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31 14:01:34瀏覽6369|回應4|推薦3 | |
網友發問,1丁回應; 共享利他,俾益身心 (廣告) 問答兩則: 一的法則是邪教並無誤解,慈悲與同情的誤區 有人說一的法則是邪教,好奇怎麼會有此一誤解呢? ( 一的法則 = the Law of One, Ra Material ) 1丁: " 一的法則是邪教"---我不反對, 說 "一的法則是邪教" 這是一個『誤解』---我不同意, 相信Ra也會和我同樣見解。因為宇宙的最初和最終Logo(神聖理則)就是「自由意志」,沒有這個至上理則,今天也就沒有宇宙的創造和存在, 你仔細想想這個道理是不是? (又,sub-Logo"子理則"即太陽系的太陽,也是和自由意志有關,即『個體性』。 太陽系的理則Logo就是發現, 自己源出宇宙大能的神聖個體性。) 細讀LOO你會處處看到Ra極度小心, 甚至常欲言又止, 就是為了防止人類buy in衪的『理論』,輕易相信衪所言,妨礙我們自由意志的取向 (ra也是深深受到這個教訓的傷害...也造成人類文明的誤入其途)。 曾有正面外星人的回答讓 我印象深刻, 問, 為何不顯示'強大證據'及涉入更多人類社會事件以協助地球? 高等存有衷心相信這種違背人類自由意志的行動是不可取的,所造成的'果'也是不真實, 易變的。 所有的神聖教導(靈訊)都不會提供證據--即使衪們絕對可以輕易辦到 因為這樣做你就「不得不」相信衪了! 出於自由意志選擇才是你的"真實力量", 提供證據來說服你是邪教和三維物質科學做的事。 所以說"一的法則是邪教"我不反對, 他們也沒有『誤解』什麼, 要收到同一個頻道的節目,你首先要有相同的振動頻律, 振動頻率有異,就永遠只是平行(只是你的實境選項之一),不能也永遠不會相交。 再強調也不為過...明白「自由意志」的道理,你這一生就永遠不會被人觸犯了! 人的一生多半是在準備被人觸怒得罪(offend),原因就是不明白「自由意志」的寬敞大道, 真實的王道即「自由意志」。 網上網下吵翻天鬥到死的,如能尊重「自由意志」,馬上水過無痕,煙消雲散。 這是高靈的智慧,可ra的慈悲心被衪的同情心淹沒,才會發生差錯。 慈悲有智慧辨析, 同情會沈溺縱容。 "我們是你知曉的Q'uo原則, 我們在太一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向你們致意. 一如往常, 我們請求妳使用辨別力, 仔細地傾聽, 將那些沒有共鳴的部份拋開, 運用你的自由意志去區別對你有用與無用的思維, 我們感謝妳的細心考慮" ------------------------------------------- 假如其中一位覺醒了,
那原本因為前世緣分或業力而本來會產生婚姻的另一方,
會因為其中一位覺醒而不再相遇、雙方不再產生婚姻關係嗎?
1丁: 業力結束,雙方的實相就不再相交,這個主要和頻律有關, 你一定要有那個頻率才能收到那個頻道的節目。
業力不斷是因為雙方頻律合拍共鳴才會不斷創造出實相,
如對多方咒你告你,你就恨他損他,
這兩方低頻既然同屬於同波段振動,如何不共同創造一個連續實相?
這是很簡單的物理學。
深入一點的量子物理實相是多維的,每分每秒你經歷千百億個實相的選擇, 業力若真結束,頻律必不相同, 雙方對實相的選擇也就漸行漸遠,逐漸成為不再相交的平行線。 多維實相是全息的,也就是說有一個線性的你仍然選擇和老舊振動共舞, 共鳴於安全感的恐慌情緒, 但有一個「決定斷業力的你」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你是前者?後者?自由意志決定之。 不論你做出何種決定,總是會有一個做出「相反決定」之「可能的你」存在, 但那個決定是不是「這個你」? 你的實相只會隨著你的決定(因)發展出你所選擇的結(果)。 文章多次提到我們應該無條件愛每一個人,有服務他人的精神, 但若遇到能量頻率不合的朋友,我們選擇離開的方式不會與此精神相違背嗎? 1丁: "愛每一個人,有服務他人的精神"這是慈悲心, 上文也提到: 慈悲心被同情心淹沒,才會發生差錯。 慈悲有智慧辨析, 同情會沈溺縱容。 而"遇到能量頻率不合的朋友,選擇離開不與此精神相違背嗎" 卻比較像是同情心的沈溺縱容。 這個連ra都會判斷錯誤的情況,實在不能苛責人類對此慈悲/同情的混淆困惑。 怎樣分別呢? 還是要從自己身上找。仔細觀察自己是不是有受害/犧牲/拯救者(victim/rescuer)的情結~ 耶穌他老兄就有,而且很嚴重, 可是他做出上十字架的動機, 是有關世代業力的一個深遠決定,故不在此範圍內。 人類用犧牲/拯救者的情結做微妙的操控,經常出現在父母子女的關係中, 當你對這人覺得"有義務,有責任"時,經常可能是拯救/犧牲的情結, 或者是文化的制約,而不是出自心輪真實的普世之愛,即慈悲之心。 伴侶關係更是如此, 尤其是在合群人格的階段, 男方本能(無意識的)扮演受害者,女的馬上縱身入劇,配合扮演犧牲/拯救者, 這是典型的「共生依賴codependency」大戲, 因為缺乏慈悲的智慧辨析,這樣同情心的沈溺縱容才一再上演。 同情(sympathy)會一直與對方的頻率校齊,陷入對方的能量渦輪而滅頂。 慈悲(Compassion)有強大的自主意識(獨立的個體人格)故判斷力絕佳,能量不輕易為外境影響,更不用說頻率被人「牽拖」,陷入共振他人的迷茫。 附: 關系形態的演化 1. 合群人格共生依賴的安全感須要勝過一切,其關係以外部價值為評估,關係"好壞"帶動人生起伏。 2. 獨立人格的關係相對審慎,精神的結合比例增多。 關係的催化劑不若合群人格關係猛烈,即較不戲劇化,免狗血、少瓊瑤。 3. 靈性人格已發展內部真實的自我力量,心靈自給自足(self sufficient)系統已完善, 人際/男女關係只是個人選項--可有可無,自在無礙,若有關係通常也是以服務為共振基礎。 原文: 一丁 http://blog.udn.com/Uni127/21894036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