NLONGLIN1&aid=131607297

 回應文章

終南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7/14 08:37


善良有才華的smileange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2/06 08:26
好久不見了,最近好嗎?
最近,武漢肺炎疫情緊張,每個人出門都戴上口罩
盡量減少外出
不知道您是否住在台灣?
希望台灣人,不要再口罩慌了!
我相信,口罩一定夠用,媒體報導不要造成大家搶購口罩
最後,我謝謝您詳細介紹日本古蹟和漂亮繽紛的楓葉
您每篇文章內容,都很用心撰寫
用心良苦的分享
看您的文章是一種享受,只是要多花點時間!
讓我春節假期,不敢外出旅遊,但是看您的文章
可以舒壓!謝謝你
祝福您,闔家平安健康!
健康最重要的
God bless you!
微笑天使
😀我昨天寫了一篇新文章,邀請您前來賞文,謝謝
洛城聞笛 ( 故鄉的月光)(YUNLONGLIN1) 於 2020-02-12 08:32 回覆:
最近的新冠狀病毒之亂,的確打亂了今年上半年的旅行計劃,不光是我,大概很多格友都會受到影響而必須調整自己的腳步吧。看到突然有那麽多人受苦受難,感同身受,覺得只要能健康地生活著,做想做的事情,就是一種幸福。病毒雖新,必有對策,祈禱一切苦難趕快過去,眾生回歸正軌,世界那麼大,人生何其短,怎麼看的完呢?

很高興您能自我調整後,重新再出發。時時不忘充實自己是最重要的。當機會降臨時,只有準備好的人才有能力去把握它。祝福Smileangel早日闖出一片天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2/05 00:07

真有您的雅闢精趣,會尋去這幾個連日本人也不常光顧的勝地清境,楓紅櫻粉一條鞭,道地的東洋一致性。

滋賀縣夾在大阪京都之間,彥根是過路打尖的驛站,但京都的效應外溢,佛禪澤被琵琶湖,千古得您一知己,不枉矣。崇拜

洛城聞笛 ( 故鄉的月光)(YUNLONGLIN1) 於 2020-02-07 14:09 回覆:
其實也沒有刻意去安排到琵琶湖東的行程,只是因為買了關西周遊一日券,從關西空港可以免費JR快速一路到達彥根城。下午登城,晚上看玄宮園的夜楓和「彥根月明」;第二天則利用楓紅祭特別發行的三山周遊一日劵便可輕鬆地走遍三山,再返回摩肩擦踵的京都。因為已先享受過「斯人不憔悴」的歷程,再去嚐嚐「冠蓋滿京華」的滋味,則必然更珍惜所走過的蒼寂山路。

據我的觀察,造訪三山的人多是日本國民,觀光客不多,年輕人更少,也沒有穿和服的偽日本人拍寫真擋路,可以專心我們的登山修行。尤其上班日更佳,靜謐得可以聽見「空山楓葉落」的聲音。心靜自然明,思考事情上常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發現。我想三山就像台灣的花東一樣,因為遠離塵囂,所以能免於汙染,成為淨土。
彦根藩所在的滋賀縣在安土桃山和江户時代都是重要的農業藩鎮,像織田信長就在近江蓋起安土城,而豐臣秀吉的根據地也在湖東的長濱城。江户末期的第15代彦根藩主也井伊直弼也當上了幕府的老中,雖然他後來因為力主開國而興起安政大獄,在樱田城門外被攘夷派的水户浪人刺殺身亡,卻可算是幕末一位關鍵人物。

爵士兄文思飛暢,下筆如有神,信手拈來,言之有物,一氣呵成,自成大家。氣場強大的人不受外在影響,境界尤高。視野格局,雖不能至,而心嚮往之。請繼續向前邁進。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2/03 21:01
哇!您的文筆加上相片,一篇的篇幅應該是我閱讀過最大量的一次。哈哈,我還以為我的手機出狀況,怎麼划都划不完。

日本近年有許多台灣人去置產,離台灣也近,氣候乾燥環境清潔。
洛城聞笛 ( 故鄉的月光)(YUNLONGLIN1) 於 2020-02-04 13:12 回覆:

感謝您的造訪和留言。百濟寺因爲擁有约1400年的歷史,所累積下來的故事很多,所以篇幅變得稍長,建議用iMac或PC看,眼睛比較不吃力。

日本對古蹟很用心保存,庭園設計非常出色,又把這兩者巧妙地用故事連接起來,成為可看性高又吸引人的景點。加上在整個大自然環境的保護上做很到位,使人不對其著迷也難!希望拙文在您百忙的志業中能够起到一點怡情養性的效果,那也算是功德一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