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往往醉後傅抱石
2018/04/19 08:12:32瀏覽738|回應0|推薦1

抱石在中國畫的歷上,是百年一見的天才藝術家。他精篆刻,有歷史癖,他對中國美術史與美術理論都有極卓越的貢獻。他將歷史的智慧溶入個人的創造中,他的大寫意山水畫,出自內心的湧現,雄奇蒼茫,氣勢奔放。他融合、提煉了傳統的各種山水皴法,而匯集在「破筆散鋒」之下,創造了有名的「抱石皴」。

      他在人物畫上也有極高的成就,他的人物取材歷史人物,格調高古,手法新穎,他所畫的「湘夫人」與「二湘圖」,用電影手法取鏡,秋風黃葉,由遠而近,拂面飛來……

傅抱石的生平

抱石祖籍江西新喻章塘村,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十月五日,生於江西南昌,原名瑞麟,小名長生,他因特別崇拜畫家石濤,而改名「抱石」。

他父親自小喪父,生活無著,只有遠去南昌以拾荒為生,遇到一位修傘的老人,傳以衣缽,繼承了他的修傘店,中年後與一個逃家的童養媳結婚,連生六子一女,不幸六個兒子都先後夭折,傅抱石是他的第七個兒子,也是唯一存活的兒子。

修傘的收入本來就十分微薄,在傅抱石生出生時,他父親己得了肺病,修傘所得,連維持一家人的溫飽都很困難。傅抱石七歲入私塾,十一歲到瓷器店當學徒,都沒有成功。

他們補傘店的所在,是裁縫、鎖匠等小店的集中區,他家修傘店左邊有一個刻字攤,右邊是一家裱畫店,因為近水樓臺,傅抱石從小就跟著這兩家老板學習刻字、裱畫,並在店中幫忙。他的繪畫是從臨摹客人送來裝裱的畫開始的,只要一見好畫,他就好像被吸鐵石吸住了一樣,非要臨摹上好幾遍才肯罷休。

十三歲那年,他時來運轉,得到一位常來裱畫老師的幫忙,免費進入「江西省立師範附小」,讀初小四年級。

傅抱石對這得來不易的機會非常珍惜,他勤勉用功,三年後,以第一名畢業,免試直升「省立第一師範」就讀。

師範學生一律住校,傅抱石就扛著打滿補丁的棉被住進了第一師範暫借的「令公廟」。南昌的冬天,寒風似刀,「令公廟」大而空曠,四壁通風,寒氣襲人,教室裡常聽到學生跺腳取暖的聲音。晚上睡覺,傅抱石的被子又薄又硬,寒冷如鐵,他就在舖下墊上厚厚的稻草,並將被子的一頭用繩子捆住,變成「睡袋」後,才能入睡。

        傅抱石十九歲時,父親久病棄世,家中一貧如洗。他校長特別為他安排了工讀的機會,讓他下課後到圖書館整理書藉、編目抄卡。愛讀書的傅抱石,進了圖書館,如魚得水,如醉如痴,瘋狂的閱讀,好幾次管理員以為沒人了,把他鎖在裡面,他就索性在圖書館裡讀個通宵。他在二十一歲時,就以無比的狂熱完成了一部中國繪畫的發展史 – 「國畫源流概述」。

傅抱石的刻印在學校中一直小有名氣,校長又為他安排刻印來解決他和家人的生活問題。他的印章有趙之謙之風,求他刻印的人絡繹不絕,傅抱石對篆刻的狂熱,也一發不可收拾,他廢寢忘食,潛心鑽研歷代名家的篆刻及篆刻史。

        1926年,傅抱石在省立第一師範畢業,被留校擔任附小教員,他以一年的時間,在二十二歲時完成四萬多字的「摹印學」,完整、系統地評述了中國數千年印章藝術。

1927年秋季,江西省立第一師範,改名為「省立第一中學」,新來的附小校長將他解雇,他反而因禍得福,被「省立一中」聘為藝術科圖畫和篆刻的老師,第三年,又破例被聘為高中藝術科的老師。

傅抱石29歲時(1933年)得到徐悲鴻的推薦,以江西省公費留學日本,進入「東京帝國美術學校」研究科,跟東洋美術泰斗「金原省吾」博士學美術史與理論。在短短的三年內,他翻譯了日人梅澤和軒的「王摩詰」和金原省吾的「唐宋之繪畫」,並編寫了「中國繪畫理論」。

就在日本侵占東北,成立偽滿洲國,積極準備發動戰爭的1934年,傅抱石在東京舉行書畫篆刻個展,被日人讚為篆刻神手,他刻在3x4厘米雞血石上,2765字的「離騷」,得到全日本篆刻大賽冠軍。也就是在日本時,傅抱石結識了和他日後關係至深的重要人物 - 郭沫若。

        1935年,他因母親病危回國,徐悲鴻邀他在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不久中日戰起,南京失守,中央大學西遷。

        在國共合作時期,傅抱石應郭沫若之邀,去武漢參加抗日救亡的工作,在武漢淪陷後,他攜家到重慶,出任郭沫若的祕書。一九四零年,國共合作破裂,郭沫若卸職,傅抱石也離職,到中央大學與國立藝術專科教書。

        抗戰時期,傅抱石住在四川金剛坡,當時教書的生活雖然窮困簡陋,但四川的山川草木,激發了這位藝術天才的靈感,他曾說「畫山水的在四川若沒有感動,實在辜負了四川的山水」。他款署「重慶」或「東川金坡」的作品,多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入蜀八年,從1939年到1946年,是傅抱石藝術生涯中的第一高峯,奠定了他日後山水畫的風格。

1945年抗戰勝利,傅抱石隨著中央大學舉家遷回南京。1948年他的「石濤上人年譜」由京滬周刊社出版,這本「石濤上人年譜」是他窮一生功力,嘔心泣血之作,也是研究石濤的一部重要著作。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隨著新政府的成立,傅抱石也有了一連串的新的經歷:1952年南京大學藝術系併入師範學院美術系,他擔任中國畫教研室主任;1955年中國美術家協會南京分會籌備委員會成立,他被推為主任委員;增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出席政協大;1957年,他出國訪問羅馬尼亞,捷克,以傳統筆墨寫異域的風情。

然而在中國畫史上,這是最黑暗的一段時期,許多美術院校都停止教授中國畫,改教西洋畫。雖然傅抱石因有郭沫若的保護,每次政治運動都得以過關,但是為了適應新社會、新時代,他不得不經過思想上的痛苦改造,於是他將內心的壓抑,發泄于創作之中,因為得之于「往往醉後」,真情流露,佳作迭起。因此從1949 到1959是他創作的第二高峰期。

        傅抱石從東北寫生回來後,由於長年勞累,病痛就相繼而來,其中以手臂的疼痛最為嚴重。他長年懸腕作畫,從清早畫到深夜,尤其在畫「江山如此多嬌」巨畫時,整日抬手作畫,揮灑的幅度極大,當時雙臂就隱隱作痛,現在他的兩手,特別是右手,從肩部到手腕不時抽痛,痛得無法抬筆、舉筷。而他在治療期間仍繪畫不斷,不肯休息。

一九六五年上海國際機場邀他去畫巨幅國畫,為了對畫家的尊敬,上海機場特別派了一架專機到南京去接他看場地,並在九月二十八日送他回家。

傅抱石一直患有高血壓和心臟病,平時最怕坐飛機,在回家的飛機上,他心跳加快,頭昏目眩,第二天,1965年9月29日,傅抱石在南京的家中,腦溢血去世,享年六十一歲。                                                                                                                                                                                                                    

 

                

                  傅抱石的繪畫藝術

抱石是「爆炸性」的藝術家,他身世坎坷,窮愁侷促,顛沛流離,但對藝術極執著,他是感情熾烈的人,愛民族,愛國家,愛歷史文化,愛朋友,愛學生,愛家庭子女,是一個多情的人。

他勤奮刻苦,有極旺盛的生命力,一生中寫了一百五十餘本、二百四十萬字的美術著作,創作了國畫兩千餘幅,就是在病中或戰火中,也從未放下畫筆。

        傅抱石對中國畫史、畫論、畫法都有精闢的研究,他對石濤研究之深,使他成為石濤的「知心」;他二十九歲留學日本,吸收了日本畫和水彩畫的技法;到抗戰時,四川的山水,觸發了他內心的激情,終於爆發出了熊熊的烈火,他的畫是「才華、激情、學識、詩、酒、與造化」,一爐共冶的結晶。

        他畫山水,往往在酒醉微醺之後,趁著激蕩的情緒,抓起筆來橫揮直掃,將基本結構一氣呵成,在情緒平息後,再作小心的收拾。酒後微醺時,下筆如縱馳橫騁,席捲千軍,因而蓋了「往往醉后」黔章的畫,多半是傅抱石的得意之作。

他畫煙雨中之山巒,用「抱石皴」渲染多次,然後用筆橫刷豎掃,迅猛激蕩;他畫大片的雨點,先以礬水甩出,然後以大筆蘸淡色斜刷幾道,馬上狂風驟雨,撲面而來……

 

               傅抱石的人物畫

          抱石在人物畫的成就絕不下於在他的山水畫。他的人物多取古典題材,格調高古,他人物之畫風,終其一生,都沒有改變。

        他喜畫歷史人物如屈原、杜甫、陶淵明、李白、竹林七賢等。都是歷史上別有懷抱,具有崇高人格的人物,他們內心深處「不可明狀」的哀傷與沉痛,都與他心靈相通,在表現心境的成就上,他的作品是無前人可及的。

他的人物畫中,以屈原與九歌為題材的作品表現得最好,其中又以仕女最為出色。他畫美人,體態頎碩豐盈,面目古樸、靈慧而有個性,特別是他所畫的「湘夫人」與「二湘圖」,意態神韻,極其嫻美。他別出心裁,用電影手法取鏡,萬頃碧波,不見樹木,但見秋風黃葉,片片自空中飄下,由遠而近,由小而大,迎面飛奔而來,這種立體動態的畫法,是前人所沒有的。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naKuanBlog&aid=1115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