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兩個半屏山
2019/05/30 03:48:07瀏覽268|回應0|推薦2

兩個半屏山

我祖籍溫州,然而我卻沒去過溫州。我父親的一位同鄉在臺灣髙雄事業興旺,常回溫州。有一次他問我,你想回溫州嗎?我馬上回答:想。

 

原來臺灣髙雄有座有名的半屏山,溫州洞頭也有一座半屏山,現在兩座半屏山交流,合而爲一,由髙雄市兩位市議員率髙雄工商業者去交流訪問作生意。我聽說要去溫州,並訪問雁蕩山和江心嶼,就很高興的答應了。

 

洞頭這個名字怪裏怪氣的,卻非常的溫州。洞頭位於甌江口外,原是一個島縣。2015年改屬為溫州市直轄區。根據維基百科,洞頭列島現有168個島嶼和176座島礁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島有十四個。又因洞頭位於閩南和東甌文化的交彙處,所以當地人同時講溫州與閩南語。風俗習慣亦溫亦閩,所以這次兩岸的半屏山交流,其實是很合情合理的。

 

因是交流之旅,在我去溫州半屏山之前,特別要求去參觀髙雄半屏山,於是在父親同鄉的安排下,我先去參觀了臺灣半屏山。半屏山是一座呈東北往西南走向的小山,主要由石灰岩構成。半屏山這個名字的由來,在《鳳山縣釆訪冊》裏提到:“平地突起,形如列幛、如畫屏”。因爲半屏山其外形像被斧頭削去一半,遠遠看去,也像展開的屏風旗幟,所以就有了半屏山的稱呼。

 

半屏山曾是臺灣重要的石灰礦區,經長期開採,原有的自然生態遭到破壞,在發生兩次嚴重的山崩後,半屏山的採礦止於1997,髙雄政府將該區綠化,使它成爲一座自然公園。

 

半屏山以前也是煉油廠之所在,後來因爲石油污染,民衆抗議,就荒蕪不用了。但從所留下的花園,仍可見當年煉油廠的優雅氣質。園中亞熱帶花木多種多樣,雖然己久無人照顧,依然整齊翠綠,尤其一座美麗的荷塘,荷葉都枯爛了,但荷花依然掙出枯葉, 開出豔紅的花朵來。另一座秀麗的蓮池, 蓮塘零亂,但白色的睡蓮仍然精神奕奕地盛開著。

 

溫州洞頭的半屏山可就大不相同了, 因洞頭是百島之鄉,到處都是岩石丘陵,以前島島之間,想必是用小船連系,最近建了“七橋連五島”的公路,將五座小島聯了起來,洞頭成半島,可以直通溫州。

洞頭風景極美,我們到達時,正是落日時光,金黃色的落日,灑在海水、礁石和長橋之上,自然天成。不管如何拍攝,照出來的照片,張張都是美麗的沙龍之照。

洞頭東岸沿海,猶如刀削斧劈,山成半片,直立千仞,連綿數千里,有如海上岩雕長廊,我們乘汽艇到石廊正前面,看到石刻行草神州海上第一屏七個大字。從石廊正面仰望大石,石髙千仞,雄峙東海,氣勢磅礡。

 

髙聳石牆之下,風平浪靜,廣大的海域已闢爲海洋農場,種植大量的紫菜和羊栖菜。羊栖菜和紫菜都是海藻植物,只是羊菜比較少見。羊菜看起來,像海帶絲。根據最近的科學研究,菜含有人體所需的 18種重要氨基酸,14種重要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深受日人喜愛,稱爲“長壽菜”。可惜如此好菜,在國內名氣不大。但常吃海産的溫州人,一般長壽,我爸活到九十二歲,我爸的妹妹活到一百零三歲,都是長壽之人。

 

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陸,一半在臺灣 這是在溫閩地區流行的名謠,據傳說,古代溫州半屏山曾被巨龍一劈爲二,一半飛到了臺灣。但事實上這兩個半屏山並不相似,但因名同,兩岸代表仍然興致勃勃地,在高山之上,藍天之下,共同種植了一株 “相思樹”以爲記念。

 

植樹完畢,我們旅程的下一站是位於溫州樂清境內的雁蕩山,諸山之中,我以爲雁蕩山的名字最美、最浪漫,據說山頂有湖,蘆葦叢生,結草爲蕩,秋雁宿之 而得名。但以山形而言、雁蕩山山石粗獷,沒有山名字那庅浪漫好聴。我之久仰雁蕩之大名是來自近代畫家潘天壽的畫作。潘天壽是浙江寕海人,生前一定常去雁蕩山寫生。潘天壽是天才型的花鳥畫家,他的畫氣勢奪人,無論矯健的蒼松古梅、特兀的荷花巨石、髙曕的雄鷹禿鷲,無不驚心動人。他常用幾條簡單的輪廓線畫大磐石,占滿整張畫面,然後在畫上加添一些翎毛花草,化呆板爲靈活。

我在雁蕩山博物館看到一幅潘天壽的“大龍湫”真迹,隸書題字。潘天壽時常畫雁蕩山山花、小龍湫、大龍湫瀑布。雁蕩的瀑布很有名,但並不雄偉,我走遍世界,看過各式瀑布,覚得只有潘天壽的畫法,才能顯得出大小龍湫的可愛。

潘天壽精通指畫。指畫是用手指作畫。因爲手指不吸墨,所以要快沾墨,快落紙。潘天壽生前,因爲歷經戰亂,文具紙張不易獲得,他就試用手指畫畫,發現指畫,最能表現他畫風的“剛、拙、辣、澀”的味道。目前他留下的精品中有四分之一是指畫,都是他人生後期的作品。

潘天壽生不逢時,一再經歷戰亂,他的一生以教學爲主,畫作本不多,他又遭逢種種國難,作品損失極多,所以市面上潘天壽的作品就少之又少了,以前中國政府嚴禁潘畫出國,不知現在是否還是如此?

雁蕩山是數億年前火山爆發的結果。現在雁蕩山是世界地質公園, 流紋質火山岩的博物館。雁蕩山以“靈峰夜景、靈岩飛渡、龍湫飛瀑”三者最有名。雁蕩山上的瀑布,細細長長,所以叫龍湫,不稱瀑布。但相反的,山中岩石、石峰石塊,就極爲髙大粗壯,所以夜訪石峰、石岩就成爲雁蕩山的一大景奌。

在吃了晚飯後,大家不約而同的向山中走去,此時月光明亮,照在各式大小靈石之上,隱隱綽綽,有如皮影戲之上演,有的巨石如夫妻相擁,有的如祖母抱孫…一齣齣動人的人間悲喜故事,在月光下上演,隨著衆人的走動,巨石黑影角度不斷的改変,故事也如連續劇般,不時的變化。

第二日早起 ,我到旅館“朝陽山莊”附近看山景,初春三月,雁蕩山山花開得正盛,桃花紅李花白,東一片,西一片,遠遠望去,十足的春到江南景致,路邊粉紅色的木蘭花盛開、山花清新爛漫。

雁蕩山下來,我們造訪江心嶼。甌江處處沙丘,其中最大、最著名的就是下游的江心嶼。江心嶼歷史悠久,從南北朝至今己有1570年的歷史,前人留下的足迹與詩詞甚多。嶼上最有名的是江心寺,寺院大門兩邊有宋王十朋撰寫的疊字聯。這疊字聯是溫州人的自豪,記得我小時候,父親就教我們子女: “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是幅巧對, 是利用破音字(同字不同音)的讀法成句。同一字用不同讀法混搭著念,就變成一幅雲翻潮滾的連續鏡頭。這兩句大致可翻譯爲雲天天都會出現,也會散去;潮水常常漲上來,也會消下去

在參觀江心嶼之後,半屏山交流的正式活動就結束了。我就去看我的堂姐,她比我大二十歲,目前住在江心嶼對面,在談話中,她忽然指著家前的甌江說:“這是祖父當年卸貨的地方。使我非常吃驚,聽爸說,祖父在我出生前就走了,難道她見過祖父?

我祖父在洪楊戰爭中,父母雙亡,他早年在甌江靠划舴艋舟爲生,後來白手成家,晚年在永嘉縣開煤炭店,他生前行船載貨到溫州是有可能的。

堂姐我倒是見過的,那時我才五、六歲,她陪祖母到我們家住的廬山來玩。回家鄉後,由他父親作主結了婚,堂姐夫因曾讀軍校,逃到了臺灣。堂姐爲了照顧公婆就留在家鄉。後來堂姐夫在臺灣又結婚了,他們一家人爲了感謝堂姐養育公婆之恩,堂姐夫的弟弟就把兒子過繼給她,由她扶養成人,如今她的兒子在溫州城裏開建築公司, 堂姐夫也定時寄錢回去,她的生活過得很不錯,只是堂姐一生獨守空閨,與丈夫分離,這不就是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陸,一半在名灣。”民謠的冩照嗎?和當年許多已婚的青年一樣,堂姐夫迫于局勢,隻身逃往臺灣,後來眼看時日久遠,返鄉無望,他就在臺灣再婚,生兒育女,另組新家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naKuanBlog&aid=12701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