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柳宗元〈江雪〉的禪者體悟
2022/07/16 23:54:55瀏覽1327|回應0|推薦6

柳宗元江雪〉的禪者體悟

 

 

 

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

 

 

一、以「有我」之境來看:

 

這首詩,一般的賞析,皆以「孤絕」來形容其意境,認為寫景是「悽清冷寂」、「清峭已絕」;作者的心靈寄託是「清高而孤傲」;而「獨釣寒江雪」,此「雪」乃喻潔白的寸心。

 

吾今日忽然思及此詩,起先亦如此體會,覺得詩境與吾修道三十年,無師無友、無援無助、孤軍奮鬥,一如沙漠中之苦行僧般之「孤絕」心境,頗為相契。

 

然而,進一步、深一層體會,總觀此詩:

 

「孤絕」的只是「飛鳥」、「人跡」,甚至連水中之「游魚」亦無,只釣「江雪」——

 

而全景中還有更遼闊的「千山」、「萬徑」、「寒江」與「天雪」,有大自然無限開闊的天地山水!

 

這首詩,被譽為與王維一樣「詩中有畫」,故若以「一幅畫」來觀,看到的就是一片遼闊山水,與一葉扁舟、一個釣翁。

 

觀「畫」,則大自然壯麗景觀任我欣賞,此時,有鳥無鳥、有人無人,又何妨,天地佳景,盡覽眼底,盡納吾懷。

 

因而聯想到,吾雖孤獨修行,默默無聞,無名無利,無有支持援助,但吾有「如來藏性」之無盡寶藏,與無量無邊之佛法道糧,供我享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佛國淨土,是我的「天地山水」;柳宗元獨釣潔白之「江雪」,我則「獨釣」清淨無染的「甘露法食」也。

 

如此領悟,豁然開朗,甚為喜樂。

 

觀詩境所寫,乃屬「客觀環境」,也就是「外在境遇」,而如何觀照,如何領會與自處,則是「自我作主」的「智慧」了。

 

 

二、以「無我」之境來看:

 

若無「自我寄託」在其中,以「無我」之境來看: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

 

呈現的是一片空靈澄澈的境界,也是念慮消失、萬法皆空、清明開闊、靜謐安寧而超悟獨知的禪境也。

 

此與李白〈獨坐敬亭山〉:

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有相似的禪境。(詳見文末賞析連結)

 

 

三、「清高孤傲」與「豁達自適」:

 

蘇軾於〈前赤壁賦〉云:

「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臨皋閑題〉曰:

「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

 

而於〈廬山東林寺偈〉則曰: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蘇軾與柳宗元皆曾遭受貶謫,亦皆至於困頓不堪之境遇,然而柳宗元「清高而孤傲」,蘇東坡則經歷一番心靈轉折後,豁達自適,留給後世許多富含哲理的文學作品。例如他最「療癒」世人的作品,讀之令人感動: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故而,同樣的「天地山水」,柳宗元寫「孤絕」,蘇東坡則自任「江山主人」,認為「是造物者之無盡藏」而欣然享用,並以之領悟佛道。

 

 

四、結語:

 

「自我作主」的人生,要有如莊子「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大器胸懷,享受「孤獨」,享受「獨釣寒江雪」;對於「外在境遇」,則何妨學習蘇東坡,隨遇而安,自任「江山主人」,而「吟嘯徐行」也。


 

 

自在老師心得隨筆

(2022/7/16於自在精舍)

 

………………………………………………

 

◎圖:柳宗元〈江雪〉 / 自在老師筆記小楷,書於2005年。

 

圖文亦發表於「自在老師」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ztzaiMaster/posts/5297045690338382

 

◎文中之 二、以『無我』之境來看」,乃2019年11月3日「自在老師」粉絲專頁與個人臉書貼文之整理:

https://www.facebook.com/TztzaiMaster/posts/2552262101483435

https://www.facebook.com/tztzai/posts/2613478828675092

 

 

自在老師相關文章:

 

詩韻禪心——李白 〈獨坐敬亭山〉的禪境

http://blog.udn.com/TztzaiMaster/130303628

(2019/10/25

 

自在老師——實修實行,堅持不懈的菩薩行者

https://blog.udn.com/TztzaiMaster/174782208

(2022/6/2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ztzaiMaster&aid=175790086